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回顾与启示
范文

    摘 要 政府机构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自我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共进行了八次较大规模的机构改革,其中前七次改革发生在1982年到2013年,给我们带来了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的成果,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我国迎来了第八次政府机构改革。每一次的机构改革目的都不尽相同,但是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要思考每一次改革的得失,在以后的改革中扬长避短,不断完善改革新思路。

    关键词 机构改革 改革开放 行政体制

    作者简介:谭慧君,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伦理。

    中图分类号:D6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3.295

    一、改革开放以来机构改革历程回顾

    在1982年政府机构改革前,我国的政府机构设置臃肿庞大,有一百个左右的国务院组成部门,因此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行政体制的一些缺陷显而易见。弊端阻碍了改革开放的进行,也不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亟需改革。改革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改革和撤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机构

    这一阶段包括80年代和90年代的四次改革,主要特征是逐步撤销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机构设置框架,完成标志是专业经济管理部门的基本撤销。

    1982年机构改革是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改革,1982年1月,邓小平针对新的历史环境提出了“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改革前我国国务院组成部门达到了100个,改革之后减少到了61个,国务院部委人员也由之前的5.1万人减少到了3万人。除了改革后机构及人员数量明显降低之外,我国的干部结构也变得更加合理,在机构改革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干部的终身任职制度取消。

    1988年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之后第二次较大规模的机构改革。1982年改革后机构数量和人员数量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回潮,1986年底我国国务院组成部门又增加到了70多个,为了防止机构数量继续增加,1988年改革势在必行。这次改革除了提出和第一次改革任务相同的精简机构外,还提出了理顺党政关系和转变政府职能的任务。

    1993年机构改革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这次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将政府和企业的职能分开,避免政府对企业的过多管制,此次改革需要减少或者合并一些工业专门经济部门。虽然改革后国务院工作部门减少到了59个,工作人员也减少了五分之一,但是工业专门部门不减反增,比如说机械电子部在改革后又被拆分成了机械部和电子部。

    1998年我国进行了第四次政府机构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使我国政府机构框架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相适应,将政府职能与企业职能相分离,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这次改革撤销了包括化学工业部、地质矿产部部和冶金工业部在内的十个专门经济机构,此次改革彻底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机构框架。

    (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机构框架

    第二阶段包括2003年和2008年的两次机构改革,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不断探索和完善社会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机构和职能的框架。

    2003年改革是在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此次改革有两个比较重要的措施,一方面我国设立了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来管理各类金融机构,以避免由于金融机构大量出现和银行运作更加商业化出现的各种问题,减少世界金融体系对中国的冲击;另一方面,我国取消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委,成立商务部,实行适应加入世界外贸组织新形势的内外贸易统一管理体制。

    2008年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是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加强和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管理以及具体审批事項,组建了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

    (三)重塑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党和国家职能机构体系

    这一阶段包括2013年和2018年的两次改革,这两次改革的任务是“全面重塑”。

    2013年实行的机构改革目标和2008年相似,依然是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关系,将生产经营权交给企业,减少对企业的管制,增强宏观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推进大部门制度改革。这次改革后,国务院组成部门减少到25个,达到历史最低。

    2018年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通过了机构改革方案。我们进入了新的时代,任务和以前也有所不同,要总结以往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宏观调控,提高政府运行效能。此次改革撤销了某些部门,组建了新的部门,比如说撤销环境保护部,组建生态环境部;这次改革也增加了一些新的职能部门,比如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

    二、政府机构改革取得的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的八次机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规模得到适度控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的八次改革无不是以精简机构、避免机构臃肿和难以运转为主要任务之一,通过这八次改革,政府规模得到了有效控制,1982年我国国务院组成部门数量达到了100个,2018年已经减少到了26个。在改革开放后机构改革的过程中出现过两次大规模的回潮,机构和人员数量较改革后都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使我国的机构改革陷入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历史怪圈,成为了机构改革的一大难题。即使如此,改革的幅度仍然大于机构和人员回潮的幅度。在改革中,职能重叠的机构被合并、无用的机构被撤销、多余的人员也被裁撤,所以政府机构和人员数量从总体上来看还是呈减少趋势,政府规模得到了有效控制。

    (二)政府职能得到有效转变

    政府机构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包括不同部门的设立、人员的安排和职能的转变等等,这其中的机构撤销组建和人员的裁剪新增只是我们能够直观看到的部分,机构改革的核心和主要任务是转变政府职能。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正要破除计划经济体制,但还未完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政府机构对企业和社会依然实行比较严格的管理,专业经济部门设置过多,直接对企业进行管理,政府职能和企业职能部分,阻碍了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发挥。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几次改革,政府对企业不再是管制,而是服务和监督,将经营权交给企业,完善了自己的宏观调控能力。和1982年以精简机构为主要任务不同,1988年的改革首次提出了机构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要求政府减少对企业的管制,加强宏观调控。1993年机构改革的重点是要求政企分开,减少工业专门经济部门,但是这些部门反而增加了,和目标背道而驰。1998年的改革有了很大进步,表现在几乎所有的工业专门经济部门都被取消了。后四次改革的重点是改善宏观调控,将“管制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以此来改善民生,将行政审批项目取消或者简化。

    (三)政府治理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政府机构改革,政府机构改革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政府编制体制改革、运行方式改革、管理方法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作为一个管理系统,因其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和发生的普遍性,推动或阻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政府治理能力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它可以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具有竞争力,机构改革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影响着政府治理能力。我国进行的八次机构改革通过精简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运行方式,完善了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从而提高了政府治理能力。

    三、对于进一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的建议

    (一)法律制度建設要同步于政府机构改革

    在政府进行改革的同时,甚至在改革之前,就必须修改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制度,使政府机构改革拥有一个系统化、程序化的法律框架,改变政府机构改革没有法律保障的缺点,使机构改革的行为更加规范化,使机构权力的使用更加透明化,以达到机构改革更加有序统一的目的。

    (二)降低改革频率、缩短改革时长

    当改革方案比较片面和抽象时,往往需要多次改革来调整,这样会使基层机构疲于应对,也增加的行政的不稳定性,所以在实行政府改革之前,必须全面了解现存机构框架的问题,根据本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人民群众亟需解决的问题,设计出一套较为完善和全面的改革方案,以降低改革频率。同时,持续时间过长,机构长期处于改革之中,也会增加机构的不稳定性,所以应当提高改革效率,缩短改革时间。

    (三)加强对机构改革的监督

    在改革的过程中,因为要撤销合并部分部分部门和进行一些人事变动,所以常常出现机构内部积极性不足或消极对待改革的现象,必须要重视对机构改革的监督,对机构改革的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从内部监督来看,一方面,必须加强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建立中央巡视小组或上级巡视小组,及时了解下级对改革的执行程度及出现的问题,保证上令下达;另一方面,建立和机构改革内容相适应的绩效评估制度,根据改革命令执行情况对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相应的奖励或惩罚,增加基层机构改革的积极性。从外部监督来看,一方面,要加强新闻舆论监督,通过这种方式来发现政府机构改革中的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增加公民监督政府机构改革的途径,完善社情民意制度、听证制度等,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

    (四)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进行改革

    机构改革必须和人民的需求结合起来,使人民群众在机构改革中收获便利、实惠,机构改革不仅要改革国务院部门,也要加强乡镇、街道、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减少为人民服务机构的层级,简化审批程序,实行网上审批,方便人民群众,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进行改革。我们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历史使命,以解决人民最需要解决的难题为应尽责任,切实解决人民的问题,比如看病难、上学贵、房价高等等。

    参考文献:

    [1]龚泓铭.不断深化机构改革是向改革开放40周年最好的献礼.祖国.2018(13):1.

    [2]乔立军.对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机构改革的认识与思考.经济研究导刊.2018(17):188-189.

    [3]高小平,陈宝胜.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机构改革的理性历程——基于政府机构改革阶段性特征的研究.学海.2018(3):70-77.

    [4]陈鹏.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机构改革道路的探索和完善.浙江社会科学.2018(4):4-10+155.

    [5]刘祺,许耀桐.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机构改革的历程和启示.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5(5):27-35.

    [6]侯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目标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4.

    [7]刘培. 论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湘潭大学.2014.

    [8]张毅.从国务院机构改革看我国政治发展.理论界.2013(12):20-2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5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