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童蒙止观》的次第思想
范文

    李东

    【摘 要】 本文针对天台宗智顗的《童蒙止观》的次第思想进行了讨论研究。主要介绍了《童蒙止观》的止观次第,同时讨论了具体实修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见地问题和身见问题。

    【关键词】 《童蒙止观》;止观;智顗;次第

    一、绪论

    《童蒙止观》又名《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小止观》,是天台宗智顗(538-598)于天台山修禅寺给其哥哥陈鍼讲修行止观的内容整理而成。智顗专门系统谈及止观的有四本:《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六妙门》、《童蒙止观》和《摩诃止观》。其中《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六妙门》、《童蒙止观》,归类为次第止观,而《摩诃止观》归为圆顿止观,属于上上根性人修行的法门。

    四部止观中,《童蒙止观》内容最全面,《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缺非世间非出世间禅法介绍,《六妙法门》缺觉魔、治病等内容,《摩诃止观》缺二乘境、菩萨境及果报部分,所以其被视为“小而五脏俱全”的天台宗修行法要。本文主要就次第角度解读该书:侧重于止观次第。

    二、止观次第

    修行人根据自己的目的,对应选择修行法门:人天乘、二乘(声闻、缘觉)、菩萨乘或佛乘。从修行方式来说,智顗将正修行分为:坐中修和历缘对境修。就正修行止观次第而言,智顗将止观正修行分为从假入空观、从空入假观和中道正观。

    了解止观和修行境界次第之前,修行人应了解十法界。十法界指六凡、四圣。其中六凡为: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修罗界、人界和六欲天。四圣分为: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和佛界。

    地狱界中的众生由于习性中贪、嗔、痴太重,所以受地狱上恶之法则,而在地狱极苦之境界。饿鬼界中的众生由于习性中贪念太重,所以受饿鬼中恶的法则,而处饿鬼饥饿之境界。畜生界中的众生由于习性中偏重于痴,所以受以畜生下恶之法则,而在畜生舌啖之境界。修罗界中的众生由于习性中偏重于嗔念,所以以修罗下善好斗之,而在修罗战斗之境界。人界中的众生由于持戒、修欲界定,修数息法门等原因,以人中善之法则,而在人苦乐夹杂之境界。六欲天中的众生由于持戒、修数息法门以及各种修行法门等原因,以天上善禅定之法则,而在天乐胜、身胜之境界。

    声闻界是修从假入空类法门,修五停心(不净、慈悲、因缘、念佛、数息)、别相念(四念处)、总相念(观身不净;观受不净;观心不净;观法不净)等法门,以声闻修四谛之法则得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四无色天的果位。

    缘觉界是修从假入空类法门,主要修观十二因缘,以缘觉观因缘之法则,而得缘觉悟真空之境界。

    菩萨界是修从空入假修行法门,修行六度,以菩萨自觉觉他之法则,而得菩萨自利利他成就之境界。

    佛界是修中道第一义谛观法门,以诸佛三觉之法则,而得诸佛万行具足之境界。

    由上可见,我们可以简单的将出三界的修法表达为从假入空观,菩萨界的修法简单对应成从空入假观,佛界的修法可以对应为中道正观。

    在修行止观时,要解决的两个主要障碍,一个是身见、一个是见地。身见指身体的障碍、物质方面的障碍,这个修到未到地定后会逐步化解。

    见地是对万事万物基本的看法,其中比较重要的概念是俗谛、真谛、第一义谛、空、假、中。“俗谛”指普通人看待事物的方式,以常识来接近真理。“真谛”指经过特定的分析系统去看待分析心、现象、万物,以理性来接近真理。“第一义谛”则指一念具足一切佛法。“空”在这里是指世间万法只是现象显现而无实体。此空并非指类似杯子空、虚空之类的概念,而是指不具备恒久不变的意思。“假”指假有,指世间万法都非实有而只是借概念而有。如借诸蕴而有众生,借栋梁而有家屋。“中”在天台以实相为中道。中者,不二之义,是想表达的是超越了概念和图像之上。

    空、假、中道、实相、俗谛、真谛、第一义谛都是为了理解最高境界而建立的概念。为了在修行过程中,体悟到实相时,能通过这些概念能正确认识境界。如果说修证过程以找人做比喻,那这些概念就是这个人的照片、视频、调查报告,为了我们看到这个人时,可以正确分辨出,而修行者一定要牢记这些照片、视频、调查报告绝非是这个人本身。在事相方面,修行者落实到自己修行上,要非常重视自己的业力,要对自己的根性做一个客观的判断,根据对四谛的理解选择不同的入手修行方法。

    (1)从假入空观。从假入空观为了破除“见思惑”。“假”强调的是现实世界只是现象。佛经中常用如泡、沫,梦、幻、影、露、电、芭蕉树、阳焰、声、旋火轮,海市蜃楼等来比喻、解释万事万物本质上没有实在不变之物,皆无常、无我、假名,而众生不解此意,执著有而导致烦恼。修行者当认识进而体悟到这一点时,不再执著时,就是“体真止”。

    《童蒙止观》描述从假入空观,可以证得人天善果、达声闻、辟支佛境界。在坐中修时,若做不到体真止和体假入空观(用通教的经论和修法),则需先练习系缘止、制心止和对治观(析假入空观,用藏教的经论和修法)。系缘止和制心止對治粗心。观法,一般是用对治观。其中不净观、白骨观对治贪欲、慈心观对治瞋恚、界分别观对治着我、数息观对治多寻思等。

    我们可以将从假入空观细分为: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九住心)、未到定、根本四禅、四无量定、四空定七个境界。

    粗住,又名麁住,是因前息道诸方便修习。心渐虚凝。不复缘虑。细住是在粗住基础上,其心泯泯转细,坐中修时,身体觉得有物支撑,坐久不觉疲倦。修行人持续修行,则进入欲界定,又名九住心。第一住为内住,修法是从外一切所缘境界,摄录其心系在于内令不散乱,此则最初系缚其心,令住于内不外散乱。第二住为等住,从最初所系缚心,其性麁动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于此所缘境界,以相续方便澄净方便,挫令微细遍摄令住。第三住是安住,特点是若此心虽复如是内住、等住,但是由于失念于外,散乱,发觉后摄录安置内境;第四住近住,是谓彼先应如是亲近念住,由此念故数数作意内住其心,不令此心远住于外。接下来第五住调顺,谓种种相令心散乱。所谓色声香味触相。及贪瞋痴男女等相故。彼先应取彼诸相为过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于彼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第六住寂静是谓有种种欲恚害等诸恶寻思贪欲盖等诸随烦恼。令心扰动。故彼先应取彼诸法为过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于诸寻思及随烦恼。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静。第七住最极寂静,是指谓失念故即彼二种暂现行时,随所生起诸恶寻思及随烦恼能不忍受,寻即断灭、除遣、变吐。第八住名专注一趣,谓有加行有功用,无缺无间三摩地相续而住。第九住等持是指数修数、习数、多修习为因缘故,得无加行无功用任运转道,由是因缘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运相续无散乱转。

    欲界定还是有个我和我的心这个感觉在。修过九住心后,则到了未到定、未来禅,这时身心的感觉全部没有了,达到这个境界后,身体不会因四大失调而生病。

    修行者继续修行,入初禅境界,有觉有观三昧,根识相应生十六种触。有觉、观、喜、乐、一心五支;二禅为无觉无观三昧、圣默然定,内心生喜乐。有内、净、喜、乐、一心五支;三禅离喜得乐,乐俱禅,乐遍全身。有舍、念、智、乐、一心五支;四禅定心安稳,出入息断,有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支。四禅成功后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后修四无色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如果欲界定、未到地定修证有成会有善根发相,所以修行者切忌自以为是有点境界,就狂妄并停滞不前。修欲界定,需要培养听闻力、思维力、忆想力、正知力、精进力、串习力。最初通过经常听闻和思考佛法来增加定力,将所缘相(比如佛像、白骨等等)于心内境住,然后一直相应,于内束缚心念,修系缘止,达到等住、安住。通过忆念一直如法作意思考,摄录心念作意,让心不散乱安住、近住。从此后通过正知力调息其心,观诸相,不随顺烦恼而入寂静,修制心止。用精进力串习,不随顺烦恼并且去除烦恼,从寂静入最寂静、专注一趣。由于一直串习(持续练习),做到等持状态,这样九住心修成。內住、等住属于刻意用力作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属于有间缺运转作意。专注一趣中,属于无间缺运转作意。等持属于无功用运转作意,如同呼吸一样自然。修行过程中有退失定境的情况,另外过程中会有禅定的各种境界,比如未到地定中的暗境和明境等等,如果不明了,修行人产生执著,则不能在现象中得到自在,果位停滞于声闻和缘觉果位。

    (2)从空入假观。第一步用空来破假,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后,修行人要认识到此非究竟。菩萨不忍见众生由于执著而痛苦,故强调四弘愿慈悲度众生。要做到这点,就要对世间事物积极参与,认识世界、改变世界。修从空入假观,此观成时,了知身心、世界,情与无情,毕竟空寂,而于此空寂之中,修种种如幻行门,利益众生。而要做普度众生,修行者就会面对“尘沙惑”,这时就需要如实认识十如是。尤其在当今社会,应该大力提倡认识十如是。对于在家众,不仅是对于解脱法门,而且应该对世间科学、文化、疾病等应该通达无碍,以究竟为方便,方能广度众生。修行法门用止觀来讲,用方便随缘止,观法用平等观。坐中修的观法可以参阅《六妙法门》的还门修法,《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3)中道正观。正观中“正”指体悟心性的非真非假,熄灭攀缘心性真假的念头,“观”指中道第一义观,即观察心性非空非假,但不坏空、假之名;如此观照,于心性通达中道,圆照两谛,随后观一切诸法中道二谛,也不执著于中道二谛,这才叫中道正观。与此相对比的,是上面所述的方便观。

    中道正观的目标,是如实体悟一念具足佛法,破除“无明惑”;而修观的方法,则是“体知心性非真非假,息缘真假之心”,其目的是观取一念心具足一切诸法。为什么是如此呢?首先,从假入空观虽有假来平衡空,但毕竟重点在空;从空入假观空来平衡假,但毕竟重点在假。若各自分开来说,总不免有所偏。中道正观观取一念心具足诸法,诸法都在一念心中,故只需在一念心方面着手做功夫,便能安立诸法。而一念心是我们现前的心念,是随时会现起的,体会当前的一念心不偏于空(真),也不偏于假,不以空、假的极端来看一念心。修法采用《六妙法门》的净门修行方法、《童蒙止观》的中道正观以及《摩诃止观》的四种三昧的修法。

    三、结论

    智顗在从次第止观的思路来梳理修行方法,以三观的思路来为菩萨的证果加以界定如下:

    从假入空观+体真止→二谛观→慧眼→一切智

    从空入假观+方便随缘止→平等观→法眼→道种智

    中道正观+息二边分别止→佛眼→一切种智

    《童蒙止观》短小精干,内容全面,便于实际操作。中国现在的工作、生活节奏快,很多人对佛法有好感,想深入地了解佛法,但大都不知道如何得其门而入,初学者往往被各种佛教术语绕的云里雾里,无从下手;如果再无缘遇到明师,对自己根性不清,法门选择有问题,对修行过程中的修行次第及修证的境界次第认识不清,那就无法深入佛法,得到实惠。这时,建议初学者仔细研读此书,可以通过了解该书的止观次第而入门。

    【参考文献】

    [1] 李四龙:天台智者研究——兼论宗派佛教的兴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

    [2] 《居士傳》卷4:(CBETA,X88,no.1646,p.190,a11-b2//Z2B:22,p.405,d6-p.406,a3//R149,p.810,b6-p.811,a3).

    [3] 六道的描述参阅:《佛說六道伽陀經》卷1:「佛說六道伽陀經」(CBETA,T17,no.725,p.452,c3);六道流轉的緣由参阅:《六趣輪迴經》卷1:「六趣輪迴經」(CBETA,T17,no.726,p.455,a16).

    [4] 参阅《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1(CBETA,T46,no.1916,p.475,a16)[a].南怀瑾著述,《南怀瑾选集之如何修证佛法》第七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38-239.

    [5] 四教義(卷1):(CBETA,T46,no.1929,p.724,a5-10).

    [6]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卷1):(CBETA,T46,no.1915,p.473,b23-c1).

    [7]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卷1):(CBETA,T08,no.235,p.752,b28-29).

    [8]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卷1)〈1入真言門住心品〉:(CBETA,T18,no.848,p.3,b11-12).

    [9] 四教義(卷1):(CBETA,T46,no.1929,p.724,a5-10).

    [10] 参阅《《修行道地經》卷5〈22神足品〉:(CBETA,T15,no.606,p.212,a13-21).

    [11] 参阅《禪祕要法經》卷1:「禪祕要法經卷」(CBETA,T15,no.613,p.242,c22);《思惟略要法》卷1:「白骨觀法」(CBETA,T15,no.617,p.298,c19).

    [12]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14:(CBETA,T14,no.489,p.740,c8).

    [13] 《華嚴五教止觀》卷1:「說界分別觀」(CBETA,T45,no.1867,p.509,b5).

    [14] 参阅《六妙法门》,《佛说大安般守意经》、《大念住经》.

    [15] 吴信如著.禅定述要[m].民族出版社,2004:11-16.

    [16]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5):(CBETA,T46, no.1916,p.510,b3-4).

    [17]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5):(CBETA,T46,no. 1916,p.512,c29).

    [18]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5):(CBETA,T46,no. 1916,p.514,a14).

    [19]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5):(CBETA,T46,no. 1916,p.515,a24).

    [20] 法界次第初門(卷1):(CBETA,T46,no. 1925,p.672,a8-9).

    [21]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6):(CBETA,T46,no.1916,p.516,b17-18).

    [22]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卷1):(CBETA,T46,no. 1915,p.469,b2).

    [23] 瑜伽師地論(卷30):(CBETA,T30,no.1579,p.451,a19-22).

    [24]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5):(CBETA,T46,no.1916,p.509,c9-11).

    [25] 六妙法門(卷1):(CBETA,T46,no.1917,p.552,c26-27).

    [26]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7):(CBETA,T46,no.1916,p.525,b12-14).

    [27]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卷1):(CBETA,T46,no.1915,p.472,c12-18).

    【作者簡介】

    李 东(1974.11-)男,汉族,四川崇州人,本科,现就读北京大学宗教系佛学研究班,主要从事中国佛教天台宗研究.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