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 |
范文 | 王芳 【摘 要】 本文运用调查分析范式,分析了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态势,提出了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要依据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理论,内塑就业长效机制,多途径提升青年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其掌握语言艺术、强化沟通艺术、注重着装艺术,从而为就业奠定基础。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度较高的社会问题。当前高职教育面对经济增速放缓,毕业生就业总量持续增加、供需不平衡的三重压力,呈现出学生就业难的现实情况。本文从陕西省高职院校的就业现状出发,分析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教育问题,提出了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相关举措。 一、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态势分析 1、专业设置与市场供需关系错位 部分学科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匹配度不高,学科间就业差异较大。高职院校二年或三年一个周期的专业设置决定专业人才的产出量。以陕西市场需求为例,钢铁、煤炭、石化、水泥、能源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酒店业效益不佳,企业对此类职位的需求量不高,企业对人力和专业技术的需求变化速度远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速度,造成了人才供需与市场配置的时间断层。 2、高职院校部分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失衡 据陕人力市场调研显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互联网、电子商务、保险、环保、人力资源、教育、社区服务等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较强,但学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分配受学生报考人数、家庭择业观念的制约,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3、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就业区域偏向性选择 以本院2014届的毕业生为调查对象,调查结果显示:88%的毕业生选择回生源地就业,80.25%的毕业生留在陕西,8.23%的毕业生希望到北、上、广一线城市就业。本院学生主体以陕北生源居多,而陕北的有效需求有限,缺口不大,形成了就业扎堆、恶性竞争的局面。 4、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存在偏差 部分毕业生就业意向带有盲目性,偏向体制内就业,面对岗位无所适从,更有部分求职者对薪酬的期待值过高,吃不了苦、放不下身段,造成就业——辞职——再就业的恶性循环。 5、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素质欠缺 通过电话访谈、专题走访、发放问卷等方式对155个用人单位满意度进行了调研,其间涵盖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调查中发现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据统计,38%的用人单位认为本院学生的专业基础不扎实,实践操作性不强、工作态度与劳动纪律等方面有待提高。 调查实证结果表明,“就业难”并不是绝对的“供大于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造成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面对就业结构性矛盾日渐凸显的态势,政府在经济和社会两大领域实施了供给侧结构改革,面对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改革,高职教育应切实加以应对。 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1、依据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理论,内塑就业长效机制 (1)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必要性。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才供给与教育资源的供给,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现阶段的很多供给都是无效供给,不能满足来自不同阶层的需求。要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就要加强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 所谓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端质量出发,从推动学生培养方式、专业部署、课程设置、就业指导等领域入手,实现育人减负“降成本”、人才培养“高效率”、就业创业的“产能提升”,以此为不同阶段的受教育者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来满足他们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唯有如此,才能解决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的就业难痼疾。 (2)高职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改革举措。高职教育作为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经济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高职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对促进经济发展、拓宽就业方向、增效升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引擎,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高职教育面对高职生专业技能不强、职业素质不高、就业期望值过高的现实状况,应从加强就业能力教育着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能力本位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此体系的课程开发采用主干+辅助+校企合作名师的结构,为企业、学校、学生搭建需求与服务的数据库,实现教师、学生、企业的无缝对接。 主干课程(专业主修课程)由本校内具有相关资格证书的教师教授,对这些教师采取“走出去、引进来”双向流通机制,以帮专任教师增加职业体验、激发教学兴趣为重心,走“高、精、尖”的培养模式,将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与课堂实践教学相结合。辅助课程(如:心理抗压、语言艺术、沟通艺术、着装艺术等),将其纳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核心课程,同时将企业中的名师引入校园,借力企业优势与企业工作本位学习传承,形成三维一度的复合式体系,力求多渠道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迁移力,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能适应职业岗位需求,在职业生涯中立于不败之地。 2、多途径提升青年学生的就业能力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成功就业越来越依赖于学生牢固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个人工作能力(如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系统理解力等)。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不同程度地折射出毕业生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与学习能力的缺失,作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就业教育要以帮学生掌握就业方法,提升就业能力为重要指针。 (1)掌握语言艺术。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的研究表明,语言信息的传播由三部分组成,措词7%,语气38%,态势55%。这既是展现交际心理的过程,也是折射自身语言能力的魅力所在。 语言除有传情达意的功能,还能起到拉近距离、增进相互了解的作用。得体的语言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如何把话说好?如何把话接好?这就要求在与人交谈中,语言得体、恰如其分。 首先应注重见面会晤时的称呼,它既是会晤礼,也是进入交际大门的通行证。其次在交谈中应以普通话回答问题,普通话力求标准,注重分寸、把握火候,视交谈对象和交往目标而设定措词,不可有太多的手势或口头禅。言语真诚、语调得体、音量适中、有抑扬顿挫感。回答复杂问题时,应考虑交错使用长短句,注意语言的修辞和遣词造句的美感。再次学会使用敬词,敬词的使用,既能主动表示对对方的友好与尊重,又能使自己的措辞显得雅致。 (2)强化沟通艺术。大到社会交往、小到生存生活,都离不开“沟通”二字,一个人是否成功,75%靠沟通,25%才是后天努力和能力。良好的沟通是获取成功的重要保障。 沟通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沟通的形式多样,有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浅层沟通和深层次沟通等。沟通涉及内容宽泛,涵盖倾听、交谈、团队沟通等。沟通与管理一样,是门艺术活。艺术是厚积而薄发的过程,它需要知识的储备与能力的提升,在沟通的一问一答过程中无一不体现了学习力、思考力、概括力以及创新创意的能力。 首先要提升学习力。学习力是指学习者在一定学习情境下,通过一定的学习方法,将学习资源转化为所需的目的物,即知识、信息和技能的能力。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学得多、知得多,亦答得多,与人沟通方有话可说,有理可说,才能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沟通。 其次要提升思想力。智慧是思想的“花”,是改变自己的“终极力量”。从字形看,“思”字就是在“心”上种田,同样耕耘心田,有人收获森林、有人收获鲜花,有人则换来垃圾甚至是毒草。这就说明,思想劳作过程,必须“入心”和“入神”。思想力即思考力,思考要走“心”,要入“心”。 三是提升概括力。概括是由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的过程,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是思想力再提升的过程,沟通时,概括力体现在清晰的思维判断和凝练的语言表达,要用简练的语言,把回答要点加以浓缩,加以提炼,加以概括。切忌眉目不清、重心不明,要把问答的内容具体化,回答时要化散乱为条理、化死板为生动。唯有如此,沟通才能出“精品”,才能成“艺术”。 四是提升沟通力。沟通需要严密的逻辑和积极的情绪,对上级(领导、面试官),要以敬词、尊重为主,多请示,不带不良情绪,对平级(同事、团队合作者)要坚持“四互”原则: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鼓励。 (3)注重着装艺术。众所周知,着装是人文化水平、精神风貌和性格的外在体现。着装上应遵循四有法则: 普遍法则。服装干净、整齐,自然大方,搭配合理,不穿奇装异服。 性别差异原则。男生着装以简洁、干练为主,衬衫以浅色调(白色或淡蓝色)为佳,面料选擇妥帖的棉麻质地,外套或西装以深色调(蓝色或黑色)为主,不穿新外套或西装避免不适应而在求职见面中畏首畏尾。另如需打领带,领带材质与风格应与西装、衬衫风格相同,领带的长度至皮带扣处为宜。女生着装以套装为宜,裙装不可太短,配饰不可喧宾夺主,一忌闪亮、艳俗的饰品;二忌浓重的香水味;三忌浓妆艳抹;四忌不符合正式场合的着装。 色彩原则。有同类色、临近色、互补色、对比色搭配四种,同类色与临近色搭配,易于协调、不易出错,但同类色搭配过于单调,识记性不强,对比色搭配不适用日常着装和正式场合。全身上下色调不可超过3色,应以冷色调为主,配饰、内搭服从外套、正装的色彩,颜色以稳重、清爽为佳,不可过于跳跃。 整体中有个性的原则。着装中要凸显自己的个性、气质特点,不盲从,根据自己的身材、形体特点有针对性地着装,扬长避短、放大自己的优点方为取胜之道。 总之,提升就业能力是个系统的大工程,是政府、学校、学生自身、家长、社会诸多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职院校在原则上要将专业对应行业、岗位、在企业找思路、寻求对接;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课程内容与实习、实训相对接,力求“零差别感”的教学就业环境;在就业导向教育中,将就业能力教育与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接,优化学生知识、能力结构,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就业服务指导,实现一生一特色,最终达到学生高质量的就业目标。 【参考文献】 [1] 魏文刚,张博文.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02)04. [2] 花鸥,曾庆琪.供给侧结构下的高职教育结构优化[J].教育与职业,2016(13). [3] 刘洪.供给侧改革:高职教育如何入手.光明日报,2016.01. [4] 王钰.校企合作视角下的高职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3.27(3)112-115. [5] 吕景泉.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职业教育,2016.09. 【作者简介】 王 芳(1981-)女,汉族,陕西宝鸡人,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助教,学士,从事美术史理论研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