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几何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范文

    闫彩萍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形缺数时难入微,数缺形时少直观”.几何直观能力可以较好地理解数学本质,使学生体验数学创造性工作历程,能够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几何直观是揭示现代数学本质的有力工具,是利用图形描述几何或者其他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的工具.在几何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几何知识,只有通过观察,亲自动手操作才能更好地获得几何知识,让学生从动手操作中更好地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并从不同的方向体会解题方法的多样性.下面我就谈谈在几何教学中,关于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动手操作,渗透基础知识

    初中几何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画图能力、几何语言及符号的转换能力和推理能力,学生在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识图是观察图形、分析图形的基础,读题时应引导学生结合题目,边读题边观察图形.画图是几何语句到直观图形的操作过程,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环节,训练时,让学生先弄清一些几何术语.如画平行四边形时,注意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由此也说明几何中的概念是不可忽视的.要鼓励学生多说、多绘、多学,逐步使用正确简洁的几何语言,正确地绘制几何图形,规范使用几何符号.

    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验证定理

    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几何定理,动手操作是较为理想的办法,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会获得对数学知识的体会和理解.例如,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时.部分学生感到很困难,笔者引导学生将平行四边形沿一条对角线剪开,然后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很快发现两个三角形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很自然地进行了验证.

    三、精心设计恰当的教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让学生多动手,勤动手,教师也要多动手.课上想要把知识点讲清楚,在课前做些教具很有必要.有了教具的辅助,图形就变得更加形象和直观,这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时,教师提前制作一般的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模型,这样学生可以明晰一般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同时深化对概念本质的认识.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把静态和动态结合起来,在运动变化中去观察认识图形及其特征.有的图形按照标准位置放,學生能认出来,换一个角度就不认识了.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图形转一转,移一移,翻一翻.使图形动起来,帮助学生认识图形运动变化中不变的特征.如在讲“图形的旋转”时,可以课前准备好单摆小球,通过实验加深对“旋转”和“旋转中心”定义的理解,并且制作好两个三角形,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旋转实验演示,加深对“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等的理解.

    四、在几何图形认识时,师生齐动手操作

    结合教学内容出示教具,让学生通过摆弄教具,动手实践,帮助他们理解、掌握知识,建立正确形象的过程.例如,讲“矩形的定义”时,可以让学生先做一个平行四边形模型,然后将一角变成直角,学生就会发现此时图形就成了矩形,从而得到它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因此,在图形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新知识.图形操作的成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教学中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学生的“图形观察力”,是认识图形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策略.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图形在生活中的物体原型,设计出熟悉、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自愿参与进来,在玩耍中不知不觉认识图形.对图形的多方面性质有了亲身感受,这不仅为正式学习图形的性质奠定了基础,同时也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发展了空间观念.操作是探索图形性质的有效手段,可以通过观察等对得到的猜想进行验证,还能加深对图形及其性质的理解.

    五、选择恰当的指导方法

    由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教师在选择指导方法时也是多种多样.

    1.操作演示法.可以是教师的示范性演示,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操作演示.演示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指导学生观察的重点、观察的方法、顺序.

    2.小组合作,相互指导.根据学生的差异情况,将学生分成一定层次结构的小组,相互讨论,共同合作.但要防止小组内出现小导师、小权威,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去操作、讨论、分析.

    3.充分利用多媒体模拟指导操作.

    六、重视对学生识图、作图能力培养

    图形是几何的灵魂,识图、作图更是学习几何最基本的素养,在讲授线段、射线、直线时亲自示范,强调图形名称及细节和注意,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动手去作图,同桌之间互相纠正,比一比谁画得更好.学生们在画图时无形会更加认真、标准,在彼此纠正过程再次巩固基本的画图方法,一举两得.

    七、结语

    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扩展了数学教学直观手段的内涵与外延,而且有助于调动多种感官、多种心理因素的优势形成合力,化静为动.可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从而有效地调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动手操作的目的在于学生通过操作去获取知识,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也得到了发展,而且学生在主动地参与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5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