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土地整治发展的理论视野、理性范式和战略路径
范文

    刘庆华

    

    摘 要:现阶段我国土地整治工作依旧处于探索阶段,在理论视野、战略路径和理性范式等方面不够完善。战略路径和理论基础直接决定土地整治的发展,分析和研究了土地整治基础理论,以指导和促进土地整治工作开展。

    关键词:土地整治;理论视野;战略路径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5-0031-02 ? ? ? ?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1.1;F323.8? ? ? ?文献标志码:A

    尽管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人口基数仍呈逐年上涨趋势。土地资源匮乏已成为现阶段困扰我国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人们对土地的实际利用形式也有所改变。土地整治工作,需要慢慢从提升耕地规模,转变成为提升耕地质量与生态质量。

    1 ?土地整治的理论视野

    近年来,在我国整治土地的过程当中,因为基本动力及主要目标放在增加耕地上,大多数地方出现了一味追求耕地产出和数量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不管是项目选址、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还是后期工程预算和竣工验收工作,其目的都是提升耕地数量,可谓是典型的“实体形态”整理[1-3]。

    就其理论而言,按照土地整治的经验和内涵来讲,我国在进行土地整治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统筹城乡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土地整治工作影响。土地整治可以有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能够有效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十分有利。

    其次,在实际工作当中,在整治废弃土地和建设节水工程的同时,将土地进行归并,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坚持建设节约型社会。

    再次,为了从根本上完成土地的友好应用,在进行土地整治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维护好生态平衡,进行生态环境工程的建设。

    最后,在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提升产能,就必须对土地生产条件以及耕地质量进行改善。具体可以通过整治“田、水、路、林、村”来实现[4-6]。

    土地整治具有统筹城乡发展、确保粮食安全、节约资源等多个功能,是一个叠加了众多功能的集合体,是由“核心功能”与“叠加功能”共同构成功能系统,如图1所示。

    2 ?土地整治的理性范式

    目前,我国土地整治工作依旧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明确的功能定位和目标界定。所谓土地整治,其实就是综合治理植被、水以及土地等资源,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城区规划、区域总体规划等。开展土地整治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使土地和人之间和谐发展,从而将土地产能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升上来。

    在理性范式的演化史上,随着自然科学发展与工业革命兴起,工具理性逐步占据了主流思潮。土地整治工作的理性范式也是如此。各区域土地整治工作其实都是围绕耕地平衡而开展的,利用土地整治增加耕地来获取建设用地指标,对土地整治的目的性不够重视。康德曾说过,“不受价值导范的理性是盲目的”。我国土地整治工作虽然增加了耕地,但却是以生态失衡为代价换来的[7-8]。

    研究发现,土地整治工作推进是从物质形态、领域意义和文化认同等3个维度一起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确保人和土地之间的和谐发展,通过预测价值信息进行相应判断,从而指导土地整治工作顺利实施。

    3 ?土地整治的战略路径

    3.1 ?政策方面

    就国家政策而言,土地政治工作主要可分为环境、供给及需求3种。

    首先,环境政策对土地整治所造成的影响是间接性的,如相关规定、标准以及国际交流政策、公众参与政策等。

    其次,供给型政策指的是推动土地整治工作良好进展的政策,主要是政府部门为了推动土地整治的发展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如资金整合、资金投入政策、机制创新和土地整治体制政策等。

    再次,需求性政策的主要表现是拉动土地整治实施。在实际工作中,主要通过对农户、社区、地方政府以及村集体进行鼓励,使其真正参与到土地整治工作当中。

    在土地管理政策框架当中,要将土地整治政策、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平衡的政策框架纳入其中,让土地整治政策能够进一步推动城乡之间的和谐发展。

    3.2 ?土地整治

    按照类型进行划分,土地整治类型主要有城乡结合部整治、农用地整治以及农村建设用地征地等。整治农用地的战略思想,除了要将产能提升上来以外,还要就国土整治的要求和目标进行积极分析和讨论。要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相结合,针对西部大开发中土地整治的实现方式以及作用进行探讨。探析在农地水土保持、中低产田改良、荒漠化治理等方面实施的可能性,加大农村建设用地的整治力度。未来土地整治战略核心是农村居民点用地。城乡结合部土地属于混合用地,需要坚持基建则兼、宜农则农的原则,注意保护土地生态环境[9-10]。

    3.3 ?技术方面

    要改善生态环境,就必须在土地整治的实际过程中加大对生态技术的应用。为了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实施,应创立生态技术平台。

    首先,应用生态技术,必须要有完善的土地整治方案。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区域特点,选择相应技术。要对土地整治工作当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了解,方可进行工业技术和工程措施的制定,把土地整治工作对城市及河流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充分利用缓冲带技术、防护林技术、间作套种技术等生态技术,改良土地治理性能,增强生态建设的可行性。

    其次,在土地整治工作中推广生态建设技术,应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土地整治部门要把生态技术推广与土地整治总体规划、控制规划和专项规划紧密结合起来。

    4 ?结束语

    土地资源是城市化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重要基础。现今,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了新常态化,对土地资源的整治和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废弃土地进行整治和科学利用,可以显著减少土地资源浪费,从根本上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保障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珍,刘金林.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形成机理及治理机制——基于财政分权与土地财政视角[J].社会科学,2019(5):59-71.

    [2]王荣宇.农村土地的治理模式与绩效分异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9.

    [3]罗娅,熊康宁,李永垚,等.石漠化治理区土地利用变化安全性评价——以花江、红枫湖、鸭池石漠化治理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9,34(3):600-612.

    [4]张金海,陈青.农村土地治理研究综述——基于国内2008—2017年相关文献梳理[J].南陽理工学院学报,2019,11(1):13-18.

    [5]代凡凡,赵小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土地治理存在问题与建议[J].南方农机,2018,49(24):22.

    [6]王萌辉,白中科,董潇楠.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陕西省土地整治空间分区[J].中国土地科学,2018(11):73-80.

    [7]陈丹怡.基于土地整治的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方法探究[J].南方农业,2018(32):180-182,190.

    [8]李华,龚健.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土地整治思考[J].中国土地,2018(11):45-46.

    [9]尹利娜,樊雷.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质量更新评价方法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8(21):84-86,98.

    [10]刘新峰.我国土地整治制度建设与立法思考[J].行政科学论坛,2018(11):25-2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3:5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