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营改增”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
范文 | 韩冰 刘青 摘要:随着近年来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和广大经济市场的不断转型升级,我国先前的税务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税务体系进行了完善与调整,“营改增”政策的推行便是其调整的表现。“营改增”是我国产业升级战略势在必行的结果。文章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下分析并讨论了“营改增”的优势及弊端,以及在企业经营成果中的重大作用和造成的影响,并研究分析出了在“营改增”的新形势下,企业在财务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应当采取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营改增”;优势;影响;改进措施 一、“营改增”的实施势在必行 通俗来讲“营改增”,就是之前缴纳的营业税项目改征为增值税项目。“营改增”政策首次于2011年提出,随后,2012年1月首次在上海启动部分现代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税试点工作,截止到当前为止“营改增”的实践过程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 在实践过程中,不难发现“营改增”给我国经济发展的各行各业所带来的优势与弊端。例如,对于制造业而言,在增值税税制下可以获得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带来的收益;而对于服务业而言,在营业税税制下,则加重了企业的税收负担,这也导致第三产业因税收负担而失去竞争优势,难以快速发展。再者,由于增值税属于中央税而营业税则属于地方税,导致对于一些行业,因为其纳税地点的不同会加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但是,从我国总体经济结构看来,“营改增”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潮流,有利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经济体制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的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要全面推行“营改增”。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将“营改增”试点范围扩至金融业,建筑业,生活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等行业,这一切迹象表明了我国税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这将对我国的企业发展,经济变革以及社会进步等产生深远的影响。“营改增”将是我国经济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 二、“营改增”的作用及给企业经济发展带来的优势 (一)“营改增”的作用 1. “营改增”是完善现行流转税制的重要性举措 我国现行流转税广义上主要包括一般流转税和特殊流转税,一般流转税是依据“中性税”来设计, 也就是说税制安排不对纳税人的经济行为或经济选择形成影响;而特殊流转税更强调实施调节的功能定位。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更复杂的问题不断出现,主要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这类产业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兼具制造业与服务业性质,很难对其产业属性做出明确的界定。类似于这种属性不清的新兴产业与一般流转税的“两税并行”格局相对接,便形成了一般流转税征收缴纳额模糊地带,这种状况给纳税人一方在适用增值税还是营业税的问题上留下了不必要的选择空间。 由此看来,“两税并行”已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事实上,早在1994年实施税制改革之日起,就存在并预设了未来将营业税和增值税合并为一个税种——增值税的打算。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两税并行”潜藏在一般流转税体制内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这使得“营改增”成为付诸改革实践势在必行的举措。 2. “营改增”是推动经濟结构体制调整的主要手段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一发生,紧接着全球陷入金融危机,我国经济也面临着外需萎缩的严峻挑战。这一次金融危机相比以往的危机给全球经济贸易带来更大的冲击,因为它是将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交结在一起的危机。 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一项宏观经济政策,2009年1月1日起,在我国实行了长达15年的生产型增值税被消费型增值税所取代。这一项减税措施虽然能够带来扩大内需的反危机政策成效,但相伴而生的也有其政策成本:增值税税负水平相对减轻,然而同属于一般流转税且与增值税捆绑在一起的营业税税负水平相对加重。为了进一步推进经济的发展,完善经济机构体制的调整,“营改增”在国际金融危机趋向长期化和国内外经济持续震荡的背景下正式启动了,这也是基于国内经济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严峻形势下的政策选择。经过历史的考验,“营改增”在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中保留下来。这说明,我国经济结构体制需要利用“营改增”这一重要手段来进行改革和完善。 (二)“营改增”给企业发展带来的优势 首先,“营改增”能够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2013年之前的数据显示,如果在全国大范围内实行“营改增”,预计我国每年将实现结构性减税收入1000亿元以上,同时带动全国GDP增长0.5%左右,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将会分别提高0.2%和0.3%。 其次,就上海率先开展“营改增”作为第一个地方试点来看,“营改增”的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第一,“营改增”可以降低企业税负。“营改增”使得生产性服务业的上下游企业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在销项税额中进行抵扣,从而避免了重复征税,减轻了服务性企业的税收负担。相比于“两税并行”税制,在上半年内,上海参加“营改增”试点的企业以及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整体减轻了税收负担近44.5亿元。“营改增”的实践所带来的影响,对于小规模纳税人的减税效果尤为显著。因为小规模纳税人开始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其应纳税额直接利用销售额和增值税的征收率计算可得,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税率从5%降至3%,降幅显然易见。上海9.1万户小规模纳税人成为了“营改增”试点的最大受益者。 第二,“营改增”有利于企业分工细化和技术进步。国家税务局税收科研所副所长靳东升表示:“适用于第三产业的营业税改征为增值税,有利于第三产业随着分工细化而实现质量提升和规模扩展。与此同时,分工合作能够促进生产和流通的专业化发展,推进技术进步与创新的进程,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上海在实行了“营改增”试点半年内,就出现了包括上海华谊、上海汽车、上海电气等25家大型制造业企业集团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企业集团实施主辅分离的措施。实践证明,“营改增”可以促进整个社会分工更加专门化、细节化,生产率水平将得到大幅度提高,有助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第三,“营改增”促进了企业经济增长,根据西方经济学观点,投资、消费、出口被誉为拉动国民生产总值的“三辆马车”。而“营改增”政策可以在这三个层次上拉动内需,刺激消费。首先,“营改增”增加了投资者的投资规模,例如,“将固定资产不动产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可以降低投资成本,从而促进了一些租凭型服务企业扩大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其次,“营改增”可以刺激公民消费。例如,“餐饮服务适用6%的税率”支持公民进行多种方式的消费体验,扩大了公民的消费需求。最后,“营改增”有助于出口,例如:外贸企业从事对外提供研发服务和设计服务适用增值税零税率,明确了出口负税,零税率等的具体范围。 三、“营改增”在实践中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一)“营改增”在实践中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的影响 1. “营改增”对于企业财务报表的影響 实行“营改增”后,企业的资产结构、规模、利润等都会发生变化。例如,就资产负债表的影响而言,在短期内企业的不动产和负债将会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流动资产与负债的比值增大;从其长期表现来看,“营改增”的实施会带来税负降低的积极效应,因此企业的利润就会提升,进而促进企业资产规模的扩大,最终会使得企业的资产和负债都有所增加。 2. “营改增”影响企业增值税发票的管理 “营改增”实施之后,就基本不再使用原先的普通发票。由于增值税进项税额能够用增值税税款进行抵扣,因此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对于企业能否准确计算出增值税具有决定性作用。虽然国家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工作上非常严谨,但始终避免不了企业在开具和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仍会出现不少问题,这必然会影响到增值税的正常抵扣流程。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包括:一些试点企业(一般纳税人)财务会计核算不健全,;防伪税控系统使用操作方法不当或未及时安装,难以取得增值税抵扣发票;在加油站和修理厂取得增值税发票的行为受限制或取得过程过于复杂等。 3. “营改增”对于计税基础以及适用税率有所调整 从计税基础的角度来看,企业在“两税并行”税制下是以营业额作为计算缴纳营业税的税基,而实施“营改增”之后,企业将按照销售环节缴纳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与采购环节缴纳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计算应交增值税的税基。从适用税率的角度来说,“营改增”实施之后,增值税适用税率在原先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的基础上,又新增了11%和6%两档低税率,使得各个企业的适用税率重新做了调整。例如,某些服务行业包括邮电通信业、交通运输业以及其他行业包括销售不动产和转让无形资产等,原则上适用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税率调整为11%;提供现代服务(有形动产租赁、不动产租赁服务除外)、增值电信服务、金融服务、生活服务,销售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除外)等适用税率改为6%。 (二)企业在实施“营改增”过程中的应对策略 1. 改进现有财务报表的列报 企业实施“营改增”后,改变了企业财务人员编制财务报表的现行方法,导致企业财务报表的列示更加复杂化、科学合理化。因此,“营改增”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等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作为“营改增”政策中的实施方,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在推行“营改增”政策时应当及时针对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状况对企业的财务流程进行监督以及优化调整,重塑企业财务报表编制、列示流程,从而提升财务分析能力,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提供准确、有效的财务信息。 2. 加强增值税发票的管理 “营改增”在全国逐渐推行,国家为确保“营改增”的顺利实施,在《刑法》中对增值税发票管理做了相关规定,内容包括:对非法出售、非法使用、伪造增值税发票的都会给予严厉处罚。因此,企业在增值税发票的使用和管理上,必须严格遵守税法和刑法的规定,根据相关要求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规章制度并严格实行。具体而言,企业要配置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监督管理好发票的开具、取得等工作,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另外,要规范增值税发票开设的流程,避免企业税务管理人员虚开或漏开等情况的发生。 3. 加强税收管理,做好纳税筹划工作 不同的行业以及领域其企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会造成纳税性质也有所区别,企业的管理层应当对此做出针对性的优化与完善。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调整资金流通环节来改变资产形式,避免将资产置于缴税较高的类目中,从而达到降低缴纳税额的目的。另一方面,企业可以调整供应商的选择方式,增加与增值税纳税人的合作,确保合作企业运营和财务管理的完整性和完善性,争取获得更多进项税抵扣凭证,充分利用“营改增”的优惠政策来降低企业成本,从而提升经济效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的税制改革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企业发展的激励与推动。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营改增”政策有助于我国经济向“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最重要的是“营改增”政策事关民生,能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我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改增”的推行对于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改革伊始阶段,企业由于产品的生产周期以及成本结构等因素,进项税额较少。再者,试点范围有限,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因而出现了税负增加的情况。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试点范围的扩大,“营改增”带来的益处逐渐显现出来,包括可以提高设备质量,提高技术,增大利润,降低企业税负等。 参考文献: [1]许剑.浅析“营改增”的意义及对企业的影响[J].财经界,2015(22). [2]蒋瑞英.增值税改革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探讨[J].现代商业,2014(05). [3]吴稼葆,刘青.营业税改增值税问题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5(15).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刘芮竹为本文通讯作者)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