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世界技能大赛对于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的研究
范文

    摘 要:由于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职业教育的职能也越来越突出。但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较弱,职业教育地位不高,职业教育发展障碍重重。本文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较差原因,介绍了世界技能大赛及其特点,希望通过世界技能大赛对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职业教育;吸引力;世界技能大赛

    世界技能大赛被认为是职业教育卓越表现的巅峰之作。通过世界技能大赛发展职业卓越,这既提供了高绩效的基准,也提供了评估职业卓越的客观方法。竞赛促进了专业知识和熟练技能的获得,并有助于改善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的学习和教学,为我们研究如何发展高技能职业教育提供了一个机会,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1 我国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的原因

    1.1 重学轻术的传统观念

    自古以来,受儒家传统的重学轻术思想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钻研学术才是体现个人价值和获取人生幸福的唯一途径。比起职业教育,学生更愿意进入普通教育进行学术研究,只有在学术能力太差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时才会选择上职业学校。而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是往往更喜欢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学生。社会各阶层都透露着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对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1.2 职业教育质量较差

    职业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也是导致职业教育吸引力较弱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职业院校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然而,大部分院校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经验丰富,技能过硬的专业教师,这使得职业教育的处境越发艰难。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劳动力市场对高技能的需求,从而造成职业教育不被劳动力市场认可的局面。此外,生源质量较差也是其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1.3 学生就业工资及社会地位较低

    相对于那些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职业教育的学生就业环境较差。首先,竞争压力大,在市场化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学历成为进入优秀企业的敲门砖。而职业教育学历不高,许多企业更愿意招收本科及以上的学生。其次,职业院校出来的学生大多从事生产一线的工作,工作辛苦,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因此,职业教育给人留下了就是低技能的,没有发展前途的工作的印象。这就导致大部分的家长及学生不愿意选择职业院校进行学习。[1]

    2 世界技能大赛

    2.1 世界技能大赛

    世界技能竞赛开始于二战后的欧洲。1950年,第一届技术大赛在葡萄牙和西班牙之间举行。其他五个欧洲国家于1953年参加了国际技能大赛,随后演变成一场名为世界技能大赛(WSC)的全球大赛。目前,比赛汇集了来自五十多个国家的大约1000名年龄在18岁至21岁之间的选手,他们每两年聚会一次,公开竞争并在40多个技能领域展现出优秀的表现。竞赛共分为六个技能领域:运输和物流,建筑和建筑技术,制造和工程技术,信息和通信技术,创意艺术和时尚,以及社交和个人服务。WSC由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WSI)组织。WSI是一个非营利协会,在传统行业和工艺品以及多技能职业中推广VET,如制造团队挑战,以及那些利用新技术的人员和创新服务。[2]

    2.2 世界技能大赛的特点

    2.2.1制定严格标准,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职业教育多年来一直不受重视,职业教育质量相对较差。世界技能大赛对学生的 技术精度的要求相当严格,这对学校教师的治学态度和学生的质量意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影响。实训教师在技术要求上精益求精,同样会让学生学会认真做事的态度,并严格要求自己。只有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他们才能自己的学习充满兴趣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并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提升教学质量,是提升学生素质的根本,更是提升学生自信心,建立良好心态的基础。

    2.2.2开放办赛,提升职业教育影响力

    为了提高媒体对技能大赛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世界技能组织于2007 年提出了一个MTC 实验项目计划,并邀请澳大利亚选手Ben Lrwin 来参与推广这项工作,以此提高在日本静冈举办世界技能大赛的受关注程度。[3]日本和英国在举办世界技能大赛时,邀请媒体进行深度参与和报道,通过各种多媒体手段,帮助参观者了解全部比赛。赛程同步对外开放,还专门设立体验区,邀请感兴趣的观众上台进行体验。世界技能组织开放办赛的理念和方式,主要是希望通过竞赛让观众感受到技能人才的魅力,消除人们对技能型职业的偏见。

    2.2.3参与主体多样,促进校企合作

    近年来,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而世界技能大赛为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许多企业考慮到校企合作的成本问题不愿与学校进行合作,而世界技能大赛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机会。通过与院校合作,对参赛选手进行指导和培养,一方面可以将这些优秀的人才留为己用,为企业培养人才。另一方面,通过世界技能大赛,增加企业曝光率,增强企业的品牌效应,打造企业的知名度。

    3 世界技能大赛对提升职教吸引力的影响

    3.1 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是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核心。技能竞赛有助于职业卓越的发展,世界技能大赛对参赛者的专业水平有着极为严苛的标准,“世界技能竞赛的命题原则是来源于生产实践,高于生产实践,对选手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操作技能,灵活的应变能力,还要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4]这就要求参赛者在训练时要精益求精。职业院校可以根据世界技能大赛中的竞赛项目,对照本校专业设置情况,参考类似专业的一些参照标准,通过研究技术要求,明确该技术项目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标准等,制定科学教学计划,以世赛的标准来培养学生。此外,积极参加技能大赛,通过对技能竞赛参赛者进行指导,总结人才培养经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案,这对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2 促进职业院校办学观念的创新

    想要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就离不开

    办学观念的创新,传统的办学观念及教学方式已适应市场的需求。世界技能大赛检验的不仅是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要学以致用,要具有极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参赛项目的不断更新,要求学校要不断更新自己教学,传授给学生新技艺、新知识、新方法。技能大赛中选手的表现,展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风采,更是对院校教学过程、办学理念以及教学水平的一次检阅。因此,通过技能大赛,各职业院校应该注意借鉴别国优秀院校的办学理念及教学方案。改变传统的重学轻术的教学理念,发挥职业教育的特色,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3.3 为青年人树立榜样

    传统观念认为职业教育是各种教育途径中的下下策,职业教育出路差、工资低、社会地位不高使得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参加职业教育。而参加技能竞赛,并获得名次,可以为青年人树立榜样,为职业教育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通过他们的同龄人在各种职业中取得优异成绩可能会激励年轻人追求类似的职业;同时,在技能竞赛中表現优异的人的工作及生活状态,一定程度上也能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世界技能大赛所传达出来的尊重劳动和技能,尊重职业教育的思想和理念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传统认知,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曹起武.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提升吸引力研究曹起武[J].中国市场,2017(06):172-175.

    [2]Maia Chankseliani,Susan James Relly and Andrea Laczik.Overcoming vocational prejudice:how can skills competitions improve the attractiven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the UK?[J].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015.

    [3]刘东菊.世界技能大赛与我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比较研究[J].职教论坛,2013(22):86-91.

    [4]陈远芝.更新办学理念强化职业素质[J].中国培训,2012(03):44-45.

    作者简介:王丹(1993-),女,汉族,陕西汉中人,东北石油大学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3:5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