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AI时代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初探 |
范文 | 【摘 要】人工智能(AI)已經来到高校图书馆;但是,当前图书馆馆员素质与AI时代的要求尚有差距。本文认为,馆员们要有一种拥抱AI时代的态度、一颗真诚服务的爱心和练就一身与AI并肩奋战的本领才能在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 一、研究概述 AI,即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 ence,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科学技术(“科普中国”,张新生等);从1956年提出到2017年成为“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之一,人工智能从理论到实践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引入高校图书馆,人们既盼望能提高服务质量,减轻劳动强度,又担心图书馆工作人员固有的工作可能被代替。人们思考,高校图书馆馆员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才会不被人工智能“扫地出门”,基于这个理由,本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看,主要有三类:一是图书馆机器人发展演变趋势,如Lewis.J(2016)、陈慧香、邵波(2017)等,二是人工智能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与服务研究,如林军(2016)、张兴旺(2017)、陈婷婷(2017);三是研究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应具备的素质及提高途径,如田彩琴(2010)、张雪梅(2011)、项莉(2014)、杨佩辉(2015)、毛军等(2015)。显然,第三类和本文研究内容相关程度最高,在这类文献中,主要讨论了一般情况下高校图书馆馆员应具有的职业素质以及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问题,没有发现对人工智能时代的素质问题的讨论,本文将对此作一些探讨。 二、人工智能已经来到高校图书馆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产生了语言、文字,后来出现了纸质的文字图形载体;再随着图书的增多,出现了藏书楼。我国古代藏书大约分为四个体系:官府藏书、书院藏书、私人藏书、寺观藏书。中国近代图书馆是由这些藏书楼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转型而来。14世纪牛津大学麦考尔图书馆是高校近代图书馆典型的雏形,该图书馆将图书布置在一长房间内,两边横列图书而中间为过道,每两排书架中间横列一排座位。中国近代高校图书馆和19世纪末的中国高校一同诞生,但起初只是规模很小的几间藏书的馆舍。在很长的时间内,高校图书馆和社会图书馆都只是搜集、整理、收藏和流通纸质图书资料,以供读者学习和参考研究的文化机构,即所谓的传统图书馆。1969年,美国国会图书馆正式发行MAR CⅡ型机读目录,标志着图书馆进入自动化阶段。数字图书馆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书文献,即从内容上讲它是将纸质的图书转化成电子版的数字图书,并对电子版的图书进行储存、交换和流通,它是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但是,数字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没有绝对的分界线,现在高校图书馆绝大多数是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复合体,不过总体上讲前者和后者在数量上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在储存空间、信息查阅检索、信息传递速度、信息多人同时利用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随着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时代逐渐到来。现有数字图书馆运行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即模拟人类智能能力往往缺乏,“无法通过将互为关联的数据进行挖掘和量化,以发现存在的规律、问题和趋势”,这样就促使图书馆“必须适应社会从信息时代走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旋律”。(陈婷婷,2017)宁波大学图书馆馆长刘柏嵩先生在一次演讲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作了画像:智慧情报、知识图谱、智能咨询、数据分析、智慧空间、阅读推荐、读者画像、机器学习等。现代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引入人工智能,不仅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实践中也成为现实。2014年10月,美国康涅狄格州西港市的公共图书馆迎来了机器人图书管理员Nancy和Vincent,它们可以给孩子读故事、跳舞。2016年9月,英国亚伯大学(Aberystwyth University)引入机器人馆员Hugh,Hugh可以听懂语音请求,引导学生去找寻想要的图书。2017年9月6日,百度-武汉大学AI图书馆建设合作研讨会暨签约仪式在武汉大学举行。2017年11月,浙江理工大学和浙江金融学院的图书馆引入了人工智能图书管理员,浙江理工大学实现人脸识别;浙江金融学院图书馆的机器人通过刷脸,知道读者是谁、来过几次、借过什么书、喜欢什么类型的书,可以推荐读者喜欢的书籍。现在我国很多高校使用了R FID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该系统包含了标签转换、自助借书、自助还书、智能查找等功能,是人工智能进入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成功案例。 三、当前高校图书馆馆员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际学历普遍偏低 从前我国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重视不够(在编馆员数量偏少,多为合同制职工和临时职工),现在很多高校中馆员实际学历普遍偏低,不少馆员是教师配偶身份转变而来,他们的第一学历为高中或中职的很多,后来通过成人教育提升到专科或本科;在馆员队伍中,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的并不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很少,博士生更是凤毛麟角。《2016年高校图书馆发展概况》(王波等)显示,858所高校图书馆提交的信息中,平均每馆拥有博士0.97人。 (二)专业水平较低,知识结构单一 现行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中图书馆学、情报学、自动化、信息技术类等专业人才少,专业知识缺乏,知识结构单一。较低专业水平和单一知识结构的馆员队伍,他们学科专业视野狭窄、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知识缺乏,而要面对更加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和更高需求的服务对象,传统图书馆的管理与借阅服务还能胜任,但要主动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服务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 (三)责任感有待加强,服务态度还需改善 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中不少人年龄偏大,在提供常规服务的工作中按部就班,甚至“串岗”,时有读者投诉;服务被动,缺乏创新意识和个性服务;高校中各级科研课题申报,图书馆员鲜有参加,和高校教师强大教学科研压力形成鲜明对比。 四、AI时代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要求设想 和以往比较,AI时代高校图书馆馆员在素质要求上,至少应该具备“三个一”:一种态度、一颗爱心、一身本领。 (一)要有一种拥抱AI时代的态度 人工智能有巨大的优势,要转变思维方式。百度CEO李彦宏讲,我们原来喜欢的移动互联网只是“前菜”,而人工智能才是给大家生活带来颠覆性变革的“主菜”。读者“刷脸”进高校图书馆(甚至借阅资料也只“刷脸”就够了),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通过语言完成很多枯燥繁重(还可能单调重复)的操作,大大减轻劳动强度而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些场景一想起来就让人兴奋,当然没有理由不欢迎人工智能进入我们的生活,进入高校图书馆。 人工智能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概念的提出,到现在进入人类生活多个方面和参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因为大数据的积累、运算能力的发展和算法的日益成熟,人工智能发展的潮流已无法阻挡,与其被迫接受人工智能有可能被时代发展淘汰,不如主动拥抱AI时代,提高自身素质而增强生存能力和享受生活。 拥抱AI时代,高校图书馆馆员就要研究与人工智能设施在工作中相处的原则或者说人机共存的职场规章制度。在这些相处原则或规章制度中,要凸显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高校图书馆馆员(以及读者即以高校师生为主体的服务对象)是核心,引入人工智能参与服务的最终目的是解放图书馆馆员和提供更优质服务,不是彻底取代和控制图书馆馆员,要永远不断研究实施人“机”分工与合作,要研究和出台人“机”出错的应对措施。 (二)要有一颗真诚服务的爱心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先生在哥伦比亚大学演讲中说,“爱,让人类有别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进入高校图书馆,总体上讲可以对师生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但是人工智能的设施毕竟有别于人,它以机器或其他载体形式出现,它没有感情和信仰,它客观上服务于读者或帮助馆员,但是主观上真正很难知道自己的工作目的,它有可能抢了馆员部分饭碗,它代替馆员或与馆员合作提供服务过程中,由于一些工作条件未满足而出现报复或破坏行為,从而影响馆员或读者的情绪,最终甚至影响到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面对所有这些,都要求图书馆馆员要有一颗真诚服务的爱心。高校图书馆有德育教育的功能,是终身教育基地,也是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主阵地,作为高校图书馆馆员身兼“教师”的职责,提供服务的同时其言行和形象影响读者;高校图书馆是师生学习科研重要场所,提供良好服务是图书馆馆员的本分。因此,无论哪种情况,馆员都要整理好自己的情绪,有一颗真诚服务的爱心对待读者,要协调好和人工智能设施的关系(馆员是人工智能设施的工作伙伴和管理者),作为管理者发给其“指令”进而转化成的服务要让读者感到舒适、温馨和人心化。 (三)要练就一身与AI并肩奋战的本领 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程度,高校图书馆馆员提供的服务大体可分为手工操作服务、数字服务、与人工智能设施合作服务,而且非手工操作的服务占比会越来越高。但是,AI时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中,尽管非手工操作的服务占比会越来越高,不过这三种服务会长期并存。因此,高校图书馆馆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来适应三种服务的存在及其变化趋势的要求,对于AI时代,要做好迎接、适应与引领的准备。图书馆馆员除了较好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熟悉本校(院)设置学科专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外,其专业素质要求一专多能(某一领域的专家和兼顾多领域的“杂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拥有图书情报学专业的基本知识,成为图书馆的专业人才。熟悉图书馆学知识,具备图书馆学、图书馆管理、藏书建设、图书编目与目录学、中西文工具书等知识要求的专业素养;掌握情报学知识和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文献计量与交流的基本理论、技能;掌握读者工作、情报用户研究专门知识和实践技能。认为数字图书馆、人工智能图书馆的馆员不需要这些基本知识的看法是值得商榷的,否则的话这些馆员只能是被动工作,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方法是形式与工具,必须与高校图书馆的本质要求和实质内容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满足服务对象的最终需要。 其次,努力学习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提供良好的数字服务。在现代化的高校图书馆中,馆员要搜集、传输、过滤、复制或生成、推荐信息,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应该成为面向新信息技术应用的专家。在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和创新型社会中,作为知识、学习、交流中心的高校图书馆的中坚力量,馆员们面对面的服务越来越少,而要更多地充当数字服务馆员;因此,掌握足够的计算机、网络和移动通信等知识与技术是必须的。 再次,不断学习必要的人工智能专业知识,在智能型图书馆的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人工智能进入高校图书馆,首先会代替部分常规的人工服务,然后逐渐提供更多的知识创建、策略优化等智能服务。优秀的图书馆馆员应该熟悉人工智能系统的工作原理,清楚本图书馆人工智能体系的技术、工具、平台与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与之共同地不断地提供优质服务。因此,馆员要认真学习人工智能导论、机器学习等专业知识,及时跟踪了解人工智能在图书馆领域新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明确馆员与人工智能的工作目标及任务分工界限、调整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够控制和引导人工智能设施共同向广大师生等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 成都610103) 参考文献: [1]陈婷婷.从智慧图书馆到智能图书馆: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发展的转向[J].图书与情报,2017(3). [2]卜荣珍.图书馆演变历史及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17). [3]项莉.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2). [4]黄婷,宗良.浅谈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J].改革与开放,2016(22). 作者简介:熊勤,女,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