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梁衡散文论 |
范文 |
摘要:梁衡散文创作可分为山水散文、政治散文和人文森林散文三个阶段,在当代散文理论建设、散文批评方面卓有建树。他提出“文章意境三层美”“文章五诀”等散文写作理论和散文要写“大事大情大理”等新见解,提倡构建“人文森林学”理论。梁衡的散文创作深受中国古代传统文论、家庭教育的影响,继承和发扬了“五四”以来近现代散文传统。梁衡的多篇散文进入教材,对社会和读者产生了巨大影响,对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他是当代成就卓著的散文家。 关键词:梁衡;散文;当代散文史;当代文学史 中图分类号:I207.6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3-0132-10 梁衡是当代著名散文家,也是“老五届”散文家群体中的领军人物[1]。他于1946年生于山西霍州的一个革命干部家庭,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和新闻出版署副秘书长兼研究室主任、政策法规司司长、报刊司司长、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他是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全国记协特邀理事、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总顾问等。 1971年,梁衡曾在《内蒙古文艺》发表散文《沙枣赋》,但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正式开始散文和评论的创作。40多年来,他共创作了约260多篇散文总计150多万字,出版多部散文集,涉及60余家出版社,先后出版《梁衡文集》[2]《梁衡文存》[3]等。梁衡曾荣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全国好新闻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两次出任鲁迅文学奖评委,被授予“共和国60年传媒影响力人物”等荣誉。他先后有31篇作品、71次入选大中小学、中专语文教材[4],他的散文《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 《把栏杆拍遍》等篇,成为公认的经典。《把栏杆拍遍》《泰山:人向天的倾诉》被选入《现代散文欣赏辞典》。 梁衡散文形成了独特丰富、深邃广袤的文学艺术空间,具有“现象级”传播的特点[5],并得到季羡林先生的高度肯定。季羡林先生指出:“梁衡是一位肯动脑、很刻苦,又满怀忧国之情的人。他到我这里来聊天,无论谈历史、谈现实,最后都离不开对国家、民族的忧心。难得他总能将这一种政治抱负化作美好的文学意境。在并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意境的人,除梁衡以外,尚无第二人。”[6]梁衡的山水散文、政治散文以及人文森林散文也因其内在独特性、创新性,广受读者欢迎。目前,全国专门研究梁衡散文的机构有——山西霍州“梁衡研究会”;其母校太原市十二中设有“梁衡图书馆”;江苏中国剪报社和特别文摘杂志社于2016年6月和2019年10月,在常州先后召开梁衡散文(学术)研讨会,并于2019年10月设立“觅渡书院”,现已出版的梁衡研究专著有《梁衡散文研究》[7]《倾听梁衡》[8]《永远的觅渡》[9],《名作欣赏》《创作评谭》和《鄱阳湖学刊》曾推出梁衡研究专集。 一、梁衡散文创作的分期、种类及内容 (一)山水散文:行走大地,咏叹山河 梁衡散文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山水散文阶段,大致从1980年至1995年。1980年其散文处女作《恒山懸空寺》[10]问世,第二篇是散文成名作《晋祠》[11],发表当年即入选中学语文课本。1984年的《夏感》,发表在《语文报》,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1986年9月,梁衡第一本散文集《夏感与秋思》[12]出版。梁衡的山水散文大都收录在《梁衡散文大学生读本》[13]《梁衡散文中学生读本》[14]《何处是乡愁》[15]和《梁衡游记》[16]等选本中。《梁衡游记》对他的山水散文按照乡愁何处、豪气西北、关内关外、南国烟雨、云贵川藏等地域重新编辑。多年的记者生涯为梁衡书写山水散文提供了某种方便,使他有机会走遍祖国大地——从草原到莽原、从关内到关外、从华北到西北到全国、从国内再到国外。他的山水散文伴随着他的足迹,几乎他走到哪里就留下自己的手记。他的作品从现实生活中来,从采访阅历中来,一如他脚下的土地朴实厚重、有历史感,对人情的精微、人生的丰富有非常深切的体察。他的山水散文,最初是从5000年历史的古老故乡山西起笔,无论是北岳恒山悬空寺,还是太原西南的晋祠,平遥古城、娘子关飞泉、壶口瀑布以及清凉世界五台山,他一处处仔细品味、娓娓道来,写得神采飞扬。梁衡的山水散文,聚焦山西千百年来的文化遗存,挖掘出其中沉淀的北方文化精髓。随着行走的路越来越远,视野不断拓宽,梁衡的山水散文由山西境内主要的26处古文化遗存,扩展到西北对甘肃、内蒙古、新疆的关注与一幅幅塞外风光的描绘上,集中在《石河子秋色》《西北三绿》,广袤的西北倾注了梁衡深浓的情思。北中国的景观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给梁衡一个无比开阔的地平线。 从北国到南国,从中国到世界,面对各地的山山水水,梁衡敞开了胸襟,开阔了视野,逐渐接纳广阔无垠的世界。他笔下的苏州,“美的自在”;他眼中的武夷山,“轻软得可爱”;他认为“武当山是人与神的杰作”,朝鲜冬天的白雪和俄罗斯秋天的黄叶,德国人的从容,印度的花与树,无不带有文化的深思以及美学的考量。尤其可贵的是梁衡写山水散文,并非像多数散文家那样主要倾力于见景生情似的书写,而是自觉实践他自己提出的山水散文美创作的“三个层次意境的美”,即景物描写美、抒情美和哲理美。在这种清晰创作理念指导下的山水散文创作,很多进入语文教材,逐渐成为经典。 以代表作《晋祠》为例。梁衡先是用洗练的笔触勾勒出晋祠的古代建筑的轮廓和气势,又传神地勾勒出晋祠周围的依山傍水、树木葱茏的环境。“春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秋来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无论何时拾级登山,探古洞,访亭阁,都情悦神爽。”梁衡从小在太原上学,对晋祠非常熟悉。他写山,是“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写树,这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皲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而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在这两棵历尽沧桑古树身上,自然衬托出晋祠悠久的历史。晋祠的水也自有风韵,它既不是奔腾咆哮,又不是滚滚东流,也不是平静如镜,而是“多、清、静、柔”,仅多就是“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令读者感到这几百间建筑仿佛是在水上飘着的吧!无论山,还是水,晋祠的山水就是不一样的别致,从中传导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神韵,从而慨叹华夏先民的伟岸气魄和巧夺天工的智慧以及沧桑历史岁月。中国作协原副主席冯牧说,梁衡像古代作家一样,他认真观察研究,这也可能得益于他长期从事的记者工作。对一个城市、一个景观、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他都通过自己的眼和手,必求发现与提炼不同于别人的东西。比如《晋祠》,作为范文收入中学课本,其思想内容、审美观点及遣词造句上所认真下的功夫都是无可挑剔的,无愧于“教科书水平”[17]。 上个世纪80年代,很多散文还深受杨朔散文的影响,残存着盲目歌颂、“虚假抒情”的痕迹,梁衡理性地察觉到这一点,因此他在创作中,自觉地抵御虚假的影响,以记者的眼光观察生活,凸显自己的真实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他的山水散文有自己独特的记录,有自己新的感悟。他的散文和他的记者身份浑然一体,具有一个重要的功能——记录,这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具有了“史”的性质。梁衡的山水散文既有太行山的雄浑和黄河水的活力,也有三晋大地古老文化深厚的积淀和传统。由此而发,西北文化的厚重沉雄,尽收梁衡眼底——无论是《西北三绿》《平凉赋》,还是《追寻那遥远的美丽》《那青海湖边的蘑菇香》和《泰山:人向天的倾诉》等,都融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血脉,酿造梁氏“山海语丝”,令读者爱不释卷。 一般的山水散文作者,由于视野、经历、积累等的局限,很容易陷入肤浅的走马观花式的游记见闻。梁衡由于多年的积累和高宽的视野,国内外的名胜古迹大都留下他的足迹和手记。《和秋相遇在莫斯科》《特里尔的幽灵》《从容的德国》等篇,定格梁衡的“域外驻影”。域外题材的山水散文,不在山水之间,更侧重中外文化的比较对照、文明互鉴,中外风俗习惯的不同以及隐藏在文化现象背后的深层寓意。多年来,无论是在国内采访,还是在国外考察,他行走大地,咏叹山河,有黄河的壮观,有泰山的雄浑,有雪山的静美,有古建筑的精致,他笔下流动的山河仿佛音乐的旋律,余音绕梁,不绝如缕。“蕴伟力而静持,遇强阻而必摧,绕山岳而柔顺,坦荡荡而存天地。美哉,壮哉”,抒情的文字,壮美的修辞,尽显山河奔腾的壮阔景象和恢弘气势。 自古以来,山水散文作为以山水风景为题材的文学样式,就是与哲学、美学、历史、文化、民俗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繁复主题。欧阳修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更能陶醉人的心灵。梁衡一边行走,寄情山水,挖掘神州的深厚底蕴,寄托与激扬他的情感和他并不轻松的诗意栖居。他的品格阅历沉潜于山水审美体验,山水成为他的知己。《晋祠》《西柏坡赋》《凉州赋》等名篇,被勒石刻碑,不仅能唤起人的知己情意,而且铭刻历史、文化和艺术的记忆与变迁。所谓“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18]梁衡带着在自然中寻求身心的体验,在对客观对象的比照中寻找更高层次的精神家园,他眼中的山水是高度“人化”,进而成为“人化的自然”,是中国源远流长的山水文学的继承和发展。而他的“宦游”经常抒发忧国忧民的职业情绪,多重角色赋予梁衡山水散文一种“大写的人”的方正骨格,这是梁衡山水散文创作自觉的追求和最高境界。 (二)政治散文:追寻纯真,“觅渡”“洗尘” 梁衡散文创作的第二阶段,大致从1996年到2011年。“所谓政治散文,是以政治人物、政治事件为主要写作对象,来探讨政治人物的历史贡献、高风亮节、功过得失和政治事件的是非曲直,从而给读者以启迪和思考,具有文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多重功能。政治散文是中国散文传统中的正宗。”[19]梁衡的政治散文,分别收集在《走近政治》《觅渡》[20]《洗尘》[21]《梁衡红色经典散文選》①《人杰鬼雄》[22]等集子中。 梁衡继承了中国古代优秀政治散文的传统,善于写政治领袖人物,写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人,并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这与他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有很大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建国前(陕北公学)后很长一段时间是培养高级干部的摇篮,在人大读书的学生,具有政治觉悟高、政治敏感性强等特点。梁衡所读的专业为档案系,属于机要专业。他在大学期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对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历史人物的高风亮节充满崇敬。梁衡的政治散文充满崇高的生命价值和至美风骨,让读者在欣赏美的兴奋和愉悦中产生心灵震撼和共鸣。他的创作追求大散文、大境界,他用心血凝成了一种对文章质的追求与超越。 梁衡政治散文代表作是写瞿秋白的《觅渡,觅渡,渡何处》[23]。1927年8月7日,共产国际代表罗明那兹主持“八七”会议,正式将陈独秀(缺席)免职,指定瞿秋白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并主持中央工作。瞿秋白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任最高领导人。他知识渊博,才华横溢,在政治、哲学、文学、史学、翻译等多领域造诣深,影响大,他在1935年英勇就义前写了一篇《多余的话》,引起了误解,党内对瞿秋白的评价几经变化。在写《觅渡,觅渡,渡何处》一文时,梁衡用了6年时间构思,多次造访常州瞿秋白故居,并在常州的大街小巷徘徊,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他笔下的人物,终于在觅渡桥找到“觅渡”的灵感。通过对瞿秋白光辉一生的回顾,最后大胆推论出,瞿秋白“他其实不是被国民党杀的,是为‘左倾路线所杀;是自己的人按住了他的脖子,好让敌人的屠刀来砍。而他先是仔细地独白,然后就去从容就义。”这篇文章无论是思想的深刻性,还是气魄的无畏性都是史无前例的,要靠作家的深刻思想指导下的钩沉梳理提炼,从而再现思想家、伟人高尚的品格和博大的胸怀,梁衡通过描摹、再现、想象,推理出自己的新发现。正像瞿秋白的女儿瞿独伊在给梁衡的信中所表达的那样:瞿秋白“一生磨难,争议多,先生的一支笔概括了父亲的一生,提炼了他生命的精华,让没有读过党史的人,也能清晰地感到父亲的思想脉络,和他对党对国家的赤子之心”。“先生将个人的思考变成了亿万人对父亲的追思。”[24] 梁衡的另一名篇《张闻天:一个尘封垢埋却愈见光辉的灵魂》[25],这篇14000余字的散文,“是一名真正共产党人为另一位忠诚党的事业、理想却蒙冤一生的同志加战友的惊天呐喊!这篇丰碑似的文字,比任何一级文件都要强大,它代表了正义对邪恶的鞭笞,它就是历史终于等来的那声振聋发聩的钟声。”[26]文章里充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的观点,很少有人敢如此实事求是地述说中共党史的真实故事。文章主要记述了张闻天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五任总书记完成的三件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事:让位于毛泽东,成就了一代伟人;正确处理西安事变,使共产党得以喘息;三是经过艰苦工作,实现了国内战争向民族抗日战争的转变,获得民心,夺取政权,因此,梁衡写道:张闻天“他是为共产党天设地造的一头老黄牛、一个思想家、一个受难者、一个实验品和牺牲品。”这样大胆准确凝练生动的表述,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如果说,梁衡的《觅渡,觅渡,渡何处》是一篇留给党史的经典文献,那么,《张闻天:一个尘封垢埋却愈见光辉的灵魂》则是一部留给历史的传世之作。 梁衡像法国雕塑家罗丹的 “思想者”一样,面对神州大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他的散文有深刻的思想,有追寻理想、思考方向的影响力。他写散文既不玩文字,又不晒感情,而是找寻生活的真谛。他苦苦寻觅历史上那些有信仰、有理想、有追求的伟人,成为他笔下的人物。他所写的伟大人物本身就是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无论是马克思、瞿秋白、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彭德怀等,这些伟人都是有深刻思想和超强意志力,把这些伟人的思想人格特质写出来,对作家是一个重要考验。梁衡写毛泽东的《这思考的窑洞》[27],给读者带来的启发尤其深刻。他写道“当年边区敌伪封锁,无衣无食,每天都在流血牺牲,每天都十万火急,毛泽东同志却稳稳地在这里思考、写作、酿造他的思想,他的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在梁衡看来“窑洞就是毛泽东的书房”。毛泽东是领袖,更是思想家。在延安窑洞里,毛泽东完成了《论持久战》等一批光辉文献。“中国革命的胜利实在是一种思想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是毛泽东那几篇文章的胜利。延安的这些窑洞真不愧为毛泽东思想的生产车间。”在这里,梁衡在思考着窑洞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毛泽东思想与人民群众、与革命实际的密不可分的联系。 梁衡的《大无大有周恩来》[28],是对中国人民最崇敬的周恩来总理光辉一生的高度概括,也是最为读者认可的一篇政治人物散文。他先将周恩来一生对照归结为惊人的六个“无”即“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不怨”“去不留言”和六个“有”即有大智、大勇、大才、大貌(风貌)、大爱和大德。这“六无六有”的精准概括,广为传播,感动了今人,启示了后人。它完全超越了一般党史学家的研究水平,是梁衡对周恩来研究的重要贡献,也是中共党史研究的新成果,更是用散文笔法重新塑造周总理人物雕像的杰作。事实上,梁衡所概括的“大无大有”已经成为周总理的专有名词,进入了中共党史研究史册和亿万人民的口碑与心田。 梁衡写邓小平的《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29],记述1972年邓小平下台时期的生活。邓小平和卓琳及继母被转到江西新建县的一个以前军校校长的住宅,一年后,他们被迫害致残的长子邓朴方也被送到这里,年近七旬的邓小平给邓朴方洗澡,热气和着泪水一起模糊了老父的双眼,水滴顺着颤抖的手指轻轻滑落,父爱在指尖轻轻地流淌,隐痛却在他的心间阵阵发作。这时他抚着的不只是儿子摔坏的脊梁,他摸到了国家民族的伤口……无论是在小院里为儿子洗澡,还是在上工的小路上行走,小平都在思考着祖国的命运和民族的道路。梁衡写道:“伟人落难和常人受困是不一样的。常人者急衣食之缺,号饥寒之苦;而伟人却默穷兴衰之理,暗运回天之力。”不寻常的“小院”和“小路”流动着深刻的世道人心、人生哲理和历史伦理。文章中所透露的思想之光,穿越岁月的时空,泽被万千读者! 大凡那些有信仰、有思想、有复杂经历的大人物,难免人生跌宕、婉转曲折,甚至充满着入狱、磨难,几经沉浮、事业受挫……那些有理想、有追求的伟人;那些曾经有争议、评价有变化的、经历复杂的人物,最终被历史和人民所认可的伟人,他们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都闪烁出思想和人格的力量。写出这些人的思想,把自己的思想与伟人的思想相碰撞,自然容易产生出思想的火花,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阅读梁衡的散文,一般在文末会读出关键的思想结晶,类似于“诗眼”或者论文的论点,很有情感质量,可谓一句千钧,令读者受益匪浅。 梁衡的政治散文既有坚定清醒的理性,又不乏浓烈的感性,更有感情的深入渗透,呈现出一颗赤子之心。梁衡的《张闻天:一个尘封垢埋却愈见光辉的灵魂》在《北京文学》刊出后,《北京日报》副刊部主任李培禹将散文删减刊登在该报上,之后与梁衡交流,梁衡说有一段我写作时忍不住流泪了,这段你保留了吗?李说“保留了。”梁说,“那你念给我听”。这是全文的最后一章《还汝洁白漫天雪》,“當1959年庐山会议上的多数人还在头脑发热时,张闻天就在这座房子里写了一篇极冷静的文章,一篇专治极‘左病的要言妙道,这是一篇现代版的《七发》。我在院子里徘徊,楼前空地上几棵孤松独起,青枝如臂,正静静地迎着漫天而下的雪花。石阶旁有几株我从未见过的灌木,一米多高,叶柔如柳,枝硬如铁,缀着一串串鲜红的果实,在这雪白世界里,如珠如玉,晶莹剔透。我问送我下山的郑书记这是何物?他说:‘很少见,名字也怪,叫平枝荀子,属蔷薇科。我大奇,这山上我少说也上来过五六次,怎么却从来未见过?是今日,苍天特冥冥有指吧。平着,凭也;荀者,寻之。我忽闻天语解天意,这是叫我来凭吊和寻找英灵的啊。难怪昨夜突降大雪,原来也是要还故居主人一个洁白。我在心底吟哦着这样的句子:凭子吊子,惆怅我怀。寻子访子,旧居不再。飘飘洒洒,雪从天来。抚其辱痕,还汝洁白。水打山崖,风过林海。斯人远去,魂兮归来!我转身下山,一头扑进飞雪的怀抱里,也迈进了2011年的门槛。这一年正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张闻天诞辰111年。”这篇重磅散文被发行50多万份的《北京日报》转载后,人民网、中国作家网等网站均转载并至今仍保留着,数不清的读者阅读时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梁衡所写的政治散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大都有人写过,但是梁衡还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写作,作品受到追捧,其原因在于,梁衡是在众说纷纭中独辟蹊径,追寻纯真。《觅渡,觅渡,渡何处》问世后,被刻在瞿秋白纪念馆的石碑上。梁衡的政治人物散文,洗掉岁月蒙面的沙尘,说出内心真实的声音,发人所未发,见人所未见,给读者以极大的精神鼓舞和启迪。 面对散文界一度充斥着“小女人散文”杯水波澜、无病呻吟等“缺钙”散文泛滥的现象,梁衡旗帜鲜明地提出写“大事大情大理”,并以独具特色的政治散文,捕捉政治领袖人物有血有肉的丰富情感锐度,写出观察新角度、思想新高度和历史新深度,如同给读者打开了一扇新的门窗,让人们更深刻、更本质地认识这些伟人。梁衡的政治散文展现出刚健、豪放、崇高、博大、深沉的思想境界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人文森林散文:博览古树,开拓新篇 从2012年开始至今,是梁衡散文创作的第三阶段。他似乎换了一套笔墨,“转场”专注于人文森林散文的写作。饶有意味的是梁衡散文创作极具计划性,人文森林散文也不例外。梁衡认为,“树木是与语言文字、文物并行的人类的第三部史书。因为地球上比人年长的植物只有树木。树木、森林一直在默默地注视并记录着人类的活动。”[30]历尽沧桑的古树,不仅承受风霜雨雪的侵袭,也曾“阅尽人间春色”,在那些千年百载的古树身上,藏匿着无穷的奥秘。 《一棵怀抱炸弹的老樟树》[31]标志着梁衡人文森林散文的开始。此文以精炼的语言、洒脱的文笔,讲述毛泽东在苏区瑞金险些被炸弹袭击的惊险经历。老樟树像是历史的“眼”,看改朝换代,看沧海桑田,看艰苦斗争中伟人毛泽东的淡定从容、雄才胆略。梁衡在文尾以警句点睛:“革命要敢于牺牲,临危不乱;掌权后要忧心为政,如履薄冰。”《周总理手植腊梅赋》[32]由树及人,睹树思人,在700字的超短篇幅里,动情地表达对周总理崇高人格的敬佩和讴歌。面对这株周总理小时候种植的逾百年的腊梅,梁衡浮想联翩,歌以咏叹:神州大地,有何物曾与总理同生同长,却仍在生命绽放;又有何物经总理手泽,却依然长此留香。唯此手植腊梅,玉树临风,山高水长!于是仰树怀人,对梅神伤,游人如织,默念忠良。这篇散文可以说是梁衡所写最短的散文,像散文诗一样的语言,将腊梅比作总理的意象,写景抒情,意蕴深厚,对仗排比,巧用修辞,树有风骨,民族脊梁。 梁衡的人文森林散文,先是在《中国绿色时报》②陆续刊出“中华人文古树”系列散文11篇,后都收录他的人文森林散文集《树梢上的中国》[33]中,一共22篇。这部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散文集,而是以散文笔法讲述“人与树”的经典故事,展现了作家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人文森林散文并非单一写树,而是挖掘古树背后所蕴藏的丰厚人文意蕴,树与人的联系、树与生态的关系等,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这里盛放了丰盈的感受和思考”(彭程语)。随着人文森林散文的问世,梁衡对古树与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存的思考越来越深入。他以前瞻性眼光倡导的生态保护意识与“人文森林学”的研究与党中央倡导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十分吻合。 《万里长城一红柳》[34]写长在陕西府谷境内一棵罕见的红柳,将古老的长城与长在古寺旁的红柳揉在一起谈,深红的树干,遒劲的老枝,浑身鼓着拳头大的筋结,像是铁水或者岩浆冷却后的凝聚。这是烈日、严霜、风沙、干旱九蒸九晒、千难万磨的结果。只有万里长城的秦关明月、漠风塞雪才能孕育出这样的精灵。而这棵红柳,为怕长城太寂寞,年年报得紫花开,花开香满院,又成了寺庙的灵魂。梁衡笔下长城红柳凸显生命意识、人与古树关系的思考和对话,关涉生命价值和姿态,以及人如何应对磨难的追问与探寻。 《树梢上的中国》是梁衡人文森林散文的精华部分。散文中涉及的古树,最早的上千年,最短的百年岁月。这些树,有的身披“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光环,有的带有隋、唐、宋、明的遗风,有三棵树是民国年代的遗存,可谓年代久远,树眼静观,岸谷之变;从地域上看遍布大半个中国;树种上则有红柳、樟子松、老银杏、槐树、腊梅、榕树、重阳木、枣树等等。梁衡的人文森林散文,在树木中蕴藏着鲜明的生命意识、深沉的历史感慨,对崇高人格的讴歌与强烈的生态关怀……特别是《树梢上的中国》除了文字,还附有梁衡本人手绘的古树素描图以及古树照片,可谓“图文并茂”“语画互文”[35],对“读图时代”的读者来说,是意外惊喜和“超级福利”。 《中华版图柏》[36]是梁衡人文森林系列散文中最具象征意义,是一篇气势恢宏、思想深邃、文采斐然的散文佳作。为写好此文,梁衡分三次到陕西省府谷县田家寨镇采访。这棵位于晋、陕、蒙交界的高寒岭上的中华版图柏,因其剪影极像一幅中国版图而得名,梁衡的文章讲述了历史上鲜为人知的为维护国家版图而进行的激烈战争。府谷地处秦晋蒙三省区交界,县城西南38公里处的田家寨镇有高寒岭,海拔1426米,冬季最低温度零下31度,冰雪覆盖。在这里梁衡发现奇形怪状的松柏树,其中有一棵树的剪影极像中国版图的古柏,树龄900多年。在府谷,他一边参拜,一边思索创作,六易其稿才写成。梁衡用如椽巨笔,赋予这棵970多年树龄的古树象征性意义,使其获得了新生,也使高寒岭土地上遗失的记忆得以恢复,更为高寒岭人文森林公园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在梁衡的指点下,最初的原始森林公园变为人文森林公园,并成为府谷县第一个国家级3A级景区。时任榆林市委副秘书长沈明志说:“梁衡先生贴地寻找,走遍祖国山山水水,各个角落,不断地发掘一个个历史宝藏,既填补了历史学的空白,又反映出当时人民的真实生活,实在是一个不朽的贡献。”[37]事实上,梁衡的《中华版图柏》一篇文章成就了一个人文森林公园,开创了森林公园建设的新理念、新模式,实则是成就了一项事业。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对73岁的梁衡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这一年,梁衡先后发表了《夏津,有片古桑林》[38]《徐霞客的丛林》[39]《将军几死却永生》[40]等散文。《将军几死却永生》是政治人物散文。通过对曾经忍辱负重受命任北平市长的将军张自忠短暂而英勇的一生的描述,将一位血肉丰满、威武不屈、冷酷又温情的将军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是一篇充满爱国情怀和英雄精神的阳刚之作。提醒国人,越是在盛大的节日,越应该记住那些曾经为我们民族和国家承受委屈、付出代价直至生命的先烈。这不仅是一个民族应有的品格,也是一个国家源源不断、永不衰竭的精神动力。”[41]而《夏津,有片古桑林》和《徐霞客的丛林》都是“人文森林”散文。前者写山东德州夏津县发现了六千亩桑树林。黄河每年从上游向下搬运泥沙十六亿吨,搬沙运土造就了豫鲁大平原。先人在黄河故道上治沙造地,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种桑固沙,养蚕织帛。现存最具代表性的三株桑树树龄都在1500年以上,两株分别叫“腾龙”和“卧龙”,另一株是为桑树王,每年产果实1200斤。现在夏津县年产桑果近四万吨!桑树浑身上下全是宝,历代王朝都把发展农桑作为立国之本。在密林深处还存有一座清代桑县令朱国祥的纪念馆。这是一位廉洁为民的清官,在任六年,发展农桑,整肃纲纪,给老百姓带来了福荫,历代百姓念念不忘,竟先建生祠,1803年,120多年后再建祠堂,民国初年又为他三建祠堂。悠悠岁月几百年,清官朱国祥仍活在古桑林之上和当地民众的心里。联合国粮农组织发现了古桑林的文化价值,颁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夏津的桑林,再次佐证梁衡“人文森林学”主张,正确、超前与世界同行。《夏津,有片古桑林》也让人想起“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的梁衡。 如果说,梁衡的“政治散文”是“红色经典”的话,那么,他的“人文森林散文”可以称之为“绿色文学”。“绿色文学就是一种崇尚生命意识的文学,崇尚人与自然生命力活跃的文学,崇尚人与自然和解与和谐的文学。”[42]《树梢上的中国》以散文形式讲述“人与树”的故事,每一棵树就是一部绿色的史书,这是保存历史、留住文化、留住乡愁的独特表达方式。梁衡的胸怀在中国广阔大地的森林里,他关注古树的往事今生,他为生态环境的危机大声呐喊,一棵古树的存在,才意味着一方森林的生长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梁衡的人文森林散文,以一种开拓者的勇气,开创了一种新散文题材,不仅让人感到他对自然生态建设方面的责任担当,而且对散文题材创新方面开了先河,给当代散文作家和读者带来了一抹“绿色的希望”,“有乡愁,有记忆,有故事,知与言一体,情与意交融,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交错共生,并且和生活的现场、大地的细节、故土的记忆建立了基本的联系,展现出一种与环境伦理深度相关的大地美学。”[43] 二、梁衡对当代散文理论和散文批评的贡献 与擅长形象思维的作家不同,梁衡既富于形象思维,也擅长逻辑思维,表现在他的散文理论批评与散文创作几乎是同步的,这在当代散文家中并不多见。 (一)对当代散文理论、散文批评卓有建树 梁衡虽非专治文学,但对文学理论特别是散文理论却既有兴趣,又有见地。1979年、1980年,他写了《首先要准确》《读民歌有感》《绘形与传神》等评论;1981年写了《关于山水散文的两个问题》[44]等,其探索甚至走在当时散文批评的前沿。梁衡是在全国率先指出杨朔散文局限性的散文批评家。1982年,梁衡撰写《当前散文创作的几个问题》[45],对杨朔的“物、人、理”的散文模式提出批评。紧接着《真实,散文的生命——再谈杨朔的散文》《散文形式的哲学思考——兼谈杨朔散文的形式》[46]等文章,打破了当时散文研究的沉寂局面。他的《论杨朔“散文模式”對散文创作的消极影响》[47]详细地分析了杨朔散文模式的含义及形式,指出绝大多数的杨朔散文是政治抒情,明确的目的是突出政治,用“物—人—理”的三段式手法来表现政治内容,指出杨朔散文特点是内容上的虚幻性与象征性,结构上的超稳定性。最后判断杨朔散文模式的本质是一个“假”,流弊是一个“窄”。这种直率批评即使在今天也不多见,当时更少见,凸显出记者型散文家的勇气和才华!90年代初,奚学瑶等散文家陆续对杨朔散文的局限进行了反思和研讨[48]。中国作协原副主席冯牧指出:“梁衡同志在散文理论上还有一个值得重视的贡献,就是最早提出对杨朔散文模式的批评”[17]。梁衡对杨朔散文局限的匡正,对解除散文家思想禁锢、丰富散文创作和推动当代散文理论与批评起到了“报春花”般的引导作用。 (二)真诚提出散文理论和散文观 梁衡写散文与一般散文家不同的是,他是一边写散文,一边研究散文理论。可以说,梁衡既是散文家,又是散文理论家,他不仅勤于创作,更善于思考和总结。他在创作的基础上,归纳出山水散文创作的“文章意境三层美”“文章五诀”等散文写作理论,为散文写作者提供了借鉴经验。 梁衡不但把“文章意境三层美”概括为描写美、意境美和哲理美,而且将其“定格”下来: 第一层次——描写美:客观形象,直觉暂时; 第二层次——意境美:主观形象,情感持久; 第三层次——哲理美:客观抽象,思想永久。 如此归纳概括不亚于高校写作学教科书,清晰、严谨、层层递进、辩证理性。较能体现这个思想的是他的《马列公园赋》。这对学习散文写作者来说,就是提供范文的案例教学。他的《文章五诀》指出“形、事、情、理、典”,是写好文章的五要素。特别是他的《关于散文创作的自白》③和《我的散文观》[49],明白直率地阐明对散文创作的观点,他坦言“美文是怎样写成的”“为文第一要激动”“文章要当钻石磨”等观点,为丰富当代散文理论添柴加薪。 (三)提出散文要写“大事大情大理”的新见解,开拓出具有高辨识度的“梁氏”政治散文的一片天地 梁衡一手创作政治散文,一手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的理论。他说:“只有政治大事才能触发一个国家民族所共有的大利大情。”从大事中写人、写情、写思想,升华到美学价值上来,是为真文学、大文学。文学和政治,谁也代替不了谁,它们有各自的规律,从思想上讲,政治引导文学;从题材上讲,文学包括政治。政治为文学之骨、之神,可使作品更坚、更挺,光彩照人,卓立于文章之林;文学为政治之形、之容,可使政治更美丽、更可亲可信。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不能绝对分开。梁衡分析了政治题材散文少的原因,一是作家对政治有偏见和疏远,二是作家把握政治与文学间的转换功夫差。梁衡列举了中国古代优秀散文,大多都保存有最重要的政治内容,号召大家在新时期出好文章、大文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过去的革命斗争及现在改革开放的业绩不但要流传千古,她还该转化为文学艺术,让这体现了时代精神的艺术也流传千古。”[50]这篇理论文章,引起散文理论家和学者的关注。 与很多理论家、批评家“跟着别人说”“说别人的话”截然不同的是,梁衡是“自己说”“说自己的话”,身在官位说“人话”而不说“官话”。他善于把创作经验归纳总结,写出理论文章和批评文章。这种勤于总结、归纳提升的本领,既是创作散文的经验,也是他多年担任新闻出版系统领导的独特体会。他的《文章为思想而写》[51]《用文学来翻译政治》[52]《我的阅读经历》[53]《我写晋祠》[54]《我写<觅渡>》[55]《我写张闻天》[56]等,对作家、读者均有裨益。梁衡创作实践证明,他的理论适用,成果斐然,政治舞台给了他观察社会、研究问题的制高点,磨练人格的砥砺石,培植文学之花的土壤和酿造思想的工场。 (四)提倡构建“人文森林学”理论 梁衡先生是国内少见的跨界型作家。近年来,他四处遍访有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古树,在挖掘“树文化”、写出多篇“古树”系列散文的同时,创新性地提出“人文森林学”构想。梁衡在《树梢上的中国》一书序言中指出:“这本书的意义还不止于中国历史,我希望用自己笨拙的笔来推动‘人文森林这个新学科的建设,把森林保护上升到人文层面。”梁衡在遍寻古树,讲述人与树、村落的故事的同时,还在很多讲座场合阐述人文森林历史学、人文森林艺术学、行为学、人文森林工程,分享他对人文生态的思考。梁衡的人文森林散文创作和实践为“人文森林学”学科的开设,起到奠基石的作用。 三、梁衡散文的师承与创新 任何人的创作都是有师承关系可以追溯的,梁衡的散文创作,既有明晰可辨的师承,又有匠心独运的创新。 (一)深受中国古代传统文论的影响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和“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传统文学理论和文艺思想对梁衡影响至深。他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和历代文学家的古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努力“立德、立功、立言”,谦逊“为师、为官、为民”。他在《自勉》一诗中提醒自己“宠辱不惊,弃而不伤。丈夫立世,独对八荒。天生我才,才必发光。不附不屈,慨当以慷。”坚守底线思维,“能工作就工作,不能工作时就写作。二者皆不能,读书、积累、思索”[57]。阅读梁衡的政治历史人物散文,很容易想起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原中央党校副校长,现中纪委副书记李书磊的《宦读人生》。他说:“古时候学而优则仕,做官的都是读诗书的人,这很好,很值得欣赏。但我真正欣赏的不是读了书做官,而是做了官读书。读了书做官总有点把读书当敲门砖的意思,既贬低了读书,也贬低了做官;做了官读书才是一种雅兴,一种大性情,一种真修炼。做官大概是入世最深、阅人最多的职业了,既从此业而能够博览古今中外的经史子集,该会有怎样的会心和觉悟啊。古代的官员千里宦游、两袖清风,满墙书卷,白天升堂处理俗务,晚来在灯下读书咀嚼真谛,庶几近于人生的最高境界。”[58]梁衡既是“学而优则仕”,又是“仕而优则写”,他将记者的敏锐、作家的深刻、学者的缜密、官员的高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是位享庙堂的文章大家。 (二)受家庭严格教育的影响 梁衡从小在父亲的指导下熟读《千家诗》和唐诗、宋词等古典文学作品,中学时喜欢读吴晗主编的《中国历史小丛书》和中华书局的《中华活页文选》等。这些传统文化菁华的“滴灌”,润物无声地滋养着他纯正的文化基因。中学时任语文课代表,既要带头背诵古诗文,还督促检查同学,喜爱古典诗词培养了他对文学的热爱。1963年考入人民大学学习,为他研究文史、创作散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梁衡影响最大的古代文学家有司马迁、韩愈、柳宗元、苏轼、范仲淹等,而熟读的是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年版的《历代散文选》,此书的编者之一是芦荻,芦荻一度是毛泽东的陪读。中国古代散文的好传统是与政治结合,中国历来文史不分家,文人治国,很多政治家本身也是思想家、文章家。梁衡在中国文学史中爬梳剔抉《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59],从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贾谊的《过秦论》、诸葛亮的《出师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到文天祥的《正气歌序》、林觉民的《与妻书》、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和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这些传世的经典对梁衡的影响刻骨铭心。他的很多政治散文,深受“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人物列传》和古典诗词的影响。 (三)继承和发扬“五四”以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等近现代散文传统 梁衡读大学的时候,文坛以杨朔、刘白羽、吴伯箫、秦牧等“四大家”,成为当代散文创作的第一座高峰。那些充满了胜利喜悦和自豪感的激情豪迈之作,对梁衡后来的散文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他小时用零花钱买的第一本散文集就是秦牧的《艺海拾贝》。随着时代进步和思想解放,梁衡大胆超越“散文四大家”的模式。世纪之交,由于工作上的关系,梁衡与季羡林成为忘年之交,多次接触交流,深受季羡林先生影响。加之他勇于探索、开拓创新,走出了山水散文、政治散文和人文森林散文创作的新路,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四、梁衡散文的地位及其影响 (一)进入教材、成为经典散文最多 梁衡是当代散文作家中的一个独特范例,他是融记者、学者、编辑、博导、高官等多种职业于一身的散文家。因此,他的散文视野弘阔,大气磅礴,文以载道,家国情怀,深邃隽永,勒碑刻铭。多年来,他的多篇散文入选多版本语文教材教辅,成为名副其实的“经典”。有的散文已经陪伴各届学生30多年,从课堂上、教材上影响了几代在校生。梁衡认为“教材是改变人生的杠杆,是奠定他一生事业的基础。”“好的教材无论是给教者还是学者都能留出研究和发挥的空间,都有一种无穷的示范力。”[60]梁衡进入教材的散文无论是大学生读本,还是中学生读本,显示着红色经典散文的魅力。那是将健康思想基因植入到青少年头脑中,将影响他们的一生,影响千万人,乃至一个国家与民族,从这个角度上说,梁衡散文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 (二)对社会和读者影响最大 梁衡的散文与一般散文家的散文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不是为了写散文而写散文。很多散文家的作品不过就是一篇短文而已,对社会没啥作用。梁衡的每篇散文都沉甸甸有份量,几乎每一篇都有撼动社会的影响,犹如黄钟大吕。他的经典散文,或潜移默化,或摧枯拉朽,或醍醐灌顶,或润物无声,促使社会某个部位、某个环节发生变化,哪怕是小小的改变。在偌大的中国,哪怕是很小的改变,也能够证明他散文的魅力所在。《觅渡》这篇散文对瞿秋白烈士精神的挖掘传承,对社会影响极大。江苏省常州市将此篇4000多字的散文刻成碑文,长12米、高2.5米的“觅渡碑”肃然矗立在瞿秋白纪念馆门旁,供所有参观者(包括国家领导人)驻足阅读瞻仰。 2016年6月,瞿秋白就义81年,《觅渡》一文发表20周年,常州市召开了梁衡(觅渡)散文研讨会,并出版《永远的觅渡——梁衡散文研讨会论文集》[61]。2019年10月,觅渡书院举行了揭牌暨梁衡学术研讨会。觅渡书院是在《觅渡,觅渡,渡何处》这篇散文影响的基础上设立的。觅渡书院不仅为梁衡学术探讨和当代散文研究提供了新平台,更为瞿秋白和“瞿氏三杰”(瞿秋白、瞿景白、瞿坚白三烈士)思想研究提供了阵地。《觅渡,觅渡,渡何处》成了“觅渡书院”的“产房”。 梁衡的散文《晋祠》在课本上使用36年后于2019年“退役”,太原晋祠文管所、晉祠公园特地将文章刻成碑文,矗立在晋祠的大门前。《平凉赋》被刻碑立在甘肃平凉柳湖旁。《西柏坡赋》刻碑矗立在革命圣地西柏坡。还有《天星桥——桥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十几篇美文名篇被置碑刻铭。毫无疑问,凡是有梁衡散文刻碑的地方,极大地提升了当地知名度,为优秀文化传播、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梁衡的散文多次出版印刷,《觅渡》就先后印刷17版次,发行量20万册以上。陕西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专设梁衡著作版本陈列室,共收存梁衡著作版本113种、379册,涉及60多个出版社[62]。太原十二中的梁衡图书馆,收藏梁衡的著述、讲课视频以及其捐赠的珍贵资料等。仅图书,包括单本、丛书、套书、教材选本和梁衡主编及序、跋、点评的书,共计1200多册④。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把栏杆拍遍》问世后,接到很多读者来信。出版社接着又出了由特级教师点评导读的“中学生读本”,大受读者欢迎。“中学生版比原散文版销量多出5倍。该版在当当网上评论帖子达到数十萬条。迄今总销量达到60万册以上,如果算上盗版的话,总发行量会在150万册以上。该版后来数十次加印。2012年度销售总榜排第2名。”[63] 他的《走近政治》《红色经典散文选》《官德》《干部修养谈》等散文集,对广大干部、教师和普通读者都有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赖有一官凭高看,借得半职写文章。指点江山说青史,忧国忧民诉衷肠。”(梁衡诗)在百度点击搜索“梁衡”两字,居然有177万多条,远远超过五位获得鲁迅文学奖散文奖的作家的关注度[64]。 (三)对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推动作用 梁衡的《树梢上的中国》作为“人文森林”散文集,2018年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好评如潮,获当年商务“十大好书”和2019年“第十四届文津图书奖”提名。此书2019年由外文出版社再出版中英文本。在刚结束的2018—2019年公众最喜爱的十本生态环境好书推选活动中,梁衡的《树梢上的中国》一书,得72121票,排名第一。陕西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将梁衡的散文作为必读书目,西南林业大学等高校将梁衡的人文森林散文作为选修书目等。梁衡先生呼吁建设创立“人文森林学”,研究并实施“国家人文森林”工程,建设国家人文森林公园,唤醒人们热爱森林、研究森林、保护森林。2019年9月,西南林业大学邀请梁衡先生前去作报告,聘请他为客座教授,并决定组建“人文森林学院”,梁衡先生的人文森林学科终于落户校园。南京林业大学倾听并遵循梁衡先生的建议,将学校老校区建成树木森森、人文厚重的树木博物馆;太原十二中开展“读梁衡名篇、品散文境界”主题活动,举办“梁衡杯”现场作文大赛等,通过阅读梁衡的散文,感受他记者的敏锐目光、作家的思想深度、官员的政治高度和学者的思辨精神。 当然,梁衡的散文也有白璧微瑕的地方。比如,有个别散文存在文史疏误现象[65]。梁衡的官员身份,自然形成稳重内敛的职业习惯,情感总羁系于忧国忧民之间,肩上所负的责任和使命使他内心难得轻松,有的篇章略显干涩。这有点像杜甫,官员生涯使他拥有了站立大地强健的双足,却也多少影响了他翱翔于天空的灵魂和翅膀。梁衡很少参与文学界活动,与评论界更少交集,当代文坛对他研究不够也很自然。如果当代文坛能够尽早地关注研究他的散文创作,他会赢得本应属于自己的荣誉。 五、结语 总之,梁衡是从新时期的1980年到新时代2020年笔耕不辍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创作贯穿了改革开放这40多年历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散文界,梁衡充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他的散文体现出别人不具备的“高大上”的特点。“高”是指他的站位高、视野宽阔、境界高深;“大”是指他的胸怀豁达、理想远大、大爱无疆;“上”是指其舍我其谁、当仁不让的使命意识。长久以来,很多干部信奉“述而不作”,恪守“为政不在多言”,梁衡几乎成为文坛上的“孤例”。他的散文是一种有方向感的写作,其影响明显溢出一般散文创作范畴,指向了以介入社会现实为旨归的文学形态蜕变和文学功能重塑。他把个人的发现合情合理地推展到社会现实深处。他的散文在红色经典文化、政治语文教育、历史新闻出版、绿色人文生态等多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在散文创作散文理论上起到精神导向和文化引领作用。特别是他的散文理论和散文创作在当代散文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所领衔的政治散文写作和他所开创的人文森林散文对我们的社会政治、绿色生态建设发生和继续发生着深刻影响。他殚精竭虑研究思索和忧国忧民的道德文章更对广大读者富有深刻启迪作用,这是他的价值所在。梁衡的政治散文对繁荣当代散文创作具有榜样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令人遗憾的是,当代文坛对梁衡散文的接纳和研究很不够,梁衡散文研究应该被列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文化部、教育部、中国作协有关课题项目。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还很少有一个散文家的作品,能够产生如此巨大的社会促进力和如此广泛的文化影响力,如果把对梁衡散文及其全部创作(包括新闻、科普、政论、杂文等)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开展综合研究,一定会有很多丰厚的收获,而这对中国当代文学史来说,既是有待开掘的一片富矿,又是值得期待的一座高峰! 注 释: ①梁衡.梁衡红色经典散文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2018年10月第2版,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做表率”读书活动年度推荐书目,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向全国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之一。 ②《中国林业报》1986年由林业部创办,1997年江泽民题写报名为《中国绿色时报》,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主管。 ③梁衡《关于散文创作的自白》1984年6月连载在《语文报》。 ④冯国雷.梁衡图书馆简介(作者系太原市十二中学校长梁衡图书馆馆长)。 参考文献: [1]周纪鸿.试论“老五届”散文家群体[J].中国文艺评论,2018(10).
[2]梁衡.梁衡文集(九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梁衡.梁衡文存(三卷)[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 [4]董岩.一篇少见的政治推理散文[M]//马步升,朱明辉,王荣泰.永远的觅渡:梁衡散文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5]李釗平.梁衡散文作品传播与影响的田野调查[J].创作评谭,2016(4). [6]季羡林.追求一个境界[M]//梁衡.走近政治.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 [7]高深,高小立.梁衡散文研究[M].辽宁:辽海出版社,1999. [8]成清华.倾听梁衡[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9]马步升,朱明辉,王荣泰.梁衡散文研讨会论文集[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17. [10]梁衡.恒山悬空寺[J].旅游天地,1980(6). [11]梁衡.晋祠[N].光明日报,1982-04-12. [12]梁衡.夏感与秋思[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 [13]梁衡.梁衡散文大学生读本[M].北京:同心出版社,2012. [14]梁衡.梁衡散文中学生读本[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15]梁衡.何处是乡愁[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8. [16]梁衡.梁衡游记[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20. [17]冯牧.散文创作需要精品[M]//梁衡散文研究.辽宁:辽海出版社,1999. [18]陈元龙,樊平.历代桂林山水风情诗词[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4. [19]周纪鸿.从梁衡的政治散文谈起[J].博览群书,2018(9). [20]梁衡.觅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1]梁衡.洗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2]梁衡.人杰鬼雄[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23]梁衡.觅渡,觅渡,觅何处[J].中华儿女,1996(8). [24]瞿独伊.关于《觅渡》的通信[M]//梁衡散文研究.辽宁:辽海出版社,1999. [25]梁衡.张闻天:一个尘封垢埋却愈见光辉的灵魂[J].北京文学,2011(5). [26]李培禹.从记者到作家,从高原到高峰:觅渡书院揭牌暨梁衡学术研讨会上发言(2019年10月13日)[J].特别文摘,2019(11). [27]梁衡.这思考的窑洞[J].散文,1997(1). [28]梁衡.大无大有周恩来[J].中华散文,1998(2). [29]梁衡.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J].人民文学,1997(10). [30]梁衡.树梢上的中国[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9. [31]梁衡.一棵怀抱炸弹的老樟树[N].人民日报,2012-12-03. [32]梁衡.周总理手植腊梅赋[N].人民日报,2013-02-18. [33]梁衡.树梢上的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34]梁衡.万里长城一红柳[N].人民日报,2014-10-11. [35]董珊珊.画意书写? 墨笔丹青:梁衡“古树散文”中的绘画元素[J].名作欣赏,2019(12). [36]梁衡.中华版图柏[N].人民日报,2016-02-03.
[37]沈明志.古柏与巨笔:读梁衡《中华版图柏》有感[N].榆林日报,2016-02-03. [38]梁衡.夏津,有片古桑林[N].人民日报,2019-06-24. [39]梁衡.徐霞客的丛林[J].北京文学,2019(5). [40]梁衡.将军几死却永生[J].北京文学,2019(9). [41]杨晓升.胸中有大义? 笔下有乾坤:我经手编发的梁衡散文[J].长江丛刊,2019(31). [42]童庆炳.漫议绿色文学[J].森林与人类,1999(3). [43]胡颖峰.李青松散文创作中的环境伦理观[J].鄱阳湖学刊,2019(2). [44]梁衡.关于山水散文的两个问题[J].汾水,1981(5). [45]梁衡.当前散文创作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1982-12-13. [46]梁衡.散文形式的哲学思考:兼谈杨朔散文的形式[J].山西文学,1985(2). [47]梁衡.论杨朔“散文模式”对散文创作的消极影响[J].批评家,1987(2). [48]奚学瑶.走向散文的辉煌:爬过朱自清、杨朔两道坡[J].散文,1994(4). [49]梁衡.我的散文观:《觅渡》自序[M]//我的阅读与写作.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50]梁衡.我的读书与写作[N].人民日报,1998-07-11. [51]梁衡.文章为思想而写[J].新湘评论,2009(6). [52]梁衡.用文学来翻译政治[N].人民日报,2011-6-14. [53]梁衡.我的阅读经历[J].名作欣赏,2015(5/6/7). [54]梁衡.我写晋祠[J].语文学习,1983(3). [55]梁衡.我写《觅渡》[M]//我的阅读与写作.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56]梁衡.我写《张闻天》[M]//我的阅读与写作.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57]梁衡.我的阅读[M]//我的阅读与写作.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58]李书磊.宦读人生[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59]梁衡.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60]梁衡.教材的力量[M]//梁衡散文大學生读本.北京:同心出版社,2012. [61]马步升,朱明辉,王荣泰.永远的觅渡:梁衡散文研讨会论文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62]刘聪博.时代筛选出的一个人——梁衡[C]//梁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常州:觅渡书院,2019. [63]李又顺.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我为梁衡先生编集子的所感所悟[C]//梁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常州:觅渡书院,2019. [64]李钊平.梁衡散文作品传播与影响的田野调查[J].创作评谭,2016(4). [65]张德恒.梁衡散文中的文史疏误考辨[J].名作欣赏, 2017(12). 作者简介:周纪鸿(1953—),男,汉族,河北唐山人,廊坊师范学院文学创作与评论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当代文学。 (责任编辑:叶子)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