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县域金融机构在金融助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
范文 | 赵敏 摘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而金融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之一。本文深入分析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金融的具体需求、当前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存在的制约以及实施对策与要求。 关键词:金融 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涉农金融机构的作用十分重要。然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县域金融机构应如何切实担负起“乡村振兴战略”的光荣使命,积极将乡村振兴和机构发展有机统一,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本辖区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及特色 近年来,乐陵市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以小枣、粮食、调味品、马铃薯、畜牧等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按照提档升级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理念。 金丝小枣产业。乐陵以盛产金丝小枣而驰名,金丝小枣及枣制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欧美、日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4500万公斤,占总产量的45%,年创汇3000万美元,成为了全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品牌产业。 粮食产业。乐陵市是传统的产粮大市,粮食常年播种面积在150万亩以上,2018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63.6万亩,总产量达到87.8万吨,实现粮食生产“十连增”,粮食商品率75%,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100%。为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我们整合各类农业项目资金,在8个乡镇建立了24.3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集中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 调味品产业。乐陵市拥有全国最大的调味品市场且调味品加工企业数量较多,是全国唯一的“中国调味品产业城”,调味品产业已成为乐陵的特色支柱产业。目前发展洋葱基地2.2万亩,带动了4.5万亩的辣椒、蔬菜基地,使3万多农户年增收4000多万元。 脱毒马铃薯产业。核心企业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是全国最大的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企业。当地依托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的种质资源和科技优势,将马铃薯产业作为五大富民产业之一,使其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增加财政收入的支柱产业。 畜牧产业。近年来,乐陵市以希森三和、六和集团等畜产品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畜牧养殖场区建设,畜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二、乡村振兴对金融方面的需求 首先是基于新农业企业实体的服务需求。了解农业生产经营实体的财务需求,课题组选取乐陵金亿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山东乐陵飞达调味品有限公司为样本开展调研。 乐陵金亿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有2000余头奶牛库存,这是德州最大的专业奶牛养殖合作社,2013年6月被评为“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受到市、县两级政府及农业部门的广泛关注。该企业在乐陵农村商业银行获得贷款1100万元,其中发起人借入100万元购买挤奶设备,成员利用共同保险借款1000万元购买奶牛。当前该合作社存量奶牛2000余头,其中三分之一的购牛款来自农商行的贷款,1100万元贷款每年为该合作社创造400余万元的效益,成为金融支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的典范。 山东乐陵飞达调味品有限公司是以辣椒种植、加工、出口为主导产业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集团占地面积450余亩,拥有固定资产1.03亿元,注册资本1.36亿元。 通過对本辖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农业龙头企业实地调研及分析,当前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业经营主体的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金融的支持;2.农业经营主体需要生产资金;3.增加金融有效供给的数量。 第二是立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要求。其对农村金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 1.调动金融要素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并做好治理工作;2.在财政的指导下,对农村资源合理保护与节约使用的激励机制进行建立健全,改善过度开发利用农业、农村的被动局面;3.加快均等化建设城乡环境建设公共服务,大量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服务供给,有效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第三是将总体目标设置为精准脱贫,快速在农村推广普惠金融,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其需求体现在: 1.在财务因素的引导下,促进降低成本和提高农业效率,防止农产品价格上涨和下跌;2.提高要素利用效率,加快农村土地等资源要素的市场化,将“死”资源资产转变为“活”生产要素;3.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业发展,在符合农村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突破农村市场繁荣的瓶颈制约;4.支持对贫困家庭的信贷贷款,落实政府的扶贫要求,切实减少贫困。 三、辖内金融机构在金融助推乡村振兴方面开展的工作及成效 第一,优化信贷管理流程,缩短小微企业办贷时限。以乐陵农商行为例,针对当前经济形势、企业经营情况,坚持“调小、调优、调散”的方针政策,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力度。一是灵活信贷额度;二是限时办结制度;三是活用利率定价,按月统计银企业务合作情况,根据业务开展进行利率调整,并向企业下发利率调整情况表,做到贷款利率客户“说了算”。 第二,丰富贷款种类,创新小微企业信贷产品。为响应分行“1+4”重点工作攻坚行动三年实施规划,加大对小微企业及农村生产经营主体支持力度,辖内金融机构分别推出了“鲁担惠农贷”“网贷通”“快E贷”“优享贷”等信贷产品,主要支持现代新型产业领域。例如,圆融村镇银行推出白领通贷款,主要用于光伏发电及乡村社区房建设,该行借助国家对光伏发电行业及农村的优惠措施,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并与客户签订第三方协议,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第三,为企业降低利率,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充分利用山东省企业融资服务网络平台,解决企业融资需求。 第四,乐陵农发行发放全省首笔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贷款。2018年6月份,乐陵市农发行与市土地开发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以公司流转的“农地”做抵押,乐陵农发行向乐陵市土地开发整理有限公司提供5亿元低息贷款,用于杨安镇、铁营镇和郑店镇三处大型生态宜居乡村综合体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通过旧村拆迁复垦,可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785亩。两个项目均以开发整理出的土地指标交易收益为还款来源,收入稳定可靠,银行信贷风险可控。项目的实施一方面盘活了农村土地资源,推进了新型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加快了农村土地流转,促进了“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工作。 四、辖内金融机构在金融助推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求相比,在支持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以及金融和农业供应方面,结构性改革仍然存在不平衡和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地方金融供应存在结构性缺口,无法完全满足对当地金融供应的有效需求。近年来,地方金融需求的结构持续发生变化。随着当地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综合发展,农民对住房、儿童教育、医疗和婚礼的消费金融需求仍然强劲。同时,各种新型的农业实体,包括大型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大型专业家庭等,都有短期、小规模和分散的临时资金要求。销售需求还包括长期、大量、集中和持续的资本投资需求,其中一些需求已经扩展到涵盖集成金融服务的整个工业和价值链。面对地方金融需求结构的变化,地方金融供给的过渡相对缓慢,供求的匹配度不足,说明了供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主要标志是:县级金融机构体系不平衡;金融产品的供应在结构上是不足的;财政人员短缺;地方金融服务不足、服务水平低,获取不善、筹集资金困难和资金过多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二)金融机构存在服务“三农”动力不足问题 近年来,随着中央政策的发展,财政、税务、金融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性激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农业金融服务主体的积极性,但金融机构内源性激励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首先,农业金融服务成本高、利润低、风险高。中国现有的农村经济结构决定了农村金融需求的结构,以农业生产中贷款需求为主;第二,公共政策措施存在如政策预期不确定、程序复杂、缺乏部门间政策协调以及财政负担增加等问题。除非政策措施的好处能够有效地覆盖,否则金融机构的内在动力就存在一个问题;第三,很难在政策激励与盈利能力和风险预防之间找到平衡。当前,“三个地区”的金融服务更多是“政策”和“公共产品属性”,更加强调了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这与金融机构追求公司盈利本质背道而驰。 (三)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不够完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足 一是金融机构能力不足。大多数大型商业银行都在县城设有网点,却很少在乡镇设有网点,并且服务范围有限。农业金融机构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存在明显缺陷,其中有些是高风险机构,其运作受到很大的限制;其次,小额信贷公司、金融担保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互联网金融之类的金融机构是有用的多层次本地金融服务补充系统的一部分,该系统是对传统执照金融机构的补充;第三,我们需要改善支撑金融发展的基础设施,并加强关键领域改革的协调和促进;第四,地方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一些地区法院在执行银行债权方面面临困难,这影响了金融机构的放贷意愿。 五、因地制宜,分析和研究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 (一)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引导作用,持续增加乡村振兴金融供给 人民银行用足用好再贴现、再贷款、存款准备金比例考核、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和农行“三农金融事业部”考核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强央行评级、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金融精准扶贫政策效果评估等评估结果的运用,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不断增加乡村振兴资金投入。积极申请发行二级资本债券和新型资本补充债券,增强服务乡村振兴的资本实力。 (二)跟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展,探索创新农村土地等各类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方式 一是深化“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配套机制建设,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地方产权转移处置机制,优化地方产权融资支持环境;二是创新以“耕地占补平衡”为内容的专项金融产品;三是进一步拓宽农村抵质押物范围。各金融机构要结合农业生产经营特点,积极探索开展蔬菜大棚、大型农机具、林果苗木、农业产业链和农村知识产权等抵质押融资方式贷款业务,扩大涉农主体的有效抵质押物范围。 (三)深化金融助推脱贫攻坚服务体系,加大贫困地区扶贫信贷投入 推进实施好央行资金精准对接产业扶贫三年专项行动,对法人金融机构“央行資金产业扶贫贷”所需再贷款实行敞口供应,加大央行资金对产业扶贫的支持力度。动态精准对接扶贫融资需求,各金融机构要完善内部信贷机制,建好对接项目储备库,积极与市扶贫办加强政策和信息对接。加大对农村特色产业新型业态的支持,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实施提供新动能。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主动融入互联网经济,探索完善“银行+电商”金融服务模式,为小枣、调味品、手工制品、实木家具等特色产业提供金融支持;主动对接农村股改,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对村级股份合作社进行规范和倾斜性支持,助推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围绕生态宜居乡村综合体,延伸金融支持链条,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规模和覆盖面;加强对特色小镇建设金融支持,找准特色小镇建设的切入点,通过信贷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差异化信贷管理等措施,助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 (四)加强农村信用信息体系建设,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加强涉农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人民银行积极协调推动地方政府设立农业融资担保基金、风险补偿基金,推动开展农业融资担保业务,撬动、扩大信贷资金供给。加强乡村信用、信息体系建设,人民银行拓宽农村信用、信息采集渠道,丰富信息数据内容,建立数据更新长效机制,推动乡村诚信新风气。加强新??型农业企业的“信用发展”。所有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对当地中小企业的信用评分活动,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评级体系,建立银行存款业务。 农业公司贷款风险的农业定价和财务核算需要改进。在不违反合同信息的同时,促进贷款批准、激励和限制、人力资源开发以及农业实体的信用发展。 (五)深化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加强农村普惠金融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布局,各金融机构要根据乡村区位特点、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村需求,增设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自助银亭,提供支付结算服务,为乡村居民提供低成本的存取款、转账、缴费等基础性金融服务,推进农村综合支付服务示范点建设。同时各金融机构要优化农村非现金支付工具受理环境,提升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工具普及率。 (六)优化外汇服务质效,推动农村涉外经济健康发展 人民银行积极推进外汇业务顾问制度,结合农村经济特点,深入农村涉外企业开展特色政策宣讲活动,为存在外汇业务需求的企业提供“一企一策”式服务,打通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政策传导通道。搭建“汇银企”服务桥梁,各外汇业务指定银行要向农村涉外企业推介外汇创新产品、提升外汇服务质量,及时了解、把握农村涉外企业存在的突出性问题,积极向人民银行和上级行争取政策性支持。 参考文献: [1]赵子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制约因素和建议[J].吉林金融研究,2018(5):58-60. [2]吴比,张灿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金融的需求[J].农村金融研究,2017(8):40-41. [3]王曙光,王丹莉.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支持[J].经济观察,2018(7):69-70.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乐陵市支行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