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开放式创新研究的发展与演进逻辑探析
范文

    周爱君 李燕

    

    

    摘要:开放式创新作为管理创新的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基于前人在开放式创新方面的研究,从开放式创新的维度、研究阶段划分、影响因素以及影响效应四方面梳理了中西方有关开放式创新的研究,总结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演进;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121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9)10-0044-02

    开放式创新是指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利用内外部互补的创新资源实现创新。20世纪末,开放创新意识逐渐形成并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今天,开放式创新理论已经扩展到管理创新的各个领域,企业能力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都被用来研究开放式创新。研究梳理了国内外开放式创新的研究现状,试图阐明开放式创新的发展和演变趋势,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前景。

    学术界一直在强调开放式创新的重要性,研究通过梳理文献,将有关开放式创新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开放式创新概念源起、组织形式、产权及创新风险、绩效。第二阶段是理论分析和系统研究,知识观、资源观、战略理论、动态能力理论、组织学习理论等经典理论已成为分析开放式创新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工具。基于“大众創业、万众创新”的政策举措,第三阶段为商业模式、创新网络和创新风险的研究。

    一、开放式创新的构成维度

    中西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逐步界定了开放式创新或开放式创新模式的框架。张永成、郝冬冬(2015)等将开放式创新分为开放性、合作性和创新性三个维度。[1]其中开放与合作是途径和手段,有效创新是目标。上述开放式创新分类是基于对企业战略的分析和概括,但不同的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的知识和技术运用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方式。Gassmann(2010)将开放式创新分为三类:内向型、外向型和耦合型。此外,有学者从创新成果开放、创新能力开放、创新过程开放、价值思维开放四个方面分析了开放式创新。

    基于以上的梳理,从开放式创新的过程、开放式创新战略分析以及开放式创新内容将开放式创新进行分类,并构建其分类体系(见图1)。在分类体系中,X轴代表了开放式创新战略分析所定义的开放性、合作性和创新性。Y轴代表按照开放式创新过程分类和定义的内向型、外向型和耦合型。相应的Z轴代表开放式创新的内容:创新成果的开放、创新能力的开放、创新过程的开放以及价值思维的开放。

    二、开放式创新的影响因素

    (一)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

    知识共享是开放式创新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开放式创新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学者们探讨了影响知识共享效率的因素。其中知识保护态度、知识显隐性的特性、组织学习能力差异、成员关系特性影响产学研联盟知识共享。于淼、林波(2012)通过构建企业知识共享模型,研究得出开放式创新的环境容量、知识存量离散程度与知识共享效率成反比相关关系,知识共享意愿的离散程度与知识共享效率成阶段性相关关系。还有学者提出环境变量、共享渠道、知识资源需求和知识资源库也是影响组织间知识共享的四个重要因素。[2]

    (二)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

    知识吸收能力是外部知识的识别、获取、消化、转化和应用。为此学术界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陈劲(2011)等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和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在社会网络中的地位、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渠道、企业与外界交往的频率和密切程度是企业潜在吸收能力的关键因素;企业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和企业的外部知识属性对企业的实际吸收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3]此外,企业知识基础、研发活动的强度、员工的学习强度和学习方法、开放的组织文化和企业的学习机制对提高企业的潜在与实际吸收能力也起着重要作用。

    三、开放式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

    (一)企业能力理论的视角

    根据企业能力理论,企业实际上是由各种能力组合形成的综合能力体系。学者们从知识动态能力、创造力和吸收能力三个方面探讨了开放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其中内向型和外向型开放型创新对创新绩效具有倒U效应。姚艳虹(2017)等以知识动态能力为中介变量,并引入伙伴机会主义为调节变量,探讨了开放式创新对企业竞争力培育的作用机制。[4]研究发现:开放式创新(内向型和外向型)对企业竞争力有积极影响。李显君(2018)等通过对中国汽车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开放式创新通过吸收能力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影响路径为“创新理念→开放程度→潜在和现实吸收能力→创新绩效”。[5]

    (二)动态能力理论的视角

    刘振、陈劲(2010)从动态能力的角度,在潜力、过程和路径三个方面考察了开放式创新。[6]金永生(2016)等通过对我国211家企业的实证检验,得出了内向型创新对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的结论,其中企业网络能力起着充分的中介作用;网络溢出程度越高,内向型创新对企业网络能力的影响越大,但对企业网络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没有调节作用。[7]

    (三)组织学习理论的视角

    高照军(2016)运用组织学习与创新理论,发现高新技术企业内向型创新模式可提高创新绩效,但国际化却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起到了负面的调节作用,投机性学习不利于提高内向型开放性创新绩效。[8]有学者还认为探索式学习能力正向影响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利用式学习能力正向影响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另外,过度开放会增加交易成本,过度依赖外部资源,不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通过文献综述,我们发现开放式创新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从研究内容来看,现有的企业开放式创新研究主要从新产品开发绩效、创新绩效和企业创新能力三个方面入手。从研究的角度,相关实证研究运用动态能力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等研究视角,分析开放式创新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和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从研究结果看,大多数学者认为开放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少部分学者认为开放式创新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

    四、未来研究展望

    第一,现有的研究主要采纳Chesbrough(2003)的开放式创新分类定义,从知识和技术的流程将开放式创新分为内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两个方面,划分的依据在于内部知识和技术的冗余与缺乏程度。然而,对于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外部动态环境,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战略也不同。因此,有必要考虑开放式创新的战略决策、过程和内容,界定企业开放式创新的行为,建立开放式创新的分类体系。

    第二,开放式创新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效应存在争议。开放式创新是否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不同学者通过相关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未来的研究,一方面要注意开放式创新的不同因素的动态驱动机制,深入分析开放式创新的原因;另一方面,需要综合多种理论和观点来界定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影响。此外,由于现在大部分学者利用静态的指标衡量企业绩效,所以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影响效应的衡量指标,设计合理的度量指标。同时,现有的开放式創新的影响效应中,可以引入环境动态性、环境竞争性等调节变量,进一步打开开放式创新与绩效之间的“黑箱”,促使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

    参考文献:

    [1] 张永成,郝冬冬,王 希.国外开放式创新理论研究11年:回顾、评述与展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3).

    [2] 于 淼,林 波.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的企业知识共享模型与系统仿真[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

    [3] 陈 劲,蒋子军,陈钰芬.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

    [4] 姚艳虹,欧阳雪,周惠平.开放式创新、知识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研究——伙伴机会主义的调节作用[J].软科学,2017(7).

    [5] 李显君,钟 领,王京伦,王 巍.开放式创新与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影响——基于我国汽车企业的实证[J].科研管理,2018(1).

    [6] 刘 振,陈 劲.动态能力视角下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初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7] 金永生,季桓永,许冠南.内向型创新、企业网络能力与创新绩效——网络外溢的调节作用[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8).

    [8] 高照军.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国际化、投机性学习与创新绩效的关系[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19).

    [责任编辑:庞 林]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