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油菜与蔬菜共生模式栽培技术探索 |
范文 | 赵万泽 摘 要:将萝卜、大头菜等矮生型地表球根(茎)类蔬菜作物种子与油菜同期混播种植,实行套作间种,利用其生育进程与收获期的差异,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操作,在不增加机械作业和管理成本情况下,实现油菜、蔬菜丰产稳产和绿色高质高效。通过实践探索,“油菜、蔬菜机播共生绿色高效技术模式”在辖区示范取得成功,获得了较好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共生模式;地块选择;示范品种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19-007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565.4 文献标志码:A 项目选择在土地条块化整治基础上,全面进行路、沟、凼和地块小改大、梯改坡等宜机化整治,适宜于油菜耕、播、防、收全程机械化作业,为旱地多熟轮作全程实现农机化操作创造条件。 1 模式示范规模与建设内容 1.1 示范品种选定 油菜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生态适应性好、熟期中早熟、分枝节位较高、适宜机械化收割脱粒的“渝油28”品种;蔬菜选用品质优、口感好、早熟丰产的“韩国水晶萝卜”和“大头菜”品种。 1.2 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 油菜全程采用“机耕+重施底肥+机播(机撒播)+‘一促四防机防+机收+机烘”机械化生产技术,实现节本增效。 1.3 油菜、蔬菜机械同播共生轻简栽培技术应用 蔬菜与油菜种子采用机械同期混播轻简生产技术,实行同期同样管理,分期收获,确保二者高产稳产,简化生产环节,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土地综合产能和生产效益[1]。 1.4 “无人机”飞防作业 引进专业植保公司,试点开展油菜中后期菌核病等“无人机”飞防作业的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 1.5 拓展油菜多功能增收 在已进行宜机化和农业综合整治的基础上,开展油菜、蔬菜—高粱旱地多熟轮作主体示范模式,着力打造“油菜花+榨油+酿酒+农家乐”型复合休闲观光基地,积极发展“油—蔬”两用、油菜花休闲观光、餐饮娱乐、养蜂及油菜籽加工销售和“红高粱节”等增值服务活动,大力拓展农业增收功能。 2 田间管理措施。 采用“重施基肥+土壤旋耕+适时机播+科学追肥+萝卜采收+病虫综防+油菜机收”的集成技术。 2.1 施肥整地 在整地前,每667 m2用40%(18∶14∶8)复合肥35 kg均匀撒施,随即拖拉机旋耕入土,做到耕深15~25 cm,精细整细整平待播[2]。 2.2 适期播种 于10月上、中旬,选择阴天或降雨前、后土墒较好的天气,按油菜种子200~250 g/667 m2、萝卜种子50 g/667 m2、尿素5 kg/667 m2的比例,将种子和肥料即拌即混均匀,用“电动施肥播种机”直播。 2.3 及时补种 播后7~10 d,检查田间出苗情况,及时开展种子补播。 2.4 科学追药肥 在油菜5~6叶时或11月下旬蕾苔期看苗追肥(尿素10~15 kg/667 m2),12月萝卜膨大期时禁追肥;其中11月上旬用吡虫啉2包(20 g)兑水喷雾防治蚜虫和菜青虫。 2.5 适时采收蔬菜 12月底至1月底,萝卜(大头菜)分批采收上市,为油菜生长腾出空间。 2.6 综合防治中后期病虫害 于2月底~3月初油菜初花期每667 m2用“速效硼”400 g+“菌核净”2包(50 g)普防1~2次油菜菌核病,同时增加硼元素,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3]。 2.7 适时收获 于4月底~5月上旬,油菜90%~95%成熟时,选择晴好天气联合收割,油菜收获时秸秆粉碎全部还田。 3 项目示范结果与效益 3.1 经济性状与产量 油菜经田间现场调查与理论测产,理论产量171.9 kg/667 m2,比非示范片增产19.7 kg/667 m2,增产率为12.9%。现场机收后称得毛重1 287.5 kg(分别为1 029.1 kg和258.4 kg),测得含杂率17.61%,含水分量24.15%,去杂后折合标准含水量14%,即油菜籽净干935.58 kg,折合平均产量161.3 kg/667 m2;比非示范片增产22.6 kg/667 m2,增产率为16.3%。萝卜平均密度为2 200株/667 m2,收获商品萝卜产量1 100 kg/667 m2。大头菜平均2 500株/667 m2,收获商品大头菜产量500 kg/667 m2。 3.2 经济效益 (1)油菜:种子12元/667 m2,农药25元/667 m2,肥料(其中复合肥80元/40 kg、尿素30元/15 kg)110元/667 m2,机耕(110元)、机播(5元)、机防(15元)、机收(85元)、机烘(25元)等机械费240元/667 m2,人工费(3个工)180元/667 m2,总成本567元/667 m2;油菜籽单产161.3 kg/667 m2,油菜籽单价6元/kg,产值967.8元/667 m2,纯经济效益400.8元/667 m2。 (2)蔬菜:萝卜种子10元/667 m2,收获人工费220元/667 m2,平均产量1 100 kg/667 m2,平均单价0.50元/kg,产值550元/667 m2,效益320元/667 m2。大头菜种子10元/667 m2,收获人工费156元/667 m2,平均产量500 kg/667 m2,平均单价0.90元/kg,产值450元/667 m2,纯经济效益284元/667 m2。 (3)油菜、蔬菜共生模式效益:油菜、萝卜模式总投入797元/667 m2,总产值1 517.8元/667 m2,纯经济效益720.8元/667 m2,投入产出比为1∶1.9。油菜、大头菜模式总投入约733元/667 m2,总产值1 417.8元/667 m2,纯经济效益684.8元/667 m2,投入产出比为1∶1.93。 项目模式在4个大户集中示范93.33 hm2,其中油菜、萝卜模式79.33 hm2、油菜、大头菜模式14 hm2,总纯经济效益100.15万元,新增纯经济效益63.03万元,项目示范效果突出,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4 主要体会与经验 4.1 技术路线完全可行 生产实践验证,油菜、蔬菜混种套作共生—高粱旱地多熟轮作复种耕制,实现机耕、机直播、机防、机收、机烘等全程机械化作业,有力促进丘陵地区旱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实现粮经复合种植,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力物力成本,提高耕地产能,增加产出和效益[4],真正做到节本增收、节本增效,是一项很好的土地综合利用与产出效益较高的集成技术模式,值得推广。 4.2 模式探索具有创新性 “油菜、蔬菜混种套作共生技术新模式”,即在油菜机撒播的同时将萝卜、大头菜等矮生型地表球根(茎)类蔬菜作物种子与油菜种子一起混播、同期种植,利用萝卜、大头菜生育期较短,在12月底即可收获上市,对油菜苗架影响较小,萝卜、大头菜收获时段错开当地早期蔬菜收获的高峰期,错季销售,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因直播油菜密度较大,间种萝卜可起到油菜疏苗间苗的作用,对油菜产量不会造成较大影响。一般可收获萝卜或大头菜500~1 000 kg/667 m2,增加产值400~600元/667 m2,有效提高耕地时空利用效益。 4.3 增强耕地可持续发展 油菜、蔬菜混种套作共生—高粱旱地多熟轮作复种耕制,实现耕种防收全程农机化作业,在收获时同时将油菜、蔬菜、高粱等作物秸秆(残茬)粉碎全部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培肥土壤提高地力,增强耕地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德明,张秀君.棉瓜菜生态套作[J].农业知识,2005(32):6. [2]陈刘杰.探讨我國西瓜间套作栽培现状与趋势[J].中国农业信息,2013(7):83. [3]郝哲,薛道富,景仰平.设施蔬菜高效栽培管理集成技术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6(2):168-170. [4]刘炜,韦有照,孙月轩,等.设施蔬菜构型优化与高效配套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14(6):100-10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