标题 | 扬州地区海上丝绸之路遗迹文献研究综述 |
范文 | 宗绍月 邓一帆 摘要:扬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是古代大运河的南方起点城市。扬州历史上曾三次辉煌,海上丝绸 之路无疑很大程度促进了扬州的繁荣。但扬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申遗工作却遭遇了挫折,究其原因,一是目前大 多数研究都是在间接构建扬州与海上丝路的关系,鲜有直接佐证;二是相关文物研究年代久远,略显简陋。扬州 申遗要成功,需要针对上述不足,要加大扬州与海上丝路关系的理论研究,尤其是加大对文物佐证的研究。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扬州;遗迹;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0)16-0129-03 一、扬州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现状 海上丝绸之路的跨国联合申遗在中哈吉联合申报 “丝绸之路:长安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后提上日程。 国家文物局颁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扬州 大运河、瘦西湖与扬州城遗址在此之列。扬州作为重要 城市参与的“海上丝绸之路申遗”提上议事日程。2018 年,泉州率先单独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遗产,但因准备 不足,论证环节薄弱,尤其将泉州与中国境内的其他海丝 城市割裂开来看待,最终导致申请被驳回,目前处于待定 状态,单独申报工作基本归于失败。因此,未来几年,实 为下一阶段海丝联合申遗工作的关键时期。 扬州是海上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的连接点,它与海外 的交通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而扬州在海上丝绸之 路经贸文化活动中的影响也引人瞩目,在佛教文化东传 日本、伊斯兰教在华传播、陶瓷贸易为代表的国际贸易等 方面均有体现。可见,扬州作为一个通史式的城市,既是 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港口。 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规则和标准来看,她具备历史跨 度长、文化底蕴深厚、史料完整丰富等多重优势。围绕扬 州的申遗论证工作,无疑将成为下一阶段联合申遗工程 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总结大运河申遗成功经验的基础 上,通过文献整理与遗迹实地勘察相结合的方式,梳理扬 州地区海上丝绸之路遗迹研究情况,进而服务海丝申遗 的论证工作,实为当务之急。 二、当前国内研究情况综述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的交汇点,扬州长 久以来就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港口与枢纽,境内海上 丝绸之路遗产价值较大。现存的文化遗产与考古、文献 资料充分证明了扬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一)研究专著概述 扬州“鉴真纪念馆”体现了唐代扬州对东亚输出佛 教文化的重要作用,扬州自东晋、南朝以来就是与朝鲜半 岛、日本进行政治文化交流的重要城市之一。在李廷先《唐代扬州史考》一书中,明确考证鉴真从扬州出发,东 渡日本传播佛教的经历,体现了扬州在“海上丝绸之路” 上重要文化传播枢纽的地位。[1] 同样,在伊斯兰教东传 的过程中,扬州较早接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2] 伊斯兰 教创立不久,就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了东方的扬州, 随着到达扬州的大食、波斯等国商旅日益增多,扬州已经 成为了他们“在中国经商贸易与传播宗教的重要场所” 除伊斯兰教东渐与佛教东传外,扬州长久以来都是以海 上丝绸之路重要贸易港口与经济枢纽存在。在《扬州海 外交通史略》中,朱江详细讲述了扬州自唐至清的交通 发展情况,将丝绸之路和大运河的作用综合论述,凸显了 扬州在中国海外交通上的地位。[3] 扬州的交通作用离不 开丝绸之路,正是丝绸之路长期的经济交流使得扬州成 为了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港口。 在苏保华所撰写的文献中,概述了《太平广记》中 描写的扬州胡商和胡奴的情况,在反映唐代扬州胡汉交 融的实际状况的同时,也体现了伴随商业文明兴盛而滋 生出的城市俗世情怀。[4] 在展示扬州城市的交通、经济 发展状况的同时,也反映出海上丝绸之路给扬州带来的 兼容并包的文化传统,体现了海上丝绸之路在扬州留下 的丰富的文化遗存。在全汉昇所撰《唐宋时代扬州经济 景况的繁荣与衰弱》一文中,详细分析了扬州城市繁荣发 展的原因,其中一个内容就在于发达的“国际贸易”。[5] 文中分析扬州国际贸易的便利成功之处在于如下三方面:外国商船便于通行、胡商文化繁荣、昂贵的外国商品 畅销,而发达的国际贸易的前提,正是有着海上丝绸之路 这一国际商路的支持。对于扬州地区海上丝绸之路的研 究,各专著无论层级,大多都集中在论证扬州地區的宗 教、文化状况及对外贸易、交通状况,很少涉及扬州地区 海上丝绸之路的具体物证。海上丝绸之路确实带给扬州 极大的繁荣,但是单纯论述文化繁荣的状况,并不能很好 地论证“扬州海上丝绸之路”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存在 和留存状况。 (二)出土文物及报告概况 除传世文献与专著的研究,建国以来大量出土的文 物考古资料,从实物证据的角度,佐证了扬州与海上丝绸 之路的密切关系。其中有部分文物已有报告、论文报告, 但是不尽齐全 [6]。朱江《扬州出土的唐代阿拉伯文背水 瓷壶》一文记述东风砖瓦厂出土的“青釉绿彩背水扁瓷 壶”,其上刻有阿拉伯文“大哉真主”。[7] 这件长沙铜官 窑瓷器,从实物史料的角度佐证了当时扬州等地有众多 的阿拉伯人活动,证明了丝绸之路的商贸从内陆一直延 伸到沿海的史实。上述出土的瓷器,可代表在扬州开掘 出的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商品”,显现了扬州在海上 丝绸之路上重要的经济商贸作用。除在扬州开掘的瓷器, 在海外的考古研究成果也可以佐证古扬州与海上丝绸之 路的联系。1998 年,“黑石号”沉船在印尼海域出水 [8]。 其中“江心镜”上篆刻铭文“扬子江心百炼造成唐乾元 元年戊戍十一月廿九日于扬州”。江心镜在扬州与海上 丝绸之路之间建立起明确的联系,商路上的货物出自扬 州,证实了唐代扬州的丝绸之路重要商贸地位。关于“黑 石号“[9],有大量文章、研究通过系统的论述,确定黑石 号的出发地与目的地,将扬州与黑石号直接勾连,使用海 外出土文物 [10],证明了扬州丝绸之路的作用与地位。 除各种出土、出水的贸易商品外,墓志等实物史料 的出现,也能详细体现扬州与海上丝绸之路间的联系。 2004 年在扬州普哈丁墓园旁,发现的《唐故李府君墓志 并序》,作为出土文献,直接证明了唐代扬州与古代波斯 的交流情况。墓志中“贯波斯国人也”的记载,实证墓 主李摩呼禄父罗呼禄来自波斯。此方墓志,实证了波斯 等国与扬州通过丝绸之路进行文化、商贸交流的情况。 周运中曾详细阐述了墓主人的生平,配合出土文物和相 关的文献记载,将文物与事实相连接,反映当时扬州地区 存在大量外国人居住甚至融入的事实。[11] 一方面,既展 现了扬州地区的多元文化和交通盛景,另一方面也是在 证明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确实有大量的外国人选择在扬 州定居发展,从而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与扬州间的重要 联系。考古材料的大量发掘,除能佐证文字史料的记载外,也能更为直观地反映文字史料的内容,对于考古材料 的研究,既是对通史、综述成果的巩固,也是更为有力的 历史佐证。 (三)现存遗迹及研究概况 扬州主要留存的海上丝绸之路相关遗迹不多,通常 以唐宋时期的历史文化遗迹作为扬州对外交流的佐证, 其中尤以对仙鹤寺、普哈丁园两处的研究最为显著,而涉 及唐代扬州城市繁荣状况的研究,又多有涉及唐城遗址。 仙鹤寺始建于宋德祐元年(公元 1275 年),在张纪尧《海 丝路上清真寺建筑的中国化—以扬州仙鹤寺为例》一文 中被认为是“扬州伊斯兰文化现存最早同时也是较为完 整的遗存”。[12] 因为长期以来的不断重修,仙鹤寺实际 上有宋、元、明、清四代的文化印记留存,保留了近千年来 不同伊斯兰教文化。普哈丁园原为南宋末来扬穆斯林普 哈丁的陵寝,后不断扩建改建,成为扬州伊斯兰文化与海 外交流文化的重要象征。扬州大学薛平在《“新丝绸之 路经济带”上的扬州定位——扬州普哈丁墓园研究的微 视角》一文中,明确阐释了普哈丁园在中国伊斯兰文化 中的地位,同时也体现了其对于扬州参与新海上丝绸之 路建设,发展与中东伊斯兰国家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 意义。[13] ?唐城遗址于 1975 年开始集中发掘,在 1977 年由各参与机构联合发表的《扬州唐城遗址 1975 年考古 工作简报》中,明确提到了唐城发掘出的各种外销商品, 一方面展现了扬州发达的贸易交通,另一方面,外销商品 的集中证明了扬州作为重要对外商港的存在与作用。[14] 三、当前研究的不足与发展 当前关于扬州地区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主要集中 在两个方面。一是集中在扬州交通史与文化史的论述, 该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扬州过去繁荣发展的研究,通 过多角度的原因分析,集中突显海上丝绸之路与海外贸 易对扬州繁荣起到的作用,进而论述海上丝绸之路与扬 州之间的密切关系。二是关于扬州地区各出土文物的报 告或者如黑石号等相关文物的报告,该部分一方面是对 过去文物、遗迹的科学描述,对其背景、时间的系统考证, 继而用于佐证扬州地区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与扬 州地区的部分经济商贸职官。然而,如此多数量的研究 却很难对当前扬州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程提供更多帮 助。一方面,大多数研究都是在间接构建扬州与海上丝 绸之路的关系,鲜有直接佐证,大多都是在展示扬州对外 经济、文化、宗教、商贸交流,而试图通过该部分内容来逻 辑推导出海上丝绸之路与扬州之间的关系。可以说,虽 然海上丝绸之路是扬州对外沟通交流的第一渠道,但是 大多数研究已经将其作为条件进行证明,而申遗课题实 为对条件的证明,现有的研究成果需要进一步的整合发展,从而使其更加符合申遗目标。另一方面,对于相关文 物的研究,又大多因为年代久远而略显简陋,海上丝绸之 路的相关文物数量极大,但是几次发掘高峰却并没有遗 留下足够的文物资料作为基础。虽然有年代久远、文献 稀缺、价值不足等原因,但不得不说是一大憾事。 以笔者看来,未来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应集中在两方 面。其一理论研究上,需要进一步突显海上丝绸之路的 作用,将现有的研究与海丝申遗相结合,做新的探究。其 二实物研究上,将现有的文物资料进行整合与丰富,对出 土文物进行新一轮的整理,对海外相关文物进行对照研 究,从而将文物资料系统地与扬州结合,进而论证扬州在 海上丝绸之路中的作用与价值。 四、扬州海上丝绸之路遗迹文献研究意义 在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通过对展现古代 扬州丝路历史的相关文物资料与遗迹的系统调查、整理, 揭示扬州在古代丝绸之路的作用,还原当时扬州的国际 地位与城市文化生态,此项工作还没有人系統做过。在 此基础上为当今扬州城市文化发展路径提供决策借鉴, 为提升扬州城市影响力、建设成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提 供有益的思想资源。扬州历史曾三次辉煌,海上丝绸之 路无疑极大促进了扬州的繁荣。搜集整理扬州海丝相关 遗址遗迹,除了丰富扬州的史料实证基础,也能从另一个 角度出发,以史为鉴,助扬州达成第四次繁荣。 在对扬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方面,进入 21 世纪以来 我国的经济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一带一路”的 伟大倡议的提出,决定了需要对扬州在“一带一路”之 中的作用进行系统地研究与整合。在扬州海丝申遗的关 键之年,对扬州“海上丝绸之路”遗迹进行统一的数据 化的编排整理,对扬州在“陆上丝绸之路”上的地位与 作用进行研究开发,不仅有利于其申遗工作的开展,也可 以为大运河与海丝沿线的其他城市提供历史发掘研究的 重要范例。通过系统梳理扬州“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献 与历史遗迹,以数据库的形式呈现出扬州在海上丝绸之 路对外文化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为申遗工程中最为关键 的论证环节提供资料支撑。 在丰富旅游价值等现实意义方面,扬州的历史文化 底蕴丰厚,江湖海的交汇赋予了这座城市不一样的深度, 市内的每一个古建筑、每一棵古树,都对我们诉说着它的 故事。扬州拥有瘦西湖、大明寺、八怪纪念馆等丰富旅游资源。海丝与扬州密切相关,崔致远、普哈丁、马可 · 波 罗等关键人物也与这座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扬州 市也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把文化当作一个大产业来抓,逐 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化体系,不仅丰富了扬州市民的 生活,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来此旅游,推动了扬州城市 的发展。 笔者通过大学生科创基金立项,以基于历史学的文 献研究法、基于考古学的田野调查法及 GIS 为手段,为扬 州地区的海丝申遗进行了基础性的文献研究工作,希望 为海丝申遗略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李廷先 . 唐代扬州史考 [M]. 南京 : 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 [2] 史念海 . 隋唐时期运河和长江的水上交通及其沿岸的都会[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4(4). [3] 朱江 . 扬州海外交通史略 [J]. 海交史研究 ,1982(0). [4] 苏保华 . 从《太平广记》看唐代扬州的胡人活动 [J]. 武汉 大学学报 ( 人文科学版 ),2012(4). [5] 傅斯年 .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 第十一册 )[M]. 北京 : 中华 书局 ,1987. [6] 周长源 . 扬州出土古代波斯釉陶器 [J]. 考古 ,1985(2). [7] 朱江 . 扬州出土的唐代阿拉伯文背水瓷壶 [J]. 文物 ,1983(2). [8] 谢明良 . 记黑石号(Batu ?Hitam)沉船中的中国陶瓷器 [J].国立台湾大学美术史研究集刊 ,2002(13). [9] 贺威 .“黑石号”沉船文物首次批量“回家”[N]. 湖南日 報 ,2017-12-10. [10] 长沙铜官窑遗址管理处 . 海丝唐韵 千年回望——“黑石 号”出水遗珍 [J]. 文物 ,2018(10). [11] 周 运 中 . 唐 代 扬 州 波 斯 人 李 摩 呼 禄 墓 志 研 究 [J]. 文 博 ,2017(6). [12] 张纪尧 . 海丝路上清真寺建筑的中国化 以扬州仙鹤寺为 例 [J]. 中国宗教 ,2018(9). [13] 薛平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扬州定位——扬州普哈 丁墓园研究的微视角 [J]. 中国穆斯林 ,2014(6). [14] 扬州唐城遗址 1975 年考古工作简报 [J]. 文物 ,1977(9). 作者简介:宗绍月(1999—),女,汉族,山东青岛人,单位 为扬州大学,研究方向为历史学。 邓一帆(1999—),男,汉族,江苏昆山人,单位 为扬州大学,研究方向为历史学。 (责任编辑:李直)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