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贵州民族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范文

    董伟啟

    

    

    摘 要:近年来,贵州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已成为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从贵州民族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入手,研究现有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分析了各合作社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为创新发展模式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贵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4-0073-03? ? ? ?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1.42? ? ? ? 文献标志码:A

    贵州省是全国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贵州省采取了调整种植业结构、易地扶贫搬迁等措施,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农村经济变革。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这场变革的主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截止2018年5月,贵州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共65 068家,同比增长21.4%,注册资本为1 281.91亿元,增长了24.4%[1]。但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存在着很多问题,合作社空壳化、变质化等问题愈发严重。

    费孝通认为,所谓模式,即“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发展路子”[2]。从发展的方向看,各个地区所具备的地理、历史、社会、文化等条件不同,所以在向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走上了不同道路,而各地区所走的不同道路就是不同的发展模式。国鲁来认为,“公司+合作社”模式,是合作社在实力薄弱的情况下,实现产业化经营的一种有效方法。蔡荣认为,“合作社+农户”模式能够降低农户市场的交易费用,增加农户纯收入。谭智心、孔祥智认为,对大户主导型、营销大户主导型、企业主导型等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其引导重点应有所不同。同时,众多学者均认为,一个良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需要内部机制与外部机制相互结合,并以内部机制为主。

    1? 贵州民族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

    1.1? 贵州民族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概况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生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具有很大的差异,从而形成多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模式,且贵州的各民族地区因地制宜,推动了多类型合作社的发展。目前,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主要为大户(能人)带领型、龙头企业引领型、村支两委牵头领办型、合作社联合型等[3]。

    大户(能人)带领型合作社(见图1)的基础是做大生产基地规模,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该模式的合作性特点较明显。各合作社围绕大户这一关键环节,扬长避短,以点带面,带领社员共同发展。在现有的已登记注册的合作社中,大户领办是合作社的主要形式之一[4]。

    龙头企业引领型合作社(见图2)的重点是确保公司有稳定的原料供应。各地依托合作社,开展培训,推广并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将社员打造成职业农民,解决企业基地用工难、管理难、质量安全控制难等问题,保证公司的原料供应。在这种模式下,农户与企业建立了利益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5]。

    村支两委牵头领办型合作社(见图3)主要依靠有凝聚力的基层党组织,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与合作社的发展相结合,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村支两委通过合作社这一载体,不仅将农民的利益联结在一起,同时也将村支部党建工作、村委会工作与合作社的发展有效结合起来,推动了村集体经济、村党建等工作的共同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见图4)是由从事同一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及与该产业相关的组织共同组成,围绕产品,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农民专业合作联社的成立不仅提高了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还扩大了生产经营和服务规模[6]。

    1.2? 现有发展模式对贵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一,各类发展模式是各方主体推动贵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实践。农民、企业、政府有关部门及村委会等主导的合作社发展模式,都是在贵州省内各地区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努力后形成的,省内各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民自办型、企业驱动型、政府领办型等多种发展模式中不断成长,不断为贵州省内的扶贫工作和发展现代化农业贡献力量。

    第二,各类发展模式的出现起到了缓和合作社发展矛盾的作用,有效推动了合作社的发展。就贵州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而言,现有的各种发展模式的出现都是为了解决省内合作社发展初期所遇到的各类矛盾与问题。目前,现有的发展模式没有调动农民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但对合作社内各种矛盾频发的局面具有一定的缓和作用[7]。

    第三,各类发展模式为贵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下一步发展积累了经验。目前,大量发展模式纷纷涌现是合作社发展的必经阶段,国内很多地区的合作社发展也是如此,有些地区的合作社已经度过了该阶段,而有的地区与贵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样,仍处于该阶段。各类发展模式出现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以及不同领域,为合作社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了借鉴。在探索合作社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矛盾,这些困难的克服,将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从而实现合作社的快速、高效发展。

    2? 贵州民族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存在的問题

    虽然现有的各类合作社发展模式均对合作社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在很多方面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没有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从现有的发展模式来看,各类发展模式的主体大部分是合作社的外围组织,诸如政府、企业等。对于农民自办型而言,农民依旧没有发挥主体作用,而是作为发起人的种植大户或带头人,在合作社行使权力。这种发展状况将会弱化合作社理事会的功能,影响合作社机制的正常运行,削弱农民的话语权和参与权[8]。

    2.2? 外围组织过度干预合作社的发展

    基于上述分析,目前合作社自身难以掌控其发展方向和制定发展规划,政府和企业的“指导”性建议或意见过多甚至已经变成其组织内部的任务和指标,导致合作社的发展方向转向了政府和企业,合作社难以高效发展。这种状况就如同父母辅导子女做功课一样。所谓辅导,就是教子女做题和学习,但并不能代替他们去做题和学习,而子女大多数不愿意听从父母的辅导,不愿意接受辅导这一过程。这与政府、企业等外围组织和合作社的关系十分相似,很多合作社发展前期应当努力完成工作,而政府和企业为了完成指标和任务,代替合作社完成了一系列工作,导致合作社的治理结构和运营体制呈现出混乱的状况。

    2.3? 各类发展模式忽视了合作社的内部建设

    从贵州各地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来看,虽然其他组织对合作社发展的干预度很强,但是在引导合作社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合作社内部建设的重要性,导致合作社的内部建设出现了一定的不足。合作社的运行机制,例如社员大会和理事会的核心管理功能都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3? 贵州民族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创新路径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而言,其发展模式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是随着形势、环境和主体关系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上述几类合作社发展模式的优化,应当从合作社的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内部影响因素包括主体作用的发挥和运行机制的完善。外部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和政策。

    3.1? 发挥农民主体地位

    综合上述发展模式来看,贵州各地区农民对合作社的主导性较低,而政府、企业以及村支两委对合作社发展的控制力较强,这对于合作社的建设、治理和功能的发挥等均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从长远来看,为了实现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尊重和稳固农民的主体地位。首先,在合作社建立之初,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以及村支两委,要从根本上意识到合作社是农民自己的组织,是为农民服务、保障农民利益以及助推农村脱贫的组织,要从合作社发展的各方面提供帮助和支持,而不是先入为主,大肆干预合作社的日常工作,按照个人意志,制定发展目标和任务。其次,针对农民自身积极性较低的情况,政府、企业以及村支两委要从合作社的本质和宗旨出发,在农民中开展宣传以及培训活动。要发挥合作社的带动力和辐射力,努力让农民在与合作社的接触过程中,意识到合作社能够对自身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支持和保障。此外,就农民而言,要通过政府的引导、支持和宣传,认识合作社、了解合作社,明白合作社能够满足农民脱贫致富的愿望,从而积极加入合作社,投身到合作社的建设中去。

    3.2? 健全合作社内部运行机制

    合作社发展模式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合作社的运行机制不健全。健全运行机制不是用几张纸打印出来,再装订成册就完成了,完善机制也不是编写和修改章程。规章制度是运行机制的基础和保障,要健全运行机制,就要将文本中的内容落到实处。要优化合作社发展模式,实现合作社的正规化发展,解决运行机制的问题,完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首先,要完善决策机制,就要按照新修订的合作法中有关民主决策议事条例,切实发挥合作社的民主性。其次,要优化激励机制,就要重点优化合作社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企业让利、政府协调等方式,让农民真正从合作社的运营中获取实实在在的利益。最后,要建立约束机制,合作社要通过自建制度,监督合作社的管理者和管理机构,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避免让合作社变成一人之家、一言之堂。

    3.3? 融入互联网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逐步进入到各个行业,农业也不例外。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合作社也在逐步探索合作社的“互联网+”模式。农民合作社与“互联网+”结合,可以有效整合各种资源,联接中间环节,缩短交易链条,解决农业经营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互联网+农民合作社”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需要社员慢慢探索和接受。各地合作社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选择“互联网+”营销模式,严把质量关,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在互联网时代,应努力提高合作社的竞争力,不断适应、融入互联网大环境,从而实现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3.4? 优化扶持政策

    目前,贵州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长和发展,推出了各类扶持政策和实施方案,这些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和引导了贵州各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但是扶持政策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扶持政策要重视合作社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现行的各类政策高度关注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和任务完成度,但对其内部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关注度不高,导致合作社的发展出现只求结果、忽视过程的现象,大量合作社急于求成,不利于合作社的健康發展。②扶持政策要因地制宜,不能整齐划一。贵州各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构成、民俗文化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不能一概而论。制定扶持政策时,政府要充分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保证扶持政策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当地合作社急需解决的发展问题。③推动扶持政策落实到位。要使合作社实现预期目标,各级政府就要投入时间、人力、物力去推动政策的实施,关注政策落实情况,不能等出现问题后,被动地出台政策。

    4? 结束语

    目前,贵州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贵州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从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主体作用、运行机制和环境影响、政策影响4个方面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的问题,进而解决贵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各类难题,从根本上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贵州省统计局.“双创”活力不断激发,持续集聚发展新动能[EB/OL].[2018-06-29.]

    http://www.gz.stats.gov.cn /tjsj_35719/tjxx_35728/201806/t20180629_3333422.html.

    [2]费孝通,罗涵先.乡镇经济比较模式[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3]谭智心,孔祥智.不完全契约、内部监督与合作社中小社员激励——合作社内部“搭便车”行为分析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农村经济,2012(7):17-28.

    [4]蔡荣.交易特征、关系信任与农业企业契约选择[J].当代经济管理,2011,33(8):32-38.

    [5]国鲁来.合作社既要依法规范也要制度创新[J].农村经营管理,2010(10):17-19.

    [6]贵州省农村农业厅.贵州省农民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R].贵阳:贵州省农村农业厅,2019.

    [7]张晓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探析[J].管理世界,2009(5):89-96.

    [8]郭晓鸣,廖祖君,付娆.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联动型和合作社一体化三种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比较——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4):40-4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