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命题方法及教学要求
范文 姚锦祥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命题,首先强调学科内的综合,其次才是跨学科的综合。这两种综合的具体方法如何?其中主要考查了怎样的知识和能力?它对高中的历史教学和高考复习提 出了什么新要求?本文以2000年苏、浙、吉文科综合卷中涉及历史学科的试题为例,就这些 问题作一探讨。
一、学科内综合中历史试题的命题し椒及特点
2000年文科综合卷中学科内综合的历史试题,主要有五组:即第一卷的第12~13题,第14~ 16题,第17、18题,第19~20题和第二卷的第35题。这五组试题的综合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
1、通过组合选择题的方式,从梳理历史现象的发展过程入手,整合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 学科内容,考查历史知识的纵向发展体系。以第12~13题为例,该组试题通过设置"科举制
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这一试题背景,第12题考查了科举制在隋唐实行的进步意义, 第13题考查了1905年被废除的主要原因,围绕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综合了中国古代和近代 两个不同时期的有关内容。第14~16题和19~20题也是这一类型的试题。
2、通过比较选择题的方式,从比较同一类历史现象的异同点入手,综合不同时期或不同地 区的有关内容,考查历史知识的纵向或横向的发展体系。第17题从纵向比较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共同点入手,考查了考生对世界近代和现代史中两个不同 时期的国际关系格局的纵向知识体系。第18题从横向比较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不同为切入点 ,考查了考生对发生在不同地域的同一类历史现象涉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有关内容的综 合理解能力。
3、通过问答题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分析某一历史问题入手,考查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36题的第一问要求学生从纵向方面归纳不同时期的民主人士在批判封建专制方面的不同的思想主张;第二问要求对这些思想主张进行比较,归纳出不同点;第 三问要求从思想主张的不同点入手,从横向方面分析产生这些不同点的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 。这样的试题以分析某一历史现象为中心,既要学生对这一现象的发展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 认识,从纵向方面把握其发展过程的知识结构,又要学生对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现象的特 点作出合理的解释,理解有关现象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横向方面把 握同一阶段的知识结构。
如上所述,学科内综合的历史试题所考查的历史知识,是学科知识体系中互有联系的系统知 识 。试卷中所考查的,就是这些知识体系中的若干方面的整体知识。这些知识都是历史学科的 重点知识和主干知识,在内容上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与相邻体系的知识有内在的联系。它 们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长,往往涉及古代、近代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历史时期,有的还涉及 到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综合性和整体性是这些知识的基本特点,分散的、孤立的知识点将难 以在这类试题中立足。 由于综合卷强调能力考查,考查的内容又以知识体系的面貌出现,因而综合卷考查的知识,不再顾及知识考查的覆盖面。2000年综合卷中需要用到历史知识的试题约100分左右,若 以2000年"3+2"模式《考试说明》所列"考试内容"的标题量统计,综合卷中实际考查的 一级标题的覆盖率仅为44%,而二级标题的覆盖率仅为16%。也就是说,综合卷中所考查的历 史知识,仅仅是高中阶段所学的绝少部分的内容。若以课文的"章"统计,则不到20%。
由此,我们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科内综合的历史试题,考查的目标主要不是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而是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它注重考查在对历史学科基本知识理解的基础上 ,对这些基础知识相互联系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2000年学科内综合的历史试题的能力考 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的理解能力。由于大部分试题以组合题的形 式出现,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体系和结构。对知识体系中历史现象的考查重点,则集中在认 识有关现象的阶段特征上。如对有关松江地区棉纺织业知识的考〖CM(22〗查,就是以这一 现象的阶
段特征--"明朝兴盛"、" 鸦片战争以后衰落"为切入点而展开的。
第二,对历史现象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能力。有关试题主要考查了历史现象或阶段特征的"
进步意义"、"主要原因"和"后果"等内容。意义、原因和结果的分析必然涉及到历史现 象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之间的联系。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科教学 的主要目标,也是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主要目标。
第三,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对试题中有关历史现象异同点的判断,需 要正确使用比较方法并应具有一定的比较能力。对有关原因和结果的判断,需要有较高的分 析和归纳的能力。对有关思想主张及其背景的阐述,需要有对历史知识的归纳、分析和概括 能力。上述能力考查的要求在"3+2"高考模式中同样存在,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文科综合卷的能力考查,似乎更注重系统地掌握学科内容的内在联系,以及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方法上。
二、跨学科综合中涉及历史学科な蕴獾睦嘈图疤氐
文科综合卷中涉及历史学科跨学科综合的试题,第一卷中有三组:第8~9题、第9~11题和 第21~22题,第二卷中有第37、38题。这些跨学科的试题主要有四种类型:
1、运用历史知识认识时政现象。世界是复杂的,认识世界的方法是多样的。历史方法也是 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历史方法是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在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 从比较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审视现实的认识世界的方法。用社会学的眼光来看,时政现象是现 在的社会现象,而历史现象则是过去的社会现象。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些社会现象由于社 会的需要可能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甚至将来。运用历史知识认识当代的社会现实,有利 于理解历史的延续性和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历史的借鉴功能和资政 功能。第9题要求考生运用罗斯福新政的基本概念,分析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经 济政策,既考查了罗斯福新政这一历史现象的内容、实质以及时政中的有关内容,同时还考 查了解题时所需要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并体现出历史教学要关注社会、关注政治的教育 功能。2、运用地理知识说明历史现象。人类的历史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的,地理 环境构成了人类历史活动的舞台,制约着人类的历史活动范围和方式。对于不同民族、人群 之间的关系与交往、冲突与战争、文明普通性和特异性的阐释,全都离不开地理知识。运用 地 理知识说明有关的历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验历史的现实感 和社会感。第11题所说的宋朝时中国与日本的海上贸易这一历史活动,必然受到有关海洋运 动规律和气候特点的影响。该题实际上要求考生运用有关海洋季风运动的地理事物的规律 ,解释宋朝时我国与日本进行海上贸易活动的历史现象。通过与地理事物的联系,将历史活 动作为社会活动来考察,增强了学生的历史现实感。
3、运用政治常识认识历史现象。历史上人们所进行的社会活动,可分为政治活动、经济活 动和文化活动等若干方面。认识历史的社会和当今社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依据的方法、 策略和观点是相通的。运用政治常识理解历史上的政治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 点和政治能力。第22题要求考生运用政治常识中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内容,分析1955年万隆 会议上周总理提出的处理国家关系的"求同存异"原则,既考查了学生的运用能力,又使学 生进一步认识了"求同存异"原则的正确性及其对我国对外政策的影响。
4、以问题为中心,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全面地、综合地思考和认识有关问题。第37题围绕 中东问题立意。中东地区因为民族、宗教和土地等问题而频发战争,并以重要的战略位置、 丰富的石油资源而为各大国所关注,成为世界的热点地区之一。本题以一幅没标有地名的区 域图为情景,题目首先从地理问题入手,要求考生从图中提供的自然地理信息(沙漠标志、 经纬度等)中,判断该图所示的区域和该区域的气候特征,并推断出当地水资源短缺的结论 ;然后引入历史问题,涉及当地民族、文化、宗教等方面,要求考生根据题意进行分析说明 ;再从国际政治的角度设问,引导考生揭露和批判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该题有机地将地理、历史、国际政治等方面知识融合在一起,考查考生综合分析、判断、归纳、评价等方面的 能力。第38题以历史问题作为试题的情景,完整地交代了巴拿马运河问题的来龙去脉,要求 考生运用地理和政治学科的知识,分析有关巴拿马运河的地理问题和现实问题。
由上述分析可知,跨学科综合的试题所考查的历史知识,都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特色,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感。如美国罗斯福新政题、宋代中日"贸易"题、"求同存异"题分别体现 了"经济建设"、"对外开放"与"和平外交"的时代特色。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历史为现 实服务是历史教育的基本要求和任务。这一类试题不仅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而且有 利于考查思想情感方面的内容。跨学科综合的试题,特别是围绕一个中心、多学科展开的那 种综合型的问答题,所考查的历史知识不一定是历史学科的重点知识或基础知识,但一定是 与时代的热点问题有关的知识。如以色列建国和巴拿马运河的有关历史知识,在世界现代史 教学中绝对不是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但由于它们与当前的热点问题有关,自然也就成了综 合题命题的对象。
跨学科综合试题所考查的能力,主要是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能力。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 应用,应用能力的考查是跨学科综合题考查的主要内容。综合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 它要求人们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和认识问题。现实问题是错综复杂的,是各种因 素的集合,对这些相关因素的揭示,必然涉及到多门学科。相应地,在高考中要求学生 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时,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能力的展开和运用,自然就不应是单一学科知 识和能力的简单叠加,而应是涉及多种学科内容的"综合能力"。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综合 能力所要求学生的,主要不是对事物局部或某一侧面进行描述,而是注重对事物整体的结构 、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以及对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整体的分析理解。综合卷中的第37题和第38题都带有这样的特点。这些试题都强调考查考生对文科各学科知识整体把握,综合分析, 反映了注重学生知识迁移,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通识教育理念。测试的内容并未 脱离高中学生已具有的文科各单学科知识体系,是以学生所学的各学科知识内容作为载体 或背景,或是在提供新情境的条件下,分别用各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测试力图在各学科之 间建立起联系,根据事物及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将知识重组、整合,构成一有机整体 ,以期在知识的交融、各种思想方法相互碰撞的过程中,产生更为深刻的思想内涵。
三、新的考试方式对历史教学的ば乱求
学科内综合和跨学科综合新的命题方法和特点,要求我们要重新审视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 并改革历史高考复习的模式和方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目前特别要注意两点。第一,要加 强历史知识的联系性教学。既要注意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历史内容的发展特点、前后联系, 以形成纵向的知识结构;又要注意理解有关内容的背景、结果、影响或意义方面的历史知识 ,明确同一阶段或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在联系,以形成横向的知识结构;同 时还要注意同一时期本国史与世界史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用发展与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和 解释历史的能力。第二,要加强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论为指导,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和评价。要 注意比较同类历史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要指导学生掌握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和概括 等历史学习的方法。要善于运用历史知识分析社会现实,也要注意运用政治知识和地理知识 理解和评价历史现象。要加强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充分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培 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精神。
在历史高考复习中,应在打好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彻底抛弃那种以掌握知识为中心的复习模式,逐渐构建新型的强调知识结构和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阶段史和专题史综合复习的模式。 其中,专题史综合复习模式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将各部分的历史划分成若干专题。如中国 古代史可划分为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思想、科技和文学艺术等。 其次,以各专题为教学单元进行教学,一个专题就是一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的教学都按照 "纵向延伸"、"横向拓宽"、"学科间渗透"和"综合训练"几个步骤进行。
1、纵向延伸:以各专题的发展线索为纲,以《考试说明》所列知识要素为基础,讲清有关 专题的历史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和消亡的过程,重点突出它的阶段历史特征。
2、横向拓宽:从分析各专题的阶段特征入手,讲清形成有关特征的背景和影响,重点说 明 各阶段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一般规律和历史启示(如兴衰的原因 及经验教训等)。同时,将该专题的历史现象与同时代的世界史上的同类现象进行比较 ,从比较中进一步认识有关现象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评价。
3、学科渗透:从本专题所涉及的历史现象的性质出发,寻找与政治学科和地理学科的结合 点、发散点,指出综合的思路和途径。
4、综合训练:以2000年文科综合试题为模式,尽量利用一题多问的形式,从纵向梳理重要 知识点的线索和横向解剖各阶段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角度命题,兼顾知识点的覆盖 面和学科间的渗透,并注意做好试题的讲评工作。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だ史系)ぴ鹑伪嗉: 林屹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