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网络文明建设的举措 |
范文 | 杜卓 李俐莹 摘 要:网络是一个宽泛的社交场所,而网络上的言论自由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也逐步被人们所熟知,然而但凡有言论自由的地方就会有不文明现场的产生。当下95后大学生作为网络用户的主力军,网络文明亦或不文明现象时刻出现在他们的周围,因此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网络文明大学生,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文明素养已成为当下重中之重。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文明 一、网络文明现实背景 2016年9月20日,以“提高网络素养,争做中国好网民”为主题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分论坛在武汉举行。论坛聚焦网络素养、中国好网民两个关键词,探讨交流提高网民网络素养的途径,号召广大网民争做中国好网民。 2016年8月18日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在微博上发起“网络文明志愿宣言”话题,倡导广大共青团员“依法上网、文明上网、理性上网,争当中国好网民!”。 9月19日上午,由中央网信办指导,上海市委网信办主办,东方网、上海网络文化协会承办的2017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提升网民网络素养 共建清朗网络空间”分论坛在上海举办。本次论坛旨在探讨深入开展网民网络素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引导网络社会各方主体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共建清朗网络空间。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10~19岁群体占比为20.2%。 (一)学生们网络文明意识的缺乏 网络文明概念的出现对于部分“95后”大学生存在一定的陌生感,这部分人群又处于认知和行为能力的发展阶段,对于各项繁复的外界信息没有足够的辨别能力,在使用网络中易出现注意力缺失、网络暴力、网络成瘾、隐私安全易泄露等问题反映在行为中则产生了在网络中用语不文明的现象,一旦产生则一发不可收拾,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学生缺乏网络文明意识。 (二)学生们对言论自由理解上存在偏差 当代大学生刚刚走出高中拘束的环境,步入宽松大学校园,在新环境中尚不适应,不能正确处理现实中面对面的交流问题,因此希望在网络世界中获得更好的沟通,然而有些学生曲解了网络言论自由的真正意义,以为在网络上有绝对的言论自由,于是放开束缚,发表恶意评论,甚至在网络上散布、传播谣言,无视网络文明语言。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网络的便捷,言论的自由,也催生了网络“愤青”的诞生。在众多网友各抒己见的评论中,不乏出现部分网友一些极端的评论,污染网络环境。正处于塑造世界观、人生观关键时期的大学生,不可避免的受到网络不恰当言论的影响。 二、有效提升大学生网络文明建设的举措 (一)加强大学生网络文明意识 加强当下大学生的思想引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加强学生对于国家网络法律法规的学习,以及网络文明意识的培养,用文明意识带动文明行为。树立正确的網络文明价值观,使大学生从内部改变,了解网络文明对于自身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在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中深入贯彻落实网络文明意识精神,在日常交际中强化网络文明意识。 (二)建立网络文明领军者 从学生中队伍中选拔出一支具有较强政治信念、较高法纪意识、较强社会责任感、对精神文明建设热心、对网络舆情有敏感性的网络文明领军者。建立一支高效有力的网络文明志愿小分队,维护校园网,以及校园论坛等的文明氛围。网络文明志愿者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掌握当下网络舆论的正确导向,加强与校园网民的沟通,掌握最新的网络意识形态管理,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校园网络文明行为。制定强有力的监管措施,让每个校园网民意识到网络文明的重要性,设立网络文明活动周,营造网络文明氛围。 (三)运用新媒体营造网络文明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五四讲话中指出:思想教育,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为有效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推进该项工作的进行,运用网络等社交新媒体平台进行有效宣传已经越来越成为现下工作开展的新趋势。建立一批优秀的具有熏陶作用的网站,让大学生意识到文明上网的意义。 (四)建立网络文明的长效机制 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要想让青年一代成为网络文明的践行者需要建立长效机制,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网络实践先行者的作用。学校在进行学生文化氛围营造的同时更应该将网络文明建设融入到各科的教学教学中去,建立长效机制,将网络文明教育落到实处,全校共抓实施检验,方可真正做到让大学生用网络文明意识约束网络行为。 (五)完善一流的师资队伍 学生网络文明素养的形成除需要学生自身的素养养成外,更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网络文明引导不仅仅是相关思想政治课程老师的任务,更是作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教育学生的一部分。相对于网络文明领军者的紧缺,如何建立一流的师资队伍是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的关键性一步。因此在对于教师的培训中应适当加入对于网络素养的培训,以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中的网络文明水平。 (六)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大学生网络语言的形成收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于良好文明素养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我国对于网络监管的力度增大,但是社会人员组成的网民仍然占据多数,大学生在日常浏览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各种负面语言的影响,如何提高网民的文明素养,对于大学生网络语言的养成起着程度上提高对于该类语言的抵制与净化。充分利用社会课堂的育人功能,积极运用社会、媒体、企业以及公益组织等的力量,有效促进媒体进校园、进社团等活动的进行。 三、结语 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建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青年大学生的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如何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利用校园环境以及合理发挥社会大课堂的育人作用仍然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青年大学生代表了进步的一代,只有青年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网络文明意识,引领好网络思潮,清朗网络的愿景才可能更早实现。 参考文献: [1]林晶.新形势下加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化发展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2):151158. [2]蒋家军.浅析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J].改革与开放,2017(5):111113. [3]杨军,和亚飞.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中心环节[J].红旗文稿,2016(24):14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