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张家港市南二环和金港大道交叉口交通仿真分析 |
范文 | 李健慧 王桐 刘博航 摘 要:本文针对张家港市南二环和金港大道交叉口交通仿真分析交通问题提出优化方案,将优化后的交叉口交通运行情况与优化前的交叉口交通运行情况通过交通仿真进行技术对比,说明优化效果,以平均延误时间量化评价交叉口优化前后的交通运行情况。 关键词:交通仿真;VISSIM;平均延误;立交 1 概述 复杂的城市交通很难运用传统的方法对这些交通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利用交通仿真程序对交通运行状况进行仿真模拟,进而分析问题原因并进行有效优化。交通仿真不仅能较真实地模拟出交通运行状况而且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本文以南二环和金港大道交叉口例,运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进行优化分析。 2 项目概况 南二环和金港大道均为双向六车道道路,如图1所示,;流量数据根据调查数据计算整理得出,分别对各进口方向、车流方向、车辆类型、早晚高峰进行了分类体现,如图2,图3所示;配时方案根据各相位车流量(折合为小车)计算,计算数据取同相位车流量最大的车流量,如图4所示。 通过实地调查及现状仿真分析,发现交叉口处通过性交通与服务性交通流量均较大,且二者发生空间叠加,致使发生交通拥堵现象。根本原因是交通需求超出供给能力,道路无法承载现有流量,优化思路为增加供给与抑制需求并用。主要措施为修建高架分流各方向车流以及优化停车场和加油站进出方式,把服务性交通需求转移,减小交叉口交通压力。 3 优化方案概述 3.1 方案一 方案一拟采用双向高架,如图5,图6所示,供双向直行车辆通过,二层高架供南北向金港大道车辆通行,三层高架供东西向南二环道路车辆通行,转弯车辆及调头车辆依然在地面层通行,其中大型车辆依然在地面层通行(原则上小车亦可,但实际比例较小)。 3.2 方案二 方案二拟采用东西向高架,供东西向南二环直行车辆通过,南北向金港大道直行车辆、所有转弯车辆和调头车辆依然在地面层通行,其中大型车辆依然在地面层通行(原则上小车亦可,但实际比例较小)。 3.3 方案三 方案三拟采用南北向高架,供南北向金港大道直行车辆通过,东西向南二环路直行车辆、所有转弯车辆和调头车辆依然在地面层通行,其中大型车辆依然在地面层通行(原则上小车亦可,但实际比例较小)。 3.4 方案四 方案四拟采用双向高架,主要供双向直行车辆通过,二层高架采用环岛形式,三层普通高架采用匝道与二层环岛相连,从而实现车辆转弯与调头。二层高架主要供东西向南二环道路车辆通行,三层高架主要供南北向金港大道车辆通行,其中大型车辆依然在地面层通行(原则上小车亦可,但實际比例较小)。 4 优化方案综合对比 对东西南北各进口道的每个方向均设置行程时间检测器对车辆延误时间进行测量,再分别测量各进口平均延误时间,最后测量交叉口总的车辆平均延误。为使测量数据准确,数据采集起始时间应去除车辆开始进入路网的时间段,本项目均从600仿真秒开始采集数据。整理数据生成表格并标明对应的服务水平(关系表格见附表),交叉口现状延误具体数据见表1、表2。 5 方案分析结论 针对南二环与金港大道交叉口,通过对比现状流量下的延误结果,推荐的改造方案为优化方案一。本文仅涉及微观交通仿真的实例分析,是针对某一路段或交叉口的仿真,对于整个路网的交通运行状况的改善则需要进行宏观交通仿真。另外,VISSIM中常用的评价参数除本设计中采用的延误时间外,还有通行能力、排队长度、路段车辆密度等。 参考文献: [1]刘博航,安桂江.交通仿真实验教程2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2]裴玉龙,张亚平.道路交通系统仿真[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