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新变化 |
范文 |
关键词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新变化,时代精神 中图分类号 G6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13-0012-07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简称“2017年版高中课标”)于2017年12月底颁布。2017年版高中课标充分体现了国家意志,引领国家历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指导各地各校进行课程改革和建设。国家课程标准属于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具有权威性。2019年9月,教育部根据需要,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通常情况下,课程标准修订的周期为10年左右。①2017年版高中课标为什么很快进行了修订?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这些新变化在教材中如何呈现及其所承载的教学任务是什么?笔者与广大教育工作者一起进行探讨,并从教材编者的角度给老师们提供一些粗浅的教学建议。 (一)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需要在课标中进一步充实 国家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要与时俱进。2017年版高中课标的修订工作从2013年开始,长达4年之久,其最后一次修改是在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2017版高中课标前言第一自然段旗帜鲜明地写道:“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②在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部分,又明确指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这一轮课标的修订就是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指导下进行的。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党中央对新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作了再部署。国家针对教材建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民族风格、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国家和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人类文化积累传承的成果等。这些作为新时代教材建设的新思想、新要求,无论课标还是教材都必须遵循。 在这次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劳动教育:“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习总书记这些重要讲话是对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所提出的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方向与目标。2020年3月20日,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020年6月,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已明确规定:高中开设劳动课程,劳动课设置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学分,在课外时间进行,3年不少于40小时;其余4学分内容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统筹。那么,历史教材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劳动教育的精神在历史教材中的渗透既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崇尚英雄、学习英雄、铭记英雄的时代呼声,需要在课标中进一步体现 2015年9月2日,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的仪式上,习总书记讲道:“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2019年3月18日,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讲授中国历史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引导学生学习英雄、铭记英雄,自觉反对那些数典忘祖、妄自菲薄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自觉提升境界、涵养气概、激励担当。”2019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习总书记再次指出:“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对英雄模范的表彰,今天我们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樸实的鲜明品格。……关心、关爱、关怀英雄模范,推动全社会敬仰英雄、学习英雄,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英雄人物和英雄精神一直是激励中华民族前进的宝贵财富,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始终是历史教科书的重要素材。在历史教材中充分肯定英雄人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 (三)教材编写和教学中的一些启示,需要在课标中及时进行调整 教育部于2017年8月16日启动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工作。教材从编写完成到试教试用再到各层级审查,历时2年。2019年秋季,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率先在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山东和海南投入使用。在教材编写、试教及送审过程中,专家发现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标中存在一些表述不严谨、逻辑不清晰的地方,还有因为新课标课程结构的调整导致某些重要内容缺失或不成系统的部分。经过认真研判,最终在教材编写时对此类情况进行了调整。具体调整内容下文有介绍,这里不再列举。 综合上述三种情况,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颁行后,不论是全国教育大会的新思想、新要求,还是国家所呼吁的时代精神,抑或是统编高中教材编写及各级送审工作,都对2017年版高中课标的指导思想、重要内容及表述等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及时对2017年版高中课程标准进行修订也随之提上了日程。从2019年9月到今年6月,历时近一年时间,经过高中课标组专家认真修改并经送审通过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最终公之于众。 这种对新课标的修订,其实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00年,历次教学大纲的出台,几乎都是与教科书的编写相伴而生、同步完成的。人教社先后主持或参与拟定了2000年以前的历次中小学教学大纲,同时研究编写出版了11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在这个过程中,起草完教学大纲,便开始起草编写提纲,在编写教材中发现教学大纲有不完善的地方及时进行大纲的修改,待教材审查通过后,教材和教学大纲基本是同时公布,这就保证了教材与教学大纲的高度一致性。这次2017年版高中课标的修订,可以说是遵循了课标和教材编写的规律,做到了新课标与新教材的高度一致,是一种严谨求实的做法,值得肯定和高度评价。根据最新指导思想和教材编写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课标颁布一年多后就启动修订、课标出版两年多就完成同步修改落实,这是教育部门主动作为的结果。可以说,这是保持课标与教材高度一致、与中央精神保持高度一致的一种高效创新方式。这是否可以作为未来课标与教材同步修订的一种方式,值得进一步考虑、研究或制度化。比如,是否可以像20世纪90年代教学大纲的制定,第一版先标注“试用”或“试验”,待课标和教材试用或试验后再根据使用情况进行修订,即为“试用修订版”或“试验修订版”,之后经过试用、修订最后再到正式版。这个过程无疑是具有科学依据且符合编写规律的,既能够确保课标与时俱进,又能使课标具有相对稳定性。 2020年高中历史课标修订,跟传统意义上的修改不太一样,它不是推翻重来,重新架构、重新设计,而是在2017年版高中课标基础上的修改完善,主要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的最新指示精神,同时将教材编写和教学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在课标中作相应的补充完善。此外,对于一些表述不到位或逻辑不清晰的地方也给予明确。鉴于此,这一版课标仍称为“2017年版”,但为了体现本次修订,在2017年版后增加“2020年修订”以示变化。为了便于教研工作者了解具体修改的情况,笔者将2020年修改变化的10个方面制作成下面的表格,供读者参考(见表1)。 从表1来看,大部分内容根据我们前述修订缘由的说明,较易于理解。这里有一处笔者需要作进一步说明,即“1.1政治制度”“教学提示”第2条中的表述变化:“四是对不同国家制度进行比较时,要避免简单的类比和抽象的优劣评判,通过比较,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不同国家各自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异同。”这一点非常重要,明确了是“不同国家制度进行比较时”,教给学生正确的比较判断方法,让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正确认识不同国家各自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差异,而不是脱离特定的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判断好与坏、优与劣。 另外,笔者以为有两处可作补充说明:一是选择性必修课程(以下简称为“选必”)“模块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1.5和1.6小专题前后顺序的变化。模块1共列了6个小专题,其中“1.5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与“1.6货币与税收”与这一模块的前4个小专题在逻辑关系上颇显不顺畅,如“1.1政治体制”“1.2官员的选拔与管理”“1.3法律与教化”“1.4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前四个小专题和“1.6货币与税收”,涉及人事管理、法律、外交,以及财政等方面,均属于国家顶层的制度和管理内容,而“1.5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从标题上不难看出它属于国家对基层的治理,所以教材在编排时将课文顺序作了调整,即将“1.6货币与税收”专题放到了“1.5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的前面先讲,最后一课再讲述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调整后从国家制度层面到基层治理,逻辑关系上更合理。这样,课标也作了相应的调整。二是新课标课程结构调整导致某些重要内容缺失或不成系统。如中国历代的变法与改革内容,新课标缺少系统呈现。我们知道,关于古今中外重要改革在现行课标中专设了一个选修模块“重大历史改革回眸”来集中呈现。因课程结构调整,在新课标中不再有一个模块专门系统介绍。然而这一内容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而改革作为国家制度与社會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选必“模块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教材编写的时候,在选必1第一单元增加了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课标这次修订中对此也增加了相关内容表述。 教材在编写及落实中央精神方面就课标变化的几个方面均有具体呈现,接下来,笔者结合课标修订变化的几个主要方面,介绍其在教材中的落实情况,以便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课标的新变化,并尽早掌握相关教材情况,及时进行教学研究,更好地在教学中给予落实,将重要思想、重要内容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承担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 (一)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增强“四个自信”之制度自信,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确立到发展完善,充分融入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其特色及优越性在教材中均有突出强调。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在讲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一目中,写道:“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它们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又用一整段突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最后总结道:“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专门讲述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的相关内容,其中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第三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一直讲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突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高度评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对必修上册和选必1教材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及优越性进行系统梳理和深挖,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及完善的历史过程,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及优越性,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用历史事实向学生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 (二)加强教材对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的系统介绍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对深化学生认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坚定改革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具有重要影响。 “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政治制度”中新增一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分为三目,系统概述了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包括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民国时期的改革措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的开启、中共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及十九届四中全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体目标的提出等重要改革。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结合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认识到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同时也要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一场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了曲折,从而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远见卓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坚定改革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三)弘扬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突出强调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形成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正确认识,为学生长大后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打下坚实基础。 劳动教育的思想和精神贯穿于全套教材之中,渗透在行文中的字里行间。在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已介绍隋朝工匠李春、“铁人”王进喜等人物,在选必2《经济与社会生活》全书渗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等内容。如“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导语中写道:“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历史演进的强大动力。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生产经验,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工具的进步。近代以来的技术发展,给人们的劳作与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大量劳动实践带来的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并进一步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在人类劳动实践过程中劳动工具与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与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劳作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影响;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革命性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讲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等内容,让学生充分理解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劳动人民推动了历史的进步。通过劳动教育,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从而为长大后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奠定基础。 (四)崇尚英雄、学习英雄、铭记英雄,系统介绍中华民族各历史时期的英雄人物,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激励学生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关于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对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的叙述,笔者专门有一篇小文《铭记英雄,学习英雄——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关于英雄人物的记述》,①介绍了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教材通过正文叙述、插图、栏目设置、课后思考以及活动课等方式,对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进行了系统展现。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英雄人物及英雄事迹,也可以借助活动课设置教学活动,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学习英雄、缅怀英雄,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民族气节,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以及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进一步明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激励一代代中华儿女前仆后继、奋勇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和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包括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80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主权和海洋意识教育,以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为主题教育内容。这些历史内容对于学生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坚定“四个自信”都有重要历史意义。本文所述新课标和新教材的主要变化均为2020年课标修订所体现的重要思想和内容,这些内容是对2017年版课标内容的重要补充、完善或者凸显,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要全面了解和掌握高中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以及课程结构和内容等,充分理解和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的渗透与体现,从而转化为教学实践,真正让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历史教学中去,让历史学科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关键作用,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简介】李卿,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编审,长期从事中小学历史教材的研究、编写与编辑,统编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责任编辑、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编者。 【责任编辑:王雅贞】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