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影响实证分析 |
范文 | 朱妮娜+范丹+王博 摘要:文章基于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发展现状以及影响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关系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对海上丝绸之路影响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做实证检验,剖析中国与东盟经贸发展中现存的问题以及未来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东盟自贸区;经贸关系; 一、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现状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当年中国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总体强劲增长,贸易额达到2927.76 亿美元,增长率为37.45%;东盟国家多数是中国的海上近邻,与中国互补优势明显,也是全球对外贸易中居于前列的国家集合体。到201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超过4800亿美元,同比增长8.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重要推力和载体,从规模和内涵上进一步提升了雙方贸易关系。2015年中国对东盟出口额达到1722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1%。 二、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东盟经贸关系主要影响因素 (一)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 2007年至 2014年间,中国对东盟各国的直接投资显著增加。中国对新加坡的直接投资历年均高于其他东盟各国,自2011年后中国对其余三国的直接投资也有明显增加。本文将基于FDI面板数据对海上丝绸之路政策实施对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的影响进行显著性检验,论证中国—东盟代表国家贸易数据与FDI数据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在贸易额较高的国家,倾向于更高的FDI,也说明直接投资的增加对中国和东盟代表国家的贸易额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作用。 (二)中国-东盟人民币跨境结算 目前双方正在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在试验区积极试点人民币与东盟国家货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中国—东盟跨境人民币结算和人民币双向投资、双向贷款步伐,建立中国—东盟支付清算中心,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互设金融机构。同时建立面向东盟的矿产、白糖、木材等大宗商品现货和期货交易中心。 (三)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 共同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重大决策,是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重大战略。2002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正式启动,双边经贸关系进入迅猛发展阶段,双边贸易额从2002年的548亿美元增至2014年的4800多亿美元,增长近8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在目标和方向上有很多共通之处,东盟各国对“升级版”自贸区的期待主要体现在继续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降低关税进程,重点加快非关税壁垒的取消、技术标准的对接;建设以中国食糖网、中国茧丝交易网等为主体的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平台;支持电子口岸建设,推动海关查验结果互认,开展检验检疫电子证书的标准和结果互认,全面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等方面。 三、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影响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中国和东盟九国2005-2014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中国对东盟的对外投资额和对外经济合作量作为变量。选择其余五国作为比较数据,分别是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印度这五国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对外直接投资额,以及对外经济合作量。 (二)指标处理 由于每个数据的计量单位及数量级各不相同,在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前,需要进行指标处理,从而使对于数据的处理更加可行可靠。单位经过统一后以亿美元为单位。 (三)模型建立 根据要求设立模型方程如下: Growth1=β0+β1Policy+β2East Union+β3Policy×East Union+ε Growth2=β0+β1Policy+β2East Union+β3Policy×East Union+ε Growth3=β0+β1Policy+β2East Union+β3Policy×East Union+ε 对以上方程利用双重差分回归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分析,相关变量含义具体见表1,数据整理及分析结果见表2-3。 (四)结果分析 从回归结果可看出,F检验的p值均小于0.01,说明模型整体回归较为显著,R2与调整后的R2也基本高于10%,虽然拟合度较低,是由于缺少其他影响因素的引入。从回归中可看出Policy × East Union变量系数均为正(0.106,0.104,0.241)且分别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与1%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21世纪海上丝绸政策的颁布对中国与东盟的交易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研究内容,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中国和东盟经贸合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中国和东盟应加强海上道路联通与货币流通相结合,推进南海次区域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应加强海洋运输合作,确保海上航道安全畅通,通过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双方口岸开放、开拓更多国际航线等方式加强双边海上道路联通,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畅通;同时,汇率波动不利于中国—东盟贸易发展,应加强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区域货币合作,增强双方货币的贸易结算功能。 参考文献: [1]袁新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国家战略分析[J].东南亚纵横,2014(08). [2]谭秀杰,周茂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5(02).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