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师傅深度参与的制约因素和保障措施 |
范文 | 薛金水+劳汉生 摘 要:面向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战略要求,现代学徒制成为职业教育中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与企业技能、素质需求吻合度的重要途径。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企业师傅深度参与是现代学徒制课程成功的关键,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企业师傅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作用、影响企业师傅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因素、以及国家、学校和企业层面的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企业师傅;人才培养;保障措施 0 前言 针对传统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中行业企业参与力度不足、工学结合缺乏紧密性和有机性、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产业转型升级能力不足的瓶颈,教育部提出要“使现代学徒制成为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与传统的“理论+实验+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具有理论与实践结合,职业与专业融合、岗位与课程对接,并将职业技术与职业精神贯穿于全过程等优点,因此受到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青眯。并且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企业师傅的深度参与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因为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标志,就是企业师傅带学徒(学生)在岗位上边做边学,实现零距离的专业技能学习。本文从分析企业师傅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各个环节中的作用、剖析企业师傅深度参与的制约因素,以及如何建立国家、学校和企业层面的保障和激励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企业师傅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作用 (一)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运行文件制定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践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其中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企业师傅的参与。企业师傅往往是企业一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或者管理人员,他们最清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岗位技能、需要什么素质的人、应该如何来培养。所以,企业师傅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和实施各个环节的直接参与者。 (二)主导企业实践和实习课程教学和技能培训 现代学徒制以“学校课堂教育+岗位师带徒技能培训”为主要教学方式,一般从二年级开始,就进入企业实训。由企业选派熟练技工师傅指导,进入实际工作岗位进行实操学习;三年级学生进入顶岗实习阶段,继续在师傅指导下提高操作技能水平;学生毕业时,由校企双方按考核大纲共同考核,合格者可以直接上岗工作。由此可见,企业师傅在以岗位实践,技能提升的系列课程中起到主导作用。 学生直接通过师傅的指导,掌握行业内前沿技术并熟练掌握实践操作技能,而不仅仅是书本理论知识。技术技能除了系统性、逻辑性、确定性的显性知识外,还包括大量的默会知识。学徒通过观察师傅及其他工作者的工作,耳濡目染,从而逐渐习得那些重要的“默会”知识和技能[1]。 (三)直接影响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养成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师傅通过岗位技能培养,手把手教会学生专业的技能和技巧;同时,师傅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也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重要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熏陶。这也是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具有的一大重要特点。 2 影响企业师傅深度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因素 (一)国家因素 虽然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加强校企合作、重视企业兼职教师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和文件,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要求“政府要支持学校按照有关规定自主聘请兼职教师”。“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相关政策,兼职教师任教情况应作为其业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合作企业要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应纳入考核,并可享受带徒津贴”[2]。但仍缺乏具体的保障策略和措施,对企业和技术人员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缺乏可操作的约束、激励和支持措施和方法,从而使这些政策很难得到执行和落实[3]。 (二)企业因素 企业师傅一般是企业骨干,担任着企业生产和管理的主要任务。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学生指导教师就意味着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到岗位实习学生身上,这至少在短期内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所以企业往往不愿意让企业师傅把太多的精力放到带学生身上,在相当多的企业只是让学生参与一些基本的、简易的操作,有些企业甚至把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来使用。 (三)学校因素 学校与企业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时,往往只重视与企业的交流,对课程开发的管理。企业师傅一般在生产现场对学生进行指导,学校教师进入生产现场往往是有限的,因而对指导学生的直接参与者——企业师傅往往缺乏交流和沟通。同时,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构建一个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办事效率不高!没有为企业师傅的教学提供相应的学生思想教育等相关和配套服务,教科研能力弱,不能跟企业进行有效的技术和管理对接,再加上缺乏有激励性的报酬,使企业师傅会觉得只是一项任务,而缺乏热情和责任感去完成[4]。 (四)个人角度 企业技术人员一般是企业骨干,担任学生实习任务往往是企业的安排,而不是自己选择。因为带学生的实训实习要分散精力,有时甚至会打乱生产计划、破坏生产设备,会使他无法专心于本职工作。担任实习指导教师除一定的课酬外并没有其它收入,他们获取职务提升或者职称评定而主要靠他们的业绩和技术;同时,个别师傅怕技术外传、或者害怕教会学生,自己岗位被取代。这些,都会影响企业技术人员真正用心带好学生岗位实践和顶岗实习工作。 3 企业兼职教师深度参与的政策保障和支持 (一)政策保障 首先是政策的明确和保障。例如:制定或修订相关法律,一是明确现代学徒制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赋予企业应有的法律责任;二是理顺管理体制。改变职业教育政出多门的现象,实行职业教育事业的统一领导和统一管理;三是制定《学徒培训条例》,规定学徒培训的目标、工种,企业在实施现代学徒制过程中的职责、义务、工作方式和机制,以及监控、评估和惩处的方法等,出台对实施现代学徒制企业的优惠措施和支持政策。四是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与试点院校通过组建职教集团等形式,整合资源,为现代学徒制试点搭建平台。 其次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在对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企业补贴、奖励、免税同时,也规定企业师傅的岗位待遇要求。甚至可以采取将财政资金直接发放到企业师傅账户的方式,来保障企业师傅的合法权益不会受到损失。 再次是加强评估和监管。建立现代学徒制评价和监控立体网络的管理架构、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估。例如可以在专门网站和企业公布现代学徒制的技术人员资料、课程和培训的内容和时间、企业师傅的培训收入。这一方面公开相关信息,方面群众(特别是本企业人员)监督,另一方面也促使企业师傅和学生不敢让岗位实践课程教学流于形式,师傅认真教学、学徒认真学习。同时制定技术的统一考核措施,从学徒掌握技术情况监控企业师傅的教学质量[5]。 (二)学校保障 为了保证企业师傅能够真正参与到学徒制人才培养,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对现代学徒制的人力物力支持,与企业多沟通和交流,给企业让利,另一方面要给企业师傅在课酬等待遇上要给予倾斜;要加强服务和管理,让企业师傅能真正参与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系统过程,增加其主人翁感;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使学生遵守纪律,按照岗位实习要求完成实习任务,减少企业师傅的管理负担。 (三)企业保障 企业对技术人员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支持,一方面是要体现在对参与企业培养人才的企业师傅在职务和职称方面的上升方面有所倾斜,以提高他们带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提供保障企业师傅指导学生的时间和环境,比如可以适当减少他的工作量,或者给企业师傅在配一名副手,让他能够腾出时间指导学生。 4 结语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车间即课堂”的深度融合培养模式,实现了学生所学技能与企业人才需求的零距离。其中,企业师傅的深度参与是这种培养模式得于成功的关键要素。只有从政策、企业和学校等各个层面保障企业师傅的真正参与,才能保障这种现代学徒制课程的成功,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黄享苟,郭自灿,陈卓.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26).19-22. [2]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 [3]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11(3):101-103. [4]李传伟,董先,姜义.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基于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的师资队伍建设[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8(1):19-22. [5]谢俊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3(16).24-26.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协同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20130101005),主持人:劳汉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