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工作流程模拟的教学改革探讨
范文

    丛文君 李克会

    

    [摘 要]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目前存在传统教学方法欠佳,知识内容陈旧,课程资源缺乏,实训条件落后等问题,不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及技能应用。无论是社会人才需求还是学生对于母校教育的诉求,都亟须进行课堂改革。提出改革建议:通过采取工作流程模拟的方式,应用“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基于校企合作构建实训课程,开设借助教学软件模拟工作流程的实训课程,利用VR技术实现沉浸式教学体验。

    [关键词]实践;模拟;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0)06-0122-03

    Discussion on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Workflow Simulation

    ——Taking the Cours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and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An Example

    Cong Wenjun ? ?Li Kehui

    (Weihai Ocean Vocational College, Rongcheng Shandong 264300)

    Abstract: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and Practices is a course that combines theory with practic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re not conducive to the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application.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use simulated workflow to implement teaching refor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esent teaching so as to explore new teaching methods to be used.

    Key Words: Practice; Simulate; Teaching Reform

    高職院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以国际间的货物交易为对象、以国际贸易买卖合同为框架、以交易过程中的风险责任为核心,系统讲授国际货物买卖双方当事人交易货物所涉及的权利义务的具体规定,是研究商品进出口操作流程的应用性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理论加案例的形式,让学生坐在教室内学习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很难保证课程的实践应用。

    近年来,由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和信息的革新,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相关政策的支持下,跨境电商开始迅速崛起,落后的知识体系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职业需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响应国际贸易新时代下的人才需求,也是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力量。

    一、教学改革的必要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能力和工作胜任度的满意度情况,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对学校改进人才培养方式以及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根据山东省2019年就业质量分析报告,用人单位评价毕业生工作胜任度的调查数据显示,有71.81%的用人单位表示“满意”,25.95%的单位评价为“一般”,另有2.24%的单位评价为“不满意”,其中,对非师范类毕业生应聘时存在不足的调查结果显示,“缺乏社会经验”、“就业期望值过高”和“实践能力差”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不满意的三个最主要方面,比例分别为49.03%、41.76%和39.64%。根据数据结果显示,关于“缺乏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差”给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带来极大的反思。

    除此之外,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建议调查数据显示,“知识传授要结合实际,与市场需求对接”、“强化专业实践教学,培养动手能力”和“加强专业基础知识教学,拓宽知识面”是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三项主要建议,选择比例分别为55.25%、44.98%和36.13%。由此也提出了对于职业教育改革的需求。

    通过教学改革,由传统灌输式教育转变为探索创新型教育模式,在尊重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开放性思维,以工作需求为导向培养他们的职业核心素养,无论从社会人才需求还是学生对于母校教育的诉求,都亟须一场深度的“课堂改革”。

    二、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学方法有待提高。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具备极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课堂上实行启发式、案例分析、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思考掌握知识点。

    其次,知识内容不够更新。在新贸易格局背景下,教师应教授较日新月异的新理论、新知识,使学生接触到当前国际贸易行业最前沿的应用知识,把握知识并很好地运用,使学生拥有真正的职业技能。

    再次,课程资源丰富度不够。以往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资源建设并不完善,很多基于理论层面,没有对接实践,内容乏味,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在线课程开发不足,没有形成特色的教学资源。

    最后,实训条件更新不够。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实训课程实训条件相对更新不够,难以深入企业和真实实践环境,实训内容得不到更新。

    三、以模拟工作流程来实现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应用“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

    整合资源构建新教学模式,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按照工作流程进行个性化教学改革。

    传统教育方法无法实现普适性和共享性,而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应运而生,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实现在线课堂普及性和广泛性,能够具备面对各种突发风险的应急教学实力。按照工作流程,将理论知识点的学习通过线上平台开展,不断丰富课程资源,完善“微课课堂”+“翻转课堂”+“企业课堂”的课程建设,完善理论课程的构建。为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设计一套基于工作流程的国际贸易线下模拟实训课程,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主动性,提高实践能力,线下学生的操作与教师的现场指导相结合,共同完成整个国际贸易流程,进而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应用。

    (二)基于校企合作构建实训课程

    高职院校国际貿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对接企业实践应用,做“校园中的企业”、“企业里的课堂”,利用直播课等线上教学模式,加大校企合作,实现企业课堂与校园课堂的互动对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任课教师与企业一线专家共同探讨确定课程内容,从外贸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国际贸易工作流程为基础,把教学内容分成可具体实践操作的项目,设计实训课程,是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理论知识的运用,邀请企业专家进行课程建设,包括视频资源、微课、校企合作拍摄视频、校企合作动画等多种形式。

    (三)开设借助教学软件模拟工作流程的实训课程

    随着职业教育实践性和操作性的需求,以国际贸易工作流程为基础设计的模拟贸易软件越来越多,例如国际贸易模拟实训系统、国际贸易教学软件、外贸实习平台以及国际贸易从业技能综合实训软件等各种国际贸易实训软件,各大软件公司开发的国际贸易实训类软件已经非常成熟并应用于各大院校,已经有学者就相关软件进行教学应用研究及教材编写。在高职院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中,可以引入此类教学软件,并邀请企业专家共同设计国际贸易案例进行实训模拟,通过设计真实的国际贸易环境让学生进行业务模拟,掌握实际业务操作的经验,学生通过模拟实训,能够掌握只有现实工作环境中才能学到的业务能力和工作经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且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素养。

    (四)利用VR技术实现沉浸式教学体验

    高职院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以及智慧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应加强更先进的方式应用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过程中。例如建设高端VR实训室,VR硬件包括Cave沉浸式系统、HMD头盔系统、AR增强现实实训台、多媒体展示系统、HoloReal全息桌等。利用立体投影显示技术、AR、人机交互、全息视觉图像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国际贸易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触手可及,设计程序,模拟真实的国际贸易工作流程,与现实空间内混合虚拟环境沉浸式体验,提供虚拟教学、仿真演练,使学生身临其境国际贸易过程中,VR实训室的沉浸式体验将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五)构建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在高职院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保证课程的操作性和实践应用性,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专业的理论素养,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以及加高职业素养之外,还要具备扎实的双语教学能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加真实的国际贸易环境,教师队伍更要具备一线工作经验的双师型团队。通过培训、企业顶岗、学术交流等方式,使教师团队更加符合课程需求,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的综合素养能将国际贸易工作流程与理论课程完美结合,带入课堂,满足课程的实践要求。

    四、小结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因其课程特点,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具备可操作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要从工作流程的角度进行教学改革,不论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资源还是师资队伍的建设,都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通过校企合作设计的工作流程模拟实训应用于教学中,使学生学习并掌握真正的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杜红梅,胡梅梅.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方法创新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51).

    [2]金朵.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浅析[J].河北职业教育,2019(2).

    [3]叶春霜,汪占熬.SWCPR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实践和应用[J].高教学刊,2018(8).

    [4]齐鲁晚报网.不想直接工作的毕业生,绝大多数想继续深造再充电[EB/OL].http://www.qlwb.com.cn/2019/0122/1391435.shtml,2019-01-22.

    [5]莫红梅,钟芸香.关于《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的探讨[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0(4).

    [6]万伟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改进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7]李薇.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2011(4).

    (责任编辑:顾晓滨 刘 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5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