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心理契约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
范文 | 陈 曲 摘要本文指出管理心理学中的心理契约思想被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并且逐渐成为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教育实效的新视角。 关键词心理契约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2-273-01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契约的界定 “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教授提出的一个名词。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总的来说,心理契约是指个人与组织间因相互期望而形成的非书面协议。心理契约双方对“他能从另一方获得什么”和“他准备给予对方什么”有明确的期望。这些期望越合适,吻合水平越高,契约的力量就越强大,就越能形成令人满意的相互关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契约具备一般心理契约的共同特征。一是主观性。心理契约没有形成正式的文字记录,而是以心理期望的方式埋藏在契约双方的内心深处,期待着对方去理解、估测。二是不确定性。正式契约的内容是明确稳定的,不能随契约一方的主观意愿改变而改变。而心理契约的本质是一种心理期望,它会随着个体心态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三是双向性。心理契约是一种双向交互性的联系,是组织与成员之间、成员与成员之间寄予期望的双向关系。四是动态性。心理契约双方根据环境变化来确定心理契约的内涵,没有固定的模式与统一的标准,心理契约的内容随着组织的不同发展时期与组织成员不同的需求而不断变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契约除具备一般意义的心理契约的特征之外,还具备自身的特点:一是非功利性。心理契约一般包括交易型和关系型两种类型。交易型追求经济的、外在的需求满足,关系型追求社会情感需要的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契约强调的是学校或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互动,而非双方之问的利益“交换”,所以体现出非功利性特征。二是政治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契约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然相关联,其政治性不可避免地渗入构成心理契约的期望要素,表现出一定的政治倾向。三是教育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心理契约的教育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以育人为前提的,脱离教育性就不再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契约。 二、心理契约理论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心理契约缔结过程 心理契约的缔结在本质上意味着组织与成员之间在相互期望与支付上所达成的一种均衡,即在契约缔结后双方都没有进一步修改的强烈动机。组织从成员的实际行为中满足了自身的期望,而个体成员也只有在期望得到大致满足后才会确认继续为组织工作或服务,任何单方面的偏离都将会导致新的价值判断和重新缔结行为。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目标是灌输组织核心价值观,最终依靠组织价值观而不是物质利益纽带来凝聚整个组织。心理契约从交易型过渡到关系型,强调的也是通过成员对组织的忠诚和信任来达到相互之间期望与支付的均衡,这也意味着非物质利益即共同信念才是组织得以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将心理契约假设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在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核心职能就是帮助组织实现由交易型契约向关系型契约的过渡和转变。在成员进入组织初期,组织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分歧使得交易型契约成为维系双方关系的唯一纽带,组织价值观并未内化为个人的真实行为准则。 随着时间的推移,组织价值观通过大量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被系统地推介给成员,成员对于组织的期望被不断修正、澄清和具体化,并逐步向组织希望的模式靠拢。此时,心理契约的内容渐渐由清晰变为模糊,双方相互间的期望与支付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不确定性因素也越来越多。在这一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深入展开有助于帮助成员们根据过去的期望满足经历和对于组织未来期望的预期,准确判断形势并做出合理决策,更关键的是成员们无须借助成文合同及明确承诺就能准确判断组织期望和决策个人行为,这有助于成员们形成稳定的归宿感和公平感,并最终形成关系型契约。 (二)基于心理契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通过前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契约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分析,我们可以对高校中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师和大学生间的心理契约进行建构,从而达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一是用客观性制约主观性,有利于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师和大学生间心理契约获得有效缔结。心理契约作为双方主观意志的交融,也需要用客观性(书面契约)来制约。一方面,针对部分高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墨守传统师道尊严观念,推崇教师绝对权威,要用调整现代师生关系的书面契约(其基本精神是平权意识)进行节制。另一方面,针对部分高校学生违背大学生基本道德要求,也要用上述书面契约进行节制。客观性之所以能够制约主观性,在于良好有序的行为文明能够开掘人的动机文明。 二是用公开性制约隐蔽性,稳定性制约动态性有利于防范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师和大学生间心理契约的易破裂性。心理契约的隐蔽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间往往信息不对称,彼此像盲人摸象一样揣摩对方。同时,心理契约并不是静如止水,它每一刻都在频繁变更,其中的负向变更性对心理契约具有强烈消极作用。针对心理契约的隐蔽性和动态性特点,一方面,大学生道德行为规范条文等应该进一步完善全备,尽可能的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要求明晰化,扩大心理契约与书面契约的重合性,运用书面契约的基本精神与基本制度能够引发心理契约正向变更性的发展;另一方面,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师和大学生间心理契约不论是在缔结过程中还是后续的履行,双方都应该注重沟通的有效性。有效沟通以及相伴生的公开性可以确保心理契约实现最大程度的牢固性。在客观情况发生变化时,及时而明晰地将变更契约的内容传递给对方,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客体间心理契约能够平稳调整。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舒缓学生因心理契约破裂引发的强烈情绪反应,能够促进心理契约重建流程的启动。 参考文献: [1]白庆菊.浅论心理契约.商业研究.2004(4). [2]申来津.心理契约:德育提升的支点.教育研究.2003(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