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当前我国高校评估工作利弊探析
范文

    【摘 要】 高校评估体系有效性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政策评估问题,在历年来的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不少经验,政策设计也在不断完善中。本文主要通过对高校评估的背景梳理,总结评估中的不利之处,从增强评估档案规范管理意识、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评估多方参与,高校评估制度应保证学术自由发展,提高评估专业化水平等几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解决。

    【关键词】 高校评估;档案管理;多元参与;学术自由

    一、高校评估的背景梳理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些专家学者开始将国外的相关理论引进并传播到国内,部分高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设了高校评估的相关课程,甚至招收高校评估设计方面的研究生。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政府要对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到2001年,总计有254所普通高校接受了合格、优秀、随机性水平评估。2002年,将上述的三种评估统一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国家第二期《教育振興行动计划(2003-2007年)明确提出建立周期性评估制度,开展五年一轮次的高校教学评估。这项工作从2003年开始,2007年结束(实际上是2008年上半年完成)。其中共有589所普通高等学校接受了教育部组织的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教学评估首轮工作的完成标志着高校评估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启,评估工作进入新阶段。

    二、新时期的高校评估及其有利方面

    在对首轮教学评估经验与教训总结的基础上,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改进教学评估工作。2011年教育部基于此颁布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可以说是在国家层面上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教学评估工作的高度设计,对比以往评估,新一轮的评估是以“建立健全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教学评估制度”的基本框架。这一举措在新建院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方案及其实践中得到了突出体现。

    高校评估作为国家评定一所高校基础教学设施是否完善、重点学科是否成立、教学水平是否达标以及确立重点高校的主要依据。高校评估工作的开展对学校自身建设方面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改善依据,是提升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巨大动力。

    三、高校评估的不足

    在充分肯定教学评估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在我国,高校评估还处在发展阶段,根据实际情况,我国的高校评估还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1、相关材料的归档工作严重不足

    档案资料作为高校评估的主要参考资料,对学校的评估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专家通过对档案的抽查来评价高校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情况,同时,还涉及了办学思想、师资队伍、生源情况等诸多方面。面对“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材料中所需要的材料范围大大超越过归档范围。例如:毕业材料,考试材料等。这些都是很细小的材料,但是在现实中,这些细节材料却常常存在有未完全归档、部分材料可能散失的情况。档案材料的不完整、不齐全就直接影响到评估的结果。

    2、高校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严重

    对于办学资历浅、声誉平平的高校,评估可是一次“战役”,不仅提早大半年就成立了“评估办”,而且两天一小会,三天一大会,形式主义严重。更有一些高校,为了评估过关,使出浑身解数,甚至不惜弄虚作假。例如,部分高校在材料上弄虚作假,对缺少的资料,重新作假一份,用水或墨弄出年代感。高校评估后会形成一份有关评估结果的报告,然而,由于信息传递出了问题,这份报告的价值就被打了折扣。原因是,高校评估不是随机的,在评估之前,被评估学校早早都获得了消息,有足够的时间去补救,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局面,在评估小组来后,一切都与以往不同。评估组往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没法看到实际中的景象。这样的评估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本来的价值和最初目的。

    3、学术自由与高校评估相冲突

    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可以看出,现行的评估指标多是量化指标,注重于量化考核,例如教学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有对应标准,重点学科数目,老师中硕博比例等都是用量化指标来衡量。但是对于学术的评定却不能用某一具体的量化指标来衡量,对学术细化评定,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挫伤学术的自由发展,导致研究成果的功利性目的大于学术本身的研究性价值。

    4、评估方式依旧单一,缺少社会参与和互动

    从评估主体上看,在《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评估处于评估主体地位。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高校评估是政府和教学主管部门的一种活动,高校在评估中不具备独立性和自主性,只是一种被动迎评活动,难以发挥自我评估在高校评估中的作用。从评估的方式上看,我国高校评估是自上而下的,这种垂直式的评估,无论从参与者来说,还是从信息的获得上来说都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公开度和透明度不够。

    5、高校兴师动众,严重影响教学秩序

    高校评估出发点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但在评估前后,学校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投入到高校评估中。在网上评论中,有网友提到,在教学评估来临之前,节节课点名,还警告学生“三次逃课必挂”。而在没有教学评估的时候,大学的课堂基本处于“放养”状态。围绕评估来进行工作,定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计划,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学的根本是学生。

    四、进一步完善高校评估的建议

    针对上述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需要及时总结,分析得失,不断改进和完善高校评估工作。

    1、增强评估档案规范管理意识,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发挥评估档案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的评估档案管理制度,建立一个有效的档案管理体系,对各类档案进行科学有效的分类管理,对需要归档的档案及时收集整理,防止评估资料的漏档。

    2、评估多方参与,突出高校主体地位

    政府应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评估,允许其他社会组织和机构对高校进行评价,当然这些机构的设置目标是和高校评估的根本目的相一致的,实现评估过程的独立、透明和公正。如实施的“阳光评估”,把学校的自评报告、整改方案和整改报告等可公开的材料上传到网站上,加强社会监督,并征询提高评估工作的有效建议。同时坚持《意见》的指导,使新一轮的评估,具有长期性、战略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尤其是强调发挥高校师生员工在自我评估中的主体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更是将自我评估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3、高校评估制度应保证学术自由发展

    大学的发展必须以学术发展为基本理念,在高校评估时,将学术自由的理念纳入到高校评估中,在学术自由的理念下执行高校评估制度,才能使二者很好的结合,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教学工作。

    4、统筹实施各项评估,提高评估专业化水平

    我國开展高校评估做出了不小的成绩,但必须看到我们的评估目前还处在专业化程度较低的阶段。今后要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加快完善高等教育评估法律法规;提高专家的评估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评估机构自身建设,增强其研究、决策和实施评估工作的能力;广泛开展和不断扩大评估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高校评估是一个长期的政策评估过程,在评估中我们必须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评估方式和方案,从而更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突出高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向社会输送优秀人才,向社会提供参考性及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Z].

    [2] 刘振天.我国新一轮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总体设计与制度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12(03).

    [3] 邱亚新.关于高校评估档案管理规范化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2).

    [4] 黄爱华.高等教育评估主体及其行为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4(03).

    [5] 高思平.高校教学评估:回顾与展望[J].光明日报,2008(05).

    [6] 郭晶晶.高校评估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新要求[J].管理观察,2015(04).

    [7] 周学礼.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有效性:中国的问题与对策[J].复旦教育论坛,2012(02).

    [8] 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266.

    【作者简介】

    吴佩瑶,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