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赠与行为的有关问题初探
范文

    张晓雅

    摘要赠与虽为转移财产所有权的合同,但赠与不是商品流通的法律形式。因此,赠与并不具有促进商品流通、发展市场经济的作用。由于赠与是无偿的,而且赠与人赠与财产或是出于某种报答,或是为了给予资助,因此,赠与一方面可以使受赠人得到经济上的资助,另一方面也有满足当事人感情需要的作用。所以,现代各国法上无不承认赠与,我国《合同法》也对此作了明确规定。

    关键词赠与 无偿 撤销权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357-01

    赠与合同适用于自然人、法人无偿将财产给予他人的情形。但法人为赠与行为的,不得违反财经纪律,否则其赠与无效。赠与的标的物可以是各种法律不禁止的实物、货币和有价证券。不以有价证券表示的权利不能成立赠与的标的物。尽管赠与的结果是发生一方财产的减少、另一方财产的增加,但也不应将一方应增加财产而未增加从而使另一方财产应减少而未减少均视为赠与。例如,债务的免除、无偿地许可他人使用专利、抵押权人抛弃抵押权等等,都不属于赠与。

    一、赠与合同的概念

    依《合同法》第185条,赠与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将自己所有的财产无偿地转移于另一方所有,另一方表示接受的协议。转移财产的一方为赠与人,受领财产的一方为受赠人。赠与为一种合同,是双方的法律行为。因此,只有当事人双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时才能成立。一方有赠与的意思表示而无另一方愿意接受赠与的意思表示,或者一方愿意接受赠与而另一方无赠与的意思表示,赠与合同不能成立。赠与合同是一方无偿地给予他方财产的合同。所谓给予财产是指转移财产所有权归对方。如果一方不是无偿地转移财产归对方所有,而是无偿地提供其他财产权利或其他财产权利或其他服务,则不为赠与。例如,无偿地给予他人财物的使用权,则为使用借贷即借用;无偿地为他人提供劳务,则也不属于赠与。

    二、赠与合同的效力

    赠与的效力即赠与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因赠与合同为单务合同,仅赠与人一方负担义务和责任,而受赠人一方仅享有接受赠与的权利而不负担义务。

    (一)赠与人的义务和责任

    1.给付赠与标的物义务

    赠与人的主要义务是将赠与标的物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地点、方式交付受赠人,并转移其权利于受赠人。但《合同法》和195条规定。这是赠与人免除义务的法定事由。这一规定是以往法律中所没有的。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赠与标的物所有权经赠与物交付或者登记转移:法律规定其产权变动须办理登记手续始生效力的,赠与物的所有权经登记转移;法律未规定登记为权利变动生效要件的,标的物所有权经义付转移。赠与物的所有权一经转移于受赠人,赠与人则不得撤销赠与。

    赠与合同生效,赠与人不交付赠与的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请求交付。因赠与人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使赠与的财产毁损、灭失,赠与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瑕疵担保责任

    由于赠与合同是一种无偿合同,原则上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即便承担,也不能像买卖合同那样严格。191条对其区分了三种不同情况。(1)赠与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不承担责任;(2)附义务的赠与,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在附义务的限度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担保责任。实际上在瑕疵担保问题上,将附义务的赠与当作买卖合同对待;(3)赠与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证无瑕疵,造成受赠人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因为,故意不告知损害构成了加害给付,而保证无瑕疵会给人形成一种安全感,放松警惕,两种情况下都不能免除赠与人瑕疵担保责任。

    (二)受赠人的义务

    赠与合同既然是无偿合同,受赠人原则上不承担义务。但是,合同法允许赠与附义务。

    (三)赠与合同的撤销

    1.任意撤销

    是指于赠与合同成立后赠与人可以基于自己的意思而撤销赠与。由于具有任意性,若不加限制,则等于赠与合同无任何约束力。我国《合同法》既承认赠与人的任意撤销权,同时又给予一定的限制。由这一规定可知,对赠与的任意撤销有以下三方面的限制:

    (1)可以任意撤销的赠与合同限于非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和未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若赠与合同是经过公证的,不得任意撤销。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性质的赠与合同的切实履行,一来可以缓解受赠人的困难,减轻国家的负担,二来可以防止赠与人以赠与为名沽名钓誉,因此不允许任意撤销。履行道德义务的赠与,因当事人之间有更深的道义上的情感,若赠与人任意撤销赠与,则与其原赠与的目的相悖。所以,履行道德义务的赠与,否认当事人依何种形式订立赠与合同,赠与人均不得请求撤销赠与。

    (2)须赠与的物未为交付或登记。任意撤销则与只能于标的物交付或登记前为之。若标的物已为交付或登记,不得撤销;若标的物一部交付或登记,则仅可就未交付或登记部分为撤销,已交付或登记部分不得撤销。对于赠与物须办理产权变动登记始能取得所有权的,若赠与人已交付而未办理登记手续,或者中已登记但未交付,赠与人是否可撤销赠与,有不同的见解。笔者认为,只要赠与人交付标的物或者已登记,均不得撤销,不要求二者皆备。

    2.法定撤销

    是指在具备法定事由时由有撤销权的人撤销则与。法定撤销与任意撤销的根本区别在于法定撤销须有法定的事由只要具备法定事由,不论赠与依何种形式订立,也不论赠与物是否已交付或登记,有撤销权者即可以主张撤销赠与。

    (1)赠与人的法定撤销事由: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赠与人的近亲属的。三个条件:侵害行为;严重;赠与人或近亲属。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抚养义务而不履行。三个条件:负有义务;不履行;有能力。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的。

    赠与人的撤销权,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丐一年内行使。法律规定的这个期间在性质上属于除斥期间,不存在中止、中断等情形。

    (2)赠与人的继承人或监护人的法定撤销事由。赠与人的继承人或监护人仅在赠与人不能行使撤销权的财政部下,才能有撤销赠与的权利。其法定事由是因受赠人的不法行为致赠与人死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赠与人继承人或者监察院护人的撤销权,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6个月内行使。赠与被撤销的,撤销权人可以向受赠人请求返还赠与的财产。

    参考文献:

    [1]彭万林主编.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江平主编.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江平主编.民商法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0: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