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皖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范文

    万远

    

    

    

    摘 要:基于安徽省皖北地区2005—2017年统计数据,选取各指标变量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安徽省皖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皖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第二产业占总产值的比值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结论,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以发挥农村剩余劳动力作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皖北地区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6-0007-04 ? ? ? ? 中国图书分类号:F214.21 ? ? ? ?文献标志码:A

    随着农业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逐渐增多。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8》的数据,2017年中国劳动力数量为80 686万人,就业人数为77 640万人,城镇失业人数为972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为2 074万人[1]。大量存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闲置的生产要素,是对资源的未充分利用,也是第一产业增加收入和城乡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

    政府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地加快转移,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安徽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较大的省份,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创造出许多潜在的经济价值[2]。研究各影响因素对皖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效果,对促进皖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1 ?文献综述

    1.1 ?理论研究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内外现有理论与模型有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及推拉理论等[3]。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农业和工业两个不同的部门,在农业部门中存在剩余劳动力,通过引导这些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率与农业产业收入水平,此时二元经济逐渐变为一元经济。

    推拉理论用推力和拉力因素解释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生活的原因,包括农村较低生活水平等促使农民离开原居住地的消极的推力因素,以及剩余劳动力追求城市较高生活水平等积极的拉力因素。

    1.2 ?实证研究

    从实证研究方法的角度出发,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1.2.1 ?回归分析法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社区处(2002)[4]结合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进行多角度分析,发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农村资源丰富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

    周孝坤等(2010)[5]基于推拉理论,分别针对推力与拉力两个因素建立模型,对重庆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人均耕地减少与农业现代化是拉力因素,城镇工作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是推力因素等结论。

    宋淑丽和齐伟娜(2014)[6]认为,影响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农村的教育水平和农业人口受教育程度。

    1.2.2 ?灰色关联分析法

    温建等(2009)[7]通过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联度与贡献率,得出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等指标。

    1.2.3 ?遗传算法

    张永礼(2018)[8]基于遗传算法对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扶植非农产业发展与提高农业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是促进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举措。

    2 ?实证分析

    众多学者在研究各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上取得了较多成果,但对安徽省皖北地区的研究较少。基于安徽省皖北地区2005—2017年统计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安徽省皖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定量实证分析。

    2.1 ?指标分析与模型构建

    被解释变量T(万人)代表皖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乡村劳动力人数与乡村就业人数之差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用皖北6市乡村人口数与乡村就业人数之差,间接表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其与农村失业人员数之差表示皖北地区農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这一指标。

    解释变量R1(万元/人)代表皖北地区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反映了皖北地区农业发展程度的高低与发展速度的快慢。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越高,则相同产出所需的单位劳动力越少,释放出的剩余劳动力越多。用皖北地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与第一产业就业总人数之比,表示这一指标。

    解释变量R2(百分比)为皖北地区第二产业产值占该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不断增大。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承接方,第二产业发展程度间接影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解释变量R3(百分比)为皖北地区第三产业产值占该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皖北地区第三产业近年来迅速发展,与第二产业相似,也是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主要因素。

    解释变量G(万元)为皖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以皖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差来衡量。其数值大小可反映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潜在拉力,因为人们会追求更高的工资,向往物质条件更高的生活方式。

    解释变量P(1万kW)代表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此项指标用农村机械总动力间接表示,用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反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项促进因素。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越高,单位产出所需劳动力越少,有利于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而促进剩余劳动力向其他部门转移。

    实证分析样本选取区间为2005—2017年,数据来源于安徽统计年鉴。根据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运用回归分析法建立如下计量经济模型。

    T=?茁0+?茁1R1+?茁2R2+?茁3R3+?茁4G+?茁5P+?着 ? ? ? (1)

    2.2 ?参数估计

    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估计模型,结果如表1所示。基于理论分析与逐步回归的分析结果,建立如下回归方程。

    Y=835.660+0.411R3+0.883G ? ? ? (2)

    2.3 ?模型检验与调整

    为了更加准确地分析皖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通过样本数据建立回归方程后,模型还需要经过检验与调整。模型检验包括以下内容:通过逐步回归法所建立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检验,判断选取线性模型是否恰当的回归方程F检验,判断线性关系是否显著的回归系数t检验,以及对回归模型中的残差序列进行残差分析。

    2.3.1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检验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检验,如表2所示。所建立的回归方程是多元回归方程,通过计算得到调整后的判定系数为0.918,回归方程对样本数据的拟合优度较高,认为被解释变量皖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能够被模型解释的部分较多。

    2.3.2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F统计量的观测值和概率P值的计算结果可知,如果取显著性水平为0.01,则有99%的把握认为各回归系数不同时为0,即皖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Y与回归方程全体解释变量皖北地区第三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及皖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

    2.3.3 ?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在通过逐步回归法所估计的模型中可以看到,解释变量R3与解释变量G的概率P值分别为0.001和0.000。如果取显著性水平为0.01,则认为回归系数与0在99%的把握下具有显著性差异,即皖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与皖北地区第三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皖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线性关系显著。

    2.3.4 ?残差分析

    首先,利用单样本K-S检验对残差的分布进行探索,结果如表4所示。残差与标准正态分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即残差序列总体上服从以0为均值的正态分布,不包含明显的规律性和趋势性。

    其次,通过等级相关分析判断残差的方差是否相同,结果如表5所示。观察残差与解释变量二者秩的变化是否具有同步性,结果显示等级相关系数检验的概率P值为0.168。当显著性水平取0.01时,有99%的把握认为异方差现象并不明显,即残差的方差相等。

    再次,利用残差分析探测所收集到的数据中是否存在远离均值的异常数据。观察标准化残差,发现观测值的绝对值均小于3,数据观测值未出现异常值。观察库克距离与杠杆值变量的值,未发现明显的强相应点。因此,数据中各变量值均不存在明显的异常值。

    3 ?结论与建议

    3.1 ?研究结论

    影响安徽省皖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是该地区第三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城乡收入差距,且两个因素都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呈正相关,结果满足指标体系设定的经济意义以及相关的理论分析。

    随着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2005—2017年安徽省皖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逐渐增多。第三产业占总产值比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人数大约能够增加0.411万人。同理,城乡收入差距每增加1万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人数大约能够增加0.883万人。

    通过观察该实证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鼓励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不但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失业问题,而且能够充分利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资源,发挥其潜在的经济效益。

    3.2 ?政策建议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率逐渐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能够加快城市化的进程,而且能够解决农村劳动力失业问题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应从以下几点采取措施,推动皖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首先,采取调整产业结构的相关政策,促进皖北地区非农产业发展。一方面,地方政府应扶植非农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尝试自主创业,改善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创业环境,切实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业、就业、创业提供便利条件。另一方面,政府应给予地方企业更多成长空间,特别要支持中小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快速发展。这不仅能够促进皖北地区农村吸收更多剩余劳动力,而且能够为城镇企业接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有利条件。

    其次,扶植农村现代化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加强农民综合素质教育,提升农村劳动力科学素养。一方面,地方政府与相关企业合作在农村建立现代化设施,通过农业现代化提高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从而释放出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其他生产部门中,进而提高社会总产出。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加强皖北地区对农村学校教育的投入,加强农民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专业素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不僅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而且能够满足非农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要求。

    再次,实现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及时公开城乡就业信息,促进乡村与城镇协调发展。逐渐改革户籍制度,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个人意愿,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感到舒心与稳定。对劳动力市场结构进行改革,及时完善并公开与就业相关的信息资料,尽力减少社会环境对剩余劳动力转业、就业的限制。地方政府应注重加强经济适用房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满足剩余劳动力的住房需求和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切实解决剩余劳动力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提供基本的医疗、社区文化等公共服务,保障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及转移后能够享受到切实的社会福利。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2]安徽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3]李仙娥,王春艳.国内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4(4):60-63.

    [4]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社区处.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量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2):34-38.

    [5]周孝坤,冯钦,廖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6):74-77.

    [6]宋淑丽,齐伟娜.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4(4):104-110.

    [7]温建,雷丽娟,梁保松,等.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及贡献率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43(5):576-579.

    [8]张永礼.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遗传算法[J].经营与管理,2018(8):92-9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