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陕西对外文化贸易政策回顾与评价
范文

    吴振荣?何丽婷

    【摘 要】 文章梳理回顾了陕西对外文化贸易政策,评介了陕西对外文化贸易政策的缺失:缺乏系统的对外文化贸易政策;对外文化贸易政策的价值链低端锁定;对外文化贸易支持政策重出口环节、轻产业竞争力培育;文化产业政策“抓大放小”、对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支持效果不明显;文化产业的管理体制不畅、对外文化贸易管理体制缺失。提出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下陕西对外文化贸易政策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外文化贸易;政策支撑体系

    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与建设,为陕西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发展带来重要的战略机会。将陕西置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战略环境中,研究陕西如何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论坛等多边合作组织和合作机制,系统构建对外文化贸易政策支持体系,对陕西以文化贸易促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提升陕西文化贸易的竞争力,实现陕西从对外文化交流大省向文化贸易强省的跨越,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文化输出和文化贸易高地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陕西对外文化贸易政策梳理

    陕西省对外文化贸易政策包括对外文化贸易政策、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园区发展政策和三个方面。

    1、对外文化贸易政策

    2014年8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实施意见》,[1]提出陕西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目标,从明确支持重点内容、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强化金融服务、提高便利化水平、加强平台和载体建设、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统计工作、规范贸易行为、加强人才建设、加强对外宣传九个方面提出了政策措施。这是陕西第一个关于促进文化贸易发展的综合性政策。

    2、文化改革和发展政策

    文化改革和发展政策涉及综合文化改革和发展政策、文化发展的财税政策、文化产业项目政策、文化产业与科技金融等产业的融合政策。具体包括:文化改革和发展政策——2009年5月《加快推进省直文化单位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2011年11月的《陕西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和2011年9月的《陕西省“十二五”时期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2009年9月《金融支持陕西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指导意见》;文化发展的财税政策——2012年7月的省政府发布的《关于支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财税政策的意见》;文化产业融合政策——2013年9月的《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融合发展的意见》;文化产业项目政策——2013年9月的《关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

    3、园区发展政策

    针对曲江新区、高新区等优势文化园区,出台了《西安曲江新区入区文化企业营业税补贴暂行办法》、《西安曲江新区入区文化企业房租补贴暂行办法》、《西安曲江新区鼓励和扶持影视产业优惠政策》、《西安曲江新区关于鼓励扶持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发展办法》、《西安高新区关于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等园区政策。[2]

    上述政策从财政税收、建设用地、房产租赁、税费减免等方面加大优惠扶持力度,为构建西安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提供了政策保障。西安市从2006年10月起,每年设立了2000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11年增至5000万元,2012年增加到1亿元。2007年至2011年,全市已扶持重点项目84个,扶持金额达到1.1亿元。

    二、陕西对外文化贸易支持政策评价

    通过以上陕西省对外文化贸易政策的梳理,可以发现,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初步建立,但对外文化贸易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完全建构,对外文化贸易的政策支持更显乏力,主要表现在:

    1、缺乏系统的对外文化贸易政策

    陕西和西安市已经出台了多项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但至今没有制定一项关于促进陕西对外文化贸易的专项政策,关于陕西文化贸易和文化出口的政策散布在已出台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中,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对外文化贸易政策。具体表现在:

    (1)在2007年《西安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方案》中,关于西安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中,只有两条措施,一是广泛开展文化产业的推介、交流与合作,二是鼓励文化产业开拓海外市场,文化产品出口可按照国家现行税法规定享受出口退税政策,没有“文化贸易”的表述,对文化贸易的支持也仅限于出口退税和海外市场开拓方面。

    (2)在2012年6月《中共西安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中,关于西安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中,扩展为三条措施,分别是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实施对外文化交流贸易促进工程和大力推动文化外宣阵地建设,体现了文化交流与文化外宣、文化贸易的统筹协调的政策思路,并确立了图书、影视等西安文化贸易的重点领域,但文化贸易支持政策还是限于出口退税。

    (3)在2011年11月《西安市“十二五”时期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规划》中,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实施对外文化交流贸易促进工程的基础上,增加了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的政策措施。“以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对外文化贸易政策理念初步形成。

    陕西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政策理念和措施,经历了重文化宣传和文化交流,到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统筹协调,再到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并重的转变,但对文化贸易支持的全面系统政策还没有建立起来。

    2、对外文化贸易政策的价值链低端锁定

    文化产业是基于内容的产业,而陕西现有的文化贸易扶持政策基本上都是由制造业或高新技术行业政策照搬到文化行业而来,是基于在同质化竞争中如何发挥“低成本优势”的政策支持,这种政策支持只适用于基于低廉劳动力资源优势的文化制造业,而非基于创新和创意能力培育这一文化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培育。[3]这种政策可能会使陕西文化贸易长期锁定于价值链低端,无法向处于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内容创意产业贸易转移。

    3、对外文化贸易支持政策重出口环节、轻产业竞争力培育

    陕西对外文化贸易政策仅致力于贸易环节的扶持,主要表现为对文化产品出口税收优惠与贸易便利化等,对文化产业竞争力培育的政策体系较少涉及。对外文化贸易应该是文化产业内部竞争力向国际竞争力的延伸,如果没有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支持,对外文化贸易就成为无源之水。因此,陕西对外文化贸易政策应从出口环节扩展为研发、设计、生产和营销的全过程,从产业竞争力培育方面来构建对外文化贸易的支持政策。

    4、文化产业政策“抓大放小”、对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支持效果不明显

    现有文化产业政策以大企业为重点,相关的信贷、融资担保、税收、财政、市场准人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中小文化创意企业的支持作用并不明显。资金缺乏依然是现阶段中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大障碍。以高新区中小动漫企业为例,虽然每年高新区都有相当可观的补贴用于动漫产品的制作上,但只有少数企业才能享受得到,绝大多数动漫制作企业尤其是民营和中小型企业则很难得到资金支持。

    5、文化产业的管理体制不畅、对外文化贸易管理体制缺失

    由于对外文化贸易涉及商务、宣传、文化、外事、财税、金融、海关、统计等众多部门,陕西省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并不顺畅,文化贸易管理体制更是缺失。陕西没有建立对外文化贸易的管理体制,缺乏专项负责推进文化贸易的组织机构,协调多个部门的外文化贸易工作联系机制也没有建立起来。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陕西对外文化贸易政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不匹配。陕西目前的文化贸易政策存在重文化交流轻文化贸易、重文化旅游轻内容创意服务、重政策制定轻执行等问题,不仅没有顺应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提出文化贸易战略和战略目标,更没有建立完善的对外文化贸易政策支持体系。

    因此,建议陕西省应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为契机,以提升对外文化贸易竞争力为目标,从文化生产要素、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企业、文化产业融合、产业集群、文化贸易服务平台等方面构建的陕西对外文化贸易政策支持体系,与已有的只关注贸易环节扶持的文化贸易政策相比,更为全面和系统。为了使陕西对外文化贸易政策支持体系有效运转,必须建立健全由陕西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牵头协调,由商务、宣传、文化、外事、财税、金融、海关、统计等部门组成的对外文化贸易工作联系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整合资源,推动对文化贸易支持政策措施的落实,为实现陕西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文化输出和对外贸易高地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齐勇锋.关于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和现代化转换的思考[J].求知,2012.01.17-18.

    [2] 张希坤.美国文化服务贸易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研究[J]. 对外经贸,2013.03.40-42.

    [3] 花建.中国对外文化贸易体系构建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3.07.90-9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