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师德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 |
范文 | 李文涛 摘要:兴国必先强师,强师必先强德。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国家对高校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把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充分认识到高校师德建设对于促进师资队伍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意义,将“突出师德”作为深化师资队伍改革的一项基本原则,使高校教师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立德树人 2018年国家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把“突出师德”作为新时代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原则,要求将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摆在首要位置,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教师的师德养成作为新时代师资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内容。面对新的社会主义历史条件,高校师德建设必然会面对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地把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以巩固师德建设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师德建设是打造一流师资队伍的必然要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师资队伍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关键因素。国家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强调指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遵循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教师是知识、思想和真理的传播者,更是生命和灵魂的塑造者,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只有把教育事业办好办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高等教育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高等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重要阵地,高校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重任,其职业道德和品格修养不仅关系到个人和学校的问题,而且还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培养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问题。拥有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知识与人才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教育与教师必然会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教师是兴立教育事业的本源。一流水平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内在支撑。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认为,“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教育质量根本上取决于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当前,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关键在大力提高教师素质;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关键在有世界一流的教师;要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更多优质教育的需求,关键也在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教师和创办更多的优质学校。”习近平同志指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习近平同志希望教师要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四有”教师,为师资队伍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新标准。广大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以教书育人,而且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以为人师表。 教师大计,师德为本。要为人师,自身首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品德,即要“德”、“才”兼备,而“德”是最为根本的要求。正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所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是“德”所体现的凭借,“德”是率领“才”的统帅。师德是成就一名好老师的先决条件。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是指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准则。国家颁布实施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六个方面对高校教师的行为提出了规定。“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由此可见,国家已经认识到了师德建设对于师资队伍的重要性,并已将师德建设摆在了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南京邮电大学在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中明确将“启动师德高尚优秀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作为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重要举措之一,指出将师德师风教育纳入新进教师培训必修课,在职称评审、年度考核、人才培养中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继续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专项教育等,发挥先进典型的道德引领和正向激励作用。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我们需要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需要聚集世界优秀人才,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教师队伍自身的道德建设。只有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才能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保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二、师德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所在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所谓“立德”,就是确立培养崇高的道德修养,所谓“树人”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中国古代就已经开始探索追求“德”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左传》云:“大上有立德。”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了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教育部颁布实施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并将强化教师育人能力培养作为着力推进的关键领域之一。该《意见》突出强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课程改革过程中,融入到广大教师的全方位培养过程中。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实施的主体,其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更是如何成为一个有德之人。邓小平同志曾经讲到,“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高校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校教师的示范和榜样作用对于培养学生是至关重要的。所谓榜样,就是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与道德人格而令社会大众自觉地学习和模仿,从而对提升社会大众的道德水平产生重大影响的先进人物。夸美纽斯认为“教师的职业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正是强调了教师榜样作用的重要性。不论是教师专业科学精神,还是教师的道德修养,都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教师群体道德高尚,不仅有助于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同时还有助于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一名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高校教师,能够自觉地将自身的职业素养运用到对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从而使学生受到积极、健康、向上的引导。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总目标、总要求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宗旨是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服务。高校教师要做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只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方能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为实现教育目的,高校教师要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帮助他们自觉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实现教育目的,教育要以道德教育为先,高校教师要做到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真正做到言传身教、以身示范。 高校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以身示范、为人师表。具有道德情操,不仅是教师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而且还是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助推器。高校教师应该自觉加强自我道德修养,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自觉发扬奉献精神,使自己的一言一行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表率和典范。加强高校师德建设,不仅关乎教师自身道德人格的完善,更关乎高等教育的成败、国家民族的未来。立德树人,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重要任务。《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切实抓好各方面基础性建设和基础性工作,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高等学校完成所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就必须在“立德树人”上下功夫,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道德榜样作用,真正做到既“立德”,又“树人”,实现“立德”和“树人”的有机统一。 三、结语 教育是新时代国家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石,而高等教育则肩负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的重大历史使命。育有德之学生,需有德之教师。当今世界格局正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我们唯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深化改革,遵循高校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才会形成高校师资队伍健康发展、优秀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大力加强新形势下的师德建设[J].求是,2004(17). [2]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9-10.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4]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4.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研究”(2018SJA0099);南京邮电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般项目(XC217012);南京邮电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NYS213022)。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人事处;南京大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