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SWOT分析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研究
范文

    刘悦

    摘 要: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宜人的气候等使得海南省旅游业发展条件十分优越,旅游业成为推动海南发展的重要引擎。国际旅游岛战略是海南在旅游市场定位上迈出的关键一步。运用SWOT分析法,对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展开梳理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关键词:海南;国际旅游岛;SWOT分析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2-0046-02 ? ? ? ? 中国图书分类号:F719? ? ? ?文献标志码:A

    1 ?优势(Strength)

    1.1 ?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气候资源

    海南岛拥有清新的空气、充足的光照、美丽的海滩、逾50%的森林覆盖率,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的原生地,境内热带雨林较为完整,动植物资源丰富且独特,兼具科研及观赏价值。岛内热带季风气候较为显著,四季温暖。优美的海景和正宗的热带风情,每年吸引逾千万游客来度假[1]。

    1.2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海洋资源

    海南位于我国南部,北临琼州海峡,与广东隔海相望,西临北部湾,南端紧邻马、文、菲3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海南陆地面积仅3.39万km2,却坐拥近200万km2的海域面积,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省”,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1.3 ?交通较为多样且发达

    海南拥有全世界唯一的环岛高铁,从北部的海口到南端的三亚仅需2 h。公路建设方面,截至2017年底,海南省全岛通车里程达1.7万km,且仍在建设完善中。此外,海南建设有海口秀英、洋浦港、八所港等多个港口,与广州、湛江、北海等地开通了航线,与日、朝、泰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运输往来。海南坐拥海口美兰机场、三亚凤凰机场、琼海博鳌机场等3个已建成通航的国际机场,航空交通条件便利。

    1.4 ?以黎族、苗族文化为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丰富,挖掘利用潜力巨大

    海南原著居民为黎族,岛上黎苗居民较多。由于之前交通闭塞,海南黎苗居民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苗族招龙舞、黎族骨器制作和树皮布等极具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列入第一批国家非遗名录。海南已认识到本土文化的吸引力,正着力挖掘本土文化的价值。呀诺达、槟榔谷等省内著名景点已经设置黎苗文化体验区,并对游客开放。

    1.5 ?政策大力扶持

    自海南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岛战略以来,国家提出了多项支持发展的政策。2018年,中国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支持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2]。

    2 ?劣势(Weakness)

    2.1 ?人才储备不足

    一方面,相较于我国其他省份,海南高等教育起步较晚,省内高水平高校数量较少,本土培养的人才供不应求。海南现有高校研究领域涉猎较广,但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综合性人才要求较高的旅游业发展。

    另一方面,每年冬天大批国内外学者到海南度假或召开学术会议,这部分的优质资源还未得到合理配置。海南曾出台制定“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围绕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进行政策和制度设计,但其成效还有待观望。

    2.2 ?经济较为落后

    2018年海南省地区生产总值483.05亿元,是全国少有的总量未破万亿的省份之一。海南经济体量较小,很难形成规模经济。2017年海南常住人口仅925.76万人,消费市场有限,经济实力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2.3 ?对外连接的交通方式较少

    2018年春节期间,海口大雾天气导致轮渡无法按计划将离琼车辆运过海峡,大量车辆滞留,整个城市交通陷入瘫痪状态。此次事件给游客留下了不愉快的体验,有损海南旅游品牌形象,也暴露了海南对外交通方式较为单一,以及对外连接过度依赖轮渡和航空的短板。

    3 ?机遇(Opportunity)

    3.1 ?有利政策出台

    2018年海南宣布实行免签政策,全世界50多个国家的游客能够享受旅游入境免签的福利,吸引众多国际旅客来海南度假。除此之外,尽管“北雄安、南海南”的国家战略实施成效有待时间检验,但从国家近期的一些政策指向看出,海南已成为撬动我国改革开放新格局的支点,有望继雄安新区之后再次重塑我国经济版图。

    3.2 ?重要会议举办

    独特且优越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重要国际会议、国家会议定址海南,例如博鳌亚洲论坛等。这些会议在给海南带来了更多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机遇,使海南得以拥有更大的舞台向世界展示其魅力。

    4 ?威胁(Threat)

    4.1 ?生态破坏

    海南旅游业发展遭受着生态破坏的威胁。一方面,游客在观光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难以挽回的破坏。另一方面,在开发过程中,开发商和政府并未充分认识或故意忽视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旅游开发超过生态容纳度。这些行为给环境带来了无可挽回的破坏,消耗了海南旅游发展的潜力。

    4.2 ?暗流涌动的南海局势

    海南管辖南海部分海域,我国与南海附近国家的关系牵动着海南的经济和政治。南海局势成为游客是否来海南度假的考量之一。

    4.3 ?极端天气

    台风等极端天气现象的存在,使海南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游客也很少会在台风期间登岛消费。

    5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可行性建议

    5.1 ?注重教育,加强人才培养

    旅游被看作服务行业的分支,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需要大量服务型人才。从这个角度来看,海南应在人才培养上持续发力。吸引高层次人才为海南高校服务,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对海南教育产生积极推力,形成发展优势。

    要重视对青年学者的培养,扩张海南高等教育版图。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利用特区和热带资源,不断建设和扩充研究园地,使海南普通高等教育稳健发展。

    5.2 ?合理规划,形成具有特色的系列化旅游度假体验项目

    纵观全国,海南走在“多规合一”的前列。但规划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根据海南实际使规划合理实现是关键所在。精心策划旅游形象,树立海南国际旅游品牌,助力海南发展,是海南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之一。海南应注重创新,结合现代技术,运用数字化宣传展示手段,给游客留下更深刻而独特的印象。

    海南应基于自身条件,发挥特色与优势,尽力弥补短板,抓住时代机遇,走出一条有特色的热带旅游发展道路,向国际先进水平不断接近。

    参考文献:

    [1]陈丕衡.海南经济开发轨迹与思想演进研究[D].武漢:武汉大学,2014.

    [2]张晗.浅析新时代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优势[J].新西部,2018(32):52-5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