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合作社:吴起产业扶贫的生力军
范文

    张凌云 樊涛

    产业发展不但要见效益,还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吴起县在产业扶贫中,以形式多样的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坚持家庭种养殖短期产业和山地苹果、大棚长效产业相结合,在实践中已组建苹果、养猪、养驴、小杂粮等200多家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不但可以通过土地流转、代管、代养、代种等灵活方式参与其中,还可以在家门口的合作社上班领工资。

    全村96%的土地都种上了山地苹果,90%的村民都参与到山地苹果产业中来——这一组数字的获得,对吴起县长官庙镇李沟村第一书记李永琪来说,并不轻松。其实,除了带领村民学习种植技术,提升种植信心,让山地苹果成为“金蛋蛋儿”外,李永琪也在着手设计自己任期之后的事情,比如村里的长远规划、合作社经营水平的提升、如何留住人才等等。

    目前,吴起县各乡镇农村合作社都做得风生水起。铁边城镇油寺村绿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大家对农家变农场、农民变工人、居家上班的新生产生活方式更加认可。而在白豹镇,李桥村肉驴养殖专业合作社已在酝酿中。

    “扶贫,不但要真扶贫、扶真贫,而且要让产业托举贫困人口致富之路走得长,走得远,让他们都能够身怀一技。”吴起县委书记董强的话掷地有声。

    山地蘋果合作社——李沟示范村

    以外来者的眼光看,李沟村栽种山地苹果的条件不算好。柏油路虽然通了,但从长官庙镇出发,就一直爬坡,开车需要蜿蜒行进大约5公里。但是,接触了村民才知道,李沟村的条件与以前相比,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善。村民们说,是驻村第一书记李永琪把大家的精气神聚起来,把争取到的资金综合利用,李沟村才有了今天的模样,才有了吴起县山地苹果示范村的称号。

    村民李志财正在他的苹果园里用一根黑色胶管给果树滴灌,水落到土里,就变成了黑色。原来,这是李沟村为大果树新配套的水肥一体化浇灌设施。与周边村镇相比,李沟村的降水一直偏少,温差也更大一些,村民们都觉得村上的地不适合种植山地苹果。李志财说,他作为村中种植苹果的示范大户,去年在政府支持下,在离家最近的这8亩多地里全部栽上了三年生的大果树,主要是为了给村民起个示范作用。

    李志财告诉记者,现在县里主导发展苹果产业,果树苗是免费的,栽种也有补助,都不需要村民自己掏钱。苹果树一般六年会整体见效益,所以前五年县里每亩地有200元补助,150元是肥料钱,50元是人工费。如果是贫困户,每亩还有额外的200元补助。

    李志财把自家的20多亩地都种上了山地苹果。去年这些大树开始少量挂果,但因为搭建防冰雹的防护网时没有经验,支架立得少了,导致防护网倒塌,砸伤了苹果树,影响了产量。李志财乐观地说,今年情况会好很多,应该有收益了。

    站在李志财旁边的第一书记李永琪接着向记者介绍说,去年栽种的大果树挂果后,他们也发现果子较小,口感、果形不如洛川苹果,他和村民都很着急。经过咨询,专家给出的结论是缺肥缺水,如果营养跟上,果子质量肯定没问题。于是,他和村民到洛川、宜川等地学习,改进了传统的挖坑施肥方式,今年开春在全县率先引进了水肥一体化浇灌设施。

    记者了解到,自2015年起,李沟村借助吴起县“苹果北移”政策种植苹果,目前已发展山地苹果2260亩,实现有水灌溉面积780亩、挂果面积320余亩,挂果园实现配套水肥一体化面积120亩。

    2017年7月,李永琪担任李沟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他觉得应先从带领村民学习苹果种植技术着手,让村民都成为务果行家,全县山地苹果示范村才能名副其实。他们请来果树专家,把全村果园栽植户组织起来,多次在地头进行管护培训,学习果树精细化管理。与此同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把扶贫资金综合利用,协调各类资金760万元,新修果园生产道路(砂石路)3条共8.8公里,完成配套机井4眼,水窖24口,为950亩果园解决了灌溉难题。

    李志财说,到了该施肥、剪枝、间果等节点上,技术人员就会来到地头,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学习。一年之后,种惯了玉米、豆子的村民们对种苹果也开始得心应手。李志财轻轻抬起一根结满了小果实的枝条,向记者讲解道,留果多少要看枝条粗细,一般要留离树干近的果子,不要超过三四个。

    李永琪则让李志财注意水肥的比例,提醒他不要让套种的豆子伤了果树根系。这些豆子并不是为了收成,等到豆子长到二十多公分高,就全部翻到地里做青肥。这也是李永琪带领大家在外地学到的经验。李志财感慨地说,李书记已经称得上真正的苹果种植专家了!

    李永琪向记者介绍,今年李沟村320多亩果园将全部挂果,对全县的苹果栽植都会起到一个示范作用,李沟村人均收入将会增加2000多元。

    产业找准了,李永琪开始思考以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壮大苹果产业规模。驻村工作队在李沟村的工作思路是“一抓四联四推进”:抓党建,党员联户、干部联组、支部联社、部门联村;成立专业合作社组团发展。

    一项产业一个合作社。李沟村组建成立了山地苹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提供代管、代种服务。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可以由合作社代种。贫困户把树放在合作社,按果树面积算占股比例,前五年种果树有县里的补助,劳务费够了,但后期挂果需要套袋,劳务费增加。按去年收益看,最后苹果收入农户约占51%,合作社占49%的比例。有劳动力的种植户,如果只是需要合作社代管,提供技术支持,合作社服务就是无偿的。

    目前,李沟村把全村没有劳动力的80户果农全部纳入合作社,并按照挂果园、中幼园、新建园三种类型,分别建成高标准示范园进行示范引导,实行统一生产模式、统一管理经营,年终按股分红。

    此外,村里正在筹建石油劳务合作社。这是针对李沟村周边油厂采油点分布较多的有利条件,村里打算把家里有各种农用机械和有技术的村民组织起来,成立劳动服务公司,和采油厂签合同,承包一些小工程,比如砌墙、修复损毁路段、打扫卫生等,这样的工作采油厂一般都外包出去,单家独户很难揽到,所以就由村里出面商谈,现在已有了一些眉目。

    李沟村还正在建一家200头规模的养驴场,为贫困户一户代养2头,保证贫困户当年有收入。

    对李沟村未来发展,李永琪有自己独到的思考。他在总结中写到:到底留什么,才能持久?他说,总有一天自己会离开李溝村,到底该留下什么,才能持久发展,得早作打算。

    李永琪提出三个方面的思路:一是必须有个长远规划。为了找准李沟村发展的思路和模式,村“两委”班子在实地调研了解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已制定了“苹果主导、养殖辅助、特色补充、生态旅游”的乡村振兴发展思路,并要编制完成本村《五年发展规划》,力争把李沟打造成一个富裕美丽村庄。二是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单打独斗不能成气候,要抱团发展,实行股份合作制经营,按股分红。今年,还要成立养殖、物业和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逐渐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三是必须培养好接班人。本村的发展还得靠本村人,一方面要培养村“两委”班子后备干部,目前已重点培养两名本村大学毕业的“两委”后备干部;另一方面,要培养好致富带头人。

    记者了解到,由李永琪起草修编的《鑫鑫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规划》,计划在李沟村筹建高标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这个规划已在全市农业产业项目答辩会上得到专家肯定,并将该园区项目认定为2018年吴起县惟一一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计划支持资金200万元。该规划如果可以顺利实施,将大大提高李沟村山地苹果产业发展能力。

    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养殖

    “党支部+企业+合作社+互助组织+贫困户”、“公司+农户+基地”、“能人大户+家庭农场+贫困户+扶贫资金”,自2015年起,这样的抱团发展种养植产业的模式,陆续在白豹镇一些村庄发展起来,并已在贫困户中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基础。

    没有劳力的贫困户是扶贫产业发展中的特殊群体。2017年,白豹镇党委采取“村党支部+企业+基地+园区+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将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产业扶贫资金注入泰宝牧业公司,让全镇48户重点巩固产业户(含贫困户)加入到泰宝牧业公司,由公司代养代管代销,进行场户联动利益分红。到年底,每户分红约1000元。这样做,一来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资金难题,二来生猪代养让没有劳力、技术的贫困户当年有收益,降低养殖风险,而且规模化养殖效益也相对较高。

    据介绍,贫困户分红的多少受市场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2015年,白豹镇为泰宝牧业注入产业发展资金68.4万元,吸收贫困户118户342人参与联动发展。当年贫困户每人连本带利可收2520元,红利高达26%。

    对有劳动能力具备养殖条件的贫困户,白豹镇鼓励进行分户饲养,以实现快速脱贫。

    白豹镇党畔村发挥能人经济的示范作用,采取“能人大户+家庭农场+贫困户+扶贫资金”的模式发展肉牛养殖。贫困户把县上每头牛的补助资金入股家庭农场,年末按利润分红。同时入股的贫困户可以在家庭农场上班挣工资、学技术。

    正在建设中的白豹镇李桥村200头肉驴养殖场,计划成立李桥村肉驴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土地、劳力、资金入股,与泰宝牧业合作。其中,土地股是把村里原粮站以每年租赁费5万元形式换算,与此同时引导村民把部分地力较差的土地,规模化种植牧草,既满足养殖场的饲料需求,又可让贫困户增收850元。

    资金股由县扶贫部门列支扶贫资金50万元投入合作社后,由合作社与企业签订入股分红协议,再由企业与50户贫困户签订肉驴养殖脱贫协议,每户8000元产业到户资金合计40万元、整合土地租赁费两年10万元、吸纳全镇7个贫困村互助组织资金260万元,共计360万元入股投资到肉驴养殖场,由企业集中代养、统一出售、按股分红。分红周期每两年为一个周期,分红比例为入股金额的10%进行分红(其中:红利的80%用于50户贫困户分红,20%分红于7个贫困村的互助组织),到2019年末,预计全镇50户贫困户每户分红利13760元,可使50户贫困户脱贫;7个互助组织分红利共计72000元。

    此外,村民可以通过劳力入股。计划对有劳动能力的人员每年在养殖场参与肉驴养殖满20天的给予每天不少于80元的务工补助。让村民在养殖场边干边学,为自主致富打基础。

    今年5月2日印发的《吴起县2018年脱贫攻坚产业扶持办法》,更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信心满满。该《办法》要求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和群众意愿,选择适合贫困户发展的模式和方式,量身定制培育计划。扶持政策包括高效棚栽业、山地林果业、养殖业、特色种植业、培育经营主体、项目捆绑扶贫、电商帮扶、金融扶贫等八个方面,分别有详细的资金补助标准。其中,对贫困户建标准棚每户限一座,补助5万元;巩固肉牛、肉驴养殖,对新购进饲养肉牛、肉驴的每头一次性补助2000元(每户不超过5头)。

    鼓励贫困户采取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加入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对带动吸纳5户以上贫困户的新型主体,且带动贫困户脱贫效果明显的,将给予实物或一定额度资金奖补;每脱贫一户再奖励经营主体1000元。

    集体经济+绿源专业种养植

    在铁边城镇西北边的油寺村,红红火火的生产场面让人振奋。但这个有铁边城的“四川”之称的村子,一度曾因集体经济“空壳”化而长期陷入发展的困境。

    2017年初,吴起县委组织部把中央和省上分别划拨的30万元党费共计60万元,拨付给这个曾在1935年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时做过贡献的村庄,用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发展产业。

    如今,500头养驴场寄托着全村人的希望。据介绍,5月底,驴场完成全部基础建设,首批入栏200头驴,驴仔费用由合作企业定边铭丰集团先期垫付。每头驴育肥期约六至八个月,按照2017年市场价格,入栏价每头0.6万元,出栏均价0.9万元。按照村集体和公司各自占股比例进行利润分配,定边铭丰集团可分红8.24万元,村集体分红32.96万元。村集体的分红收入将用来保障贫困户生活,村庄绿化,道路修整等用途。

    油寺村将集体经济和合作社发展规章都上墙张贴,让人一目了然。村主任高应喜介绍,绿源专业种养合作社按照“土地流转、合同租赁、合作带动、订单种养”的思路,每年按照100元租赁费,流转农户土地种植山地苹果、小杂粮和油料作物,带领大家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加工、统一销售,订单种植小杂粮。合作社还将对小杂粮、油料、果品和大棚蔬菜进行深加工、精包装、广销售。目前合作社正在探索注册小杂粮品牌,争取使杂粮能进入各大超市销售。

    据统计,目前合作社已流转土地2000多亩。因为第一年已见效益,今年村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但合作社却不敢将步子迈得太大。村民文建山说,自家的20多亩地全部流转了。他是今年才入股的,和多数村民一样,去年他也在观望,担心合作社经营不善,没有收入。他算了一笔收支账:土地流转费用一年2000元,自己春秋两季到合作社上工,收入大约有七八千元。

    此外,合作社还按照“项目捆绑、合作带动、群众入股”的方式,激活贫困人口小额贷款资金。方式是每户按照5万元股金计算,每年按照2厘利息分红1.2万元。去年,共有4户贫困户入社。

    同时,动员广大群众资金入股,集散钱办大事。每户按照100元一股折算,最高可入股1万元。如合作社纯利润10万元,涉及1000股,一股利润为100元。

    此外,定边铭丰现代农业集团也是绿源合作社生猪养殖的合作企业。企业先期为贫困户提供猪仔和饲料,全程派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四个月后生猪出欄,铭丰集团还会按市场价回收,先期投入再从生猪的销售差价中扣除。养殖户每头猪利润在200元左右。铁边城镇政府工作人员说,如果农户觉得自己销售价格更高,把成本返给铭丰集团,也可以自己销售,企业本着带领贫困户发展的初衷,不做苛刻要求。

    据了解,铁边城镇各个村子通过政府推动、支部引领、企社联合、订单饲养、居家上班的模式,不但确保群众有长期的产业,还让农家变农场,农民变工人。

    考虑到农业生产风险较高,铁边城镇依托金融扶贫,拟推广农业保险,生猪养殖、驴场、家庭林场都拟纳入保险范围,目前正在和相关公司进行洽谈。

    合作社是产业扶贫的最佳载体

    据统计,吴起县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确定山地苹果为主导产业之后,除资金上给予支持外,还为农民量身规划产业发展路径,一方面组织群众外出考察山地苹果大县种植经验,一方面组织技术人员三下乡,为群众送技术送服务。经过三年发展,吴起县山地苹果全县种植面积达到了10万亩。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农村经济研究专家李冰充分肯定了吴起县通过合作社平台实施产业扶贫的做法。他表示,合作社一般是由5户以上自愿联合起来进行合作生产、合作经营的一种组织形式。通过合作社,村民可以在农资采购、农产品销售等各个生产环节获得更多话语权,保证收益。此外,也有利于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经营大户等农业经济体相比,农村专业合作社距离农民最近,又有较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用于产业脱贫的最佳载体。

    李冰指出,要通过合作社规范运行来保障包括贫困户在内的普通社员的正当权益。要让贫困户熟悉合作社的规章、分配收益等管理规定,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

    李冰强调,要加强合作社外部监管,通过扶贫、农业、畜牧、财政、金融、水利等对合作社扶持的部门,建立监管机制,定期召开代表大会、公开财务信息等,保障包括贫困户在内的普通社员的知情权、参与权、话语权以及分配权。同时,要规范合作社内部管理,完善理事会和监事会,建立运行机制,规范档案管理。在监管体系中设立公开透明的社员申诉通道。提高合作社成员的维权能力,培训每一位成员知晓、明确合作社财务、参与收益分配等权益。

    据悉,吴起县已有57家专业合作社实现致富增收。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2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