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2017年第1季度经营状况研究 |
范文 | 洪志强 摘 要:通过研究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2017年第1季度的净利润,进而分析我国非金融公司2017年第1季度的发展状况,探究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实体经济的运行方向。 关键词:银行股票;质押业务;风险处理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2-0128-02? ? ? ? ?中国图书分类号:F832? ? ? ? 文献标志码:A 1?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在知网百科里,虚拟经济是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以金融系统为依托,以虚拟资产为对象,通过经营虚拟资本,获得利润或报酬的经济活动,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以来,虚拟资本的形式越来越多,资本的虚拟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相继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虚拟经济反映了实体经济。随着虚拟经济的迅速发展,虚拟经济在自身杠杠作用的影响下,其规模已超过实体经济,成为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的经济体系。虚拟经济的主要任务是辅助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分散实体经济的风险[1]。虚拟经济包括金融业、房地产业等,与其相对的是实体经济去生产物质与服务。 实体经济指人们通过智慧,利用工具创造财富,既包括物质产品、精神产品以及服务、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也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还包括教育、文化、知識、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2]。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有提供基本生活资料、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增强人的综合素质等功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对应,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资本在循环运动中是否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或价值。只有以发展实体经济为基础,才能实现经济的全面、稳定、可持续发展。实体经济是民生之本,是国民生产的源泉,研究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 马克思提出虚拟资本(Fictitious Capital)这一概念后,衍生出了虚拟经济这一概念。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3],包括股票、债券等。在流通市场中,人们可以像其他商品一样,任意交换、买卖虚拟资本,但其本身并不具有价值。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最大的区别在于,二者的交易目的不同。 实体经济是为了消费性效用,而虚拟经济是为了获得未来的收益[4]。换句话说,只要房地产企业不炒作,企业中的房子是用来住的,那么房地产就是实体经济。房子是用来住的,其价值就是使用价值,其构成要素是地价、造价以及附在它上面的税费和其他费用等,价格应该由使用价值和市场供需决定,在这种体系下房的地产才属于实体经济范畴。由于大多数中国人对房产存在刚性需求,他们会把生产所获得的利润转换成房产这种实物资本,所以,文章将房地产行业归入实体经济。 2? 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2017年第1季度经营状况分析 2.1? 研究方法 本文所运用的分析软件是Eviews3.1。通过净利润率反映行业发展状况,构建3元线性回归模型,解释负债率、行业净利润率和行业净利润增长率对净利润率的影响。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资本结构代表企业发展的内部因素,每个行业的发展情况不相同,指标变化也不同步,若用GDP、CPI、PPI等所有行业的总数据来表现企业的市场环境,是不具体甚至是错误的。各行业中不同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不同,市场占有率不高的企业受行业净利润率和行业净利润增长率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发展很容易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如自身的创新程度和龙头企业的市场行为。同时,由于龙头企业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对市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他们的发展状况能很好地反映市场的发展状况。本文以A股市场中的148支各行业龙头企业为样本,从股票总市值和产品的差异入手,开展了一系列分析。产品的差异性使得企业在行业细分市场中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其中有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某些新兴或特殊行业和行业细分产生巨大差异后的寡头市场,将其自身的发展状况设定为行业的发展状况。 第二,虽然不同企业产品的差异化很大,但一部分细分市场的龙头企业,仍归于原有的分类中。 第三,本文遵从上证行业划分准则(CSRC)对行业的划分,将市场上的行业分为农林牧渔业、制造业、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零售和批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等几十类。除去金融业、教育、卫生和社会服务业,将剩余行业综合后,进行二级细分,产生了51个行业、148支股票。然后分析这148只股票2017年第1季度的净利润率、资产负债率和所处行业的行业利润率、行业利润增长率。 2.2? 模型假设 令净利润率为Y、资产负债率为X1,行业利润率X2,行业利润增长率X3,模型假设为Y=β1+β2×X1+β3×X2+β4×X3+U。用OLS法确定样本回归方程。 2.3? 解释变量检验 先对被解释变量X1、X2、X3进行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的检验(采用方差扩大因子法)。 2.3.1? 以X1为被解释变量,X2、X3为解释变量 修正后的可决系数R2=0.042 476,方差扩大因子VIF1=1/(1-R2)=1.044 4。 2.3.2? 以X2为被解释变量,X1、X3为解释变量 得修正后的可决系数R2=0.036 598,方差扩大因子VIF2=1/(1-R2)=1.038 0。 2.3.3? 以X3为被解释变量,X1、X2为解释变量 得修正后的可决系数R2=-0.001 010,这时规定R2=0,方差扩大因子VIF3=1/(1-R2)=1。 由结果可得X1、X2、X3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2.4? 模型异方差检验 对模型的异方差进行检验(采用White检验)。 White检验结果中的P值为0.217 504,X1、X2对e2有一定显著性影响,但在置信系数为1-0.217 504=0.782 496可认为不存在异方差。 2.5? 自相關检验 做一个Y关于X1、X2、X3的回归。 DW检验值是1.751 414,根据德宾-沃森d统计量(0.05显著性水平)表,本文统计样本是148个,自变量3个,所以近似以n=150,k=3取得上下界1.693、1.774。检验结果在范围内,所以模型不存在自相关。 经过多重共线性、异方差和自相关检验,除异方差的置信系数小于0.95外,总体上可认为模型成立。得到模型:Y=4.645 096-0.036 401×X1+0.374 122× X2+0.000 423×X3+e。(e是随机扰动项) 3? 研究结论及对策 从模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①资产负债率的系数是负数,说明企业提高负债率并没有提高企业的效益。国内、外整体的经济环境不是很乐观,企业不应该盲目利用财务杠杆提高收益。面对外部的不确定因素,企业应该响应国家去杠杆的号召,消除企业积累的长期负债,降低风险。②去除模型中资产负债率和行业净利润增长率的影响因素后,我国实体经济整体乐观,企业有很强的获利能力,且行业净利润率的提高能显著促进企业发展。我国一些大型龙头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已经有一定的优势,应该提高产品优势,进军国际市场。③行业净利润增长率的提高对企业净利润率的影响不大,这些新增加的市场份额一部分被新生的企业给瓜分,另一部分被国外企业抢占。 参考文献: [1]马天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深度探讨[J].财会学习,2018(12):13-14. [2]沈丽,李世美.虚拟经济发展与货币供给的交互效应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2018(6):49-59. [3]潘洁,佘文锦,陈蒙娜,等.货币政策治理资金“脱虚向实”的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12):135-138. [4]李齐.货币政策对银行贷款与企业业绩关系影响——基于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