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延迟退休政策对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的影响
范文

    黄宏志+杜焱

    摘要:通过探讨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对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个人、家庭和企业等微观主体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以及对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宏观运行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进一步厘清了二者之间的逻辑联系,并在此基础上,科学提出应对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对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负面冲击的对策。

    关键词:延迟退休政策;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6-0020-04

    一、引言

    我国已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2014年底超过65岁的人口已达到1.37亿人口,老年人口抚养比达到13.7%,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中壮年劳动力已不能有效支撑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延迟退休政策已势在必行。然而,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却与广大人们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尤其是涉及到广大人们群众的养老保险问题。2015年,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开启了机关事业单位近4000万人员的养老金并轨制改革的序幕。由此,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将影响到3.81亿城镇职工和5.01亿城乡居民缴费和领取养老保险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将受到延迟退休政策的重大冲击。怎样在我国科学合理地实施延迟退休政策?要回答这一问题,其前提是必须要弄清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将对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所造成的影响。

    延迟退休政策提出以来,国内外学者大多是从以下三个角度对延迟退休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一是关于延迟退休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支付关系的研究。Breyer 和 Hupfeld(2010)提出延迟退休年龄可以弥补养老保险金缺口。[1]Garcíagonzález(2014)指出在现代社会中,推迟退休年龄可以有效防止人口老龄化给公共养老保险制度带来的压力。[2]邓大松和刘昌平(2001)认为延迟退休年龄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危机和养老金支付压力。[3]田楠(2015)延迟退休年龄是当前不断改进社会养老负担严重这个问题的根本。[4]荆涛等(2016)考察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现行模式下的社会养老保险收支平衡的影响,并试图从延迟退休视角寻找相应的对策。[5]二是关于延迟退休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关系的研究。Schieber(2004)通过对比美国的养老保险收入和生活支出情况,论证了美国制度设计的养老保险替代率水平过低。[6]李爽(2015)指出延迟退休年龄有利于提高养老保险替代率,会使得人们在退休后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7]袁敏(2016)通过建立个人账户养老金精算平衡模型,探究延迟退休年龄对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8]三是关于延迟退休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发展关系的研究。Keuschnigg和 Fisher (2011)研究表明延迟退休会改善未来的养老待遇,有利于减轻企业和员工负担,并产生更大的社会福利效应。[9]赵培超(2016)探讨了延退政策改革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对延迟退休改革方案与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10]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针对于延迟退休对于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又多方面的研究,这为本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但对于研究延迟退休对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的影响却还不够全面和系统,需要进一步探讨。

    二、延迟退休政策对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微观主体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1.有利于个人基本养老金的增加

    个人基本养老金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的确定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缴费基数,二是缴费时间长短。从缴费基数来说,随着个人退休的推延,由于工资刚性的存在,未来工资必然存在上涨趋势,缴费基数必然越来越大;从缴费时间来说,个人延迟退休后,缴费时间必然延长,这两个因素的变化决定了基础养老金数额自然是增加的。而对于个人账户养老金而言,主要影响因素是个人缴存额的多少和月除数(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的多少,个人缴存额随着延退年龄增长而增加,月除数随着延退年龄的增长而变小,越推迟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就越会增加。由此可见,延迟退休政策对个人基本养老金的增加是有利的。

    2.有利于家庭增加抗养老风险能力

    养老風险在现代家庭面临的各种风险中越来越引起关注。我国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实施的人口生育计划,20世纪末将普遍导致家庭尤其是城市人口家庭结构呈现出4-2-1型,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人口结构更有甚者会出现8-2-1型,即一对青年夫妻赡养四个或八个老年人和抚养一个小孩的现象,养老将成为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普遍面临的一种风险。抗养老风险取决于养老能力,养老能力又取决于健康、情感、经济、时间和服务等养老资源,其中经济资源是家庭养老经济供养的基础,包括劳动收入、基本养老保险金(或离退休金)、储蓄、房产、股票债券等,但对于青年家庭而言,储蓄、有价证券、房产等资产收入有限,劳动收入由于抚养下一代以及赡养四个或八个老年人而捉襟见肘,所剩不多。因此,能够缓解4-2-1或8-2-1典型结构家庭赡养老年人生活所需经费紧张状况就只能依靠老年人自身的基本养老保险金(或离退休金)有所提高。实施延迟退休政策,一方面使得老年人的工作时间延长,其领取的劳动收入高于实际退休后的基本养老保险金,生活水平能够维持其正常水平,减少了家庭对其维持正常生活水平的养老资金补充;另一方面,由于老年人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的延迟,其基础养老金标准和个人账户的养老金会逐年积累提高和增多,退休后,领取的基本养老金也会相对增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典型结构家庭的养老压力。

    3.有利于企业单位缓解缴费负担率

    由于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变革,我国养老保险制在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改革过程中形成的转轨成本,试图单独通过企业缴费来化解,这一方面虽然部分化解了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不足的困境,但另一方面却导致企业保险费缴费率居高不下。根据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缴费相关规定: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个人缴费比例为8%。根据有关学者测算,20%的养老保险法定企业缴费率对于各地区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来说明显偏高,即便是在缴费能力最强的中东部地区,能够承受的最大缴费率也分别平均仅为13.35%和17.15%。因此,从全国范围来看,企业单位仍面临着较大的养老保险缴费压力,这对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发展极为不利。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对于企业而言,可以在不造成任何社会负面效应的情况下悄悄减负,即可以在总体把握维持社会养老金替代率不变的前提下,适当考虑下调缴费的比率,从而更有利于企业轻装上阵。

    4.有利于企业进一步挖掘人力资本潜力

    企业的人力资本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主要是由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两部分组成的,而人的知识和技能主要是通过接受教育和培训来取得的。由于当前的教育改革使得我国的教育年限逐渐延长,以及劳动者技能需要在实践锻炼中提升等原因,造成了劳动者工作年限的相对缩短,更为重要的是引起人力资本峰值出现时间的延后。与此同时,近年来由于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居民人均寿命在不断延长。延迟退休政策的出台,能够较好地适应这一新形势的变化,即通过适当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使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本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

    (二)负面影响

    1.减少个人即期消费和福利水平

    消费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与福利状况的重要标准。当居民收入减少时,消费水平必然下降。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对于企业事业单位职工而言,推迟了领取养老保险金的时间,并相应延长了缴纳保险金的期限,必然带来当期工资收入的减少,从而影响了居民的即期消费和福利水平。

    2.短期内破坏家庭养老收支预算平衡

    具有理财规划考虑的家庭通常会根据家庭成员的工作及收支状况进行家庭养老收支预算。但随着延迟退休政策实施,一方面家庭成员因为工作时期保险费缴纳的增加,即期收入会一定程度减少,另一方面家庭成员因延迟退休那些年所取得的当期收入必然比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要高,收入水平会有所提高。与此同时,家庭成员延迟退休后,养老风险也会相应加大,一般家庭会通过减少现期消费,增加储蓄来对冲养老风险的增加。由此可见,延迟退休政策将会在短期内对我国城镇职工家庭养老收支预算平衡造成难以预计的影响。

    3.企业劳动者积极性和效率会有所下降

    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后,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工作期限延长,这一方面固然有节约和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本的好处,但与此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弊端:一是企事业单位老员工不退休,必然导致岗位固化,尤其是领导岗位难以腾空,新员工不能在单位内部得到有效地晋职和晋升,影响一部分人员的积极性,更有甚者会导致企事单位人才流失;二是企事业单位老员工延迟退休,企业内部岗位满员,外部的人才难以招聘,新鲜血液不能及时流入,必然导致企事业单位的生产效率下降。

    三、延迟退休政策对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宏观运行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1.降低养老金支付系统的人口抚养比

    我国从1993年开始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金筹集方式。其筹资的流程是:国家为每一个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建立个人账户,职工按照个人实际工资的8%和企业按照职工个人工资的20%向社会保险基金缴纳社会保险费,国家将这笔保险费划入职工的个人账户,其余的社会保险费由国家统一缴纳,进入社会统筹帐户。由于我国在1993年之前实行的是养老现收现付制,现行的保险制度体系下的社会统筹帐户难以承担现收现付制度所需要的大量资金,面对这样一种制度过渡的情况,唯一的办法就是从新制度体系下的职工个人账户里挪出资金来支付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换而言之,目前这种养老金支付系统仍然存在着当代人负担上代人消费的代际负担转移问题。与此同时,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以及人口寿命的延长,达到退休年龄的退休职工数量与未达到退休年龄的在职职工数量的比率会越来越大,后者保障费用的负担会越来越重。据有关专家测算,按现行的退休年龄,未来二十年我国人口抚养比会维持高位运行的态势,2030年将达到最高峰 1:2.11。因此,在现行的部分积累保险制度运行体系下,如果国家统一实行延迟退休政策,无疑将会导致退休职工数量减少,在职职工的数量增加,人口抚养比将会趋于下降,社会负担将会有所缓和。

    2.提升养老基金账户的保障能力

    衡量养老基金账户的保障能力基本指标是保险替代率。保险替代率越高,表明劳动者在退休后所获得的保障程度越高,与此同时也从侧面折射了保险制度设计的好坏优劣。根据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安排,职工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而基础养老金为: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个人帐户养老金为: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后,毫无疑问,将会对职工退休领取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同时产生增加的效应。首先,随着退休年龄的提高,基础养老金计算因素中的全省上年度在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三个因素都会形成增长趋势,因此,这三个因素的增长会带来基础养老金的增加。其次,随着退休年龄的提高,个人账户储存额会增加,与此同时,随着实际领取养老退休金的年龄门槛提高,影响个人帐户养老金计算的“计发月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注:以前统一为120个月),由此可见,延迟退休对个人帐户养老金的影响也是会形成增加效应的。据相关学者的推算,从总体养老金替代率水平来看,不论职工的缴费基数如何,在55岁退休时缴费15年和30年能获得的最高替代率分别可以达到25.56%和47.64%,60岁退休时分别可以达到33.48%和56.01%,65岁退休时分别可以达到42.7%和66.19%。因此,延迟退休对于提高养老金的替代率具有重要作用,我国下阶段实施延迟退休政策,会极大地提升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能力。

    3.保障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总体趋向稳定运行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大体均衡是确保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稳定运行的基本条件。从收入方面看,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会受到缴费人员数、缴费率因素的影响。对于缴费率而言,未来总体趋于平稳;对于缴费人员总数而言,由于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缴费人员数会趋于减少,这样总体上就会导致我国养老基金收入未来趋于总量减少。从支出方面看,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会受到离退人员数、基础养老金替代率、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但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离退参保人数却是影响养老保险金支出的关键因素,离退参保人数越多,基金支出的总额也就越多。从目前的人口结构统计趋势来看,60岁及以上人口的占比不断趋升,这说明我国未来需要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将会不断增长,这必然会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增加。如果影响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其它因素大体不变,由于离退人员数的增长,会导致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总体增加。因此,按照现行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运行下去,未来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将支大于收,社会保险养老体系将难以运行。如果改变现行的退休制度,推行延迟退休政策,这样按照现行退休年龄退休的人员将继续留在劳动力市场,减少了养老金领取人数,从而会减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与此同时,原本需要领取养老金的人在推迟退休后,还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费用,从而又增加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这样对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起到双重的缓解效果,从而有利于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总体趋向稳定运行。

    (二)负面影响

    1.延迟退休推迟了养老金的领取时间,增加了社会对现行养老保险体系运行效果的疑虑

    我国目前法定的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并在这类岗位工作达到规定年限的职工,男性年满55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退休。如果推行延迟退休政策,势必会推迟养老金的领取时间。“有命养社保,没命享社保”成为广大参保者所共同担忧的问题。根据国家卫计委在今年7月公布的《2015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2015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为76.34岁。若实行延退政策,则诸多参保者能享受到退休养老金的预期时间将大为缩短。若真像参保者所担忧的那样,交了几十年的社保,却只享受到几年,这无疑对广大参保者尤其是从事高潜在致病性行业的体力劳动者不太公平。

    2.延迟退休扩大了养老金的积累规模,增加了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运营风险

    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在理论上是可以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减少基金支出的,也就是说延迟退休会扩大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规模。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一方面增强了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保障功能,但在另一方面也同时增加了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和管理难度。根据2015年国务院印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养老保险基金可以由各地省级人民政府委托投资机构在我国境内进行投资来实现保值增值,投资范围主要包括:银行存款,中央银行票据,同业存单;国债,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债券,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金融债、企业(公司)债、地方政府债券、可转换债(含分离交易可转换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资产支持证券,债券回购;养老金产品,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股权,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基于此办法,养老保险基金在投资运营和管理过程中,一方面极易产生委托代理风险,以权谋私和寻租行为容易发生,另一方面由于投资机构经验缺乏和投资机制的不完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容易造成重大损失。此外,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包括利率波动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宏观经济政策风险等都有可能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造成潜在的损失。因此,由延迟退休政策实施而进一步导致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规模扩大所带来的基金管理和运营压力,对未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稳定运行也是不可忽视的挑战。

    四、化解延迟退休政策对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冲击影响的对策

    (一)科学调整个人及家庭理财规划,合理化解延退政策实施对个人及家庭财务的冲击

    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毋庸置疑将影响个人和家庭生命周期内的收入流量,如不合理地调整退休前后的消费与储蓄规划,科学地形成收入与支出预期,势必对个人和家庭生活带来严重的冲击。然而,对于个人和家庭而言,合理调整生命同期内的理财规划必须借助于两个方面的条件完善:延迟退休政策影响养老保险金重大参数的可预计性和高度发达的个人和家庭理财社会服务体系。因此,我国实施延迟退休政策时,一是要求延迟退休条款规定要详细而又明确,尽量不采取模糊的语言,同时对于影响个人养老保险金领取的各种条件参数,要细化、透明和公开,能够使不同职业身份的劳动者一目了然地清楚自己所对应的变化。二是配套建立健全个人和家庭理财社会服务体系,通过专业化理财服务机构的社会服务,使普通个人和家庭清楚延迟退休对自己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退休前后的各种开支,尽量化解延退政策实施对个人和家庭财务的冲击。

    (二)完善企事业单位内部用工管理制度,确保延迟退休政策下人力资本效益最大程度地发挥

    企事业单位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对内和对外产生劳动力挤出效应是显而易见的,这毫无疑问会给企事业单位带来劳动者积极性不高、生产效率下降等不利影响。因此,完善单位内部用工管理制度必然成为企事业单位化解这一问题的关键。一是企事业单位根据迟延退休政策的实施意见,合理清算单位内部的人力资源存量及结构,合理安排年度用人计划,保持一定的新人和旧人的流动。二是企事业单位要合理建立专业技术岗位和行政岗位分类管理制度,对于专业技术岗位人员主要以薪酬激发其积极性,而对于行政管理人员则需要以年龄、职务升迁要求以及职务与职级并行等措施或制度诱导其在单位内部合理的流动,避免企事业单位因实施延迟退休而暮气沉沉,缺乏活力。三是企事业单位可以进一步采用临聘或返聘等一些特殊的用工制度,从而弥补企业缺乏活力和效率不高的问题。

    (三)实施不同行业差异化的延迟退休政策,尽快达成延退政策下的社会养老保险新体系共识

    延迟退休政策涉及到的劳动者群体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管理岗位、科研人员等脑力劳动者,对于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的脑力劳动者来说,由于其受教育时间长,进入劳动市场的时间也相对较晚,人力资本释放的生命周期相应后移。这些人在延迟退休后不但可继续在原有岗位做贡献,还可将丰富的工作经验传授给年轻工作者,形成良好的工作循环。另一类是普通体力劳动工作者,他们在达到现行的退休年龄之后,由于身体素质大不如年轻人,干体力活也力不从心,无论是对企业而言还是对自己而言,继续在原有的工作岗位上工作可能并不适合了。因此,实施不同行业差异化的延迟退休政策,即允许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在一定范围内灵活选择退休时间,让延迟退休成为个人自发的行为,这样可以有效化解体力劳动者对于延迟退休政策下养老保险新体系的报怨,尽快达成延退政策下的社会养老保险新体系共识,可以有效推动延迟退休政策在我国范围内的尽快实施。

    (四)有效化解延迟退休政策下的养老保险基金运营风险,合理确保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

    养老保险基金是国家积累对于达到退休年龄的劳动者能够确保其足额领取的一种备用金,它对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积累功能将进一步增强,这对于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具有较大的缓解作用,可以进一步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因此,做好延迟退休政策下的养老保险基金运营工作,合理化解养老保险基金运营风险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将安全性作为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投资的首要原则。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是一种备用基金,它的抗风险能力较弱,对安全性要求更高,一定得从如何稳健、安全配置资产的比例和结构出发,来做好投资安排。二是合理选择专业的投资运营机构,以专业化运营确保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作为专业的市场机构投资者,一般在市场投资尤其是在社保基金投资方面可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在专业研究分析基础上,合理进行投资组合,自然比一般的非专业投资者更可以做到风险可控、营利较高。三是谨慎监管,确保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不出现非意外损失。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投资涉及到市场多个领域、多个环节和多个部门,必须在保监会、证监会、银监会、全国社保理事会、财政部、人社部等部门的联合监管下投资运营,各监管部门要密切配合,谨慎监管,切实确保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规范运营和投资。

    参考文献:

    [1] Breyer F, Hupfeld S. On the Fairness of Early-Retirement Provisions[J].German Economic Review, 2010, 11(1):60-77.

    [2] Garcíagonzález F C A.The endogenous determination of retirement age and social security benefits [J].Macroeconomic Dynamics, 2014, 18(1):93-113.

    [3] 鄧大松,刘昌平.中国养老社会保险基金敏感性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1(6):13-20.

    [4] 田 楠.中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5.

    [5] 荆 涛,张一帆,谢远涛,寇 琳.老龄化、延迟退休与“统账结合养老模式”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2016(1):13-25.

    [6] Schieber S J.Retirement income adequacy: good news or bad?[J].Benefits Quarterly,2004,20(4):27-39.

    [7] 李 爽.从养老保险替代率角度探究延迟退休问题[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5.

    [8] 袁 敏.延迟退休年龄对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基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视角分析[J].现代商业,2016(2):190-192.

    [9] Keuschnigg C, Fisher W.Life-Cycle Unemployment, Retirement and Parametric Pension Reform[J]. General Information,2011.

    [10] 赵培超.浅析延迟退休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财经界,2016(5):355-356.

    [责任编辑:金永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2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