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时代新能源助力新发展探要 |
范文 | 【摘 要】 本文阐述了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指出了新能源契合绿色发展新理念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新时代新能源发展战略的几点启示:坚持节约优先、科学规划战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绿色金融战略。 【关键词】 新时代;绿色发展;新能源;发展战略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一部经济社会发展史,同时是一部能源消耗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进入新阶段,无疑对能源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1]新能源契合绿色发展新理念,符合“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新要求,是能源发展的新方向。 一、绿色发展是新时代新的发展理念 绿色是生机盎然的自然之色,是良好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全新发展方式。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推进绿色发展”做出专门部署,这显示了我们党坚持绿色发展的决心与信心,同时也对绿色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1、绿色是发展不能偏离的航道,发展必须“绿色化” 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涵着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良好生态环境的实现要求发展必须绿色化,即坚持在发展过程中秉承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提质增效的原则,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方面,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社会的发展,表面而言能求得一时的繁荣,实际上是杀鸡取卵式的“短视”行为,环境治理成本甚至远高于损害环境所获得的收益,得不偿失;另一方面,如果为了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或者臣服于自然而固步自封,只会造成更多的经济社会问题,更不用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3]发展必须绿色化,如果必须在绿色与发展之间做出选择,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保护自然,尽最大努力保证生态资产“存量”并尽可能促进“增量”,让破损的自然得到修复,让失衡的生态达到平衡,逐步实现生态赤字向生态盈余转变。 2、发展是矢志不渝的目标,绿色化必须有利于“发展” 发展必须绿色化,但绿色发展并不能与绿色化划上等号。绿色发展所需要的“绿色化”,是在厚植尊重自然的理念,恪守保护自然的法律法规,自觉维护人与自然物质变换动态平衡的同时,让自然尽可能地服务于人类,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也就是说,绿色化必须有利于发展,通过绿色投资、绿色科技、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等方式,想方设法为发展创造机会与条件。当下,我国经济已基本进入“消费主导型”发展新阶段,以绿色需求拉动绿色生产,以绿色生产刺激绿色需求,形成生产与需求良性互动,绿色与发展相互促进。其实,只要处理得当措施得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就能跳出“零和”博弈的怪圈,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良好态势。以绿色创造发展,一方面,要反对绿色化过程中好大喜功、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必须将有限的资源用到刀刃上,造福于民。另一方面,反对绿色化过程中敷衍了事的“拍脑袋”工程。当下,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这是强化生态责任治理生态环境的有力举措。但毋庸讳言,也有一些人为了环保政绩而不顾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拘泥于绿色而忽视发展,甚至热衷于表面的绿色而背离实际的发展。 二、新能源契合绿色发展新理念 绿色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解决能源问题是绿色发展的重要课题。能源是维持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物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能源利用的进化史。体能—柴薪化学能—畜力能—自然机械能—化石能源—新能源,从历史上看,人类利用能源方式的每一次改变,都引起了生产和社会的重大变革。化石能源的发现与应用,更是极大地释放了人类的生产能力。然而,以化石能源为代表的传统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且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污染严重。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新能源的开发与使用有望突破资源环境瓶颈。 1、新能源突破资源环境瓶颈,为“绿色”护航 应对全球不可再生能源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双重压力,一要“节流”,二要“开源”。发展与利用新能源是“开源”之举,当务之急。新能源主要包括风能、水能、核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潮汐能等。相对于传统能源而言,新能源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可再生环保。与传统化石能源不同,新能源是可再生能源,能重复利用,其生态环保性是传统能源不能比拟的。可以这么认为,利用新能源的过程本身就是人与自然之间合理的物质变换过程,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表现。利用新能源可减少各类化石能源的消耗,同时降低化石能源开采的生态破坏,减少燃煤发电的水资源消耗等等。可见,新能源的不断开发与利用,在缓解资源压力的同时,也能缓解环境压力,符合绿色发展要求,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 二是储量巨大。新能源地域分布一般比较均衡,如太阳能、风能、氢能等,其储量和常规能源完全不是同一个数量级。甚至可以认为,新能源的资源量相对于人类需求来说,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理论上讲,氢元素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元素,氢能源也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能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只是当前开发的技术瓶颈还没有取得突破。2019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意味着开发氢能已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2、新能源促成新产业,为“发展”助力 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包括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也不例外。尽管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规模与传统产业差距大,成熟的产业链的形成尚需要时间,但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绩。更为重要的是,新能源产业属于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以光伏产业为例,“我国已经连续五年成为全球光伏新增装机最多的国家,在产品制造、技術能力、产能规模、装机规模等全方位实现全球领先。”[4]毫无疑问,我国是当今世界新能源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10年时间,我国已完成了从新能源起步到世界第一的过程。骄人的成绩反映了我们党破解能源与环境困局的决心与能力,是全体从业者励精图治攻坚克难的结果。 新能源的利用、转换,亦能促进产业的发展与转型。如汽车是能源消耗大户,汽车尾气又是不可忽视的空气污染源之一,实现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是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新能源汽车顺势登上历史舞台,发展迅速。作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推动领域,有国家财税政策的扶持,加上不限购、不限行等优惠政策的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年攀升。而随着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的日趋成熟,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新能源产品投向市场,供给侧与需求侧双向发力,有利于产业链的形成,有利于缓解能源压力改善生态环境,为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可谓一举多得。 三、新时代新能源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 我国新能源开发与利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要从根本上破解化石能源枯竭与环境污染严重的困局,着实推进新能源的有序科学开发与利用仍任重而道远。开发与利用新能源是系统工程,涉及领域专业且精深,故具体措施远非本文能全部涵盖与企及,本文仅从战略层面略作省思。 1、节约优先、科学规划战略 尽管新能源具有可再生性、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低污染、低消耗等特性,但是“低”并不等于“无”,相对于传统能源而言,新能源污染低,但开发新能源并非不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譬如,太阳能电池制造过程中会排放有害物质,乙醇生产过程产生废气、废渣和废液等等,都会产生一定的污染。因此,坚持节约优先战略,不仅要求我们节约传统能源资源,也要求我们在开发新能源的过程中,从宏观战略层面考量开发的二次污染,避免造成产能浪费。 坚持节约优先战略,不是要少上新能源项目,少开发新能源产品,而是指应该注重科学规划,协同发展,充分利用新能源的产能,避免项目盲目上马导致资源闲置。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指出:“新能源发电比例达到10%时,整个系统的消纳成本需要上升约两成。新能源不上网,损失机会成本;上网,需要消纳成本。如果成本难以承受,很可能会产生弃风弃光。”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规划与电网建设规划的统筹衔接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因为区域电网结构限制,以及外送通道建設明显滞后,很多地区尚未很好地建立保障新能源优先调度的电力运行机制,而是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安排年度计划电力,国家《可再生能源法》规定的保障性收购要求尚未得到切实落实,导致大范围、常态性的“弃风弃光”现象。“在低电力需求背景下,真正有可能做到比较经济有效地解决弃风弃光问题的方法,就是推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5]在国家统筹发展战略之下,“配额制”或不失为一种防止新能源浪费的有效方式。 2、创新驱动战略 新能源行业是高新技术行业,其发展必须以创新为基础。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速度快,规模可观,但产业“大而不强”,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核心技术。实践反复证明,没有核心技术,就不可能站上发展的至高点。发展新能源产业必须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激励创新的根本性作用,不断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释放创新的动力与活力。 众所周知,技术创新是在产、学、研相互配合共同促进下产生,从概念—理念—样品—产品—产业,这是一个多方联动创新推进的过程,新能源革命尤其如此。它需要一个统一的能源创新战略、规划和实施体系。只有基础技术、重大装备、示范工程和创新平台四位一体同步推进,新能源科技创新体系方算健全,新能源创新发展方能落实。从工业化的角度看,能源系统是一个集大成的系统,能源问题的解决,实际上可以实现很多相关问题的解决。 3、绿色金融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发展绿色金融,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绿色发展的重视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心。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往往投资规模较大,周期较长,收益较难预测,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融资困难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新能源企业自身的金融资源比较有限,绿色金融作为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可以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一条便捷高效的融资渠道。目前,绿色金融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基本以绿色信贷为主,这一局面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制定更加完善的绿色信贷规章制度,对发展初期的企业予以支持。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本配置作用,通过资本化过程以期吸收更多的社会资金。对于符合上市条件的新能源企业应该积极支持其上市融资,充分利用主板市场筹集资金,让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也要利用好创业板和场外交易市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创业板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的门槛相对主板市场而言较低,是中小型企业融资的有效渠道。最后,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绿色金融机构给新能源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让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较好地突破资金瓶颈。 在实施绿色金融战略的同时,国家也需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给相关从业单位和人员予以补贴。因为,新能源本身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特征,能给社会和公众带来福利。在市场“经济人”假设的前提下,如果新能源企业的正外部性得不到一定的经济补偿,其从业积极性会受阻。当然,在提供补贴的同时,也要防止“骗补”导致资源流失。国外用规定补贴期限,设立过渡期等方式,既可以帮助企业在创业初期站稳脚跟,开拓市场,又可以逼迫企业实现自主创新降低成本,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由是观之,新能源低碳环保可再生,符合发展必须“绿色化”的发展要求,有利于突破日益严重的能源资源与环境恶化瓶颈。同时,从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链条来看,新能源符合“绿色化”必须有利于“发展”的根本要求,在国家“三去一降一补”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能为发展助力。在逆全球化思潮和我国经济新常态之下,科学有序地利用新能源,可以为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和促进经济增长提供有效支撑。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应该不断优化发展战略、政策、措施,切实推进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07.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95. [4] 苏显中.支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坚定不移推动能源革命[N].中华工商时报,2018-11-7. [5] 林伯强.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思考[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 【作者简介】 刘紫瑶,女,湖南株洲人,本科,主要从事消费经济研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