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湿地植物对废水中重金属富集能力的探讨
范文

    郭小彬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有关环境的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在坚持节环保的政策下,目前,我国针对废水的处理采用生物技术进行有关处理。其中利用湿地植物对废水中的重金属富集能力效果比较显著,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为此,本为将列举6种湿地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力进行探讨。依次为:辣蓼、茭笋、空心莲子草、鸭舌草、柳叶箬、稗草。

    关键词:湿地植物;废水;富集能力;重金属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随之突显出来,其中重金属废水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趋于严重化。重金属废水不仅对我国地表水、地下水资源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危害着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健康。为此,我国采取了多种多样对重金属的处理措施。其中利用湿地植物富集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因为投资小、效率高、且简单便捷、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成为目前主要治理废水重金属的方法[1]。为此对6种主要的湿地植物在不同时期对重金属污染因子的富集力进行实验和记录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材料和方法

    选取6种常见的湿地植物:辣蓼、茭笋、空心莲子草、鸭舌草、柳叶箬、稗草。作为实验测试的主要植物。对其幼苗进行采集。

    实验采取盆栽模拟湿地的自然环境。盆内径25厘米高30厘米,每盆装有无污染、过筛、风干水稻土8千克。盆内水浸泡一个月后,将所采集的6中植物幼苗载入盆中,每盆栽种湿地植物幼苗1株。在幼苗的成长过程中,保证盆内的水深在5厘米左右。在15d之后,将清水排干,向每盆加入人工配制的重金属废水(Cd、Cr、Cu、Ni、Pb、Zn)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和浓度进行调和,实验期间用自来水对蒸发的水分进行补充,每隔7d加入重金属废水一次,共3次。同时对6种进行编号,观察实验期间内这6种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并做好记录[2]。

    (二)测定方法

    采集不同生长阶段的植物样本,进行分析预处理,称取0.5000g放于微波消解罐内,加入3mL硝酸和2mL过氧化氢,200μL氢氟酸,盖严加封之后放入微波消解系统中进行消解,等待消解完成,温度下降至80℃以下时,从消解罐中取出,放在赶酸电热板中加热赶酸至1-2mL,采用1mol/L硝酸进行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其中Cu、Zn、Cr和Ni采用火焰原子富集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Pb、Cd采用石墨原子富集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用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分析所测的数据,并进行记录和处理[3]。

    2 结果和分析

    对6种湿地植物不同时期对6种重金属的富集速率进行观察和测定以对Cd、Pb、Zn为例进行阐述。具体如下:

    (一)不同时期湿地植物对Cd的富集速率

    在对6种湿地植物处理后的10-20d对Cd的富集速率增长速度相比较缓慢,20-30d,6种湿地植物对Cd的富集速率都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其中茭笋、空心莲子草、稗草三种植物富集速率比较大,这三种植物在第30天左右对Cd的富集速率都已达到最大值,而其余植物富集速率在这个期间增长的相对缓慢,在30d左右时,还处在富集率上升的期间,40d时到了复机率的极值。当所有湿地植物到达极值后富集速率开始呈下降趋势,茭笋与稗草的下降速率最为明显,在50d左右时甚至出现开始从自己体内释放Cd的状况,并且其释放量比富集量还要多,但其余的4种植物在降幅上比较接近。在对Cd的富集速率大小方面,鸭舌草和茭笋的富集速率最大,大约在240μg/株·d,最低的为辣蓼,约为140μg/株·d。

    (二)不同时期是湿地植物对Pb的富集速率

    在处理后10~30d内,6种植物对Pb的富集速率都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10~20d内富集速率的增加比较缓慢,20~30d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其中空心莲子在这个阶段富集速率上升是最快的,在30d左右的时间中就已达到了极值。数值为600μg/株·d,而其余5种植物的富集速率仍呈现处上升的趋势。在30~40d的期间内,辣蓼和鸭舌草的富集速率上升最为明显,鸭舌草在40d左右达到了最大值,而辣蓼对Pb的富集速率在这之后10d中依然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50d时达到了每株860μg,同时在这之后依然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茭笋和辣蓼的趋势比较相似,50d左右还在上升,但是其富集率却不及辣蓼。柳叶箬、稗草在40d左右达到了自身的极值,但是极值相对比较小,柳叶箬的富集速率最低,约为220μg/株·d。

    (三)不同时期湿地植物对Zn的富集速率

    在对6种湿地植物处理后的10~20d对Cd的富集速率增长速度缓慢提升,20d左右出现明显的差异,茭笋和空心莲子草的富集速率增长是6种湿地植物中最快的,稗草在二者之后,这3种湿地植物全部在30d左右到达了极值。其余的三种湿地植物在这个时期内上升的比较缓慢,但30d后差异再次明显,并且40d时达到了极值。其中辣蓼的富集速率最大,数值约为2400μg/株·d。

    3 结语

    湿地在各类的生态系统中的评估,被公认为是具有最高生态价值的类型的一种,湿地可以起到过滤和沉淀污水中的重金属,并且环境有着净化的作用,与此同时向外界输出重金属,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有"生物的超级市场和地球之肾"的称呼。从文中可以得知6种湿地植物对6种重金属总量的富集能力有着很大的差异其中富集能力最强的是辣蓼,最弱的则是稗草。

    参考文献:

    [1]郭轶琼,宋丽.重金属废水污染及其治理技术进展[J].广州化工,2010,38(4):18-20.

    [2]包宏.6种湿地植物对废水中重金属富集能力的比较[J].污染防治技术,2013(1):15-19.

    [3]万涛,李绍峰,谢良生.龙岗河不同湿地植物重金属富集能力的比较研究[J].水生态学杂志,2014(5):96-1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6: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