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自媒体功能创新
范文

    林森

    [摘 要]自媒体以其独特性迅速深入公众生活,将社会既高度分化又高度融合。本文论述了自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可能性,同时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审视自媒体作为其载体时主客体以及自身运行时所面对的课题。最后通过完善自媒体政治社会化功能、“非媒体”功能以及官方自媒体主导功能来探索出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自媒体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自媒体;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3-0078-03

    互联网时代,基于信息技术与网络覆盖的兴盛,以微博、微信、博客为代表的自媒体已经广泛地深入到了社会公众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以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为主导的媒体格局正在悄然改变,时至今日,自媒体已经发展为不可忽视的对于传统媒体形成挑战的力量。早在2003年美国学者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就将自媒体定义为公众利用当时当地能够得到的简便传播工具打造自己的传播平台。同时,自媒体不仅以其个体化、个性化、主体性迅速被公众认同、接纳,而且因其交互性、传播性而成为社会及公众交互联通的中介,从而在塑造社会个性、多元性的同时,又将社会高度紧密地融筑于一体,使社会既高度分化又高度融合。所以,作为社会与公众信息传输、播散的载体,自媒体从一开始就注定摆脱不了社会性、公共性的秉性,就注定承载着社会与公众交流、沟通的功能,就注定要成为政治社会化的工具、成为政治传播的介质、成为施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发挥,教育者的施教过程,受教育者的受教过程,内容的传播等环节都需要一定的介质,自媒体异于传统载体的展示、通讯、娱乐、社交、新闻二次功能、舆论推动和社会监督等独特功能恰好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需要,同时,自媒体又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具传播特质,所以自媒体可以被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所利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自媒体审视

    (一)思想政治教育为自媒体创新发展带来的机遇

    1.思想政治教育为自媒体发展提供发展契机。自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新载体,同时兼具信息传播功能、信息分享功能、娱乐功能、交友功能等等。而公众更喜欢将自媒体当做一种交友、分享心情的工具。只有将自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新载体,才能够丰富自媒体的传播内容,使其兼具上述功能的同时还具备社会教化、社会学习功能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也为自媒体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2.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凸显自媒体特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寓教于乐和教与学零距离性与自媒体的“去中心化”、“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传播迅速”等特点不谋而合。将自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可以向受教育者展示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信息,能够以轻松、活跃的方式感染受教育者,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此外,自媒体作为网络社会的一种新型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虚拟性,这种虚拟性表现在自媒体匿名化,不仅拉近了教育者和受教者的心理距离,有助于教育者抓取到受教育者真实的反馈,还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3.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自媒体传播提供新平台。计算机的普及,手机3G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入公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上到国家大事,小到生活信息,公众都可以通过自媒体获取信息,由此自媒体成为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社会主流信息、正面信息报道和生活信息通知等信息的传播新平台。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政治性和教育性为自媒体完善传播模式、拓展传播平台提供了机遇。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自媒体发展提出的挑战

    1.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者面临的挑战。当自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时,自媒体的传播主体首先要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自媒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还主要由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者作为自媒体的注册用户承当。因此,这个意义上的自媒体主体就面临诸多挑战。

    具有特殊化色彩的传播主体如何为公众所接收。自媒体中的受众“无拘无束”,喜欢趣味性强的内容,所以对于自媒体中具有较强政治色彩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是否认同并且如何认同就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者首先面临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者是否具有与其身份相符的意识和理念。自媒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者在传播中是否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否彰显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否具有道德权威性、是否能根据受众特点制定教育计划都将成为主导者面临的课题,主导者是否足够了解受众。自媒体虚拟平台决定了主导者与受传者零距离的同时又是无法面对面交流,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基于主导者对受传者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计划的制订、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都是基于这一点,所以如何加深自媒体中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者对受众的了解是亟须解决的基础问题。

    2.公众作为自媒体传播主体面临的挑战。传统的思政教育主体经过培训后具有较高政治、道德、科学素质。而自媒体的“去中心化”、“交互性”等特质模糊了主体与客体身份,以往的受众在自媒体传播平台上同时兼具主客体身份并一跃成为自媒体、思政教育的传播主体,这就给其带来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否具备传播社会正能量、社会主流意识的愿望和能力?是否具备一定的政治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与科学素质?同时,传统意义上的自媒体传播主体面对上述转变,以往的统治地位被撼动时,是否认同这种转变,以及是否认同自媒体传播客体转变为传播主体及至思政教育主体,都是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能否解决,不仅关乎自媒体主体身份的重新构建,也关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开拓自媒体这一新领域,同时也关乎思政教育视角下新的更高层次的自媒体体系的构建。

    3.自媒体面临突破传统传播模式的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优势突出,它可以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空内,完成有明确目标的教育活动,容易收到比较明显的教育效果。而自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载体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受到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个平等自由的交流平台极大地激发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意识,他们在尊重权威的同时绝不盲从,甚至本能的对高位的信息灌输持有抵制态度。于是,传统的“你讲我听”、“居高临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身份界限较为明显的传播模式,不仅不易被受教育者接受,甚至还有可能产生逆反心理。所以,自媒体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需求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传播模式势在必行。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自媒体功能创新对策

    (一)开发自媒体引导和疏导功能

    1.自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新载体,应发挥其正面引导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要想实现这一终极目的就需要正确的引导公众,而自媒体的“去中心化”和“覆盖面广”恰巧能够为其积极发挥引导功能做基础,同时,将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主流意识融入到自媒体传播内容中,提高自媒体传播者的科学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养都可以开发和强化自媒体的引导功能。

    2.自媒体应疏导负面的社会情绪和社会矛盾。自媒体作为公共信息分享的传播平台,有好的声音也有坏的声音,自媒体传播者应该分清哪些是正面的社会情绪,哪些是负面的社会情绪。这就要求自媒体积极发挥疏导功能,面对社会情绪和社会矛盾,自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应理清矛盾、构建应对机制,营造轻松愉快的社会氛围的同时对社会舆情进行捕捉,并及时的加以疏导,使公众的负面社会情绪和社会矛盾能够得以消除。

    (二)丰富自媒体的“非媒体”功能

    1.利用自媒体应对公共事件和群体性事件。自媒体信息传播还应精细化,设立即时信息、焦点关注、社会事实等栏目,面向全社会传递最新动态,引导社会主流思想走向。面对公共事件、自然灾害和群体性事件,第一时间将信息传达给公众,并且提供自媒体援助服务。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结合自媒体互动性强的特点,认真分析和研究广大受众的心理需求,即时推出“微访谈”、“微话题”、“微展示”等互动活动,与受众面对面,提高处理事件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从容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和群体性事件。

    2.利用自媒体处理公众日常管理事务,服务社会。将自媒体的即时传播应用到公众的日常生活管理中,推送正能量信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使公众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建立自媒体公共服务平台,将日常生活信息推送给受众。还可以利用自媒体平台推送就业信息,为未就业者拓宽获取就业信息渠道。

    (三)完善官方自媒体主导功能

    当前官方自媒体存在“技术控”倾向,重视平台建设和技术突破,却忽略了队伍建设和内容丰富。如何更好地发挥官方自媒体的主导功能,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官方自媒体应守住品质格调,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坚持体现国家意志的原则、坚持客观冷静报道原则,同时应体现出一个新兴网络媒体接地气的姿态、结合传统媒体负责态度、客观信息、理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建设性能力,把“迎合”变成“结合”,把“不坚持”变成“不保守”,把“投机”变成“投入”。

    2.官方自媒体应找准定位。官方自媒体初来乍到,首先应构建起自己的系统判断能力,基于所掌握的客观事实和自身的基本属性,来确定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不应顺着“网上此刻最大声音”说话,抛弃点击率,挨住骂声,也要确立官方自媒体的主导地位,更有力的打击非理性、误读和情绪化信息,净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3.自媒体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沟通习惯和文化特征。官方自媒体想在此立足,应改掉以往官方传播的一些习惯,同时不可一味追求小清新、小情怀、小风骚等清纯口味,官方自媒体在自媒体的大世界里应放得下架子,要致力于传递更多的善意、责任感与建设性。

    (四)发挥意见领袖引导功能

    自媒体中具有主流意识形态的意见领袖应起到引领作用。而自媒体的内容多元化导致自媒体的意识形态治理面临困境。自媒体中的意识形态治理,应该认清如何对待新技术和如何对待公众两个本质问题。

    1.治理自媒体意识形态,是要更好的倾听真实的民意,坚守依法治理的底线。面对自媒体中的谣言,政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公共领域的主导者应该规范网络秩序,把握自媒体发展规律,研究自媒体传播特性,提升管理自媒体本领。

    2.培养主流意见领袖。主管自媒体意识形态的官员、专家要深入到自媒体中,既然自媒体具有社会性、公共性,那么意见领袖的确定就应该代表民意,就应该公开化。培养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要处理好社会主流意识与社会存在的矛盾,既要维护主流意识,又要正视现实,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出现的不同看法。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3.

    [2]汤力峰,王学川.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12,(03).

    [3]李敏.自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03).

    责任编辑 张小莉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5: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