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计算机新媒体技术对中文字体设计影响
范文

    柳林 李苗

    摘要:20世纪90年代,“光与电”技术革命的计算机中文输入和输出,以及计算机图形技术融入,彻底改变了中文字体艺术,也给中文字体设计带来全新的变化和挑战。文章描述手绘美术字到计算机输入与电脑制作字体,探讨电子屏幕流动字体到多媒体呈现的三维动态中文字体图像形式,其中文字体设计的演变是渐进式、稳定的,并且形成了大量的实践作品和一些理论研究成果,对其梳理、分析和提炼解释,为未来中文字体设计研究提供素材。

    关键词:计算机;新媒体;中文字体设计;三维动态化

    自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融入印刷出版行业,体现在印刷字体的字库字体设计和艺术字体设计的规范多样化。以及计算机动画字体的运动和时间维度,实现了三维动态化中文字体设计效果,由影视字幕发展起来的三维动画片头CG特效技术,包括了中文字体设计以图像化的数据传输,以屏幕呈现的直观、生动、逼真、图声并举的中文字体图像,强调光线对形体塑造的真实感。由数字流媒体支撑的中文图像流,既动画字体和流动字体,以运动的中文字体图像、音乐的中文字体图像、虚拟现实的中文字体图像得以呈现。这些新的表现形式和呈现方式,它们是视觉、听觉、触觉的新体验,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一、计算机中文字体设计的规范与多样化

    计算机给中文字体设计带来了革命性拓展,既印刷字体和艺术字体得以展现,它们紧密相连,相互影响,不可分离,起到了推动中文字体设计。计算机中文字体设计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图形技术给中文字体设计带来突破性革命,影响着人们的视觉和触觉的需要。计算机的准确精细度和复制技术体现在,这一方面笔画进入电脑,中文字形只要能够控制好线与线之间的关系,圆弧、曲线的描述比手绘精细、准确,只需要通过笔画的取点方法设计就可以达到曲线光滑的标准,加上修改、复制等方面的优势,大大提高了中文字体设计的规范与速度。另一方面计算机印刷字体在排版中可以自由缩放字距,行距更加自由,中文字体排版的视觉层次丰富多样。由铅字发展到电脑字库字体,显然印刷字体生产的速度大大提高,字体种类比铅字时代多样化,但印刷字库字体作为一种产品,受制于市场和科技水平,一套新字库字体开发到投放市场也需要2年多时间,加上中文字库字体被盗用盗版的现象在一定程度又阻碍了前进步伐。目前虽然电脑印刷字库字体设计创新较为缓慢,且具有的优势比手绘印刷铅字稿样要先进,利用電脑制作字库,可以克隆出同样笔形或者是同样粗细的风格字体大小多样化,已经成为书籍、报刊、包装、广告平面印刷品和视频标题字体和屏幕文字应用的主要字体。

    计算机图形设计改变了字体设计思维方法,加上激光打印技术、高清显示扫描、数码印刷、数码照相使字体呈现出多样化艺术效果。当计算机图形软件作为设计工具进行字体时,字体放大、压扁、拉长、缩小、变斜非常方便,实现了自由变形、多样变形、多样构成、多维空间效果,它突破了静止二维平面的局限。许多计算机字体实践应用作品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具备了相当的审美度,为计算机新媒体中文字体设计视觉解读和创作留下了重要的依据。如中文金属字、木纹字、水晶字、火焰字、浮雕字字体,这说明汉字笔画进入电脑,只要有好的构思方案,不管是平面的还是多维文字效果,都可以利用图形软件制作完成。由于计算机软件的可复制、可撤销、可拷贝、丰富的色彩功能,设计者可以随意发挥想象进行艺术字体设计,计算机图形设计扭转了传统艺术思维,比如,利用计算机图形设计的渲染图、立体字体效果图直观,如互联网页面字体设计、用户界面字体设计、虚拟互动字体设计,推进了中文艺术字体设计形式多样化表现空间。

    二、三维动态化中文字体设计

    20世纪90年代末,数字新媒体3D动画技术在我国影视领域引入,逐渐应用到电视栏目标题和中央新闻联播,并扩展到影视片头和媒体广告。这一时期的三维动画片头的中文字体设计逐渐增多,如1991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采用齐东旭团队免费制作的3D片头,成为中国3D栏目片头制作历史上一个标志性的里程碑,为以后的3D片头效果制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之后中央电视台1992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片头,开始采用字幕机和三维动画技术制作的虚实结合,场景宏大的片头,由此揭开了中国三维虚拟动画片头制作的序幕,其画面的文字、灯笼、背景都具有立体效果。三维动态化中文字体设计其中动画与超文本技术给片头字体增加了运动的概念,它意味着文字以“动”的方式,摆脱了传统的静态字幕呈现方式。加上计算机多媒介组合,以及网络和影像合成处理技术给中文字体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动态表现手法。比如动感的文字辅助推拉、旋转、闪光、材质变化及特效的处理,以及实现文字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运动,文字放射或向内收缩的运动空间效果,既以“动”的方式传递着信息又娱乐视觉。客观上,计算机图形、图像和数字音频处理技术实现的三维动态字体包括立体造型、光和色彩、运动的方式、声音。比如动画片头后期编辑,文字的运动从二维到三维空间效果,其中关键帧、分层合成编辑功能可以调整字体运动速度,与CG特效技术的光效、水墨、爆破、天光渲染、流动的动态化效果结合,扩展了三维动态化中文字体艺术设计新的创想思路。

    从网络媒体来讲,Flash曾经一度成为一种设计趋势,网页创想的一些倒影字、彩虹字、滚动字幕动画效果,在线电脑游戏中广告动态字体的随时出现,当用户按下一个文字键,这个指令就是一个信息的再现。满足用户的期望时一个简短的动态文字的弹出就足以帮忙用户了解信息,这说明动态文字在交互中的作用所在。今天影视媒体大量采用动画片头设计,包括片头文字经过材质贴图、灯光、照明、渲染的立体动画字体,体现出字体的多维真实性,强调光线和色彩的塑造作用,实现片头内容字体在镜头设计上的连续性效果。三维动态化中文字体设计富有独特的现代感,构成了中文字体形态多维性效果。如网页《讯购网》、《搜狐焦点》、《车赛时代》、《多易网》等动态字体和栏目片头《天天向上》、《智勇大冲关》、《快乐大本营》、《我要上春晚》等,以及文字图像《倒鸭子》、《急死活人》、《狮子王》等视频短片。它们是视觉、听觉、触觉的新体验,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三、计算机“中文图像流”形式诠释

    计算机新媒体技术改变了文本使用和传播方式,文字作为(符号)图像进入到数据传输,这显然是中文字体设计的一个新特征。“中文图像流”作为一种新概念,既表现在中文字体图像的组构与传达,数字流体支撑的中文图像流,中文图像流的视觉呈现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字体设计作为一种(符号)图像,期间经历了手绘美术字阶段、电脑字体设计阶段、中文字体图像化阶段。图像使字体生存方式转换成为了图像模式,以屏幕呈现的直观、逼真、生动、图声结合,其中光效与动感形成了中文字体图像化视觉。图像实现了字体画面的翻页、模糊、旋转、卷动、立体、虚实效果。其次,通过流媒体方式的传输,以及实时网上动画、影音多媒体播放形成的“流”字体。3D动画技术和非线性编辑进入影视,片头文字设计得到一定的提升,当CG技术介入片头设计之后,实现了片头镜头剪辑组接的动态镜头真实效果。多媒体就是视屏可以展现流畅的、真实的、运动的画面。影视特技、光学、化学、电子、信息技术形成的动感和真实图像,改变了传统视屏画面在一个镜头通过移动摄影机的位置运动画面拍摄,新媒体虚拟拍摄可以完成360°的旋转,可以随意改变角度运动效果。 如图1,远影映像工作室片头,利用镜头角度拍摄变化造成连续的“远影”字体大小、立体、动感变化效果。运动在空间中呈现,在时间中展开。从影视画面来讲,运动是时间和空间的存在方式,运动的动感为时空展现创造了充分条件。计算机数字动感的镜头拍摄可以在一个不间断的画面里,就可以实现从未体验的汉字图像连续的运动时空幻境。

    当然,实现中文图像流的艺术离不开特效技术。CG特效技术中的粒子和流体特效技术催生了中文字体以流动图像模式,粒子和流体交叉使文字组合形变成爆破和流动形状。比如破碎的字体、火焰的字体、浪花的字体等,既是多维的、又是动态的、流动的,实现了片头文字动态化虚拟效果。如图2,“可口可乐”虚拟视频广告设计方案,在屏点击色彩块面,文字“可口可乐”就会跳跃、翻转、消失变化,还能够随着音乐旋律又具有快慢、大小、立体字体显示的变化。这也说明,数字音乐与字体设计结合给片头增加了情绪气氛,因为它比单纯图像画面更加能够加强记忆。人机交互技术实现了文字、声音、图像抽象信息的可感知、可管理和交互,为中文字体设计创新提供了挑战,通过想象设计可以形成产生笔画自由翱翔在虚拟真实字体图像。如图3,“未来生活”虚拟字体设计,设计一手指触点“未来生活”图样,构想为屏幕上就涌现出大小、不同色彩和光影多个虚拟变化字体游戏图像。计算机媒体技术构筑的虚拟世界,为中文字体设计提供了一种可以模拟的画面。比如可以对中文字体的笔画打散、嫁接成新的虚拟空间效果,使设计者和观者通过游戏互动产生共鸣。

    四、结语

    计算机时代中文字体艺术设计是一个新命题,本文探讨只是试图浅简分析为研究提供参考,其中还有太多内容需要进一步的梳理。计算机时代中文字体设计及应用受到文本呈现的改变,中文字体设计作为一种语言媒介符号,由象形走向了线型,经历了平行运行的宋体字、美术字、铅字时代,再到电脑印刷字库字体、屏幕呈现的文字图像化过程,使中文字体设计走向了动态图像化。屏幕媒体使文本进入到了三维阅读方式,文本的这种新表现方式无疑影响中文字体设计介质以屏幕媒体为主呈现方式。特别是数字流媒体支撑的中文图像流,以运动的、音乐的、虚拟现实的方式进行互动传播,给中文字体设计带来新挑战。

    参考文献:

    [1]曹方.文字艺术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李世达.数字媒體艺术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英)马克·维根.文字与图像[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4]王虎.数字媒体艺术[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5]李钧.动态媒体设计:从界面构成到思维创意[M].上海人民美术出社,2005.

    [6]徐琦.CG电视包装制作揭秘[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7]盛希贵.影像传播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美)赫伯特·泽特尔.图像、声音、运动:实用媒体美学[M].赵淼淼,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9]毛慧.MAYA 粒子及流体特效处理[D].上海交通大学,2009.

    [10]陈爽文.流媒体技术综述[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3).

    [11]李伟章.媒体 多媒体 流媒体与超媒体[J].中国数据通信,2004(03).

    (作者单位:柳林,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李苗,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18:27