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高中学生识认运用地图能力的培养 |
范文 | 张文燕 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和空间再造想象(具有抽象思维特征)是以地图为重要基础的。历史地图 包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可以分为疆域图、形势图、路线图和分布图等类型。历史学科的识 认运用地图能力是指充分提取地图所给的历史地理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探究历史现象的本 质和规律的能力。 培养学生识认运用地图有助于学生建立空间概念,从而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历史知识。例如, 我国古代的长城,自战国开始修建。秦朝、明朝都曾大规模修筑,均长达5000公里以上,故 称万里长城。对此,学生极易认为明长城是在秦长城基础上的修修补补。仔细比较秦、明疆 域图,就可以发现,秦长城的位置比明长城偏北,起止点也有所不同。 正确地识认运用地图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例如,为什么日 本在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为什么美国本土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能神奇地远离 战祸?通过识认运用地图就能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日本是一个面积有限的岛国,资源缺 乏,市场狭小,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的困境,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浩翰的大西洋、 太平洋把美国与欧亚列强远远隔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美国本土免遭战祸。又如,最早 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意大利为什么没能持续发展,进而较早地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仔细分析 《新航路的开辟》、《宗教改革后的新旧教并立》等图,就可以找出其主要原因:新航路开 辟后,意大利失去了其商路和贸易中心的地位,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16世纪意大利没有 发生宗教改革,未能突破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国家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没有形成统一 的国内市场。以上各方面均不利于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不利于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指导学生识认运用地图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识认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历史时 期的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思想文化等情况,能将文字叙述直观化。例如,在复习中国封建 社会政治专题时,可以指导学生把教科书中的封建社会各朝疆域图放到一起综合分析,使学 生对各朝的疆域四至记忆更为清晰,还可以联系有关中国古代政治的许多史实,如,西域、 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区什么时候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理,哪个朝代开始实行行省制,哪些 朝代结束分裂、完成了对中国的大统一,哪些政权曾局部统一黄河流域,各个朝代疆域内都 有哪些民族,哪些朝代或主要政权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等等。 在识认运用地图的教学中,识认地图是运用地图的前提。以《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的《19 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为例,其步骤是:第一,根据地图名称及图例大致了解 史实的地理位置及地图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地理位置是中国,以长江以南为主。反映的主要 内容是1929年到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分布情况及其同国民党统治之间的关系。第二,了 解各种符号的意思,识别有关史实空间分布的特点,认识历史事态发展变化的进程。然后根 据图例及相关的历史、地理知识充分提取地图中的历史地理信息。从每个根据地地理位置看,根据地大多位于两省或三省的交界处的山区农村。数量上,大大小小有十几块。从区域看,虽然分布在十多个省,但是涉及长江以北的只有鄂豫皖、湘鄂西、川陕革命根据地,其他 主要集中在东南,其中以江西为中心的根据地多达四块。从每个根据地的特点看,最大的根 据地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发展成为湘赣革命根据地。从历史 事态发展变化的进程看,农村革命根据地已经形成了燎原之势。再把《1929-1932年农村革 命根据地示意图》同《北伐战争示意图》进行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929年到1932年的 农村革命根据地大都位于大革命时期的主要战场。根据地对武汉、南昌、长沙、广州等大城 市形成包围之势,而且严重威胁着南京与上海,与国民党统治形成对峙局面。 联系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知识对此图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认识:受中国特殊国情决 定,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几省交界的山区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国民 党统治比较薄弱,根据地能够独立存在,所以中国革命走的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 包围城市的道路。 在复习旧课或做阶段总结时,可以在识认单一地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同一历史阶段不同 的地图综合在一起识认运用,概括阶段特征。例如在总结尼德兰革命时,就可以结合《世界 近代现代史》上册地图册和教科书中的《15世纪末的欧洲经济》、《新航路的开辟》、《欧 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后的新旧教并立》等图概括革命前夕尼德兰的时代特征。从《15 世纪末的欧洲经济》和《新航路的开辟》中可以看出尼德兰的经济及阶级状况:尼德兰位于 欧洲传统的波罗的海商路沿线,商品经济繁荣,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较早的地区之一; 新航路开辟后,尼德兰继续成为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的中心。从《欧洲文艺复兴》可以看出 尼德兰地区也是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心地区之一。从《宗教改革后的新旧教并立》中可以推断 出尼德兰的宗教状况:宗教改革波及了尼德兰北部,使这一地区新旧教并存,许多人信奉的 是加尔文教。把以上信息放到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折的大背景中分析,就可以 归纳出尼德兰的阶段特征: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文艺复兴冲破了神学 的束缚,以加尔文教为思想武器,资产阶级革命呼之欲出,尼德兰社会开始从封建社会向资 本主义社会转变。 在进行专题复习时,可以结合识认运用不同历史阶段相同方面的地图,加深对历史知识线索 或专题的理解。例如,中国近代史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开辟通商口岸,破坏中国的 贸易主权、领海主权、内河航运权,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侵华的主要内容。教 师可以让学生综合比较地图册或教科书中的《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第二次鸦片战争形 势示意图》、《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马关条约》的内容可以结合此 图分析)等图。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辟通商口岸的特点是:从东南沿海 到整个沿海地区,从沿海到长江中下游,直至西南内地。总的来说就是步步深入。把以上信 息放到当时中国的大背景中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 门,大量的商品输入一方面造成白银外流,给中国带来灾难;另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 足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 民族资本主义就是诞生在最早成为通商口岸的沿海地区。近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对中 国造成的影响,既有恶劣的消极作用,也有客观上的积极作用。 在高二,尤其是高三总复习时,可以识认运用中外同一时期不同方面或不同时期相同方面的 地图。通过比较概括,通过综合分析,加深对历史知识体系的理解。例如总结《中国古代史 》康乾盛世时,可以结合以下地图进行比较分析,它们是《中国古代史》中的《清前期疆域 图》和《世界近代现代史》地图册中的《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等图。从《中国古代史》中的《清前期疆域图》可以看出,康乾时期疆域广 大,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放到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中分析,康乾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巩固和发展的时期,被称为康乾盛世。从《世界近代现代史》地图册中的《尼德兰资产 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等图中可以看出,在欧洲,与康乾盛 世同时,荷兰、英国已经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法国大革命正在轰轰烈烈进行。把以上信息 放在当时欧洲的历史条件下分析,所有这一切都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欧 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培养学生识认运用地图的能力应遵循以下原则。 1苯淌Φ闹傅甲饔靡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教师既不能包办代替,又不能甩手不管。 教师可以通过有层次的提问或提示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不断提高学生的识认运用地图的能力 。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培养学生识认运用地图能力的关键。问题要仔细筛选,精心设计,与教 材文字有机结合,有深度、广度、难度,既要有知识的容量,又要有思维的力度。 2笔锻寄芰Φ呐嘌要与教学需要相结合。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应结合地图进行深入 的分析。要注意根据地图的不同类型,在教学中有不同的侧重。例如,疆域图最基本的是搞 清疆域四至,形势图最重要是从中判断事态发展变化的进程,路线图则特别重视历史活动的 轨迹,布局图更侧重有关史实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反映的时代特征。教师应该在学期之初对 教材和地图册中的地图进行分类,根据知识讲授、能力培养、情感教育的需要,对地图进行 取舍。最好制定一个适合教学需要的切实可行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进行培养。 3笔锻寄芰ε嘌要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 高中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高一阶段仍显幼稚,知识积累也还有限,这个 时期可以把重点放到了解地图反映的主要内容、识别有关史实空间分布的特点,或认识判断历史事态发展变化的进程上。着重培养学生识认运用单一地图和把同一历史阶段不同方面的地图综合在一起,概括阶段特征的能力。到了高二,知识与能力都有了一定的进步,就可以把培养重点放在识认运用地图力的较高层次上,根据时代背景分析历史地理信息。着重培养学生把不同历史阶段相同方面的地图进行比较或综合能力。高三阶段,可以把培养得点放在识认运用地图能力的高层次上,即通过分析综合,得出新结论,探究历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着重培养成学生把中外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相同方面的地图放到一起综合分析的能力。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识认运用地图的能力。 责任编辑:彭莘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