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范文

    孟人杰

    摘要本文在分析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网络影响的策略。

    关键词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2-293-02

    一、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作为新的技术平台,正以迅猛优势席卷全球。网络的迅速发展,不仅强烈的冲击着社会的经济形势,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而且也猛烈的冲击着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这对我们认识网络对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大学生是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网民群体,网络日益成为他们学习、交流、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都產生了十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和改进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我们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利用网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

    二、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网络的发展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资源,充实了教育内容

    对于教育者来说,掌握大量正确的信息,了解社会的最新知识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必要条件。网络改变了过去思想政治教育寻找素材和收集资料较难、信息量有限、教育内容滞后、缺乏时代感和吸引力的局面。借助于网络更新率很高的实时动态的信息和存储量无限的数据库,我们可以在大量有关信息资源中精选有针对性的、最新的时事材料、理论成果、名家高见、典型事例等,作为有说服力的教育材料,充实到教育内容中。这不仅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用事实来说话,增强教育效果;而且有利于青年学生扩大视野、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提高境界。

    (二)网络为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报告会、演讲会、墙报、专刊、“两课”教学、各种寓教于乐的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式。以往这些传统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但网络的发展及普及,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网络的资源共享性,使学生能超越时空的限制了解、接收并传播教育信息,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空间和覆盖面;网络的交互性和可选择性,使学生能够自由地选择浏览对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说教”为自主教育;网络的虚拟性和即时性,使教育者能够及时地了解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情绪波动以及学习生活中的疑难问题,从而及时地释疑解惑、化解矛盾,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可以说,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网络作为新的通讯手段,大大削减了通讯的成本,信息传递迅速、高效。以前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为了一件事“磨破了嘴、跑断了腿”,有时只起到了“消防员”和“信息员”的作用。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很多学生方面的信息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系统快速、便捷地传达到每一个学生,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

    三、网络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大了学生选择信息的难度

    从整体上讲,由于网络用户的发展和使用没有限制,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很难在网上对学生进行信息选择指导,致使学生极有可能会在瞬息万变、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汪洋大海中显得不知所措。

    (二)信息网络技术在传统思想道德方面对学生也造成冲击

    网络的世界是一个自由意识的乐园,有的只是信息交流,没有检查者,这就容易诱发无政府主义和极端民主化,一些人会滥用自己的自由而忽视社会后果;再者,由于网络使用的是人机对话方式,这样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机会大为减少,容易导致友情淡漠、疏远,如果长期缺乏沟通与接触,他们就会产生紧张、孤寂和冷漠的心理,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

    (三)网络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较多使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教育方法。教师或教育者通过课堂宣讲、个别谈心、座谈讨论等面对面的方式,对受教育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促使其提高认识,解决问题,启发自觉。这些方式的针对性强,反馈及时,有一定的优越性。然而,网络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却面临着新情况。其一,面对面的教育方式受到时间、地点、场合的限制。课堂宣讲、个别谈心等并非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场合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往往让教育者煞费苦心。其二,教育者精心准备的教育内容,一次只能对特定人数的对象发挥作用。在许多情况下,它持续发挥效果的时间相对较短,容易产生“剧场效应”,即听众在现场受到周围气氛的感染,当场教育的效果较好,但听众一旦脱离特定的环境氛围,教育的感染作用便迅速下降。如果要持续保持教育效果,必然要进行多次重复教育。这样的组织成本明显偏高。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网络影响的策略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面对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要有阵地意识,主动开辟、利用和占领这个阵地,以适应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网络化条件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提高其综合素质:首先,要有深厚的政治理论素养,能够准确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自觉维护这种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责任感;其次,要有较高的网络技术水平,能够熟练地使用网络,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传播中的问题,从而使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第三,要有快速的反应能力,能够以敏锐的思维、敏捷的行动,迅速地抓住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二)运用网络开展丰富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要在网络上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二是结合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开展时事政治教育。三是结合广大师生的思想实际,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可组织网上专题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自我教育。可邀请事业有成的学者、教师、校友、海外归来的专家、教授上网谈自己的经历、体会,用动人的事迹感召青年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四是在网上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坚决抵制西方的文化渗透、文化的侵略和网上颠倒黑白的非法宣传,让中华民族古老而灿烂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五是宣传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宣传高校改革发展的成果和即将出台的重大改革措施,推进学校校务公开和民主决策。六是通过网络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弘扬主旋律,加强党员和团员工作。七是大力开发思想政治工作信息资源,不断扩大信息输出量,同时,注意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和政治性于一体,图、文、声、像各种手段并举,力求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他们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这是新形势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掌握现代技术手段,用新知识装备自己,认真学习电脑知识和信息技术,努力探索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适应新时期网络条件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