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
范文 | 张晓彬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市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在西青区调研时指出,西青区要瞄准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实业上狠下功夫。为此,西青区委组织部深入区域内重点园区、企业,针对全区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队伍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力求围绕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增强重点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思路。 一、总体情况 多年来,西青区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紧紧围绕“电子、汽车产业基地、科教研发基地、历史文化与生态宜居城区”的产业发展定位,将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落实项目带动战略,全区经济发展逐步走上了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良性轨道,主要经济指标位于全市各区前列。 1.西青区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总的来看,西青区产业发展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工业总量规模大。西青区是全国首批九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和商务部命名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2018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35.4亿元,同比增长7%;工业总产值1486.3亿元,同比增长11.2%,占全区经济比重59.9%。二是主导产业支撑作用突出。电子信息、汽车和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是西青区工业的主导产业,集聚了中芯国际、宜科电子、大冢制药、同仁堂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三是新兴行业加速集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智能联网汽车、大数据等行业加速兴起,拥有“芯火”双创基地、卡达克数据、捷威动力等平台和行业代表性企业。 2.西青区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多年来,西青区坚持发展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制定实施《西青区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创造性地提出建设一支高端领军人才队伍和打造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环保、快速消费品六支重点产业人才队伍的目标任务,并集成推出了西青区“人才新政25条”“支撑高端制造创新20条”“企业家10条”等政策文件,大力实施了创新创业英才“113”计划、企业家素质能力提升计划、专业技术人才“金字塔”培养计划等重点工程,努力集聚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截至2018年底,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1.07万人。其中,与产业发展直接相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三类人才总量达到19.09万人,比“十二五”时期末增长44.4%,高于全区人才资源总量增速5.4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三五”时期以来,西青区发展效益不断提高,发展动能加快转换,实体经济增速平稳,工业保持了较为良好的增长态势。但总体上看,经济发展仍处于换挡调速、爬坡过坎的转型时期。要打造一支能够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现阶段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中高端人才总量不足,对产业支撑和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十三五”时期以来,西青区引进培育“海河英才”行动计划、企业家队伍建设“111”工程等市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入选者超过160人,但高层次人才总体数量仍然偏低。从结构上看,在国际、国内行业领域处于引领地位、有一定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产业领军人才仍相对缺乏。从分布上看,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人才仅占全区人才总量的14.52%,区内大量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仍然集聚在传统产业中,甚至是“微笑曲线”底端的加工制造环节。 2.企业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不健全,存在引才难、留才难情况。在政府支持层面,现有人才政策往往强调普惠性,设置明确的学历、职称门槛,导致部分对企业贡献较大的人才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得到政策支持。在企业自身层面,半数企业未建立起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部分企业的激励机制单一,对人才的激励促进作用无法持续长久。有的企业过多地强调“用”才,在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比较被动,不愿投入;有的企业希望培养年轻人才,但对员工能力提升后的流动性增强有所顾虑,不敢投入。在引才渠道层面,少数产业领军企业对高端人才吸引力较强,但与专业猎头机构合作引才成本较高;多数中小企业受制于自身规模限制,引才渠道不畅,在人才待遇上也缺乏足够竞争力。 3.载体平台对高端产业人才承载力不足、吸附力不强。有些园区产业布局不合理,存在主导产业模糊、综合配套欠缺等问题,不能有效凸显本区域聚才引才的优势;有些园区引才定位不清晰,对接人才缺乏针对性,忽视人才引进与园区产业的契合度,导致所引进的人才团队在经营过程中“水土不服”。另外,企业人才发展平台不够完善,对人才吸引力不足。据统计,西青区六大重点产业领域中,拥有市级以上研发平台的企业仅占1%,数量明显不足。 4.人才服务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区内人力资源服务业尚不发达,专业人才服务机构数量偏少,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人才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多数园区仅提供物业管理、办公服务、政策咨询等低层次服务内容,与企业成长息息相关的融资服务、创业辅导、企业管理、市场拓展等深层次的特色服务或增值服务明显缺乏。 三、对策建议 当前,天津正处在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变轨、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关键先行要素,产业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产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至关重要。 1.发挥市场优势,打通产业人才引进新路径。推进结构改革,聚焦重点领域,精准配置人才资源。一是優化工作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深入落实“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大力引进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团队,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同频共振”,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强化引进重点项目的后续跟踪和服务,促进技术向商品加速转化。二是转变工作理念。推动人才管理部门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将人才管理机制融入市场机制,对于具体的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以社会化手段,交由市场配置,形成小政府、大市场的运行格局。三是摸清人才需求。依托专业人力资源机构编制我市高端产业人才分类目录,建设好市、区、街镇三级信息报送渠道,及时掌握重点领域人才需求,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及时分析、发布产业人才需求信息,充实产业人才数据库,帮助企业精准对接、高效引才。 2.创新政策举措,激发企业聚才用才新活力。注重发挥人才政策激励作用,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一是加大投入保障力度。坚持政府人才投入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逐年递增,利用好海河产业基金等现有投资平台,调动社会资本支持高端产业发展,努力构建多元化、社会化的人才投入体系。二是突出政策叠加效应。坚持人才政策和产业政策集成发力,针对高端产业项目初创期、成长期、壮大期等不同阶段“痛点”,针对不同层次人才特点,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培育支持措施。三是强化以用为本理念。建立以能力、业绩、贡献为主要指标的产业人才评价标准。研究制定柔性引才政策,鼓励通过技术转让、人才租赁、智力咨询、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刚柔并济引进高端产业紧缺人才。 3.优化载体平台,提升产才融合发展新质量。大力推进各园区平台建设,增强人才的吸附力和产业发展的支撑力。一是提升园区载体建设水平。按照“产业集聚推动人才集聚”的思路,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等专业载体平台建设。大力开展工业园区整治工作,破解园区围城难题,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二是支持科技创新共享平台建设。鼓励园区打造集科技、金融、营销、技术交易、成果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支持依托重点产业领军企业,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政府补助的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或创新产品孵化平台,为高端产业人才科技研发、产品中试提供支持。三是建立产学研用智力合作机制。支持鼓励各创新主体之间组建产业联盟、专业联盟、标准联盟和技术联盟,广泛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开发、重大项目攻关,共建创新平台,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优化提升各类人才培养创新载体,结合自身研发需求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实现课题共同开发、人才双向培养,为企业招引人才、培育人才筑巢搭台。 4.坚持服务至上,打造人才宜居宜业新环境。从资金投入、政策配套、服务保障等多方面为产业人才提供更加优越的发展环境。一是当好“店小二”,打造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按照专业化、规范化、高效化的原则,探索在有条件的区建设一批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打造集人才政策宣传、项目对接、数据统计、需求调查、跟踪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大力推进“互联网+人才服务”,以海河英才网为基础,探索建设集申报受理、信息采集、数据分析于一体的“人才云”智慧服务平台,让数据多跑路、人才少跑腿。二是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突出市场配才作用,在重点园区建立一批专业化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优先发展人才租赁、人才服务外包、人才猎头、人才测评、人才培训等人才服务业,给予资金、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三是打造宜居宜业环境。要深入落实中央对我市“一基地三区”定位,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建设。大力开展人才安居工程,指导全市各区建设一批高端产业人才公寓,好中选优,认定支持建设一批市級人才公寓。引导各区加强产业园区周边商务、餐饮、休闲、娱乐等配套建设,推进公共交通、教育卫生和文化体育功能配套,打造适宜人才创新创业、交流合作和居住生活的人才生态环境。 作者系中共天津市西青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张 莙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