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论我国出口产品国内污染减排的供给侧改革
范文

    李敏 蒿莹 梁军

    摘要:利用國内污染排放数据与对外贸易数据,对近年来我国出口产品的国内污染排放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我国出口产品的国内废水排放持续下降,废气排放持续上升,固体废物排放先扬后抑,进一步研究表明,供给的方式、结构和规模是影响出口产品国内污染程度的主要因素。实现出口产品国内污染减排,应采取技术减排、结构减排、替代减排等多重供给侧改革路径。

    关键词:出口产品;国内污染;供给侧改革一、引言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出口发展迅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167.6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6年的138455亿元人民币。出口增长的同时,出口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却并未随产品出口而出口,而是滞留在中国国土上,成为长期的环境成本。

    近年来涌现出许多出口对环境特别是对国内排污影响的研究文献。Levinson和Taylor研究发现,美国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减污成本增加最多产业的净进口增加也最多。朱启荣研究表明,对外贸易是造成我国污染排放增加的重要因素。Lee和Roland-Host研究表明,印尼出口日本产品的污染密度是从日本进口产品的6倍。梁军和葛春晓、张梅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相关省份出口扩大,出口产品国内污染持续恶化。本文主要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估算我国出口产品国内污染数额,剖析出口产品国内高污染排放的供给侧原因,探讨出口产品国内污染减排的供给侧改革路径创新。二、出口产品国内污染排放核算

    (一)核算方法

    出口产品国内污染的核算指标主要有总国内污染和部门国内污染,前者是后者的加总。为得到出口产品部门污染值,需要核算各出口部门的产污系数,即一定时期内某一部门创造单位产值产品排放的污染物数量,本文用各部门污染物排放总量除以部门总产值来测算产污系数。

    假定我国所有部门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无论是供应国内还是出口海外,生产过程中排放污染物的性质和程度没有什么差别。利用各部门产污系数与出口总值,核算得到出口产品的部门国内污染,然后加总得到出口产品总国内污染。为反映不同时期出口产品国内污染排放强度的变动趋势,引进出口产品平均国内污染指标,核算单位产值出口产品排放的国内污染物数量。

    (二)核算结果

    1.产污系数

    根据研究需要,将我国主要产业部门划分为十大类别:农林牧渔业、采矿业、食品饮料制造及烟草制造业、纺织服装皮革产品制造业、炼焦燃气及石油加工业、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产品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其他制造业,并主要考察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使用我国不同产业部门产值和工业三废排放量,核算出2007年、2010年、2012年我国十大产业部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产污系数。废水排放看,2007年我国单位产值产污排名靠前的是食品饮料制造及烟草制造业、纺织服装皮革产品制造业和化学工业,主要集中于传统制造业和重化产业,低产污系数部门集中于农林牧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废气排放看,2007年产污系数排名靠前的依次是炼焦燃气及石油加工业、化学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低产污系数部门集中于机械设备制造业、金属产品制造业以及农林牧渔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看,2007年单位产值产污排名靠前的依次是采矿业、化学工业及炼焦燃气及石油加工,低产污系数部门集中于机械设备制造业、金属产品制造业以及农林牧渔业。

    就产污系数的变动看,2007年到2012年,我国10个类别部门差异很大,一些部门呈现下降趋势,有些部门则不降反升。废水产污系数,10个部门全部下降。废气产污系数,农林牧渔业、采矿业、食品饮料制造及烟草制造业、纺织服装皮革产品制造业、炼焦燃气及石油加工业和化学工业6个部门下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产品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其他制造业4个部门上升。固体废物产污系数,采矿业、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机械设备制造4个部门上升,另6个部门下降。

    2.部门国内污染

    使用部门出口值和产污系数数据,核算得到我国2007年、2010年和2012年10大产业部门出口产品国内污染排放量。废水排放看,2012年国内污染排放量靠前的部门集中于纺织服装皮革产品制造业、采矿业和金属产品制造业等传统制造业和重化产业,靠后的部门集中于农林牧渔业、其他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废气排放看,2012年国内污染排放量靠前的依次是金属产品制造业、其他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靠后的是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和机械设备制品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看,2012年国内污染排放量靠前的依次是化学工业、采矿业和纺织服装皮革产品制造业,靠后的为农林牧渔业、其他制造业和机械设备制品业。

    就变动趋势看,2007年到2012年,我国10个类别产业部门存在升降不一的趋势。具体说,废水国内污染排放,10个部门全部下降。废气国内污染排放,农林牧渔业、采矿业、食品饮料制造及烟草制造业、纺织服装皮革产品制造业、炼焦燃气及石油加工业等5个部门下降,其他5个部门上升。固体废物国内污染产生,农林牧渔业、采矿业、食品饮料制造及烟草制造业、纺织服装皮革产品制造业、炼焦燃气及石油加工业、金属产品制造业和其他制造业等7个部门下降,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和机械设备制造业等3个部门上升。

    3.总国内污染与平均国内污染

    加总部门国内污染排放量,核算得到2007年、2010年和2012年我国出口产品的总国内污染。具体来说,我国10个主要产业部门出口产品的总国内污染排放为:2007年废水134147.4万吨,废气7541.5亿标立方米,固体废物2703.7万吨;2010年废水125141.7万吨,废气22771.7亿标立方米,固体废物6351.8万吨;2012年废水5133.4万吨,废气53367.9亿标立方米,固体废物4122.9万吨。核算结果表明,2007~2012年,我国出口产品的国内污染排放呈现如下趋势:国内废水排放持续下降,废气排放持续上升,固体废物排放则是先扬后抑。

    利用出口产品总国内污染排放量与出口总量,核算得出2007年、2010年和2012年我国出口产品的平均国内污染。具体来说,我国10个主要产业部门出口产品的平均国内污染为:2007年废水3.240吨/万元,废气2.818亿标立方米/亿元,固体废物0.088吨/万元;2010年废水0.182吨/万元,废气0.513亿标立方米/亿元,固体废物0.918吨/万元;2012年废水0.065万吨/万元,废气0.143亿标立方米/亿元,固体废物0.071吨/万元。三、出口产品高国内污染排放的供给侧原因

    从根本上说,我国出口产品的高国内污染排放根源于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型发展方式下,供给的模式、结构和规模造成了我国出口产品的高国内污染排放。

    (一)供给模式与出口产品国内污染

    重资源资本投入而轻科学技术的供给驱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出口产品的高国内污染。我国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78年的1073.9亿元提高为2015年的561999.8亿元,其中采矿业和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由2003年的1775.2亿元和14689.5亿元提高为2015年的13970.8亿元和180370.4亿元。与高投资相伴随的,是长期高耗能的供给驱动模式。能源消费量从1978年的57144万吨标准煤升至2015年的430000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费结构上,我国主要以煤炭和石油为主,2015年前者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4%,后者为18.1%,两者合计占到82.1%。化石燃料的燃烧在金属、钢铁、化工等制造业产品生产过程不可避免会排放大量污染物,长期高投资、高耗能的供给驱动模式必然造成我国出口产品的高污染排放。

    (二)供给结构与出口产品国内污染

    高污染排放为主的产业产品出口结构也是导致我国出口产品国内高污染的重要诱因。我国工业产值增长迅猛。以1978年为100,2015年我国GDP指数为3027.6,工业产值指数则为4789.4。在我国产品出口中,工业制成品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出口总额从1990年的462亿美元21695亿美元,所占比重从1990年的74.4%上升到2015年的95.4%。

    在我国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生产和出口供给结构中,高污染排放制造业产品占有较大比重。工业制造业内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制造业所占比重居高不下。工业品出口中,出口总额靠前的行业多是部门产污系数较高的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如2009~2014年间,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业产品及其制品、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等高污染产业产品占我国工业产品出口比重分别高达73.5%、74.7%、74.3%、72.4%、72.2%、72.0%,高能耗、高污染制造业为主的产业产品出口结构是造成我国出口产品过高国内污染的重要原因。

    (三)供给规模与出口产品国内污染

    产品出口供给规模的快速扩张必然导致出口产品国内污染的相应扩大。1980~2015年我国出口额增长124.5倍,年均增长14.8%,其中工业品出口额增长239.9倍,年均增长17.0%。理论上说,各部门产污系数和产品部门出口结构一定,出口产品国内污染量与出口规模成正比。伴随着产品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出口产品的国内污染也相应增加。四、出口产品国内污染减排的供给侧路径

    从供给侧方面看,粗放型发展方式下的出口产品供给的模式、结构和规模是导致我国出口产品国内污染过高的主要因素。实现出口产品国内污染减排,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改变出口产品供给模式,优化出口产品的供给结构并适当调整出口供给规模。

    (一)改革供给模式,加快技术减排

    这一路径要求在产品生产中加快创新和采用新技术,通过节能减耗降低产品生产中的污染排放。我国主要产业特别是工业的产污系数普遍较高,这源自重要素投入而轻技术创新的产出驱动模式。减少出口产品国内污染的首要路径,是改革供给模式、加快技术减排,不断降低各产业部门产污系数,减少单位GDP产值的污染排放。以钢铁业为例。目前我国钢铁企业普遍二次能源回收利用率低,节能技术和装备普及率低。2007年82家钢铁企业的钢产量约4.9亿吨,根据吨钢可比能耗,2007年钢铁行业的能耗约为34300万吨标准煤。如果全行业都达到宝钢的清洁生产水平,可减少3773万吨标准煤。鉴于各产业生产中的污染排放与大量煤炭、石油等能源消耗密切相关,通过采用新技术特别是节能减耗新技术,必然有利于减少我国总体污染排放和出口产品国内污染排放。

    (二)优化供给结构,实现结构减排

    这一路径要求加快产业和产品出口结构调整,通过优化出口结构来降低产品生产中的污染物排放。具体来说,优化供给结构、实现结构减排。首先,要大力促进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我国服务贸易常年存在逆差,大力发展服务业出口,既能改善服务贸易收支逆差,也能有效减少出口产品国内污染排放。其次,要大力调整制造业出口产品结构,改革资源能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政策,严格执行节能减排指标,加快发展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最后,要积极鼓励出口企业重组价值链,鼓励企业进入高附加值、低污染排放环节,加快实现价值链升级,

    (三)调整供给规模,推动替代减排

    这一路径要求通过增加进口或加大对外投资方式,适当控制出口规模,用国外生产替代国内生产以减少国内污染排放。在新发展阶段,应树立新开放发展理念,改变单纯追求外贸增长速度的外贸发展思路,实施开放型进出口平衡发展战略。为此,一方面要重视进口的作用,适度增加产品进口,特别是目前国内生产仍难以避免高污染排放产品的进口。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实现产品生产区位转移,以此减少出口产品国内污染排放。

    综合上述,减少我国出口产品国内污染,需要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改革。政府应摒除旧有“政绩观”,不断改善制度环境,大力推进节能减耗和环境保护,完善环境规制立法,加强环境监管,加大在财税政策倾斜,激励企业降低污染排放;出口企业应与时俱进,转变经营理念,加大研发投入,努力实现价值链升级。

    参考文献:

    [1]Arik Levinson A., Taylor M. S.“Unmasking the Pollution Haven Effect”[J].NBER Working Papers 10629,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Inc.2004.

    [2]朱啟荣.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的协整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J].国际经贸探索,2007(04).

    [3]Lee H, Roland-Host D.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transfer of environmental costs and benefits[R].Technical Papers91.Paris:OECD Development Centre,1993.

    [4]梁军,葛春晓.山东制造业出口产品“国内污染足迹”及减排[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6(08).

    [5]张梅.广东出口贸易对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04).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出口产品国内污染减排的供给侧改革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610446056)。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