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民办高校辅导员该如何践行教书育人 |
范文 | 梁嘉仪 摘 要:近年来,基于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与存在的特殊问题,民办高校辅导员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更是思想的教育者,道德的示范者。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与辅导员岗位的工作也息息相关。对此,在了解如何做好知识的传授者和思想的引路人的同时,应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人表率。利用书本,提高自身理论水平。端正工作态度,掌握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提高对工作的热情,同时,积极参加各种提升自我价值的培训以及社会上的健康活动,从辅导员岗位上努力践行教书育人,进而实现人生价值。 关键词:民办高校辅导员;教书育人;职业道德;提升自我 一、民办高校辅导员的教书育人现状 (一)民办高校辅导员的教书环境 民办高校辅导员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行政管理的双重身份。教师和行政管理的双重身份,正正是需要在岗位上实现教书和育人两大职责。民办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民办高校学生日常政治教育入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在当前的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中,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处于最前线,是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承担着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在日常学习、学生活动和学生个人生活上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但近年来,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流动性加大,从我院的辅导员岗位的招聘中发现,辅导员大多都是与所在的系的专业不对口的,社会上也很少关于此职业的专业技能培训和选拔进修课程等,并且都在招聘后匆忙上岗,只有一些理论性的新入职培训,辅导员难在没有评定职称的基础上无法为学生教书上课,只能兼任一些心理课和就业指导课。而近年来,辅导员趋向年轻化,以应届毕业生居多,与所带的学生年纪相近,如何切换学生转向老师的身份,在辅导员的岗位上践行教书育人,是新辅导员的一大思想难题。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育人对象 在辅导员工作岗位上育人,首先需要了解清楚育人的对象。育人,就是把当代大学生,从懵懂不知事教育成人,使他们能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时代青年,一个能当家做主的社会栋梁。民办高校的学生与公办高校的不一样,针对学生的特点,辅导员的工作难度会相应增大。首先,专科生一般考分低,高考成绩普遍是在专科最低控制线的分数附近,因此选择就读民办高校。但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对学习的热情不高,求知欲也相对偏低。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性格上能看到,大多学生认为来民办高校是不想提早进入社会的无奈选择,同时,学生的受挫能力很低,是很需要保护的大孩子,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很多时候选择逃避,更严重的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 (一)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对促进教书育人工作起重要作用 辅导员也是人民教师的一员,人民教师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新型人才的培养者,对于传播文明,开发大学生智慧,塑造新世纪综合性人才起着重要作用。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者,承担着重要的育人责任,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与辅导员的教育息息相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高校辅导员是与学生关系最密切、交往最频繁的教育者,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的一言一行都是直接有力或间接有力的教育因素,辅导员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辅导员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更是思想的教育者,道德的示范者。与其他专职教师一样,民办高校辅导员同样担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车尔尼霍夫斯基说过:“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样的人,自己也就该是这种人。”高职院校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行程的关键时期和追求人生价值探索人生真谛的关键时期,面对理想与现实、奉献与索取、责任与贡献、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等一系列人生问题都必须作出回答得关键时期。他们会产生困惑、矛盾、焦虑与不安。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人格,辅导员如何能服于学生?教师和行政管理者双重身份,让辅导员成了学生和学校心中的“万金油”,必须提升辅导员的思想政治专业素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并且结合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提高个人思想水平。脚踏实地做学问,使自己有资格教书,教好书。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以真诚平等的方式对待学生 教师不应该以高高在上的态度与学生相处,实践教书育人必须尊重学生,以真诚平等的方式走进学生的内心,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学生对教师的讲授、影响是有选择的。辅导员需要了解学生需要学什么,而不是想教什么。教师的爱是影响学生认识众多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当学生从教师哪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感受到热烈而积极的期望时,他就有一种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體验,往往能激励起学生对教师的信心和乐趣。 三、辅导员践行教书育人需要自我提升 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深的老师。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这种困惑与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能及时消除,会危害到辅导员个人的身心健康以及影响未来发展,同时,也会给学生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大学生健康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带领辅导员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使辅导员面对繁杂的工作做到倦而不怠,逐渐走出困惑。 (一)明确教育理念,坚守岗位 民办高校辅导员应明确新的教育理念。现代教育共有十大理念,分别从各个方面阐述了教育的意义,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了要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注重开发和挖掘自身的潜能,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全面发展的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己任由专业性教育向通识教育转变。这些教育理念虽然角度不同,但互补冲突,作为教师需要深层次的进行理解,从中提取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理论,并应用于实践中,在不断积累经验、改正方法的过程中,探索和理解这种新的教育理念。 (二)合理规划时间,提高理论水平 今年来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不断加大,辅导员要从管理岗位转岗为专任教师的难度越来越大。教书,是把教师掌握的知识传道授业给学生,辅导员应合理规划好时间,深入了解学院的动态变化和学生对知识的需求,通过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培养学生干部的能力,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高效率,缩短事务性工作的时间,合理规划,利用其它时间,积极参加技能培训,拓宽知识面,提升个人技能,增加工作上的不可代替性,实现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提高个人思想水平,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同时,开拓自己的人脉圈,认识更多公办学校优秀的辅导员,借鉴其工作经验,增强自信心,正面向上地对待工作。做好个人职业发展规划,通过撰写课题与发表有质量的论文,提升科研能力,从中找回归属感和个人成就感,为职称评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丰富专业知识,端正工作态度 当代大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做事方法,追求自由与平等,可以说这是社会发展的潮流与趋势。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平均年龄较年轻,容易了解学生的个性,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把握分寸进行教学和育人工作。同时,以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辅导员应该多兼任心理课和就业指导课,这两门课程是教书育人的重要体现。心理课可以指导当代学生的心理发展,如何正确面对社会上的挫折从而更好地成长,积极正面地迎接未来的各种挑战,让学生强大自己的内心,当今社会很多学生都出现心理偏差,作出极端行为,伤害自己和身边的人,危害社会发展。育人的其中一重要體现在于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学生的人格,让学生感受到“正能量”。而就业指导课则是指引学生如何踏入社会和职场,让学生充分了解社会的需求,在求职路上一步一脚印地走好,成为一名具有竞争力的求职者。 要努力践行教书育人,需要不断地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做好正面向上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时刻付之于实践当中,从培养和教育学生成才中找到个人成就感,从教书育人工作的开展中找到职业归宿感,从学生成长成才中找到认同感。为致力于践行教书育人事业迈上坚定的一步。 参考文献: [1]李广平.教师工作士气的构造与激发[J].社会科学战线,2005(05). [2]董俊英.育人育德是我们的责任[J].中文科技期刊,2011(7). [3]何湘江.高校辅导员自我职业发展能力的培育[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10(1). [4]韦桂美.教育叙事研究:教育科研回归生活的方式[J].教书育人,2004(1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