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建设和谐校园管理要先行 |
范文 | 余 磊 樊丽娟 摘要 高校是一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中承担着重要而又特殊的使命。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校的和谐对社会的和谐会有着示范性和引导性的作用。我们的高校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一个基层单位,应该与时代同步伐。因此,建设和谐校园是我们高校的建设者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建设 和谐校园 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1-241-02 一、建设和谐校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以人为本作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价值内核,所以,构建和谐校园体现了学校发展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学校的软实力。21世纪大学理念的价值取向应该是个人理想的追求,知识的获取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观念。应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共同建设。尤其是软实力是指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构建和谐校园,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个氛围里去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这种和谐会使学校的凝聚力更大,如果学校的学生和老师的吸引力和向心力都在升华,就会形成很大的趋动力,学校的和谐发展正是这种实力的体现。我们知道“和谐”蕴含着内外和顺,相处和睦、发展协调的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是使社会主义社会成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文明社会,实现社会的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追寻的一个美好理想,也是我们的正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我们社会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强调:稳定压倒一切,要求我们党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就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求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现任的党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强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得。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这些都是为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进程而工作的方针和政策。 总之,和谐社会这一概念的推出,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方面扩展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是科学发展观要求,它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的要求。社会和谐发展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内容,所以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和谐校园应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们每个师生员工都是和谐校园的建设者,那么什么样的环境是我们师生向往的和谐校园呢?也就是说一个和谐大学校园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阵地,它应是一个全体师生员工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校园,是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的核心教育机制。它的特征应是民主法治的校园、公平公正的校园、正直正义的校园、和睦友善的校园、团队协作的校园、学风教风端正的校园、教学科研氛围浓郁的校园、诚信友好的校园、活力无限的校园。我们希望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实行民主政治来治理学校的一切事务。使社会主义的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的贯彻落实、调动学校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为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使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得到体现。能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精神动力和人才支持。我们希望和谐校园的建设,中真正以人为本,人性得到理解和尊重,师生员工诚实守信、平等互助、相互帮助、融洽和睦、使人创造力得到最大激发,使师生的创造力得到最淋漓的显现。做到团队精神的最大发挥。在科学发展、科学研究和科研方法上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使我们的学校创造一流的工作成绩,办为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 学校管理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管理。在管理中,我们应千方百计地把教师个人的潜在资源和学生的整体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现实的资源。怎样做好“千方百计”、“最大限度”是学校管理者应研究攻克的课题,即实施协调管理、建设和谐校园是我们管理人员的核心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对和谐社会的内容高度概括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就应以胡总书记的要求去身体力行地将我们管理者的工作做好、帮到位。管理协调的中心工作应该是:1.依法治校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即是让管理者有依法治校的蓝本。 使管理者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做到:坚持按原则和管理制度来办一切事情,坚持民主决策、完善我们在运行中不适应的制度和条款。坚持科学管理,做到数字化与人性化管理。2.和谐校园的建设重要的是学校领导成员要率先垂范,才能带领好一班人在协调中工作有成效。领导要有以身作则的表率,做事要坚持原则,带头准时上下班,带头搞好科研,带头公开透明财务管理。领导要有良好的管理素质,有亲和力,倡导正直、诚信待人、办事一事同仁,勇于改正自己工作中的缺点,襟怀宽广、眼界要站得高,要有与时俱进的气魄。3.和谐校园的管理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解决好一切为学生服好务的观点,做好学生的各项服务工作。让学生到校有到家的感觉,深化我们的教学服务、后勤服务。让学生才智和首先观的形成在一个充满阳光的环境正常成长成才。以教师为主体,做到在我们的管理工作中尊重人才,用好人才、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通过我们的各项管理工作,切实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解决好教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感情凝聚人才、用事业激励人才,为教师人才施展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4.提倡管理工作的协调发展,注重团队精神的展示。因为在管理队伍中,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工作。大家都在各种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而管理工作是一个综合性强、事务性杂、环节上繁琐的系统工程,要让我们这个系统工程能正常运转,能发挥最大潜力,就要靠大家的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要让我们管理工作步调一致,这就需要相互促进的团队作战的精神。如果每个人各行其是,相互不往来、不沟通这就形成一个懒散的作风,致使管理工作不能到位,这样的团队是打不了胜仗的。同时让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一个理念,集体的智慧是大于个人的力量的。让教师之间用团队协调精神去攻克各种科研与教学难题,使大家能团结友善营造一个和睦的科研教学的氛围。让学生学习中也有互相促进互相帮助的团队精神,我们这个大机器一定可以超水平发挥。让我们的教辅相长、合理互动,一定是工作上、学习上、生活态度上的一种精神享受。在这种心境中,将会创种过出无尽的财富。5、做好管理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过去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管理队伍与师资队伍是二支相克的队伍。错误地认为管理工作是专门管教师的教学、科研的。在过去管理工作中也有些偏差,对教学质量的检查,教学、教材、老师的各项具体工作的核查,有些生硬、致使教师队伍与管理队伍有些不和谐的事发生。直接影响我们教学质量,造成难以弥补的错误。现在我们管理工作,必须首先从管理者抓起,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依靠规章制度,坚持严格管理和人性化管理,从关心、爱护教师入手去抓教学、教材、科研等项管理,这样人性化的管理会使我们的管理工作得到事半功倍的质的飞跃。通过人性化的管理使我们管理人员与教师加深了友谊相处的更加和谐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