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加快常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范文

    顾海峰

    摘 要:服务业的发展阶段,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经济与社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地提高,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和增长点。各级政府对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发展现代服务业都高度重视。从当前发展趋势看,常州有乘势而上的良好机遇。

    关键词:常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1 常州市服务业发展总体现状

    近年来,常州在加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积极发展服务业,转型传统服务业,服务业行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不断优化。进入"十二五"后,服务业已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优化经济结构、保障市场就业的重要支撑,在常州经济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服务业经济总量持续扩大。2014年,常州市服务业增加值超过工业增加值总量,达到2296亿元,比2005年的450亿元提高了4倍以上;服务业税收总量达到305.6亿元,比2005年的57.9亿元也提高了4倍以上;全市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从2005年的303.3亿元提高到2014年的1621.5亿元,增长了4倍以上。

    (2)服务业对经济的支撑性逐步提升。2014年,常州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增幅高于全市GDP1.4个百分点,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7%,较2005年提高了12.4个百分点;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1%,增长速度超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个百分点,超过工业投资11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额占全社会的比重由2005年的39.4 %,上升到2014年的49.0%,提高了9.6个百分点。

    (3)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2014年,常州交通运输行业实现增加值185.1亿元,同比增长15.7%;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4.2亿元,同比增长13.1%,批零住餐业实现增加值超过全市服务业比重的三分之一,其中饮批发和零售实现增加值超过600亿元,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突破100亿元,分别占全市服务业比重的28.7%和5.1%。

    2 常州发展现代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常州现代服务业发展近年来有质的飞跃,现代服务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对城市经济发展、就业等的贡献不断增强。但相对于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内部结构不合理。常州现代服务业行业发展不平衡,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批零住餐、房地产、交通运输仓储等经过改造和提升的传统服务业占比较大,成为全市服务业发展的主体;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和地质勘查等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行业比重较少,发展仍处于低层次阶段。

    (2)区域发展不平衡。常州现代化发展区域分布失衡,突出表现为中心城区发展较快,金坛、溧阳发展滞后。

    (3)内资企业缺少动力基础。虽然目前民营经济占据了全市经济三分之二的份额,但民营经济的发展,还处于量的扩张阶段,并没有得到质的提升。民营企业进入的大多是门槛较低的传统产业,民营经济还属于粗放的增长模式,质量、效益低下,不仅制约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也阻碍全市经济的健康发展。全市大多数民营企业还处于技术创新的低层次阶段,自主创新动力不足。

    3 常州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当前是现代服务业大发展的大好时机,全市制造业生产力水平和群众生活水平都已经提高到一定的水平,能否在大市场中抓住机遇,关键取决于我们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对此,就常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1)坚持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战略重点进行部署

    常州一直以来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制造业基地,各级政府对制造业的管理,驾轻就熟,但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认识还没有完全统一,随着全市经济的高速发展,要科学制定现代服务业发展计划,做强做大服务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企业,积极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提升服务业的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层次。

    (2)坚持以科学的空间布局引导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

    按照统筹考虑、结构合理、有效创新的原则,科学规划常州城市空间布局,引导常州现代服务业规模化、合理化、特色化发展。在常州天宁、钟楼中心城区科学规划建设高档商业中心,同时合理整合集购物、餐饮、娱乐和游憩于一体的特色商业街区,在南北两翼(武进、新北)规划建设商贸商务集聚副中心和各类超级市场,特别在南翼充分依托大学城、太湖湾、西太湖的综合优势,加快建设常州大学城、太湖湾旅游区,扩大商业规模效应。充分挖掘溧阳的农庄旅游经济和金坛的茅山文化资源,积极打造常州美丽休闲庄园。

    (3)坚持以完善的统计监测体系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积极构建以"专业整合、部门协作"为主的大服务业统计监测体系,整合专业统计调查和部门统计资源,完善统计调查制度,基本做到全社会、全行业覆盖。利用部门行政记录及时更新维护服务业名录库,定期开展对服务业支撑指标的运行监测和原因分析。健全金融、科技、文化等重点服务领域的调查制度和指标体系,加强江苏凌家塘市场、江苏湖塘纺织城、武进邹区灯具城等服务业聚集区和特色产业统计监测,探索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楼宇经济等新型业态的统计调查方法,反映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强化考核支撑,将服务业统计数据纳入评估各地绩效考评内容,提高各地区对服务业统计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周二中.常州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调研报告[J].江南论坛. 2012(07).

    [2]黄繁华,洪银兴.加快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 2007(0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