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范文

    段珍花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足可以说明,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下面,我就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一、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训练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使学生具备阅读教材的能力.在数学课中,应使学生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从学生一入学就应该带领学生逐步学会看懂图、式、文,再引导学生弄清术语,理解关键词语,引发学生思考.随着学生年龄和抽象能力的不断提高,对教材内容提出更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养成先阅读后做作业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局性,习惯之为常.”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正如培根所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由于习惯的不同,它们不是造就一个人,就是毁灭一个人.”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很重要的.正确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好功课、发展才智的重要条件.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其自身的某些不良行为习惯开始显露和张扬,此时,正需要我们对他们的习惯进行校正和培养,养成一种有效的学习习惯.

    而目前我们二年级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这门学科中,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尤其是审题习惯没有养成,严重地影响了后继学习.

    对于计算题,有的学生提笔就算,加上计算比较单调枯燥,可能引起心理疲劳,遇上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出现运算顺序错误,抄错符号或抄错数据.还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尤其是学生学习了混合运算之后,先后顺序搞不清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认真读题,抓住关键字眼,找出已知条件,认真分析,每道题至少读两遍,达到弄明白题意方可解答.

    三、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

    要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应用题的解答需要一定的思考时间,因此,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培养学生学会认真思考.认真检查的习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往往不愿意检查,也不会检查.既然学生在这一方面有欠缺,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指导、多引导,教给学生正确的检查方法,在检查中使学生意识到认真检查的重要性,从而能坚持认真去做.

    认真验算的习惯,很多学生以为验算可有可无,每次写完题之后就感觉万事大吉,大功告成了,为此以往很多教师采取批评的态度,但结果没有太大的改进.验算不仅能保证计算正确无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的方法,对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符号等书写清楚规范,竖式要写清楚,排列整齐,以便检查.培养学生学会认真审题的能力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教师平时多引导、多检查、多表扬、多鼓励.让学生逐步养成.

    学生学习数学这一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只有勤于动脑,肯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教师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善于提出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形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品质;其次要注意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有序地进行思考的习惯;第三,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主动探索新知,多渠道、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思维水平的逐步提高.一般情况下,学生想出比较新颖独特的解题思路,大多是在整个思考过程的后半段时间内形成的,如果教师过早地做出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进一步拓展.如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地表达17-8所表达的意义,学生一般表达为17减去8得多少,但如果教师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启发学生从减法的运算名称、意义等多角度进行思考,就会促使学生积极动脑,踊跃发言.(1)被减数是17,减数是8,差是多少?(2)17比8多多少?(3)8比17少多少?(4)8再添上几就是17?(5)17减去多少与8同样多?所以,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观察,多方引导,恰当把握时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培养学生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和自覺检查的习惯

    学生的作业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从学生刚一入校的那天起,就要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要求书写工整、格式规范.从数字至数的书写、从一位数到多位数、从整数到小数、分数的书写,都要严格要求.独立完成作业是发挥作业应有作用的切实保证,要经常表扬那些能够克服困难并认真检查作业的学生,防止和纠正抄袭别人作业的坏习惯.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1:3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