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毛泽东统筹兼顾思想与中国梦构建 |
范文 | 刘静 郝阿龙 原博 摘 要 统筹兼顾就是要统一筹划,照顾到各个方面。把毛泽东的统筹兼顾思想拿出来研究探讨,从中吸取有益养分,为实现中国梦助力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对国内关于统筹兼顾思想的研究现状做一个简要的概括和梳理,然后将研究中国梦与统筹兼顾思想的构建。毛泽东这一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正确思想在当下仍有相当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运用统筹兼顾思想必定会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梦 社会主义建设 作者简介:刘静、郝阿龙,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原博,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A8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3.292 关于统筹兼顾的思想,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提出“军民兼顾”和“公私兼顾”,毛泽东尤其是在1956年后重提重论统筹兼顾是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的。首先是为了调动广大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其次是防止出现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呈现的问题和矛盾。毛泽东统筹兼顾思想的内容也十分丰富,不仅后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这一思想继承发展,而且十八大以来中国梦的提出更是丰富了其内涵。习近平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表述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实现由目标、具体表现、实现途径、理论体系、实施手段的一系列内容构成,集中体现了统筹兼顾的思想,完成中国梦需要统筹解决一系列问题。所以把毛泽东的统筹兼顾思想拿出来研究探讨,从中吸取有益养分,在当下为实现中国梦这一中华民族共同心愿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一、统筹兼顾现状分析 首先对国内关于统筹兼顾思想的研究现状做一个简要的概括和梳理。 第一,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的统筹兼顾思想正式提出的;第二,理论支撑是唯物辩证法:有的认为“从统筹兼顾方法的特征上来看,首先,统筹兼顾是全面‘统筹方法。其次,统筹兼顾是辩证‘统筹方法。” 有的看来“毛泽东统筹兼顾思想的立足点”是“将唯物辩证法贯穿于统筹兼顾”和“源于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正确认识。” ,有的以为“统筹兼顾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 第三,把统筹兼顾思想和群众路线及人民内部矛盾观点紧密联系起来。认为群众路线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是统筹兼顾思想要考虑的,在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的需要同当前落后的生产的矛盾后,把统筹兼顾用于解决这一矛盾的良方;第四,调节与发展的观点。学术界普遍认为提出统筹兼顾是为了协调当时中国的经济,使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可以把国家建设好,妥善解决好各方矛盾,避免苏联一样的经济比例失调,从而促进国家发展良好,统筹兼顾是“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谋发展的战略考虑” ;最后,关于统筹兼顾思想的理论研究集中围绕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与毛泽东的统筹兼顾思想密切相关,思想继承又发展。学术界从传承与创新、全面发展、理论渊源、当代价值等角度与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进行关联的研究。 综上所述,统筹兼顾思想研究成果丰硕,内涵外延都十分丰富。但是关于与中国梦的关联研究比较少,因此将研究中国梦与统筹兼顾思想的构建,从统筹兼顾思想中汲取有益养分助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二、统筹兼顾与中国梦构建 (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中国梦具体体现之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实现中国梦国家必须富强,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处理好国民经济各部分的关系。毛泽东阐述十大关系时,首先提到的就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他认为,重工业相当重要,“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 ,毛泽东希望农业、轻工业为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原料,适当加大比例更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毛泽东还提出要处理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这些理论对于我们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积极的价值,中国梦第一个就是在建党一百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小康社会首先要把农业放在重要的位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本。“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相应的经济发展好了,政治、文化、国防才有良好的物质基础;其次,经济发展要处理好农业和其他产业的关系。国家富强首先是经济的富强,经济强大,基础雄厚,人民的生产生活才有保障,国家和社会运转才有实力。所以新时代建设祖国实现中国梦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然是重头戏,而统筹兼顾中处理经济关系的经验是不过时的,依然有它的当代价值! (二)人民幸福 中国梦具体表现之人民幸福,在二十一世纪我们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中国梦,中国梦终究是为人民谋利的梦,也只有人民幸福,中国梦才是圆满的。而在统筹兼顾思想中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必然的。《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国家发展不能只顾国家、集体的利益而忽视个人的正当利益,咱们国家要处理好与人民尤其是农民的关系,不能一味的索取不合适比例的粮食,要兼顾农民的切实利益,必须把国家、集体、个人的切实利益把握好处理妥当,防止出现苏联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是不会放弃个人的梦,我们中华民族是共同的命运体,也只有个人的梦能够实现,中国梦的实现才是名副其实的。新时代下我们要实现的是十几亿人民的伟大梦,而这必将增强我们肩上主人翁的意识去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三)中国力量 中国梦实现路径是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靠中华民族各族力量凝聚起来,拧成一股绳,合力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不是靠一个两个个体能够完成的,而是全国各民族大家共同铸造的。同样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处理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就是为了团结少数民族、民主党派人士、地方力量等一切积极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此外,发展不是闭门造车的,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休戚相关。关于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在《论十大关系》中也有提到,同时习近平同志经常提到的中国梦是和平、合作和共赢的中国梦,中国人民希望同世界人民在实现各自梦想的历程中互帮互助加油鼓劲。我们可以看到统筹兼顾思想中对于我们团结国内外一切积极力量完成中国梦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实现二十一世纪中国梦亟待中国力量和世界力量。 (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中国梦之实施手段是五位一体建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论十大关系》中指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也是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目前要注意的是,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 这和现在政府的简政放权,增加地方权力,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一样,有利于政治文明的建设;在实现中国梦中处理好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也十分重要;经济上提到要处理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及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等,这对现在我们的经济布局和合理发展仍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文化上毛泽东提到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我们当今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强文化自信,都离不开这一方针的指导。对于我们以后文化建设也是会发挥有益作用的。 (五)实干新邦 中国梦实现之重要法则是实干兴邦,每一个梦想都得脚踏实地才能够完成。毛泽东就指出:“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在当时就是为把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好而不惜一切力量,体现了实干兴邦的精神,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去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去实干兴国。习主席对于我们完成中国梦要实干的要求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必须要实干,实现中国梦这是必然的也是必须要遵守的重要原则。从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四个全面,涵盖党建、改革、法制、小康社会四个,与此同时我们国家政府简政放权、改革医疗养老制度、发展文化事业并提出文化自信等等,党和政府切切实实做了很多为人民谋利的好事,我们的幸福感无比倍增!这一切就是实干兴邦,实干赢得人民的拥护! 三、结语 毛泽东的统筹兼顾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产生了积极的意义,虽然因为后来由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等原因没能贯彻下去,但是其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还是十分重大的。直到后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实事求是的思想解放运动后,我们国家各个方面才开始走向正轨。我们开始注重经济建设、注重教育和人才,开始统筹兼顾制定目标谋发展,可以看出我们当时百废待兴,统筹兼顾多方面也是必要的,不再搞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下革命等不符合人民心声的运动。如今改革开放已近四十年,我们祖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时代中国梦成了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伟大梦想,实现这一壮举,是每个中华儿女共有的心声。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理好社会主义伟大建设的方方面面、使得人民幸福是离不开统筹兼顾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毛泽东这一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正确思想在当下仍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梦中也是深刻体现着统筹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所以说中国梦体现着统筹兼顾思想,而运用统筹兼顾思想也必定会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注释: 杨小军. 从毛泽东到胡锦涛:统筹兼顾思想的传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9(00):30-37. 蒋光贵. 社会主义建设中毛泽东的统筹兼顾思想.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6(1):20-25. 孫芹丽. 毛泽东的统筹兼顾思想与和谐社会构建.求实.2010(9):7-10. 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1,24.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宣传部.2016.157,12. 参考文献: [1]姜淑兰、冯泽明.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渊源与思想先导——毛泽东的统筹兼顾思想.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21-25. [2]高文武、潘少云. 毛泽东的统筹兼顾思想及其对当今中国的意义.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6):692-697. [3]余显礼、任学丽、王力钢. 毛泽东的统筹兼顾思想与科学发展观.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8-10+19. [4]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202. [5]张静如.毛泽东的统筹兼顾思想.党史研究与教学.2010(3):94-95. [6]刘丹.毛泽东的统筹兼顾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社科纵横.2010,25(5):16-1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