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电子商务中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探索
范文

    摘 要 当今社会,互联网发展如火如荼,消息传播迅速,互联网目前对我们生活影响还是十分具象的,互联网不仅可以让我们快速了解到最新的资讯,也可以便捷人们的生活,例如网络购物。如今,电子商务深入人们日常生活,而利益也驱使着很多人做违法的事,版权产权意识淡漠,侵权成了当今社会一大严重的社会现象。本文对用法律保护电子商务知识产权进行研讨。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知识产权 法律保护

    作者简介:朱臣,天津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和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3.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2.274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给我们的生活很多便捷,同时也衍生出许多问题,人们曾经或者未曾涉猎的领域的问题层出不穷,产权问题尤为严重。电子商务作为新兴商务形态,与普通传统商务有很大区别,发展中的电子商务会遇到很多法律问题,其中知识产权就是一种,司法实践中,纠纷最多的就是电子商务的著作权和商标权。究竟为什么知识产权经常被盗用,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又带来的怎样的影响,对这一现象进行研讨,并总结出解决方法。

    一、电子商务与知识产权

    (一)产权意识淡漠,盗用冒用现象严重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行业,在原本的商务行业带来一定冲击,新带入进来的计算机、应用软件、通信技术都对原本传统的商务贸易带来巨大变革。由于当代开发一项技术十分困难,不仅需要资金支持,更需要专业技能足够强大的人员来进行研发。虽然开发技术十分艰难,但是对原有技术的复制却十分容易。这些技术带来的不止是高额利润,更是十分良好地发展前景,既然开发代价如此大,直接复制来就可带来各种利润,不法商家老板利用这一手段,对技术开发者的利益造成巨大损害,导致各种严重的产权纠纷。

    (二)对专利权、著作权采用法律保护措施

    侵害知识产权的案件层出不穷,2013年全国新增案件中,著作权案件数目为首,这不得不再次引起国家注意。自1990年国家颁布著作权法,2001年修订及此后一系列相关法规的相继实施后,为避免专利案件数量的大幅增长,国家一次又一次对原有的著作权法进行修改订正。电子商务中,容易涉嫌著作权纠纷的部分非常广泛,一个简单的网络视频、电子音乐的相似,都可能造成版权纠纷。所以要对著作权专利权等问题进行法律保护,难度系数十分高,而任何在网络上开展的活动,都享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例如,需要登录的软件,同类型的游戏软件,由于这些软件都有共同的特性或功能,所以更加受到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电子商务中,作者、著作权人、邻接权人、消费者以及网络服务提供商,由于都涉及到利益问题,都受到著作权保护。当發现存在可能侵犯著作权的发表权、署名权等任何权能,或发表权、复制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传播权等任何可以带来利益的权利,拥有著作权的原作者可以依法将涉嫌的作品告上法庭。

    (三) 针对电子商务的知识产权,制定简单的防护措施

    1.密码程序

    互联网发达,信息内容的保密性岌岌可危,顺着互联网,病毒、黑客几乎无孔不入,制定简单基本的密码程序可以阻挡一些普遍的小病毒。在重要的信息库上安放密码加密,可以有效地防止信息被他人截获,泄露。对于电子商务而言,信息安全至关重要。

    2.通讯技术

    计算机间交换资料和程序是通讯协定的基本内容。由于计算机的不同网络线路,操作系统的差异,想要直接进行通讯传输并不容易。制定一个标准的传输协定,可以使资料传输变得简单,发挥通讯技术的作用。

    3.计算机技术

    单纯的计算机程序并不能申请专利受专利权发保护,将计算机程序更加具象化的输入进硬盘中,将硬盘作为对象申请专利,可以使得计算机技术受到专利权法保护。

    4.电子销售技术

    电子销售大家都不陌生,可电子销售本身的系统却承受着很多危险的威胁。电子商务的资料、技术和界面设计等都有着被窃取的隐患存在,所以每一个电子商务平台都可申请专利,受到专利权法的保护。

    (四) 国家规定的著作权法和专利权法

    国务院针对著作权法制定了新的法律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限定了网络环境下作品的传播与交易,保护了著作权人和著作邻接权人的利益,不受到外在隐患的影响。电子商务需要切实的网络技术服务经营人,这是一个十分谨慎的位置,信息泄露,第一个突破口便是这里。所以网络服务提供者受到侵权责任法的限制,预防知识产权的泄露。此外,规则内容一致的侵权责任法与信息网络传播权,在适用范围上有很大差异,侵权责任法对电子商务中发生的全部侵权纠纷适用,而信息网络传播仅适用于关于著作权的纠纷。

    二、网络上目前存在的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可以主要分为:不经他人许可,擅自盗用他人的作品,上传到网络上供人下载转发;不经他人许可,将原作者的作品转换成链接或端口,发布在网络上,供人下载转发。这些行为都属于严重侵权行为,损害了作者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等,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与惩罚。

    网络平台层出不穷,人们可以自由的在网络平台上点击、浏览、上传、下载,同时,版权问题也成了一大热门话题。不同平台为了争取一个单曲或视频的版权,有时会采取不同手段侵犯,如更改标题,更改简介后上传同样的作品。有些用户,版权意识十分衰弱,未经许可便肆意将他人作品上传至自己主页,或传播交易等,更有甚者,明知行为侵权,还不顾一切复制散布他人作品。而在电子商务中也存在此类的侵权行为,如盗用其他商家服装设计创意、仿制产品,更有甚者完全照搬原设计者的原创宣传文案。

    三、商标权的纷争

    自1992年,重庆市商标事务所正式成立,中国注册商标的申请量逐年增长,中国年申请注册商标量已经连续15年位居世界首位,约是1992年的10倍,2012年上半年我国商标注册量已经成功突破千万。截至2017年3月底,我国商标累计申请量2293.1万件,累计注册量1514.5万件,有效注册商标量1293.7万件。

    随着商标注册量的增长,类似的商标层出不穷,简单来说,就是“山寨”。中国的商标虽然是世界最多,同样,中国的仿商标也是最多的,中国的商标不仅山寨本国商标,国际上知名商标也有很多难免黑手。在利益面前,人心往往很难被局限在安分守己这一层面上,越来越多不法商家通过对知名品牌的山寨,利用劣质产品,糊弄顾客。这种手段的山寨很难进行上诉,这种情况类似于海尔兄弟,同种不同样,很多商家利用这一法律空隙,走在法律边缘,赚取黑心钱。

    截止2018年6月30日,中国网民已经超过8.02亿,在智能手机的普及下,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也就是说,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手机网购成了新新人类的一大宝藏,不用浪费时间在实体店挑来拣去,也省去到实体店的体力,在家就可以购物,网络电商炙手可热,受大众群体的追捧,2017中国网络购物的交易规模已经达到71751亿元,较之前增长了66.2%。并且有专家大胆预测,网络购物虽然发展迅速,但距离市场饱和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根据预计,2018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用户将突破6亿人。近些年来,各种购物活动对广大购物用户吸引力极大,“双11”“双12”的优惠力度吸引了太多用户,甚至当天的购物平台网络崩溃。这些惊人的数字确实带来许多视觉冲击,但这背后又有多少用户因此在个人利益上有亏损,多少不法商家利用山寨商标混淆购物用户视听,导致用户下错单,买到残次品,吃了哑巴亏。我国目前的商标法中缺少电子商务的商标权专项,对比之前出现的恶意注册商标事件,此次的电子商务商标冒用盗用现象更为严重,由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念头较短,国家还未及时制定针对电子商务的商标侵权问题的专项规定。

    我国对商标权制定的水平把握力度上存在偏差。2013年时,我国商标权法中存在一条对单一颜色具有显著特征的商标进行保护,而当时我国企业并不存在这类商标,所以这一条就被删除了。可如今问题出现,该相应条款不能及时填补漏洞,导致不法商家走在法律边缘,损害着原商家的利益,却得不到相应惩罚。

    对于侵权行为,我国制定的赔偿额分类不明确。目前我国对商标侵犯行为的赔偿金额固定,这对原本商家来说十分不公平。应对未来的电子商务中出现的侵权行为进行明確的赔偿金额分类,涉嫌商标侵权的应直接按照影响程度赔偿相应的金额,以免再有不法分子为利益以身试法。对于情节严重者,应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如果所有的侵权行为都只是处罚金额那么简单,难保还与很多人抱着“舍小鱼钓大鱼”的心态对他人作品成果进行侵犯。对于侵犯事件情节严重者,应依法判处不同种有期徒刑。杀一儆百,创下首个案例后,可以警醒其他不法商家,或给准备犯案的人敲以警钟。

    四、结语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都可以行使,这些权利也都受到法律的保护。我们主张,加强电子商务的权利保护,从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出发,对电子商务领域更多地关注,加速电子商务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多便捷。总之,如江泽民同志所言,“世界千变万化,特别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电子商务勇于改变创新传统商务模式,更应对其知识产权加以保护,维护电子商务的各项权益。知识产权最直观反映时代经济的特征,必须要不断完善才可实现知识产权带给我们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欣亮.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以河北省为例.商业经济研究.2018(9).

    [2] 谌远知.跨境电子商务中知识产权保护困境与保护理念.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8(3).

    [3] 韩旭.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必要性分析——以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研究视域.当代经济.2017(9).

    [4] 曾素梅.电子商务环境下驰名商标的知识产权保护对策研究.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6).

    [5] 张为安.电子商务立法中知识产权保护相关问题探讨.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17(3).

    [6] 知识产权保护中电子商务平台责任的界定——以“微观经济学”为视角.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17(2).

    [7] 冀瑜、邢雁发、洪积庆,等.电子商务市场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缺失及其对策.知识产权.2014(6).

    [8]贺宁馨、肖尤丹.促进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思考——基于行政管理的视角.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