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控 |
范文 | 张敏华 摘 要:供给侧改革是我国未来的经济改革方向。我国供给侧改革为商业银行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和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和危机。这篇文章从供给侧改革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入手,分析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存在的问题和危机,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商业银行信贷防范风险措施。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商业银行;银行;信贷;风险防控;路徑选择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11-0082-01 中国图书分类号:F832.4 文献标志码:A 1 供给侧改革给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带来的影响 1.1 供给侧改革将为商业银行信贷提供强有力的转型路径 随着供给侧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逐步推进,商业银行信贷会呈现多元化,特色化,个性化发展。由于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市场多元化发展,相关的顾客需求更趋多样化,传统的扩张式的信贷发展路径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顺应供给侧改革的要求,结合自己特色的商业银行信贷发展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转型发展路径。 1.2 供给侧改革会改变商业银行信贷的负债结构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的融资结构在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优化,杠杆率降低的同时,融资机构优化,直接融资比重上升。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可以在供给侧改革中将原来单一的贷款为主的负债结构优化,拓展到表内外相呼应的信贷机构配置的全资产化。在供给侧改革下的银行负债结构中证券化工具,以及结构性融资工具的比例将会上升。 1.3 供给侧改革可以拓展和创新商业银行信贷的业务空间 供给侧改革中进行的结构化调整,产业消费升级,并购重组以及产业创新都将为商业银行的信贷优化带来业务的提升空间。服务和品质消费的升级,供给侧改革下实现的产业的兼并重组提供了大量的融资和信贷需求,商业银行信贷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拓宽自己的业务空间。 1.4 供给侧改革将提高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增加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难度 产能过剩的以及高杠杆率行业,例如房地产,钢铁等相关企业及其相关兄弟链接企业的信贷风险将会在供给侧改革中短时期内暴露出来。 供给侧改革中的表内外信贷,其资产配置的多样性以及复杂化,都会增加信用风险管理的难度。各种信贷公司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发展壮大,会增加商业银行信贷的管理难度系数。 2 如何适应供给侧改革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控能力的措施分析 2.1 支持供给侧改革,实现商业银行信贷的转型升级 商业银行应该改变原有的粗放式的经营模式,致力于不断提高全要素的资产生产率和全资产型信贷体系。通过变革管理方式,创新产业机构,完善发展体制等等手段,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质量和效率,以全力支持现代化市场实体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应该重视和全面支持供给侧改革,积极应对,主动转型升级。 2.2 通过结合供给侧改革探索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 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下,决定了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运行方向和经济改革方向。商业银行应该走适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特色性发展转型道路,在支持供给侧改革中实现自身的稳步发展。供给侧改革为商业银行信贷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导,供给侧改革对我国将来的一段时期的经济和商业银行发展提供了发展路径指导。 2.3 商业银行应该服务实体经济,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重视市场的导向作用 商业银行要充分地重视实体经济以及金融市场的经济发展导向作用,重视实体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关系。商业银行信贷体系应该重点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注和投资力度,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等相关信息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商业银行信贷发展应该重视“两只手”的作用,不仅重视实体经济融资还要重视政府政策的导向作用。 2.4 商业银行要加大风险防控的力度,把握机会,迎接挑战 商业银行应该顺应供给侧改革的大潮流,加大改革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水平。商业银行不仅要致力于提升实体经济能力,也应该把握好风险管理以及经济创新发展之间的协调。商业银行应该通过把控两者之间的平衡协调实现客户和自身的经济安全。商业银行可以进一步完善风险管控和监测机制,通过提前预防和随时监测了解风险,进行风险预期,争取从根本上减少风险的发生,在预防和机制的基础上扩大资本补充渠道,强化风险防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勾东宁.供给侧改革的金融支持[J].中国金融,2016.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