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路径研究 |
范文 | 摘 要:进入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法治建设稳步推进,法治发展趋势已形成了社会共识,但法治发展的环境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因此,在分析当前法治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新时代的新挑战和机遇,对于优化法治环境,推进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在分析法治现状和挑战机遇的基础上,认为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营造法治氛围是前提,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是关键,注重私权利的保障是根本,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是突破口。只有从这些方面着手,才能推进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路径 一、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 1.顺应新形势,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新的历史方位意味着新的发展特点和形势,这其中最根本的变化在于社会主要矛盾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点在法治领域尤其明显。一方面,除了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以外,不同领域权利意识逐渐苏醒,在自我管理、参与决策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除了重视纸上的权利之外,更加关注自身的获得感,关注法治能够带来哪些切实的权益和实惠,对于不平衡不充分的体验更深刻。新时代法治需求的变化对于法治品质、公平正义、权利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治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能回应群众对于法治的期待,应对当前变化对于法治的挑战,发挥法治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作用。 2.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2]进入新时代,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从国家治理的内涵来看,国家治理不同于传统的统治和管理,国家治理形成的是多元治理,涉及到多个主体。既然主体多元,那主体之间如何沟通和协商,就必然要有一定的秩序。这种秩序的形成离不开法治的全面推进。只有全面实施依法治国,让法治渗透到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才能更好的规范公权力和私权利,进而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机制。由此可见,实现全面依法治国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的必然选择。 3.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1]这一重要论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高度强调了党的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党是否能够长期执政,直接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的走向。从立党到现在,党的宗旨始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党员对于宗旨的践行不是应然的。如果个别党员藏有私心,公权私用,就可能会侵害人民利益,侵蚀党长期执政的根基。尤其是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诱惑、考验、风险都是前所未有的。如何确保党的领导的正确方向,这就需要法治的保障,通过法律制度规范党的领导,使党始终在体现人民意愿的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从新中国之初的有章可循,到文革期间的法治被践踏,再到如今全面依法治国,历史已经充分说明和证实了,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的基本方式。只有将党的领导纳入到法治的轨道之中,党的领导才是有保障的。 二、当前全面依法治国的现状分析 1.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机制尚未形成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前提是形成高质量的法律体系。截至2018年8月底,我国现行有效法律267件,行政法规756件,地方性法规12000多件,[3]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并不断完善。但是,尽管方方面面都有立法,但是经济和政治建设立法占了绝大多数,文化社会立法的数量则远远滞后。另外,科学、民主的立法机制也未形成。目前立法的程序仍是先由相关执行部门提出草案,再交予人大进行审核。这样的立法模式导致部门利益的固定化、法治化,影响法律本身质量的提升。 2.依法行政成为共识,但是执法不规范的行为屡禁不止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法律的执行,执法的严格程度决定了法治的实现程度。近年来,执法的理念和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依法行政成为执法的共识。不仅国家层面上出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等一系列文件,地方上也从考核、学习、监督等各个层面上培养执法人员的权限、程序等意识。但与此同时,新问题也随之出现,任性执法、选择性执法、消极执法现象日益增多,不作为、慢作为的问题成为社会热点。 3.公正司法成为发展趋势,但是司法权威性不足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保障在于公正的司法。进入新时代,司法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直接从体制层面破除阻碍司法公正、法律實施的障碍,为法律的落实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是,从相关部门的统计来看,信访量高居不下,全社会仍然存在“信访不信法,信权不信法”的心态。当事人面对法律的审判仍然选择上访的方式来维权,显示出司法权威性不足的事实。司法权威不足直接导致法治权威的弱化,法律难以发挥定纷止争的规制作用。 4.法律意识觉醒,但自觉守法观念不强 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则,不仅仅是一个评判体系,更是一个规制体系,只有人人自觉遵守和奉行,法律才能在调节社会、促进发展中发挥作用。当前法律维权已经成为维权的重要方式,普通人法律意识逐渐增强。但是,知法不等于自觉守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方面普通群众在面对问题时,热衷于媒体、舆论、熟人等各种非常规的解决方式,维权的同时往往也触犯了法律的相关规定。一方面部分党员干部知法犯法、以权压法的言行,也极大地削弱了自觉守法的积极性。三、新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公民意识觉醒 公民意识的觉醒表现为公民对于自身权利的主动认知,体现在公民的维权和参与上。首先,公民维权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争取和维护自身权利已经成为公民的共识,但维权的方式往往会违反现有制度规定,破坏当前秩序。其次,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和能力逐渐增强,从社区自治到国家事务,参与的次数和力度都大幅度提升。这种变化对于法治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公民意识觉醒对法律的质量、实施、保障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公民的维权和参与还不成熟,无论是对于权利的认知还是维护权利的方式还不能有效的纳入到当前制度轨道之中。因此,如何对于公民意识的出现提供有效的引导,避免因为公民意识的强烈冲撞而削弱当前法治的权威是法治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 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的规模8.02亿,手机网民的规模达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4]随着手机、网络的普及应用,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涉及面迅速扩大,不同的观点在传播中衍生、碰撞、变异,达成共识、引导舆论的难度空前加大。一方面,舆论权力的日益扩张严重削弱了法律的权威性。如何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同时,保证司法的独立和权威成了难以平衡的现实难题。另一方面,网络犯罪更加隐秘和复杂,而法律规制却相对落后,难以从现行法律的角度找到相关依据,导致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无法保障。因此,如何借助于媒体的快速发展扩大法治的影响力而避免媒体无序发展带来的混乱,是推进法治建设面临的现实难题。 3.社会矛盾急剧增多 当前社会矛盾无论在数量、影响力、激烈程度、化解难度等方面都是史无前例的,大量社会矛盾的出现,一方面提供了法治实践的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使得法治建设面临很大的挑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必然累积很多的矛盾,这是每个国家都面临的问题。但是,面对巨大的维稳压力,如何在法治的框架内妥善的处理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问题,进而引导社会、国家朝着法治化的方向发展,则是有序推进法治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很多运动式执法现实例子都展现出这一矛盾。 四、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路径选择 1.营造法治氛围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前提 无论是什么变革,思想的转变始终是第一位的,也是最根本的,这就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现代法治的理念和精神,形成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一是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既要延续对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的宣传,也要逐步加大对法律实践活动的宣传,突出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培育。二是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制度规定。结合具体执法行为、借助重大热点案件来宣传、解释法律,弘扬现代的法治精神、法治理念。三是规范媒体法治报道行为。媒体管理要疏导与严管相结合,主动接受媒体监督的同时,加大对于媒体的监管力度,对于过激言论、侮辱性的报道、隐私侵害的报道行为要明确标准,予以审查,追究责任。 2.加强对于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 规范公权力的运行始终是当前和今后推进法治建设的关键,能不能有效地控制权力运行,直接决定了法治的实际效果。一方面,完善制度化的监督渠道和有效的权利救济途径。通过优化制度设计,提供公众参与监督的渠道,像是深化政务公开制度、明确参与形式、完善惩戒机制等等,切实的发挥监督的作用,使得权力不敢随意行驶。另一方面,优化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以权力约束权力。包括优化组织结构设置、科学配置职权,优化权力运行的流程,确保权、责、能一致等等,缩小权力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得权力不能随意行驶。 3.注重私权利保障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 全面依法治国关键在于规范公权力,但根本出发点在于保护私权利。私权保障最能反映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一要从公民普遍关心、反映强烈、与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入手,让公民参与决策、管理、监督,努力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二要丰富公民参与法治建设的内容和方式。包括立法的规划、听证、清理,执法中重大决策等都要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专题讨论会等渠道吸纳公民的参与,将全民讨论制订地方性法律法规的形式逐步制度化。三要完善公民旁听、陪审制度,加大公民对于司法的参与程度。司法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只有主动公开,汇集民智,才能赢得公信力。可以将现有制度予以细化,明确资格获取、范围确定、意见表达的方式方法,主动接受公民的参与和监督。 4.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突破口 推进法治建设离不开领导干部的带头。领导干部对于法治的态度直接决定了群众对于法治的预期,各级领导干部能否真正的树立法治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程度。领导干部法治理念的树立离不开严明的制度作为保障。一是,细化相关制度规定,杜绝权力随意使用的空间。比如说重要工作履职汇报制度、述职述廉制度、请示汇报制度等等。二是,明确相应的惩戒机制,对于领导干部不遵法、不守法的言行,要真惩处、真处理,树立起对于法律的敬畏。三是,完善考核制度规定。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发挥考核这个指挥棒的作用,切实的提高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國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7 [2]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www.gov.cn/ldhd/2014-02/17/content_2610754.htm.2014-02-17/2018-09-20 [3]截至8月我国现行有效法律267件[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8-09-18/doc-ifxeuwwr5446415.shtml.2018-09-18/2018-09-29 [4]《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8 作者简介: 李营(1987--)女,中共聊城市委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