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当今金融振兴小微企业的紧迫性和着力点 |
范文 | 陈思蓉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有数据表明,全国现有小微企业已占全部市场主体的比重超过90%。贡献了60%以上的GDP;50%以上的税收;80%的城镇就业岗位;65%的发明专利;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显然,其中金融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然而,新形势下振兴小微企业的紧迫性愈发突出,银行着力点也需相应调整。 一、当今金融振兴小微企业的紧迫性 这是由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决定的。从国际上看: (一)中美经贸将进入持久战 自2018年以来,随着美国政府多次宣布对从中国进口商品加增高比例关税,中美经贸战的影响已主要由心理层面转向实际层面,实质性冲击明显加大,在出口、产业转移、投资等方面都有体现。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的大国崛起,维持其霸权地位,贸易摩擦将会伴随未来很长一段时间。 (二)中美贸易战导致金融风险增加 一是将导致我国外贸逆差或国际收支逆差,使我国中、小微企业受到伤害会更大,也直接引发国内就业机会的下降。二是对我国当前稳健中性货币政策也将带来影响,货币政策波动可能性较大。三是冲击我国证券市场,使得股市很难实现软着陆。四是出口锐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经营受挫,有可能引发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出现大幅反弹。 (三)科技日新月异、国际新型经济体异军突起导致贸易竞争加剧 科技的发展催生产品不断更新、成本不断下降,同时也无情地淘汰一批批落后的产业和产品。加上一些国家或国际经济体利用地域、劳动力、资源、商品品牌等优势而发展,对生存周期较短的我国小微企业更是巨大的挑战。 从国内来看: 一是房地产市场面临扰动因素风险。 随着“一城一策”的推进,各个地方政策不同程度出现调整,房价也有所反弹。对此,市场预期有将其理解成政策的放松和逆转的风险。如果这个预期自我实现,市场的稳定性可能被打破,房地产将再次出现大幅波动,无疑对国民经济有着重大影响。面临调整与完善经济结构重任,必须发挥小微企业的强大作用 二是突发性自然灾害严重挑战国家应对和经济保障能力。 2018年8月来,由于非洲猪瘟和环保叠加导致全国性生猪产能深度下降,国内猪肉供给偏紧、价格倍涨,同时带动了其他消费食品上涨,由此提升了小微企业生产成本。紧接着是2019年末突发的全国性新型冠状态病毒不但严重威胁人们身心健康,也严重影响其他行业生产和经营。国家一方面紧急动员组织“抗疫”,另一方面紧急号召复工稳岗,保障“抗疫”和人们日常生活物资需要。突出事件对国家经济带来不小冲击,自然会影响小微企业发展。 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迫在眉睫。 小康社会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民共同富裕,有数据表明,同样的资金投入,小微企业吸纳的就业人员平均比大中型企业多4-5倍。目前,75%城镇居小微企业民和80%以上的农民工总计将近2亿人在小微企业就业。这部分人富起了,则以人均GDP 为主要特征的人均小康社会指标实现也就不是问题了。 二、金融振兴小微企业着力点 资金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作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银行应先从自身寻找着力点,责无旁贷破解这一难题。 (一)努力提升政治占位,打破经营理念僵化问题 打破“贷大不贷小”的惯性思维和“扶强不扶弱”保守思维。如房地产行业和小微企业,一个是强势行业,一个是弱势企业;一个是抵押物稳靠,一个是担保或抵押不足;一个是国家多年来一直着力调控的行业,一个是国家倾力扶持的企业。但两者所获贷款一直难成正比。根据人民银行相关数据分析,至2018年末,房地产贷款余额38.7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的39.9%,但央行和银保监会首次发布《中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白皮书》显示,同期小微企业法人贷款余额26万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注意不是各项贷款)的32.1%,两者比较,无论是贷款绝对额还是贷款占比,小微企业都处于弱势,突显了金融机构的保守思维。正如央行行长易纲在某次演讲报告中指出一样:小微企业的经济贡献与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有较大差距。 对此,我国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必须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处理好自身、企业和社会三种效益之间的关系,以社会效益、国家利益为主导,不折不扣地落实好支持小微企业的信贷政策,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二)改进资金筹措与分配,解决贷款增量问题 1.合理调整收益做好资金引存工作。即适度减少理财资金筹集,转而增加存款资金。银行理财是一种虚拟经济活动,理财资金大多直接进入了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等,银行存款因此相应受到抑制,小微企业资金供应相应减少。对此,银行应该合理调整理财与存款两类资金收益,组织更多的存款支持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经济。 2.合理调整运用信贷规模。即压缩一些国家调控的项目贷款,集中这些贷款规模和资金支持小微企业等必须支持的领域和项目上。如2017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达到10万亿,远超地方政府债务偿还能力,后国家紧急调控,正通过债券市场陆续置换出来。银行则可调剂部分规模用于支持小微企业生产或经营规模扩大。 3.鼓励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拓宽银行融资渠道,有效解决银行小企业贷款资金来源不足问题。 (三)正确选择贷款项目,解決信贷重点投向问题 1.大力支持国计民生项目。虽然这些项目大多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掌控,但仍有一些小微企业的经营是直接的国计民生项目,如粮棉油肉糖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这些都对市场稳定、物价稳定、民心稳定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非洲猪瘟”和“新冠病毒”事例恰好佐证了这一重要性。 2.大力支持国民经济“拾遗补缺”项目。一个国家只有具备完善的经济行业门类体系,才能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小微企业由于数量庞大、涉足领域广泛、行业组织形式多样、企业管理组织层次少等特点,以及灵活的经营方式、便捷的转移进退等优势,更能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起到国民经济“拾遗补缺”作用。 3.大力支持“三农”项目。重点支持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建设水平领先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项目;支持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等。 4.大力支持科技创新项目。小微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所涉及的行业和领域比较多,拥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市场形势变化,在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等创新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资金需求与投入比重随之加大,无疑银行支持力度也必须加大。 (四)加强贷前贷后监管,预防化解信贷风险问题 1.确保贷前调查评估的严肃性和真实性。这是银行风险防范的基础,重点要杜绝不按照贷款操作规程进行实地调查而流于形式;严禁只根据借款申请人提供的资料作为贷前调查的情况而造成贷前调查失实。同时,要确保有足额的第二还款来源。 2.合理确定流动资金贷款期限。现行流动资金贷款期限有一定的弊病:一是以假设企业生产经营一切正常为前提,没有留有余地考虑客观风险及交易对手等因素,因而所确定的贷款期限是银行的理想期限。二是没有考虑企业规模、技术、管理方式等。三是贷款期限“共同协商”流于形式。小微企业由于贷款迫切,大多听从银行确定,且合同文本完全格式化。长期以来,“理论期限”的实施造成大多数企业不能按期偿还银行贷款,也给银行自身风险管理加大难度,很有必要进行改进。 3.强化贷后严格跟踪管理。一是督促企业贷款做到专款专用。二是时刻监控第一还款来源,盯紧企业账户和法人代表及关联人员个人账户情况、交易对手情况,把好货款、应收账款回笼关,三是注重第二还款来源,特别是注重抵、质押物担保方式。 4.高度关注信贷小微企业民间融资行为。日前,小微企业中不少有民间融资行为。实例证明,企业民间融资弊大于利。不但危及企业生存,更使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倍增,成为信贷风险防范的新课题和工作重点。 5.采用先进的预警系统。基于小微企业的高风险特征,银行则必须采用先进的预警系统,对借款人资信、小微企业、担保物等进行及时监控。 6.完善风险防范考核与激励机制。目前,大多类似考核机制出现激励不足、约束有余,考核效果不佳的现象。必须解决的关键,一是权责利对等。二是区分企业类型、规模、地域等因素实行有差别的贷款不良容忍度。三是实行区别处罚。即尽职免责、失职追责,体现做多做少不一样,做好做坏不一样。四是拓宽利益挂钩范围。不仅要与物质挂钩,还要与员工荣誉、职务升迁挂钩。这样的考核才能有真正激励作用,同样才能体现银行真正的效益理念。 參考资料: [1]2019中国小微企业融资研究报告: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还需继续稳固. [2]王睿映.浅析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3]马继鹏.小微企业从银行贷不到款,怨谁.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