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及注意问题探析
范文

    李万龙

    摘要:在生态环境当中,植物是最重要的,也是人们的依靠和保障,建设园林环境时,它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举足轻重的。在园林的生态环境当中,植物不仅可以净化空气,也能显现出四季的环境变化,它代表的是生命的力量,也是现代园林的一种新风貌,更具有内涵和一定的创造力。所谓园林设计其实就是对植物的设计,为了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更加绿色,更加净化,所以,我们在建造现代园林的植物配置时必须要紧跟时代的节奏,顺应其发展,只有通过植物绿色创造出来的环境才是真正的好,文章主要针对配置园林植物给出了几点建议以及相关的原则和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原则;事项

    我们所说的城市绿化不仅是需要城市的美观,而且还要城市绿起来,这就对于植物的绿化要求更加的鲜明,更加的具体,要与环境相适应,相统一,而植物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谓配置不仅只是色彩上的美,而且也要体现到意境上的美,个体与群体的美,也可以通过把植物的色彩与线条相联系,构造出一幅美图,从植物的变化来观赏季节的美景,生命周期是有限的,但美景是无限的。我们要尊重自然,认识和保护自然,与自然相融合,这不仅是一门艺术,更具有观赏性和文化的底蕴。

    一、园林植物配置的作用

    在园林的硬质景观当中,植物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一个作用,合理的设计园林当中的植物配置,不仅可以让建筑融入到自然环境当中,也可以用绿色来掩盖建筑的美,更为艺术化,有着深远的意境。由于季节不同,植物也会有所变化,而这种变化恰恰彰显出植物给季节带来的不同感受,更为有生命力,而植物也可作为建筑的标记,还起到了一个导向的作用。此外,对植物的配置还可以提高建筑的使用功能,划分空间,让其柔软的过度,在光合的作用下,防风降尘,改善气候变化,降低噪音以及净化空气等多方面的功能,从而更好的维护了绿色环境。

    二、植物配置的主要原则

    在对园林植物进行配置时需要遵循的原则就是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相统一,从而打造出完美的植物景观。从生态的角度来看,不仅满足了环境与植物的适应关系,又体现出植物个体与群体的艺术结构性,给人们营造出一种意境,植物造景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因此,在选择植物种植设计时,一些特色的种类不能与环境相适应时,或者是不利于生长,不能够有效的存活,也达不到我们所需要的要求,那么就不能够再继续的种植,这也是不符合发展规律的,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配置的设计性原则

    对于生态环境的设计,必须要把生態功能的优先性放在首位,这也是设计的基础,再通过景观的多样性进行展示,达到一个合理的生态配置,提高对自然元素的应用,达到一个健康的生态景观结构。在园林生态当中,绿是生态的基础,所以,如果要应用植物进行造景,就必须要应用乔、灌、草等复合的群落结构,从而来提高叶面积,在选用材料时也最好应用叶片较宽,光合效果好,叶面较大的植物,改善小气候的环境,也提高绿化光合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的改善冬季保温和夏季降温的能耗。我们知道,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在众多的植物当中,很多都具有美化的作用,同时也具有绿化的作用,能够防火防风,吸滞粉尘以及隔音等作用,改善环境,降低污染。对此,在挑选适当的植物时,必须要根据不同的功能进行有效的选择,要耐污染,可以吸收污染物,减少污染所带来的危害,达到一个生态平衡的作用。除此之外,对于植物景观的应用也要发挥出其它的功能,比如说可以植物抑菌,改善空气质量,植物释放出的有益物质等。

    (二)配置的景观性原则

    无论是哪种植物都是具有生命力的,但在园林当中,不同的环境对植物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都具有形态与生态的不同特性。所以在对植物进行配置时,应选择适宜的气候,适宜的时间,以及适宜的环境等,让植物得以正常的生长,发挥出它们的特性。此外,也要考虑到植物的种植顺序与人们观赏的关系是否可以统一,季节的变化与色彩的搭配是否具有协调性,园林树种的配置要根据环境的要求来种植,毕竟生长是靠环境来达到的,一般适合的植物有玉兰、银杏等,这些品种更有利于阳性植物。

    (三)配置的应用性原则

    对于植物在园林当中的配置时,必须要明确它的目的,不能没有规则的进行,要达到一个怎样的理想效果,空间与气氛相结合,怎样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这些问题在设计时都应作为一个考虑因素,也只有通过充分的研究才能更加合理的对植物进行配置,在布局方面更加合理化,体现出有用性。设计时,例如我们可以应用一些青松翠柏,渲染出庄重的氛围,但在儿童乐园当中就会抑制儿童的纯真天性,不能让他们更好的解放天性,所以,在选择植物的配置上必须要符合实际,也尽量应用一些无污染,色彩艳丽的植物相匹配。

    (四)配置植物多样性原则

    一方面可以提高群落的韧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它的观赏性,利于植物群落具有更加稳定的效果,也防止病害的产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物种种类的丰富性才能营造出景观的群落美感,也达到人们对审美的要求,种类繁多才能构造出不同的生态功能,发挥出预期的生态效果和景观。

    三、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现状

    基于园林绿化的整体状况,现在植物配置的景观价值水平远远满足不了现代人们的审美要求,必须通过科学分析为植物配置研究进行定位。

    1. 植物配置生态习性的现状。植物配置是要考虑不同植物的生态习性,满足其正常生长所需条件,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植物景观。

    2. 植物配置原则的现状。随着植物配置地位和作用的不断提高,不少学者对植物配置在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上提出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如:(1)根据每种植物的自身生长特性,适地适树;(2)根据绿地功能、性质选择植物;(3)园林植物配置应和地形、建筑结合组成韵律节奏的空间。

    3. 植物配置类型的现状。植物配置类型主要是指树木配置的类型,目前树木配置类型主要有孤植、对植、列植、群植、篱植。

    四、植物配置时的主要事项

    在对园林植物配置时,必须要根据它的具体原则进行操作,用什么树来配置,什么树是主体都是有讲究的。由于植物的品种不同,所以在配置时应考虑到是否会相互的影响,他们的阴阳性,病虫害的防治,影响力,怎样才能更好的映衬出配置的效果,是否具有耐湿耐旱性等问题都应在设计的考虑范围之内。在通常情况下,具有乡土气息的树种适应能力更强,生命力也更强,从而就可以避免病虫害的发生,而利用落叶树对其隔离也可以防止病害的传播和蔓延。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一般城市园林会把很多种类的植物引进来,但通常规模会很小,也会逐渐的消亡,这也就是说会对植物的要求過高造成的,过于要求完美,如果只是需要植物四季常绿,那么就会导致慢生植物被冷落,色彩丰富的落叶植物被遗弃。虽然每种植物都有他的优缺点,但其本身没有好坏和高低之分,都属于自然现象,只有配置更为科学,更为合理,才能表现出植物的艺术性。所以,在配置园林植物时必须要扩大种类,提高各种植物的适应性,把可以适应的种群相结合,做好比例分配;第二,必须要提高对植物的品种的意识,不能对植物有过高的要求,只重色彩,不重结合,要加强对植物的驯化和筛选,生态型的和地带型的要有所区分,从而营造出具有个性化的绿色景观。另外我们也要注意的是,首选的植物应是我们原产国的,对国外的品种在引进时一定要慎重;第三,可以借鉴其它群落植物的种类组成,选择合理的植物以及相应的结构特点,同时也可以开发一些绿化空间,把单一的物种进行密集化,让植物更加丰富,使之达到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更加接近于自然,同时也具有绿化的功效。

    五、结论

    在园林景观当中,园林植物是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并且具有很强大的绿化功能,起到一个美观的作用。此外,植物也可以平衡生态环境,净化空气,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由此可见,合理的配置植物是非常关键的,尤其在园林建设当中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在植物配置的时候必须要结合该园林的自然条件进行,对植物要有选择性的种植,合理的规划,从而来提高园林的综合水平,发挥出其实效。

    参考文献:

    [1]吴燕丽.园林设计植物配置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01).

    [2]严云山.浅谈我国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趋势[J].建材与装饰,2016(13).

    [3]刘家琦.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之我见[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3).

    [4]陈焕英.继承与发展——试论中国现代园林的植物配置[J].防护林科技,2016(08).

    [5]杨赉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6]宋晓虹.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与文化原则[J].贵州农业科学,2002(05).

    (作者单位:西宁市园林规划设计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