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金融化视域下如何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思考 |
范文 | 张璇 摘要:新时期以来,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了备受关注的话题。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政府强调振兴实体经济,强化产业创新能力,促进金融和产业创新之间的有效配合,这不仅能够有效控制金融风险,还能够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但是当前金融化背景下,如何提升产业能力,促进产业创新,依旧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金融化视角为出发点,分析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 关键词:金融化? 实体经济? 产业创新能力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在市场经济中出现了一些逐利现象,大量的金融资源涌入房地产等领域。实体经济发展所需的金融资源严重不足,这种现象也严重限制了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十分不利于实体经济以及金融行业的发展。从根源上来讲,金融的发展依赖于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也仰赖金融市场良性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由此可见,金融发展和实体经济是相互依存的。先要有产业能力发展作为前提,才有金融发展的结果。本文以金融发展为出发点,分析如何在金融化背景下,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提出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调整金融投入占比,扩大产业发展硬实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改革体制机制建设;引进创新型产业人才,推动产学研合作发展。 一、概述 (一)金融化 金融化是指在整体经济活动当中应用金融工具的比例。经济金融化的发展最早起源于上世纪的70年代,在80年代经济金融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于90年代平步直上。首先,经济金融化体现在经济和金融的互相融合,双方之间互相依存,彼此不可分离;其次,经济关系呈现出金融关系化发展。在社会层次上,经济关系体现在债、股、保险等多重金融关系的组合;再次,社会资产也呈现出金融化势态,具体的衡量标准参照金融资产的总值占据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资产的金融化都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最后,金融化发展也体现在融资的非中介化、证券化,在经济发展历史进程中,通常是先发展间接金融再发展直接金融。金融业务的发展通常以短期为主,长期为辅。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非银行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非银行金融的发展让原有的金融市场发生巨变,直接金融占据了主要地位。 国民经济金融化还体现在一国之经济活动渐渐以金融业务、金融活动为中心,以金融关系作为联系彼此的标准,用金融政策来协调市场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将金融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来推动国内经济发展。 (二)产业创新能力 产业创新是产业从旧形态到新形态的突破性转变。产业创新就是产业突变的过程,产业创新能力就是产业突破的良性程度以及产业突破的效率。在任何时代,产业结构都是由一定的需求结构、技术水平以及资源结构来综合体现的。在这些因素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持续演变。 在经济金融化发展背景下,影响产业创新能力的因素主要集中在R&D经费和R&D人员投入上,自主创新经费以及人力资源的投入是产业创新的动力源泉,这是因为在产业创新活动的发展进程中,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且自身的投入是需要结合需求的。 产业创新能力也受技术引进的影响。尽管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的实体经济也有较大的突破,但是目前来看和发达国家相比依旧有较大的差距,外部的技术引进也就成为了产业创新的助推剂。产业创新能力也受到FDI的影响,FDI的大规模流入让实体经济发展企业能够在最少的时间内实现技术的创新和进步,这一因素的大规模流入,也能有效地缓解现阶段一些企业的研发经费不足的情况。最后,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也离不开社会的需求程度,产业创新能力依赖政府通过无形的手来调控市场,通过优先提升某一类产品的需求量,可以实现本土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技术的持续创新和进步,促进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我国金融发展现状概述 (一)我国银行业发展现状 作为我国金融行业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银行业对于产业创新的影响和产业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由于产业创新要求前期投入量很高,对于尚未独立就进行资本市场融资的技术类企业来说,通过银行开展间接融资是目前技术类企业获取创新资金的主要途径。当前我国居民存款在银行的资产占比量逐年攀升,同时东部地区相比于中西部地区来说,居民存款余额相对较高。借助优势化的地理位置发展相对成熟的工业基础,同时也受到国家经济政策的扶持,东部地区商业蓬勃发展,能够吸收大量资金进行产业创新,经济因此获得了快速发展。 (二)我国证券业发展现状 作为资本市场运行的途径,证券行业主要开展股票、期权和期货业务。企业通过在证券市场开展直接融资活动获取产业创新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支持,也可以通过从事投资活动,开展金融服务交易获取经济利润,推动企业资本多途径发展。和银行业的发展状况不同,证券业呈现出波动性明显的特点,在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股票波动趋势都是近似一致的,差异性并不明显。然而相比于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股票市值在东部地区规模较大,优势地位较为明显。除此之外,证券行业受到金融危机冲击性的影响较大。 (三)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保险行业也逐渐发展壮大。主要是通过收取保费,开展再投资活动来获取利润。保险公司通过和投保人签订合同,约定当投保人出现能够符合合同规定保险范围内的损失时可以获取一定的赔偿,用以弥补投保人的个人损失。由于保险业能够有效帮助分担风险,降低经济损失,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逐步发展壮大变得成熟完善,在维护我国经济平稳发展方面贡献了很大的力量。当前我国东部地区相比于中西部地区来说,保费收入具有明显的优势化差距,占比可以達到全国保费收入的50%以上。我国当前保险行业每年的保费收入呈现出逐年上升的特点。 三、金融对产业创新的作用 从根源上来讲,金融的发展依赖于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也仰赖金融市场良性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金融对产业创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金融发展提供内在驱动、金融发展促进产业优势集聚。 (一)金融发展提供内在驱动 随着当前经济领域的迅速发展,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强,我国科技水平也获得了较大飞跃,工业企业开展创新研发的速度不断提高。特别是当前迅猛发展的高技术产业行业,在我国众多工业企业中走在创新发展的前沿。由于我国技术领域创新模式相对较为成熟,结构日益改善,创新效率因此获得了极大提高。然而,受到中西部地区发展条件的限制,缺乏发展资金和优质人才,行业技术垄断现象较为严重,区位优势并不突出,我国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仍呈现出较为严重的发展不均现象。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的竞争优势,技术创新能力是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国内竞争优势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不断縱深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从相关资料研究来看,应当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上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化发展。一是企业内部发展环境作用下的产业集聚优势;二是通过金融市场这一外部因素作用推动技术创新。对于金融市场能够起到的作用效果受到金融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影响。根据以上分析,为了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产业创新的发展和提升,企业人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内在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人才作为产业集聚的主要途径,也侧面反映出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呈现出产业集聚的特征。由于区域发展目前还有一定差距,相比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仍然较为明显,缺乏相对具有优势的内在驱动。 作为推动产业创新的外界影响,金融发展难以发挥出较为明显的推动作用,政府扶持作为影响金融发展的显著因素也难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出全部效果。 (二)金融发展促进产业优势集聚 通过对金融发展推动产业创新的效应进行深入研究,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金融发展对于推动产业优势集聚和开展创新性产业活动方面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实际推进产业集聚效应的过程中,产生了较为明显的阻碍。根本原因在于当前我国金融行业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现出优势性不明显的特点,难以对产业集聚产生支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制约。除此之外,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虽然政府通过政策扶持可以有效弥补金融发展抑制产业创新和高技术推动的效应,然而真正实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作用的变量还是产业中的创新投入程度和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水平。作为一个风险性高、投入占比大的高新技术创新活动,对于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要求相对较高。对于当前我国金融市场难以解决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产业创新过程中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难以改善东部发达的产业发展背景下融资约束形势严峻的问题,因此,即使是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形势相对良好,企业面临更多的发展和投资机会,对于推动产业创新活动来说,金融发展的效应也是相对滞后的。 总的来说,政府支持对于产业创新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然而随着政府支持力度加大,企业可能会更加依赖于政府支持而非自谋出路,只有大力发展金融,才能从根本上突破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创新的瓶颈。 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金融发展和实体经济是相互依存的。先要有产业能力发展作为前提,才有金融发展的结果。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调整金融投入占比,扩大产业发展硬实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改革体制机制建设;引进创新型产业人才,推动产学研合作完善。 (一)调整金融投入占比,扩大产业发展硬实力 对于提高产业创新效率来说,应当调整以往对于科技进步这一主要指标的指导作用,转而向着增加企业经济利润的角度入手。高新技术企业应当把过去投入创新行为的资金总量带来的技术效率提高转移到在创新行为中调整金融投资结构,改进融资方式,调整资源投入带来的企业利润增长,提高企业在创新工作中的显著效率。通过增加高新技术在科研过程中的投入经费占比,减少国外技术引进增加的企业成本,达到科技成果转化吸收,进行再创造的效率,促进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均衡。除此之外,为了增强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研发水平,要增加对于高端金融人才的引进,调整企业员工中高技术人才占比,降低由于企业人才分配不均衡造成资源配置上的浪费。除此之外,需要及时对标国际领域的优势前沿科技,增强国际间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发展倾向。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改革体制机制建设 受到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影响,当前我国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发展潜力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由于东部地区发展优势较为明显,和我国当前金融发展环境呈现出的特点相对一致,东部地区在地理位置、资源优势、资金扶持和国家政策方面都具备较强的发展优势,因此在产业创新领域的研发效率获得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对于我国创新体制的完善工作来说,应当进一步提高地区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从政府层面上为产业创新提供相对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化发展。 (三)引进创新型产业人才,推动产学研合作 在当前金融发展的时代,人才作为企业重要的资源,对于产业创新的重要影响不言而喻。企业提高技术创新优势和水平必须依赖高素质的人才。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地方政府,借助人才引进政策,依靠当地高校资源引进高素质人才。提供给高素质人才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高素质人才尽可能地发挥自身潜力,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从而助力产业创新和技术进步。 五、结论 当前,我国金融体系发展主要围绕银行开展金融业务。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已经变成我国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重要抓手,借助资本市场开展金融发展能够助推产业创新和技术创新。除此之外,由于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性差异,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造成金融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作用的不一致。因此,应当协调银行等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的协同效应,引导促进中西部地区金融行业的发展,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借助资本市场开展融资活动,提高金融对于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支持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产业创新活动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时迎健,林向义,罗洪云.知识共享视角下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21,41(01):25-33. [2]吴慧,顾晓敏,赵袁军.长三角区域产业协同创新一体化的社会网络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21,35(01):16-23. [3]许玉云,王军,张一飞,尹相荣.国内外技术获取与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差异——基于时滞视角的比较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1-9. [4]储著斌.对接产业发展的高校创新能力提升刍议——基于湖北省武汉市的分析[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0(04):46-49. [5]张运.包装创新人才成长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之构建——基于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实证分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5(06):47-53. [6]杨伟,周青,方刚.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数字转型的试探性治理——概念框架与案例解释[J].研究与发展管理,2020,32(06):13-25. 作者单位: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光明分校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